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评注产科心法 >

第2章

妇科-评注产科心法-第2章

小说: 妇科-评注产科心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者,不难,则吾一片婆心,概有补于世矣。 
x男服补天五子种玉丹x 
男人之精,即血化补。天者干也,干为天天一生水,补血添精之义。体不足而有四者之病,可统治之。加 
减于后,药无间断。 
大原生地(八两,清水洗刷净,入瓦罐中水煮一昼夜,再蒸晒九次,焙干) 山萸肉(四两,酒拌炒) 淮山药 
(四两,乳拌蒸晒) 丹皮(三两,酒炒) 块云苓(三两,乳拌蒸晒) 泽泻(三两,盐水炒) 当归身(四 
两,酒炒) 淮牛膝(二两,炒) 杜仲(二两,盐水炒) 川续断(二两,盐水炒) 枸杞子(四两,酒拌蒸炒) 
五味子(二两,炒) 女贞子(三两,盐水蒸炒) 车前子(二两,炒) 覆盆子(三两,盐水洗晒炒) 外用 
紫河车一具,甘草煎水浸洗净,挑去血筋,煮烂打,或焙干,炒磨。 
以上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晨淡盐汤服四五钱,久服自能生精益肾。如有别故,照后加入,自必得子。 
一如气不足精不射者,加蜜炙黄 十两,熬膏(如有力之家,加人参一两更妙)。 
一如精薄或精少,加大米鱼肚四两,用蛤粉炒,鹿角胶(二三两,蛤粉炒),猪脊筋十条(取出汁来,拌 
入茯苓内,蒸晒焙干)。 
一临事易泄者,加鹿角霜(三两,生研和入),钗石斛(三两,炒),人参(一两,焙),麦冬(二两,炒)。 
一如体热,加地骨皮(二两),莲须(二两),牡蛎粉(二两),金樱子熬膏代蜜。 
一如精冷体寒之人,加桂肉(一两,去皮研入),巴戟天(二两,炒),鹿角胶(四两,蛤粉炒), 
破故纸(四两,盐水炒,或加用鹿茸一对制。) 
一劳心之人,心血耗散,常至临事不举,此心亏血少,非肾火亏也。本方加桂圆肉(四两,蒸),枣 
仁(四两,炒),茯神(四两,炒),人参、当归、柏子仁、益智仁等一派补心之药,均可加入。自然 
君火生旺,君火一动,相火必随之,未有心不动而肾举事者也。世人每谓相火不旺而阳痿,服附子、鹿茸、海 
狗肾、硫黄、鹿鞭,一派大热之药,甚有靠此热药以纵欲,不知热性猛烈,反消耗其精血,即太极之谓阳生阴 
死,火旺水枯,日后必生异毒,血海易于枯槁,莫可制也。富贵之人,往往如此,慎之慎之。 
x女服益母胜金丹x 
妇人以调经为主,其外肝经之病最多。肝气郁结,每多胃脘痛肋胀,甚至 瘕腹痛则经为之阻,或受孕而 
易于小产。另有女科方法,和肝养血为先。他症一去,再服此丸,待经络调畅,即可受胎。或用此丸,照后加减, 
亦多效验。 
大生地(四两,水煮半熟,加酒一大碗再煮,收干,蒸晒打入) 当归(四两,酒拌,晒干,炒) 白芍 
药(三两,酒炒) 淮牛膝(二两,炒) 川芎(一两五钱,酒炒) 茺蔚子(三两,炒) 杜仲(三两,盐 
水炒) 白术(四两,土炒) 丹参(四两,酒炒) 香附米(四两,醋、酒、姜汁、盐水各拌一两,饭上蒸, 
再晒干炒。) 
以上共为末和匀,另用益母草八两,水熬成膏一碗,加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晨开水吞四五钱,空心服, 
或两料合一料,以便接济。如有他故,照后加减。 
一如素有腹胀,妨碍饮食,或以生地易熟地,或以制首乌易去熟地。 
一经未及期而行,或色紫血热也。加丹皮、生地、条芩。 
一经过期而后行,或色淡血寒也。加肉桂、紫石英。 
一临期腹痛,名曰痛经,乃血中之气滞不调。加延胡索、广陈皮。 
一或肝气不和,或多怒,加广木香、白豆蔻。 
一脾胃不足,体本虚弱,加人参、茯苓、山药,血去多亦然。 
一素来多白带者,加白扁豆、苡仁米、阿胶,加人参、茯苓亦可。然带有五色,宜细辨之。大概只知为白 
带,而白中略有青色,即为青带,宜加木香,或少加柴胡。略有黄色,则加茯苓、陈皮、姜、枣。略有淡红色, 
则为赤带,方中加赤苓、丹皮、生地,略有黑色,加车前子、胡芦巴以温肾。 
此皆发于五脏,所以随各脏之色,而总归于带脉而出,是以谓之带。有从湿热而化,有从寒湿而化。大抵体 
实者带少,虽云妇人十个九带,究竟有一脏之不足,或思伤脾,怒伤肝,欲伤肾,或气郁则湿热生,而清浊相 
混,以致带脉不清,任脉不畅,故带下也。若白物下多,亦令人成劳成损,不可不早治,补益脾肾之气血。又 
有一种白淫,与男人之白浊同,乃出自骨髓,令人面黄无力,骨软少神,皆房欲劳伤,妄想梦交,而得心旌摇 
动而来多者,名曰淋。轻则六味地黄汤可治,重者阵阵如水之来,必用人参黑归脾汤加牡蛎粉、金樱子兜涩之 
药治之,不然必经水断而成损症也。有腹中硬块,有时疼痛,此瘕气也,宜调肝为主。又有阴疝,宜加川楝子、 
荔枝核。 
x济坤大造丸x 
此朱丹溪先生之方,治气血本弱,不能摄元成孕,或频坠胎,及生子不寿。成孕后,虚热自汗,食少带多, 
并宜服之。益气血,补子宫,种子神方,或服前方,使经期已调,随服此方一料。 
紫河车(一具,制如前) 人参(一两,切片焙干,研细和入) 天冬(去心) 麦冬(去心) 当归 
淮牛膝 山药(各一两) 熟地(四两) 杜仲(姜汁同盐炒) 黄柏 五味子(各五钱) 
如虚弱多汗,加黄 (二两,蜜炙),地骨皮,知母(各一两)。 
如脾胃虚,常大便溏泻,加白术(二两),莲子(二两,俱炒)。 
如少睡惊悸者,血少也。加炒枣仁、桂元肉(各二两)。 

上集胎前门
胎产医法总论
属性:是书为胎产家便览。既为胎产,必先种子,而后有孕,乃始用安胎。胎前保得十月满足,方用临产。产后 
诸样病情,治法用药,以保母子两全,斯作者之心事毕矣。然胎产之书,前哲注刻均行于世。而书多者太繁衍, 
简者缺略未备,又有托名翻刻,致失真原,久后流传,以讹传误,难保无危。如薛立斋之良方善矣,而产后发 
痉一症用小续命汤,此方为中风而用,其中麻黄、防风、黄芩之类,何堪与产后之人服耶?虽自陈明后续云, 
前方与服不已,则转用十全大补。予恐前药过喉,虽有十全,已无补于事矣。再丹溪《胎产秘书》一本,乃周 
衡山刻行,善事也。集中云已失作者姓氏,可知借丹溪之名。方中用生化汤,凡一切孕妇,月月可服,此言大 
误苍生。盖生化汤为产后去瘀生新之意,其中黑姜、桃仁,岂可施于怀孕妇人?安得不胎热血行,立见其小产 
者乎?再以当归、川芎,用少则养血,用多则行血,故产后为必用之药,于理甚明。故吾知非二公之作,真伪 
可辨矣。外《达生篇》,临产备用善本,为产家之必要。惜乎胎前产后,俱未备载,得一缺二。今吾书于《达 
生》并胎产前后方药齐备,将峻险之药削除,取乎稳当,不致误事,用治胎产,无余蕴矣。然病有变化莫测, 
而运用之妙,存乎其人临症消息增减可矣。 

上集胎前门
胎产医法总论
属性:经曰∶阴搏阳别,是为孕脉。又曰∶手少阴脉动甚者,孕也,或谓流利雀啄之脉,孕数月之象也。予每诊 
之,亦有不然。惟见两关滑而流利,知是孕也。或问∶何以现下两关?予曰∶两关者,肝脾之部位。盖肝藏血, 
脾统血,血不流行于经,乃凝成而为孕,所以现于两关,滑而和匀,最为有准。此前人所未发之秘旨。或问∶ 
闭经之脉,亦于关乎?予曰∶经闭之脉必涩滞,亦不定于两关。叶孕之脉必滑利,是一定在两关。初孕之时, 
常见两尺沉伏之状,此予数十年来悟得之秘,今着之于书,以为准绳。再以其人病,脉不病并与前贤论参考, 
则庶几临诊无错矣。 

上集胎前门
胎产医法总论
属性:古人谓左寸为阳,脉浮大者为男。右寸为阴,脉沉实者为女。两寸皆大,主双男。两寸实,主双女。予常 
诊大而旺者多女,沉静而两手和匀,定生男儿。其两手脉,偏于左大者男,旺于右手者女,此又易于辨也。然 
又有其人平素之脉,本属六阳六阴,又不可以大小辨也。只在细察其情。左尺实者是男,右尺实者是女也。其 
双胎之脉,大抵两手均大而旺,又何独在寸脉一部而然?要知前人只以论理而不能尽形于笔端。诊者当于心领 
神会,体察其人之浓薄,血气之旺衰,斯得之矣,又有血旺之人未及月而孕脉现。血不足之人,二月尚未见孕 
脉,此亦本体之浓薄耳。 

上集胎前门
验胎之法
属性:妇人经期不来已过四五十日,或偶见红而少,或脉不应指,疑似之间,以此验之。用川芎为细末,煎艾水 
调,空心服二钱。腹内觉微动则是孕,不动者非也。或以外象参看,如见 
食,不喜食或恶心而吐,或体倦欲卧,虽体质平常,孕脉不现,只要六脉调和,亦当是孕。此即是人病脉不病, 
但与养血安胎之药数剂,孕脉自现矣。 
x安胃定胎散x 
白术(一钱) 陈皮(七分) 砂仁(五分) 茯苓(一钱) 当归身(八分) 藿香(三分) 老姜(一片) 
炒米(二钱) 水煎服。如恶心而吐痰者,加制半夏五分。 

上集胎前门
孕妇忌食
属性:(既受孕矣,则当慎之) 
如眼前之鸡子、雄鸡、糯米、生姜等物,古书皆云宜忌。此家常食物,难以尽戒,但鸡子、糯米有补益之 
功,又何必戒?而鸡肉同糯米共食,令子生寸白虫。豆酱与藿香同食,主坠胎。鳝鱼同田鸡共食,生儿必哑。而 
田鸡、虾蟆为之 虫,与人同形,男女皆不宜食。世间食物颇多,又何必食此虫?且男人食之,精滑少子。女 
人食之,生子不寿。况且杀田鸡时,其物抱头而鸣,声如孩啼,闻之可惨。卖田鸡之人,多属无后。以此观之, 
可戒。食骡马肉延月难产,食蟹每多横生,食兔肉儿必缺唇,食雄鸡生儿多哭,食鲤儿生疳疮,食野兽儿生怪疾, 
多食火炙煎炒之物,儿必多生疮毒。鸭子与桑椹同食,令儿心寒腹痛,皆有应验,切须禁忌。总之,孕妇宜清净, 
宜小劳,宜买物放生,不宜看戏,勿观异物,勿致动怒勿戏谑,勿妄想。饮食只可家常菜饭,行路不宜急,下步 
不宜重,勿攀高拾物,勿轻狂负重。知字者常视经书,则生子自然聪明清秀而多寿。 

上集胎前门
药忌
属性:娠妊在腹,如怀藏宝。服药所忌防其伤胎。医家举笔,留神不可孟浪草率。吾师程钟龄先生,同叶其秦先生 
编成歌句,俾后人易于诵记。予略为之增补。此外,仍有信砒、水银、斑蝥、水蛭、蛇蜕、蜈蚣,一切毒物,虽非恒用 
之品,或遇生毒别故,皆宜留心避之。 
x歌曰x 
乌头附子与天雄,牛黄巴豆并桃仁,芒硝大黄牡丹桂,牛膝藜芦茅茜根,槐角红花及皂角,三棱莪术薏 
苡仁,干漆 茹瞿麦穗,半夏南星通草同,干姜大蒜马刀豆,延胡常山麝莫闻,黑丑槟榔同苏木,伤胎之药避 
其凶。 
此中有安胎止呕,不得不用半夏者,必用开水泡洗三次,以去燥烈之性,呕止即去。有热病闭结,伤寒传 
经入腑而必欲大黄者,有中寒于阴,必欲姜桂者。《内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衰其大半而止。此即 
有病则病当之,乃从权也。然必不得已而用之,不可过剂。而用药中,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