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医学口诀(考试用)外科 >

第1章

医学口诀(考试用)外科-第1章

小说: 医学口诀(考试用)外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乳房的淋巴回流 
外中入胸肌, 
上入尖锁上, 
二者皆属腋。 
内侧胸骨旁, 
吻合入对侧。 
内下入膈上, 
吻合腹前上膈下, 
联通肝上面。 
深入胸肌间或尖, 
前者又称Rotter结。 

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 
少食多餐, 
先流后干, 
早期高脂, 
逐渐增糖, 
蛋白量宽。 

烧伤补液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后碱, 
见尿补钾, 
适时补碱。 

烧伤新九分法 
头颈面333(9%*1); 
手臂肱567(9%*2); 
躯干会阴27(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9%*5+1%)。 

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 
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肱骨髁上骨折 
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 
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 
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 
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 
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 

休克可以概括为 
“三字四环节五衰竭” 
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休克的治疗原则
上联扩容纠酸疏血管;下联强心利尿抗感染;横批激素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休感激、慢活乱,重点保护心肺肾”
“休”——补充血容量,治疗休克  “感”——控制感染  “激”——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慢”——缓慢输液,防止出现心功不全  “活”——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  “乱”——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颈椎病速记口诀
脊髓型
下肢先紧麻 走路如踩花 胸腹如束带 手麻握力差 反射均亢进 病理征有俩'Hoffmann。Babinski'
神经根型
颈臂疼、睡不成  咳嗽、喷嚏能加重  颈手活动差 压头臂从要牵拉 麻木、感觉反射要检查
椎动脉型
头痛、头晕易猝倒  肢体疼麻神智清  恶心、呕吐也常见 耳鸣、视物也不清 动脉照影诊断明
交感神经型
偏头痛、枕后痛、视物不清眼发病  面麻耳聋听力差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
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
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
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
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
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如0。9%N
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
/58。5=308mOsm/L(794。2kPa)该渗
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
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3 溶液渗透压=
(5×10×1000×2)/84=1190。4mOsm/L
(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
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
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
V2。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
用溶液:
10%(NaCl)11 张(临床上可按10 张
计算)
0。9%(NaCl)1 张
5%(NaHCO3)4 张
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并指出,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
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

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
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追
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 张这一复
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2、10%NaCl(10ml)+10%GS(90
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 列
出算式:10×10=X×100;X=1 张
例3、10%NaCl(20ml)+5%NaH
CO3(25ml)+10%GS(255ml),请
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 张。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 张液体,现
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
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X=14ml
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
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
为0 张)
5、2∶1 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
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 份等渗盐溶液+1
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2∶1
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
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
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
配制2∶1 液Mml,则需
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例5、配制2∶1 液300ml,需10%NaC
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10%GS=300…20…25=255ml
这样,似乎很玄的2∶1 液通过一个简单的
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
腹肌:腹外斜肌插口袋儿;腹内斜肌扇子面儿;腹横肌,裤腰带儿;前部贴着一直板儿。
注:插口袋—指腹外斜肌肌束方向。扇子面—指腹内斜肌肌束方向。裤腰带—指腹
横肌肌束方向。一直板—指腹直肌。
腹股沟管四壁:前面盖着口袋盖儿;后面贴着裤腰片儿;上边顶着横斜梁儿;下边踩着沟韧带儿。
注:口袋盖—口袋指腹外斜肌,口袋盖指腹外斜肌腱膜。裤腰片—裤腰带指腹横肌,裤腰片指腹横肌深面的腹横筋膜。横斜梁—指腹横肌、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和联合腱。沟韧带—指腹股沟韧带。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特点:红、肿、热、痛、脓   过敏性鼻炎症状:痒、涕、水、塞
中耳炎:痛、孔、脓、聋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