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72-医方考 >

第21章

072-医方考-第21章

小说: 072-医方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着《丹溪纂要》,谓入驴尿以防生虫,此未究理者也。 

卷三翻胃门第二十五
螺泥丸
属性:取田中大螺,不拘多少,用新水养之,取其吐出之泥,阴干为丸。每服三十丸,藿香汤 
下。积热翻胃,此方亦良。 
螺性至凉,泥性至冷,故可用之清胃。吞以藿香汤,假其辛芳开胃而已。 

卷三翻胃门第二十五
九蒸大黄
属性: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故用大黄酒润九蒸晒之,取其无伤胃气而能去火。此久练之将军 
也。 

卷三翻胃门第二十五
附子散
属性:附子(一枚) 
干姜煎汤润七次为末,每服三钱。 
寒痰翻胃者,此方主之。 
膈上有寒痰,壅塞中、下二焦之气,阴遏其阳,蓄极而通,则令翻胃。附子辛热,能解 
寒痰,寒痰既解,则气道疏通,而无蓄极之阳矣,故翻胃顿除。 

卷三翻胃门第二十五
三花神丸
属性:甘遂 芫花 大戟(拌温炒,各半两) 黑丑(二两取头末) 大黄(一两) 轻粉(一 
钱) 
共为末,水丸。每服五丸,渐加五丸,以快利为度。 
积痰满胃,食下即吐,宜主此方。 
胃中纯是痰,则遏下焦少阳之火。蓄极而通,必作翻胃者,势也。以平剂治之,则经年 
不效,故聚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大黄峻厉之品以下之。方内有轻粉,一可以逐风涎, 
一可以解遂、芫、戟、丑之辛烈。此大毒类聚为丸,瞑眩之剂也。惟声重、脉来有力者能行 
之。若言微,脉来无力者,勿轻与也。 

卷三
噎膈门第二十六
属性:叙曰∶近代医籍,翻胃、噎膈,混作一证。今考于汉、唐之上,有翻胃,有噎,有膈。 
要之,翻胃自是不同,而噎,而膈,则可混一而治也。考方八首,明者辨之。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深师》七气汤
属性:干姜 黄芩 桂心 半夏 甘草 橘皮 干地黄 芍药(各二两) 桔梗(三两) 枳 
实( 
五枚) 人参(一两) 吴茱萸(五合) 
气噎膈者,此方主之。 
噎膈者,有物噎塞,防碍饮食之名。今人与翻胃浑然无辨,非古也,深师、孙真人之传 
也。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也。气者,营运不息之物,故气 
行则治,气郁则病。冲和则治,乖戾则病。是方也,辛可以行气,故用干姜、肉桂、吴萸、 
半夏、陈皮之辛。苦可以降气,故用黄芩、枳实、桔梗之苦。脾虚则不能运气,故用人参、 
甘草以益脾。肝肾弱则不能吸气,故用地黄以滋肾,芍药以和肝。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韭汁饮
属性:生韭汁 醇酒(等分) 
每服二合,日二。 
血噎膈者,此方主之。 
汉医但称噎、称膈而已,后之方书称五噎、五膈。五噎者,气噎、忧噎、劳噎、食噎、 
思噎也。五膈者,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立言虽曰有五,说证其实未周。今不 
拘其说,只据世人所有之证而订其方焉。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血积胸膈,久久 
凝结,令人妨碍饮食,得热则宽,得寒则痛是也。生韭汁,能解蓄血之瘀结,佐以醇酒,行 
其势也。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栝蒌实丸
属性:栝蒌仁 枳壳 制半夏 桔梗 
姜汁米糊为丸。 
痰噎膈者,此方主之。 
痰随气上,亦随气下,故栝蒌、枳壳、桔梗,皆下气药也。痰以湿生,必以燥去,故半 
夏者,燥湿之品也。或问∶桔梗为诸药之舟楫,浮而不沉者也。何以下气?余曰∶甘者恋膈, 
苦者下气,轻者上浮,苦者下降,此药之性也。桔梗甘而苦,为阳中之少阴,故初则恋膈, 
久则下气矣。痰盛者,宜于痰门诸方消息之。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回令丸
属性: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水煮少时,晒干) 
共末为丸。 
火噎膈者,此方主之。 
此即左金丸也。曰回令者,黄连之苦能胜热,可以回其火令也。以吴茱萸之辛热佐之, 
取其反佐以从治尔。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食郁越鞠丸
属性:山楂 神曲 砂仁 香附(童便制) 苍术(米泔浸七日) 抚芎 栀子 
食噎膈者,此方主之。 
食不自膈也,或由气塞,或由火郁,然后停食而作食膈。故用香附、苍术、抚芎以顺气 
,栀子以泻火,山楂、神曲、砂仁以消食。昔齐王中子诸婴儿,病烦惫食不下,时呕沫。仓 
公视之曰∶食膈病也,作下气汤以饮之。其方今不可考矣。若芩连枳术丸、木香槟榔丸、义 
亦近之。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蒜齑酢
属性:《太平御览》云∶华佗行道,见一人病噎,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 
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旁卖饼者,有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即当瘥。即如 
佗言,立吐蛇一条。悬之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佗家小儿戏门前,迎见,自相谓曰∶客 
车边有物,必是遇我公也。疾者前入,见佗壁悬此蛇辈以十数。昆谓蒜味辛热,为阳中之阳, 
能令人气实闷乱而自吐,若蛇虫蛊瘕,犹为宜之。《褚氏传》曰∶褚澄以蒜一升,吐李道念 
之鸡雏。《齐谐记》云∶郭坦之儿,食蒜一畦,吐消食笼于顷刻。蒜之妙用如此,今之医者, 
罕能知之。或问∶何以不用瓜蒂散?余曰∶伤寒内热者,宜吐以瓜蒂散之苦寒。虫瘕痼冷者 
,宜吐以蒜酢之辛热。人知苦能吐热,而不知热能吐寒,故特表而出之。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染靛
属性:《广五行记》∶永徽中,绛州有僧病噎,防食数年,临死遗言,令破喉视之。得一物似 
鱼而有两头,遍体悉是肉鳞,致钵中,跳跃不止,以诸味投钵中,皆化为水。时寺中方刈蓝 
作靛,试取少靛致钵中,此虫绕钵畏走,须臾化为水。昆谓此虫湿热所生,湿从土化,热从 
火化。靛之为物,色青而性寒,是禀东方之木色,与北方之水味最浓者也。水足以制火,木 
足以克土,此五行之理也。故足以化湿热之虫。自有五行以来,上而万象,下而万类,一为 
克制,无不化之,况于此虫乎? 

卷三噎膈门第二十六
楮实汤
属性:南唐烈祖,因食饴喉中噎,国医皆莫能愈,时吴廷绍尚未知名,进楮实汤一服,疾失去 
。群医默识之,他日取用,皆不验。或叩之,答曰∶噎因甘起,故以楮实汤治之。其方今不 
可考,但发此二句,便知其为良医。《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奈何不作嗌 
乎?又曰∶酸胜甘,则治法思过半矣。 

卷三
情志门第二十七
属性:叙曰∶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故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 
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 
也。今考神良之医士十一事,明者触类而通之,则术在我矣。 
文挚,齐人也。齐威王病,发使召文挚。挚至,谓太子曰∶王病,怒则愈。王若即杀臣 
,奈何?太子曰∶无虑,我当救之。文挚于是不时来见王,及来,不脱履而登床,王大怒, 
使左右持下将烹之。后及太子叩头请救,王怒遂解,赦挚,因此病愈。所以然者,王之病, 
得于思,故以怒胜之。 
《魏志》云∶有一郡守病,华佗以其人甚怒则瘥,乃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留书 
骂之。守果大怒,令人追杀,守子知之,嘱吏勿逐, 恚不已,吐黑血数升而愈。所以然者, 
守之病,亦本于思也。经曰∶思则气结。气结者,阴翳之根也。故用暴怒以伤其阴,使之归 
于平调而已。 
《邵氏闻见录》云∶州监军病悲思,其子迎赫允治之,允告其子曰∶法当甚悸即愈。时 
通守李宋卿御史严甚,监军内所畏也。允与其子请于宋卿一造,问责其过失,监军惶怖汗出, 
疾 
赵知则,太原人,因喜成疾。巢氏医脉之,为之惊异,出取药,竟不与之。数日,赵悲 
哭辞家人曰∶处世不久矣。巢知其将愈,使人慰之。诘其故,引《素问》恐胜喜以对,可谓 
得玄关者也。 
一妇正产之时,收生妇以温水进之,误进鹿角脂。鹿角脂,女子涂鬓物也。因哇而舌出 
,产后数日不能收,医药屡不应。甄立言最后至,以朱砂涂其舌,仍命作产子状,以两妇人 
掖之,乃使人潜于壁外,多捧缶器,向危处掷地作声,声闻而舌收矣。所以然者,恐则气下 
故也 
韩丞相疾,天方不雨,更十医罔效。左友信最后至,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曰∶某日当雨 
,竟出。韩疑曰∶岂谓吾疾不可为耶,何言雨而不及药我也?既而其夕果雨。韩喜,起而行 
乎庭,达旦,疾若脱去。乃召左至而问之,对曰∶公相之疾,以忧得之。私计公相忠且仁, 
方今久旱,必为民忧,以旱为忧,必以雨而瘳,理固宜然,何待药而愈耶?此亦《素问》喜 
胜忧也。 
一女许婚后,夫经商二年不归,因不食,困卧如痴,无他病,竟日向壁而卧。其父迎丹 
溪翁治之,告以故。翁脉毕,谓其父曰∶此思则气结也,药难独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 
怒。于是,掌其面,诬以外情,果大怒而号泣者三时,令解之,即求食矣。所以然者,悲则 
气消,怒则胜思故也。翁谓其父曰∶病虽瘥,得喜方已。乃谕以夫回,既而果然,疾亦不举。 
一县差,拿犯人,以铁索项所犯至县,行至中途,其犯投河而死。犯家告差人索骗威逼 
至死,及能脱罪,未免破财,忧愤成病,如醉如痴,谬言妄语,无复知识。其主延戴念仁视 
之。戴云∶此以费财而病,必以得财而愈。乃命作三锡锭如银状,预置于泥沟之中,候其至 
时,诈以锁钥误堕其中,命探之,乃出三锡锭。主曰∶银也,吾不用此弗义之财,悉以与汝。 
其 
一女子,母甚是相爱,既嫁而母死,遂思念不已,精神短少,恹恹嗜卧,诸药不应。其 
夫延韩世良治之。韩曰∶此病得之于思,药不易愈,当以术治之。乃贿一巫妇,授以秘语。 
一日,夫谓妻曰∶汝之念母如此,不识彼在地下,亦念汝否,吾当他往,汝盍求巫妇卜之? 
妻欣诺,遂召巫至。焚者礼拜,而母灵降矣。一言一默,宛然其母之生前也。女遂大泣,母 
叱之曰∶勿泣,汝之生命克我,我遂早死。我之死,皆汝之故,今在阴世欲报汝仇,汝病恹 
恹,实我所为,我生则与尔母子,死则与尔寇仇矣。言讫,女改容大怒,诟之曰∶我因母病, 
母 
谭植,素谨言,为韶州佐。一日,会堂属官,筵中有萝卜颇大,众羡之。谭曰∶尚有大 
如人者。众皆笑以为无。谭悔恨自咎曰∶人不见如是大者,而吾以是语之,宜其以吾言为妄 
且笑也。因而忧愤,连日不能食。其子煌,读书达事,思父素不轻言,因愧赧成疾,必实所 
言,始可疗病,遂遣人至家,取萝卜如人大者至官所,复会堂属,强父扶疾而陪,酒至数巡, 
以 
何解,陈留人也。一日,与河南尹乐广会饮于赵修武宅,酒至数杯,忽见杯底有似一小 
蛇,咽之入口,亦不觉有物,但每每思而疑之。日久觉心疼,自思小蛇长大,食其五脏,医 
药不愈。久之,又会酒赵宅,才执杯,又见小蛇,乃置杯细视之,见赵宅梁上有角弓,却是 
弓梢影于酒底,因此解疑,其疾遂无。此以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