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2-医方考 >

第31章

072-医方考-第31章

小说: 072-医方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子仙经》云∶一切仙药,不得桑枝煎不服。许学士云∶政和间,予尝病两臂痛,服诸药不 
效,根据此作数剂,臂痛寻愈。 

卷五
疠风门第五十三
属性:叙曰∶疠风一证,古今难之,是以斯世之妄治者多也。深达疠风之奥者,洁古、东垣二 
人而已,余皆未有言也。今考古人之方六首,庶几乎精练之奇哉! 

卷五疠风门第五十三
愈风丹
属性:苦参(四两,为末) 土蝮蛇 白花蛇 乌梢蛇(头尾全者,各一条,酒浸二三日,去 
骨,阴干为末) 皂角(五斤,去皮弦,以无灰酒浸一宿,取出用水熬膏) 
上以苦参、蝮蛇、白花、乌梢四味为末,将皂角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以 
玉屏风散煎汤吞下。轻者三蛇得一即效,不必全也。 
疠风,手足麻木,毛落眉脱,遍身癞疹,搔痒成疮者,此方主之。 
疠风者,天地杀物之风,燥金之气也,故令疮而不脓,燥而不湿。燥金之体涩,故一客 
于人,则营卫之行滞,令人不仁而麻木也。毛落眉脱者,燥风伐其营卫,而表气不固也。遍 
身癞疹者,上气下血俱病也。诸痛属实,诸痒属虚,疠风之痒,固多有虫,而卫气之虚,不 
可诬也。是证也,主燥剂以疏风,则反以助邪,往往血枯而死,故求古方之润剂以主之。白 
花、乌梢、土蝮三蛇者,血气之属也,用血气之属以驱风,岂不油然而润乎?然其性中有毒, 
同气相求,直达疠风毒舍之处,岂不居然而效乎?皂角之性,善于洁身,则亦可以洁病。苦 
参之性,善于去热,则亦可以去风。昔人吞以防风通圣散,此方乃汗下之剂也,非营卫虚者 
所宜,今以玉屏风散更之,则黄 可以排脓补表,防风可以利气疏邪,白术可以实脾而补肌 
矣。 

卷五疠风门第五十三
换肌散
属性:白花蛇 乌梢蛇(酒浸各一宿) 地龙(去土,各三两) 当归(酒制) 苍术(米泔 
浸七日)木鳖子(去壳) 细辛 蔓荆子 白芷 赤芍药 威灵仙 天麻 天门冬 川芎 甘 
菊花 何首乌 紫参 荆芥穗 沙参 石菖蒲 胡麻(炒) 苦参 不灰木 草乌 炙甘草 
白蒺藜 定风草(即天麻苗) 木贼(各一两) 
上件共为末,每服五钱,食后酒调下,多饮为妙。 
大风年深不愈,眉毛堕落,鼻梁崩坏,额颅肿破者,此方主之。 
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病则气受之,气受之则上病,故眉落、鼻坏而颅破也。高巅之上, 
惟 
定风草诸物者,气味轻清,可以亲上,可以驱风,可以胜湿。乃不灰木、石菖蒲、草乌、苍 
术,则直可以疗湿矣。若苦参、紫参、沙参、何首乌,皆用之以解毒。当归、甘草、门冬、 
赤芍、胡麻,皆养血清气于驱风燥湿之队者也。地龙者,泥蟠之物,湿土所化也,故能引诸 
药以就湿;白花、乌梢者,奔腾之类,风动之象也,故能君诸药以驱风,此《易》所谓云从 
龙,风从虎也。 

卷五疠风门第五十三
凌霄散
属性:蝉壳 地龙(炒) 白僵蚕(炒) 全蝎(炒,各七个) 凌霄花(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熟酒调下无时。尝坐于浴室汤中一时许,服药神良。 
疠风,此方常获奇效。 
疠风攻凿气血,木石不能获效者,非其类也。故用血气之属,能主风者以治之。蝉蜕主 
风热,地龙主风湿,僵蚕、全蝎主风毒,凌霄花主风坏之血。斯五物者,皆有微毒,用之以 
治疠风,所谓衰之以属也。然必坐于浴室汤中服药者,所以开泄腠理,使邪气有所出尔。 

卷五疠风门第五十三
补气泻荣汤
属性:升麻 连翘(各六分) 生地黄 黄芩(各四分) 当归 苏木 全蝎 地龙 黄 黄 
连(各三分) 桔梗(五分) 甘草(一钱半) 人参(二分) 胡桐泪(一分) 桃仁(三 
枚) 麝香(少许) 虻虫(一枚,去翅足,微炒) 水蛭(二枚,炒烟尽) 
此东垣治疠风之方也。 
补气泻荣,治疠风之妙旨也。卫气虚而邪袭,故用人参、黄 、甘草以补气。营血坏而 
为疠,故用虻虫、水蛭、桃仁、苏木以消瘀。全蝎、地龙引诸药至风湿结聚之处。乃麝香者, 
利关窍而无所不之。升麻、连翘、桔梗入气而解其热。黄连、黄芩入脏而清其气。当归、地 
黄入血而调其新。若胡桐泪者,用之以除大毒之热,又足以杀疠风之虫而除顽肿也。 

卷五疠风门第五十三
蚺蛇
属性:泉州有客卢元钦患大风,惟鼻根未倒。属五月五日,官取蚺蛇胆欲进,或言肉可以治风, 
遂取一截蛇肉食之,三五日渐可,百日平复。盖蛇之奔腾疾走,皆风象也,故为逐风之鳞, 
或嫌其毒而唾之,不知医之所取者,妙在其毒也。《易》曰∶同气相求。有此蛇毒,方能就 
彼疠毒,如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耳。《内经》曰∶衰之以属。正是此意。 

卷五疠风门第五十三
皂角刺
属性:疠风眉发堕落者,取皂角刺九蒸九晒为末,每服酒下二钱。久服眉发再生,肌肤悦润, 
眼目倍明。 

卷五
喉闭第五十四
属性:叙曰∶喉者,气之关隘也,通则利,塞则害,无问其标本而当急治焉者也。今考八方于 
后,皆古人已试之程规,触类而通之,则活人之机 矣。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雄黄解毒丸
属性:雄黄(一两) 郁金(一钱) 巴豆(十四粒,去油皮) 
共末为丸。每服五分,津液下。 
缠喉急闭者,此方主之。 
缠喉急闭,躯命之所关也,急治则生,缓治则死。是方也,雄黄能破结气,巴豆能下稠 
涎,郁金能散恶血。能此三者,闭其通矣。丹溪翁生平不用厉药,而此方者,其不得已而用 
之乎!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稀涎散
属性:猎牙皂角(四条,去黑皮) 白矾(一两) 
共为末,每服三字。 
喉闭数日不能食者,以此方吐之。涎尽病愈。 
皂角之辛利,能破结气。白矾之咸苦,能涌稠涎。数数涌之,涎去而病失矣。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甘桔防风汤
属性:甘草(五钱) 桔梗 防风(各三钱) 
咽痛者,此方主之。 
甘草之甘,能缓喉中之急。桔梗之苦,能下喉中之气。防风之辛,能散喉中之壅。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火刺缠喉风法
属性:用巴豆油涂纸上,捻成条子,以火点着,才烟起即吹灭之,令患人张口,带火刺于喉间。 
俄顷吐出紫血半合,实时气宽能言,及啖粥饮。盖火气热处,巴油皆到,火以散之,巴以泻 
之,烟以叶之,乃一举而三善之方也。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针急喉闭方
属性:于患人手大指外边指甲后一韭叶许,针之出血,男左女右取之,血出即效。如大段危急, 
两手大指俱针之,其效甚捷。盖喉咙者肺之系,所针之处,乃少商也,为肺之井穴,故出血 
而愈。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喉中红赤用针出血法
属性:凡患人喉中红赤,宜用针从旁针之,出血即愈。所以必欲旁针者,避夫哑门穴,犯之令 
人失音故耳。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笔针
属性:《名医录》云∶李王公主患喉痈,数日痛肿,饮食不下。召到医官,尽言须用刀针溃破。 
公主闻用刀针,哭不肯治。痛迫,水谷不入,忽有一草泽医曰∶某不用刀针,只用笔头蘸药 
痈上,霎时便溃。公主喜,令召之。方两次上药,遂溃出脓血一盏余,便宽,两日疮无事。 
令供其方,医云∶乃以针系笔心中,轻轻划破而溃之尔,他无方也。 

卷五喉闭第五十四
巧匠取喉钩
属性:宋·咸平中,职方魏公在潭州,有数子弟皆幼,因相戏,以一钓竿垂钩,用枣作饵,登 
陆钓鸡雏,一子学之而误吞其钩,至喉中,急引之,而钩须已逆不能出。命诸医,不敢措手, 
魏公大怖,遍问老妇,必能经历。时有一老妇人年余九十岁,言亦未尝见此,切料有识者可 
出之。时郡中莫都料性甚巧,令闻魏公。魏公呼老妇责之曰∶吾子误吞钩,莫都料何能出之? 
老妇曰∶闻医者意也,莫都料曾在水中打碑塔,添仰瓦。魏公悦,亲属勉之曰∶试询之。遂 
召莫都料至,沉思良久曰∶要得一蚕茧及念珠一串。公与之。都料遂将茧剪如钱,用物柔其 
四面,以油润之,中通一小窍,贯之钩经,次贯念珠三五枚,令儿正坐开口,渐加念珠,引 
之 
须臾而出,并无所损。魏公大喜,遂浓赂之。公曰∶心明者意必大巧,意明者心必善医。 

卷五
头病门第五十五
属性:叙曰∶头者,身之元首,一有疾苦,无问标本,宜先治之。失而不治,虽有股肱,弗能 
用矣。今考十方以治头,所以尊元首而用股肱也。有医责者,尚知务哉! 

卷五头病门第五十五
加味二陈汤
属性:半夏 陈皮 茯苓 黄芩(酒炒) 甘草 川芎 细辛 黄连(酒炒) 薄荷 苍耳 胆 
南星头痛常发者,名曰头风。偏于一边而痛者,名曰偏头风,宜此方主之。 
丹溪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是以头风为病,多见于嗜酒之人也。偏于一边而 
痛者,其说有二焉∶一则曰气血有虚实,左属血分,右属气分也。一则曰身半以上,天气居 
之,天不足西北,故俱感于邪而右甚也。是方也,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治痰之二陈汤 
也。加南星之燥,皆所以治痰耳。而黄芩、黄连者,用其苦寒以治热也。若川芎、细辛、薄 
荷、苍耳,皆治风之品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是故用之。 

卷五头病门第五十五
辛夷散
属性:辛夷 南星 苍耳 酒芩 川芎 
头风鼻塞者,此方主也。 
鼻气通乎天,清阳往来之窍也。风盛则气壅,故令鼻塞。《内经》曰∶清阳出上窍;又 
曰∶气薄则发泄。辛夷、川芎、苍耳,皆清阳气薄之品也,故可透气窍。佐以南星者,醒其 
风痰。佐以酒芩者,清其风热也。 

卷五头病门第五十五
三五七散
属性:细辛(一两半) 防风(四两) 干姜(炮,二两) 附子(三枚) 山茱萸(去核) 茯 
苓(各三两)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食前调下。 
大寒中于风府,令人头痛,项筋紧急者,此方主之。 
风府,脑后之穴,督脉之所主也。寒者,天地严凝之气,故令项筋紧急。干姜、附子, 
辛热之物也,可以散真寒。细辛、防风,气薄之品也,可使至高巅。山萸养督脉之阴,茯苓 
和督脉之阳。河图之义,奇者为阳,偶者为阴,此方名曰三五七者,以补阳为义也。 

卷五头病门第五十五
半夏白术天麻汤
属性:半夏(姜炒) 陈皮(去白) 麦芽(各七分半) 人参 白参(炒) 黄 (炙) 苍 
术(米泔浸七日) 天麻 白茯苓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黄柏(一分半) 干姜 
(二分) 
痰厥头痛,目眩者,此方主之。 
痰厥者,湿痰厥逆而上也,痰气逆则上实,故令头痛。目眩者,目前如见黑色也。东垣 
曰∶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非半夏不能除。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疗。人 
参、黄 之甘温,可以泻火,亦可以补中。苍术、白术之苦甘,可以去湿,亦可以健脾。泽 
泻、茯苓,能利湿淫之邪。神曲、麦芽,能消水谷之滞。橘皮、干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