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经络养生的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淖娓敢蛭�
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以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小孩治病,而背部刮痧出现的瘀痕
恰恰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接连不断
的灾难噩梦般地降临,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了这一家人的美国梦……
电影《刮痧》“刮”出的不仅是中国人和美国人、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差异,更“刮”出了文化层次、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待丹尼斯闹肚子发烧,西方人要用内治法,中国人则用外治法。
刮痧也好、手法正骨也罢,都是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都是自然疗法。与内服药物相比,这些外治法以经络学说作为指导,通过疏通经络,打通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使体内“邪气”向外排泄,邪气祛除之后,“正气”自然就加强了,“正气”运行于身体之中,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护卫人体,身体也就健康了。
我的祖父程莘农院士则用一根银针救人无数,但他至今忘不了一个特殊的病例:有一次,他们送医下乡,并进行病例调查,在山西省稷山县,他三天治愈了一个得摇头症的小女孩。
那时候医疗工作组下乡支农,每天都是轮流在村里的农户家吃派饭。这天祖父到了吃饭的人家,见是一个女同志,擀面条好像擀得心不在焉,就问她:“今天有什么事吗?”她说:“我告诉你吧,我心焦,我有一个女儿,一天到晚地老摇头,到学校里她也摇头,女孩子老摇头不像话,治也治不好,所以我担心她。”祖父找来小姑娘,在她头上的百会穴和背后的大椎穴各扎了一针,然后说:“你坐一会儿吧,等我吃过饭,再给你起针。”结果第二天,祖父到下一家吃派饭的时候,看见这个女同志带着她的小姑娘早早到了这家,正等着呢!说自从昨天扎过后,头一直没摇。于是又扎了一次。结果第三天,她又带着孩子等在了下一家门口。
祖父连着三天给女孩针灸,直到祖父离开那个镇子,女孩的“摇头”病,都没再犯过。祖父回忆说,这个病例是督脉的问题,与经脉经气的活动不正常有关,吃药起效慢,针灸起效快,而且治疗很简单。他用这个病案告诫我:很多疾病其实都与经脉有关,不要小看了针灸这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其实经络理论很高深复杂。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时期,针灸都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针灸学在不断的使用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有许多经典案例;现代医学发展起来后,不少患者,甚至中医师自己,都对针灸认识得很局限。其实除了对头痛、腰腿痛、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落枕、神经衰弱、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一些疼痛或者功能性疾病有效外,针灸对鼻炎、咽炎、咳嗽、胃胀、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习惯性便秘、慢性盆腔炎、肥胖、产后尿潴留、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痤疮、斑秃、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耳聋、耳鸣等病症皆有很好的效果。治疗起来操作简单,痛苦小,疗效高,无毒副作用。
中医有一句名言:“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疾病一定会反映在外表,所以通过外在表现可以揣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这叫做“司外揣内”;同理,通过外在的治疗也可以达到内在治疗的效果。外治法不用服用药物,没有药物毒副作用,更绿色、自然,也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需要。
20世纪中后期,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生物性因素导致的疾病明显减少,人口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非生物性因素导致的病症明显增多,如心因性疾病、慢性退行性病症、功能失调性病症及肿瘤等。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以生物医学为主体的医学模式(又称正统的、常规的、主流的、科学的医学模式,或主流医学)已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主流医学虽然开发了许多手段用于诊治非生物因素所致的病症,但疗效并不确切,而且费用昂贵,医疗保健的费用急剧上升。从1965年至1975年十年间,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开支增长了三倍多,从仅仅高于410亿美元增加到近1300亿美元。在此期间,虽然企业主和政府支付了部分增长的医疗费用,公众自身用于医疗的开销仍旧增加了一倍多。此后,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开支在2000年超过12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这些费用将超过26万亿美元。
由于慢性病发病率和医疗保健费用逐渐上升,多元化的医疗保健形式重新在美国出现。人们重新开始关注那些传统医疗保健方法,并将它们作为主流医学的补充、替代或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因此,这些方法又被称为替代疗法、补充疗法或补充替代疗法(或称为补充替代医学,即CAM)。
在种类繁多的补充替代疗法之中,传统中医药学占有相当的比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针灸为例,大多数美国人是通过1971年《纽约时报》记者James Reston报道他在中国协和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及采用针灸解除术后疼痛和不适的情况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传统针灸疗法的。然而,仅仅30年之后,针灸疗法已成为五种使用最广泛的补充替代疗法之一,有几十所民间针灸院校,许多主流医学院校也将针灸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大多数州为针灸医生颁发许可证或予以注册登记,许多保险公司也已经或正在考虑将针灸治疗纳入到医疗保险覆盖范围。199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还专门举行针灸疗法听证会,最后得出结论:除治疗多种疼痛性病症外,针灸疗法对成人术后及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戒毒、中风康复、哮喘等许多病症都有一定作用,推荐将针灸作为治疗这些病症的辅助手段、替代疗法或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且建议对针灸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引自《补充替代医学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及前景
——白宫补充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总结报告》
基于经络、穴位的“非药物疗法”或“自然疗法”已经逐渐被西方社会所接受,被美国白宫所承认,成为现代主流医学的重要补充。
TIPS:杨柳依依好治病
柳树是春天的标志,它除了给人以春天的信息、美的享受外,还可净化空气,维护人体健康。在中药里,柳树也可入药哦。
柳絮:亦名柳子,性凉柔软,做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絮研细,可治疗黄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闭经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叶:含有丰富的鞣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水煎服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捣烂外敷,可治疗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接骨”并不是古人的空穴来风,柳枝是中医传统的接骨妙药。水煎服,可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水煎熏洗,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可治疗乳痈、牙痛、中耳炎、黄疸等疾病,酒煮饮服,其祛风、消肿、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水煎熏洗尚可治疗疥癣顽疾。
柳屑:是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热布包温熨,可治疗痒疹、皮炎。
那一年,我刚刚开始实习,碰到的第一个病人,却是个中医狂热者。
“您能给我讲讲中医吗?”刚刚查完房,他就追出来问我。
我奇怪地看着他,难道他在考察我的水平?
“中医?”
“是呀!”他的嗓音高了起来,“我这个膝盖真是老毛病了,看了很多西医,打封闭,怎么也不好。结果上个星期陪朋友来这里看病,主任知道后,给我膝盖也扎了一次针,感觉就好很多,我才决心开始在这里治疗的。”他笑笑,“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鲁迅的文章,我便再也不相信中医能治病了。”
我点头表示理解:“那么您想知道什么呢?”
“我想知道什么叫脏腑,什么叫阴阳,什么叫经络。”他收起笑容,严肃地看着我,“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治好了我的腿。”
脏腑是人体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它是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学的方法,实际观察、测量而来的。
我脑海中,脏腑的概念清晰可见:“脏腑,就是指人的五脏六腑啊,肝、心、脾、肺、肾五脏,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我决定省略奇恒之府——虽然这是极其不合适的,但涉及奇恒之府时,问题通常就会变得很奇怪,我怕我难以驾驭。
“三焦是什么?”他思考了一会儿又问,“你说的其他我都知道在哪,三焦是什么?”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R26;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总观三焦,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
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三焦是我在开始学习中医时费了很多时间才弄清楚的概念,书本对它的描述,我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这样转述给他,他又能得到什么呢?思索再三,我决定化繁为简:“三焦是中医学的特有名称,简单说呢,它就是分布在胸腹腔里的一个大腑……”
“也就是说,我肚子里除了肝、心、脾、肺、肾、胆、胃、大小肠和膀胱之外,都称作三焦?”他疑惑地看着我,“那胆是三焦里的?我肚子里的肌肉、神经,还有骨骼都算三焦?”
我顿时觉得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简单地讨论了,如果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这样讲课,我恐怕一生都无法入中医的门了。更何况我发现他已经拿出了笔和本子,似乎准备记笔记了。
做了一次深呼吸,我示意他坐回病床上,自己也拉了一个凳子坐在他的床前——虽然我知道这对医生来讲是不允许的,但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可能不止花一二十分钟就能解决。
“把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