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 >

第1章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第1章

小说: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医瑰宝苑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上 
 
 序
忆五十年前,我参与整理先师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泊庐医案》,完全原案照抄,类编成册,竟无一言按语。其辨证何以精,立法何以妙,用药何以巧,全靠读者自悟,若非跟师随诊,耳提面命,欲登其室,窥其奥,何其难也!古云:医者,意也。当以意度之,不可言传者也。然非不可言传,是不得其人而不言其秘也。彭、杨二君笃实忠厚,虚心好学,于岐黄致力多多,底蕴既深而悟性又高,随诊于我不离左右者越十春秋。1990年拜师于人民大会堂,甚慰平生之愿。遂将所学,尽救二君。二君亦不孚师望,意之所至,心即领悟,所谓心领神会、触类旁通者也。几年以来,救死扶伤,不避寒暑;偶遇疑难,共参互商;稍得闲暇,问难《灵》《紊》,师徒同心,如影随形,淡古论今,其乐融融。今二君整理医案已竣其事,阅之甚合我心。
其选案甚精,所加按语又直披不传之秘,此或有益于读者、医者与患者,我愿足矣。是为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三代御医之后
赵绍琴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
赵绍琴,男,汉族,1918年12月4日生于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赵师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在清太医院供职为御医。其父文魁公曾任清末太医院院使(正院长),领衔头品花翎顶戴,民国初年出任北京中医学社名誉社长。赵师自幼熟读医学典籍,得家学传授,于1934年继承父业悬壶北京。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号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跟随三先生临床学习多年,尽得三家名医之真传。1950年赵师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即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成立,赵师受聘执教,主讲本草学,成为北京中医学院的首批教师之一。1958年以后,赵师长期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负责中医内科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温病教研室主任。
1979年以后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先后培养中医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1990年国家确认其为国家缎名老中医,批准带徒二人。自此他以年逾古稀的高龄临床带敦,将自已宝贵的学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弟子。
赵师得家传师授,在学术上自成一家,创见颇多。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擅长治疗温热病。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他认为叶氏所说“在卫汗之”并非应用汗法,而是指辛凉清解而达到汗泄透邪的目的,因此温病初起治法不可言辛凉解表,只能是辛凉清解。这一字之差反映了赵师在学术研究上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在温病治疗上赵师尤其善于运用叶天士“透热转气”法救治高热不退、昏迷等危重病证。他把透热转气引申为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以透邪外出为指导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地发展了叶天士的温病辨治理论。在内科临床方面,赵师以善治疑难重证而著称。其特点是辨证准,立法明,用药步,疗效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曾盛赞曰“平正轻灵”。赵师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对一些疑难病证主张从营血进行辨证,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均从营血辨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对现代医学中慢性肾脏疾病研究更为深入,对中西医学关于慢性肾病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质疑,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如慢性肾病非虚的观点,慢性肾病应当忌食高蛋白食物的观点,慢性肾病应当运动锻炼的观点,慢性肾病可遗传获得的观点,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逆转的观点等。这些观点都是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的检验得到的。这些创新的理论不仅是赵师学术特色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对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赵师得名师传授,又经60年临床,学术上自成一家。其临床特色十分鲜明。在诊断上特别重视脉诊,强调脉分浮、中、按、沉四部,即把传统的浮中沉三候扩展为浮中按沉四部,在温病中以应卫气营血,在杂病中反映标象和本质的关系,如浮中部所得仅反映疾病的现象,沉按部所得才反映了疾病的实质。实践证明这是把握疾病本质,确定治疗大方向的关键。在用药方面,除了用药步而精外,善用风药是其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所谓风药是指那些质轻气清具有疏解宣透作用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柴胡、升麻、葛根等,其药皆具辛味,性平或温,为传统的解表类药物。赵师对这类风药的运用,其范围远远超出了解表祛邪,而有许多妙用。如用于升阳、疏肝、解郁、宣阳、疏卫、透热转气、胜湿消肿、利水通淋、疏利气机、疏通经络、利咽喉、止搔痒、行药力等等,其妙用不可尽言。非随师侍诊,难以得其一二。
赵师临床特色的另一个方面是重视饮食宜忌和运动锻炼。应当说,忌口是中医传统特色,可惜忌口的重要意义并没有被人们广泛重视。很多人以为医生就是开个药方,忌口不忌口无关紧要。殊不知应当忌口的如果不忌口,那么本来应有的疗效就可能会被某些食物所抵消。如《内经》强调:“热病稍愈,当何禁之?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师在临床上特别强调忌口,例如治疗慢性肾病时有一张专门的饮食调控单,上面开列哪些忌食,哪些直食。实践证明治疗忌口的意义十分重大,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病人的运动锻炼,也是配合治疗的重要方面。这里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过去很多病以养为主,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要辨证地看待动与静的关系,适度运动对于治病对于养生都是十分重要的。赵师在临床上常常给病人开出一张运动处方,以配合药物治疗。这种见解确实高人一筹。
我等有幸拜师于赵绍琴教授,随师侍诊,聆听敦诲,已十余年。深感赵师学术经验之可贵。师恩深厚,无以为报。今在赵师指导下,精选其临证验案整理加按,公诸于世,以与同道共享。其闻纰漏在我,是学力未达也。如欲深求赵师之学术真谛,有其所发表论文近百篇,及著作数部如《温病浅谈》、《温病纵横》、《赵文魁医案选》、《文魁脉学》、《赵绍琴四百法》等可供研究学习。更有全面系统反映其学术思想的总结性之著《赵绍琴内科学》正在整理之中,不久即可问世。我们翘首以盼。
赵绍琴教授学术继承人 彭建中 杨连柱  1995年10月 
风温(上呼吸道感染)
周某,女,50岁。
初诊
身热头痛,体温38 3℃,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红且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两脉浮数。风温之邪,侵袭肺卫,用辛凉疏卫方法,以宣肺退热。饮食当慎,荤腥宜忌。
薄荷1。5克(后下),前胡6克,浙贝12克,桑叶9克,银花9克,连翘15克,淡豆豉9克,炒牛蒡3克,芦根30克,二付
二诊
药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白而尖红,脉象已变弦滑。风热已解,肺热留恋,再以清解肃化法。
薄荷1。5克(后下),前胡3克,黄芩9克,杏仁9克,芦茅根各30克,焦三仙各9克,二付
药后诸恙皆安。
'按':患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表证悉具,与风寒无异。唯其咽红且痛,即可定为温邪。若为风寒之邪,咽必不红。以此为辨,则寒温立判。况又有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佐证,其为风温犯肺无疑。故投以辛凉平剂,疏卫达邪。药后得汗而热退。再以清宣,以泄余热。观此案可知叶氏“在卫汗之可也”之心法,汗之并非发汗,而是轻宣疏卫,卫分开则自然微微汗出而邪自外泄。赵师用药,轻清灵动,正合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义。秦伯未誉之“平正轻灵。”名不虚传。

风温2(化脓性扁桃腺炎)
张某某,男30岁
初诊
二日来身热不甚,但咳,痰吐不多,口微渴而苔薄白,病已两天,本属风热侵犯于卫,肺失宣降,应服桑菊饮治之。但误服桂枝汤一剂,并饮红糖生姜水取汗。今晨身热颇壮,体温39。7℃,咽红肿痛,且有自腐,咳嗽,痰中带血,胸宇刺痛,头痛日干,渴饮思凉,两脉弦滑且数,舌绛干裂,心烦,昨夜不能入睡,今晨神志不清,大有神昏谵语之势。本为风热犯卫,肺失清肃,前医错认为风寒犯表,以辛温之剂,发汗解表,孰不知汗为心液,误汗伤阴。况本为热邪,而又用辛热之品,势必促其温热内陷,神昏谵语。急以宣气热兼以疏卫,凉营分以开神明之法。此风温化热,逆传心包,防其增重。
蝉衣3克,僵蚕6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杏仁9克,片姜黄6克,竹茹9克,菖蒲9克,鲜茅芦根各30克,生石膏24克,一付
二诊
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9。1℃,神志较清,咽红肿痛皆减,干咳,痰中血渍来见,昨夜已得安睡。昨进疏卫凉营之剂,今日神苏热减,病势好转,再以前方加减为治。
前胡3克,僵蚕6克,蝉衣3克,连翘9克,银花12克,姜黄6克,知母6克,生石膏15克,焦三仙各9克,鲜茅芦根各30克,二付
三诊
身热退净,体温37。2℃,咽红肿痛已止,咳嗽已徽,夜寐较安,大便通而小溲短少,舌白苔厚腻,质略红,两脉弦滑皆细,数象已无。温邪误汗以后,阴分已伤,前服清热凉营之剂,病势大减。再以清气热、肃降化痰之法。
生紫菀3克,前胡3克,杏仁6克,川贝6克,黄芩6克,鲜茅芦根各30克,焦三仙各9克,三付
四诊
病已基本痊愈,仍有一二声咳嗽,原方继进三付,再休息一周,忌荤腥甜黏之味即愈。
'按':此为风温误治案。本属风温袭肺,若投辛凉轻剂桑菊饮轻清宣透即愈。医者误作风寒,用桂枝汤并姜汤发其汗。汗虽出而阴益伤,热益重,咽肿白腐,神识将昏矣。温病忌汗,犯其禁必祸不旋踵。此时病机虽属邪陷心包,而论治法则不可骤用寒凉。宜仿叶天士透热转气之法,透邪外出,则不致内闭生息。故用以疏调气机见长的升降散,合银翘透邪于外,杏仁宣肺于上,菖蒲开窍于中,茅芦根分消于下,三焦通畅,内外和调,内陷之温邪外泄有路,故药后即见转机。此透热转气之法,与单执寒凉以疗热病者迥异。若一见神昏,便投三宝之类,则恐寒凉闭郁气机,内陷之邪更难外透矣。赵师常言,叶氏透热转气之法乃温病第一要法,适用于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其奥义就在于给邪气以出路。本案的治疗正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风温3(上呼嗳道感染)
李某某,男,21岁
初诊:
身热不甚,但咳微渴,体温37。8℃,舌苔薄白,咽红微痛,脉象浮数。本是风温之邪,侵于肺卫,肺失宣降,应予桑菊饮加减为法。今误用辛温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