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39章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39章

小说: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茯苓泽泻汤方x(〔原注〕外台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者。有小麦一升。○案外 
台。脉上。有阴字。此本出千金。并用小麦三升。外台。引千金。出消渴门。)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外台作茯苓) 甘草(一两) 桂枝(二两○千金外台 
作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千金外台用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程〕此方。乃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以猪苓过于利水。故去之。甘草生姜。长于和胃止吐。故 
加之。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相须宣导。补脾而利水饮。 
〔魏〕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过也。 
兰台轨范云。此治蓄饮之吐。内泽泻再煮。似先煮五味。后煮泽泻。 
外台。集验。茯苓小泽泻汤。疗胃反吐而渴者。(千金无方名。) 
于本方。去白术生姜。加半夏。(千金云。一方入生姜四两。)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程〕此证贪饮。与上证欲饮水。猪苓散之思水不同。夫贪饮者。饮水必多。多则淫溢上焦。必有溢饮之 
患。故用此汤。以散水饮。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尤〕用麻黄杏仁等发表之药者。必 
兼有客邪。郁热于肺不解故也。观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x文蛤汤方x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个) 大枣(十一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程〕此大青龙汤。去桂枝。盖文蛤。水停于里。文蛤之咸寒。可以利水而消饮。水溢于外。青龙之 
辛热。可以胜湿而解表。此汤与茯苓泽泻汤。猪苓散。皆预防水饮之剂。 
张氏医通云。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 
用取汗。何哉。 
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 
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魏〕干呕吐逆。吐涎沫者。亦胃中虚寒。津液变为涎沫。随逆气上冲作呕也。干呕无物。止有涎沫。 
虚邪非实邪可知矣。主之以半夏干姜散方。犹之小半夏汤惟易生姜为干姜。以生姜性僭上而发越。不如干姜 
之辛温为度。专功理中也。用意亦甚微也。 
〔尤〕与前干呕吐涎沫头痛不同。彼为厥阴阴气上逆。此是阳明寒 
涎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吐也。 
x半夏干姜散方x(千金无方名。)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千金。作上二味。 咀。以浆水一升 
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 
〔程〕脾寒则涎不摄。胃寒则气上逆。故干呕吐涎沫也。半夏之辛以散逆。干姜之热以温脾。煎以浆 
水者。藉其酸温。以通关利膈也。此证与茱萸汤迥别。以不头痛也。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 
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无奈。外台作彻无聊赖四字。哕下无彻字。) 
〔沈〕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通也。仅是通心中。愦愦 
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 
〔尤〕寒邪搏饮。结于胸中。而不得出。则气之呼吸往来。出入升降者阻矣。似 
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皆寒饮与气相搏互击之证也。且饮水邪也。心阳脏也。 
以水邪而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则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也。生姜半夏汤。即小半夏汤。而生姜用汁。则 
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乃正治饮气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x生姜半夏汤方x(外台伤寒呕哕门。引仲景伤寒论。作生姜汁半夏汤。云兼主天行。)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外台。作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内姜汁取一升半。绵漉小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尽。呕哕一服得 
止者。停后服。) 
〔鉴〕李 曰。生姜半夏辛温之气。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饮固结于中。拒热药而 
不纳。反致呕逆。今热药冷冻饮料。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内经之旨也。此方 
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但前温中气。故用干姜。此散停饮。故用生姜。前因呕吐上逆。顿服之。则药力猛峻。 
足以止逆降气。呕吐立除。此心中无奈。寒饮内结。难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外台。必效。疗香港脚方。 
大半夏(三两净削去皮) 生姜汁(三升) 
上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尽。每日一剂。三剂必好。此方梁公家出方。始有本。奇异神效。 
又文仲。疗香港脚入心。闷绝欲死者。 
半夏(三两洗切) 生姜汁(一升半) 
上二味。内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极效。 
又深师。疗伤寒病 不止。半夏散。 
半夏(洗焙干) 
上一味。末之。生姜汤和。服一钱匕。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肘后云。治卒呕 。又厥逆方。) 
〔程〕干呕哕。则气逆于胸膈间。而不行于四末。故手足为之厥。橘皮能降逆气。生姜为呕家圣药。 
小剂以和之也。然干呕非反胃。厥非无阳。故下咽气行即愈。 
〔尤〕未可便认阳虚。而遽投温补也。 
x橘皮汤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名小橘皮汤。云兼主天行。)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外台作去皮八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外台。二味下。有狭长切三字。) 
外台。广济。橘皮汤。疗呕哕不止。 
于本方中。加枇杷叶甘草。 
又延年。人参饮。主吐。 
于本方中。加人参。 
又范汪半夏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疗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胸中冷。 
于本方中。加半夏。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魏〕哕逆者。胃气虚寒固矣。亦有少挟虚热作哕者。将何以为治。仲景主之。橘皮竹茹汤。橘皮 
竹茹。行气清胃。而毫不犯攻伐寒凉之忌。佐以补中益气。温胃之品。而胃气足胃阳生。浮热不必留意也。上 
诸方于呕吐哕家。浅深缓急之治。可谓至详尽矣。 
案哕。说文。气牾也。杨上善注阴阳应象大论云。气折 
也。王氏准绳云。哕于月切。又乙劣切。乙劣之讹。遂为吃 
逆。亦犹俗呼团为突栾。角为葛洛。其故明矣。而活人书等。 
以哕为咳逆。如金鉴。仍袭其说。然楼氏纲目。王氏准绳。张氏类经。辨订其非尤详。今不繁引也。 
x橘皮竹茹汤方x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活人。有半夏。) 
〔鉴〕李 曰。哕有属胃寒者。有属胃热者。此哕逆因胃 
中虚热。气逆所致。故用人参甘草大枣补虚。橘皮生姜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气而清胃热。因以为君。 
外台。深师大橘皮汤。疗伤寒呕哕。胸满虚烦不安。 
于本方。去竹茹大枣。 
又广济。麦门冬汤。疗烦热呕逆。不下食。食则吐出。 
于本方。去橘皮。加麦门冬茅根。 
活人大橘皮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 
中大烦。骨节疼痛。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汤。吐止后。服小建中汤。(即本方。) 
三因橘皮竹茹汤。治咳逆呕哕。胃中虚冷。每一哕。至八九声相连。收气不回。至于惊人。(即本方。)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程〕手足寒者。阳不行于四末也。上气者。宗气衰微也。平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宗气衰则奔促上气也。脚缩者。寒主收引。无阳以伸也。此六腑气绝于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 
焦不阖也。脾衰则四脏俱衰。故经曰。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 
即不禁之谓也。下甚而至于手足不仁者。四体绝也。此五脏 
气绝于内者如此。 
〔徐〕下甚。手足因无阴以维阳。而脏气不相统摄。则为不仁。不仁者。伸缩皆不能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魏〕此滞下之病。非飧泄之病也。沉为阳陷入阴分。沉中见弦。为少阳之气。不能宣达。故气随阳 
降而下重也。脉沉弦而大者。阳气陷入之深而且多。故为未止。脉微弱者。阳气陷入浅而少。更兼见数。阳气 
勃勃。欲动于阴。斯易为升达也。故为欲自止。是以虽滞下而发热。亦不死也。若夫 
脉沉弦而大。再身见发热。阳邪入阴而炽盛。阴分受伤而煎耗。可以有死之道也。 
汪氏伤寒辨注云。此辨热利之脉也。脉沉弦者。沉主里。弦主急。故为里急后重。如滞下之证也。脉大 
者邪热甚也。经云。大则病进。故为利未止也。脉微弱数者。此阳邪之热已退。真阴之气将复。故为利自止 
也。下利一候。大忌发热。兹者脉微弱而带数。所存邪气有限。故虽发热不至死耳。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以下。 
厥阴篇。玉函成本。分为两条。) 
〔尤〕下利厥冷无脉。阴亡而阳亦绝矣。灸之所以引既绝之阳。乃厥不回脉不还。而反微喘。残阳上 
奔。大气下脱。故死。下利为土负水胜之病。少阴负趺阳者。水负而土胜也。故曰顺。(详伤寒论辑义。以 
下三条同。)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今。宋板伤寒论。作令。下同。) 
〔尤〕微热而渴者。胃阳复也。脉弱者。邪气衰也。正复邪衰。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赵本。下利上。有若字。非。) 
〔程〕寒则下利。脉数有微热。则里寒去。汗出则表气和。表里俱和。故今自愈。设复紧者。知寒邪 
尚在。是为未解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程〕脉数而渴。则寒邪去而利当止。经曰。若脉不解。 
而下不止。必挟热而便脓血。此有热陷于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程〕脉弦为寒。发热则阳气复。汗出则寒邪去。故知自愈。 
〔尤〕弦脉阴阳两属。若与发热身汗并见。 
则弦亦阳也。与脉数有微热汗出正同。故愈。按上数条。皆是伤寒邪气入里之候。故或热。或渴。或汗出。或 
脉数。阳气既复。邪气得达则愈。若杂病湿热下利之证。则发热口渴脉数。均非美证。内经云。下利身热者 
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盖内经所言者。杂病湿热下利之证。仲景所言 
者。伤寒阴邪内入之证。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气。脉经。作热。) 
〔尤〕下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