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

第41章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第41章

小说: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药二两。 

卷十六
病论(音奇)
属性:小儿 病。其论有二。一者圣惠云。小儿生十余月以后。母又娠。因以乳儿。令儿生病。其候精神不爽。身 
体痿瘁。骨立发落。名曰 病。又曰继病,又曰交奶。二者巢氏云。小儿在母胎妊之时。其母被恶神导其腹中胎 
气。至儿生下。往往 羸。微微下痢。寒热往来。毛发焦竖。多嗔不悦。其候颇似于疳。今叙方于后。 
x虎骨丹x 
治 病。 
虎头骨(涂酥炙黄一两) 鬼臼(一两) 草龙胆(去芦一两) 鬼箭(取羽一两) 琥珀(半两令研) 
白胶香(半两令研) 
上为细末。同研匀。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乳香汤下。无时。 
x又方x 治如前。取伏翼(蝙蝠是也)烧灰研细末,粥饮调下半钱。日三。若炙令香熟。嚼烂哺儿。亦效。 
如得重一斤者尤佳。又得黄精自然汁。涂炙之。最良。 
x又方x 治如前。取伯劳鸟毛。与儿带之。(又名博劳,又名 ) 

卷十六
骨蒸论
属性:小儿自周 以上。至十余岁。血气隆盛,因浓衣温燠。将养过宜。食羊肉肥甘果食诸物。脏腑生热。熏蒸肌 
骨。身体发热。夜有盗汗。渐渐瘦悴。乃成骨蒸。若不即治。则为急劳。今叙方于后。 
x秦艽散x 
治潮热蒸瘦减食。 
秦艽(去芦切焙) 甘草(炙各一两) 干猫儿薄荷叶(半两不见火) 
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x地骨皮汤x 
治骨蒸体热肌瘦。 
地骨皮(去骨) 胡黄连(各一两) 鳖甲(涂酥炙黄去裙尽) 柴胡(去苗) 犀角(锉取屑) 嫩桃枝 
(锉) 川大黄(炮) 知母(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x麦煎散x 
治童男室女。骨蒸肌热盗汗。减食痿瘦。 
鳖甲(醋炙去裙 ) 大黄(纸裹煨熟) 恒山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 干生漆(炒烟尽) 
当归(去芦洗净酒浸一宿) 白术 生地黄 石膏(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小麦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有虚汗者。加麻黄根一两。 
x连艽散x 
治骨蒸肌瘦。渐为急劳。 
黄连(去须一两) 秦艽(去芦一两) 天灵盖(一枚涂酥炙黄) 甘草(半两炙)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粥饮调下。无时。 

卷十六
腹皮青黑论
属性:小儿腹肚皮腠虚薄。为风寒邪气所乘。而真气微弱。不能滋其血气,失于荣养。致邪气着而不去。故腹皮卒 
然青黑也。此候危恶。今叙方于后。 
x二圣散x 
治腹肚皮肤。忽然青黑。以胡粉苦参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兼涂患处。 
x又方x 治卒腹皮青黑。不能喘息。宜急用此方。以大青为末。纳口中。酒送之。 
x又方x 治卒腹皮青黑。不急治。须臾即死。以酒和胡粉涂之。干则再涂。仍于脐四边各半寸。并鸠尾下一 
寸。共五处。各灸三壮。 

卷十六
难乳论
属性:小儿难乳有二。一者儿初生。客风邪热中脐。流入心脾之经。即令舌浓唇燥而急。口不能乘乳。故乳而不能 
咂饮也。二者儿初生时。拭掠口中秽血不及。咽而入腹。则令儿心腹痞满、短气促急。故口不能吮乳饮之也。今 
叙方于后。 
x五福化毒丹x 
治心脾经热。舌浓唇燥。急不能乘乳。 
生干地黄(焙秤) 熟干地黄(焙秤各半两) 天门冬(去心秤) 麦门冬(去心秤) 玄参(去芦) 甘 
草(炙) 甜硝(各三钱) 青黛(一钱半) 
上先六味为细末。后研入硝黛拌匀。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后熟水化服之。无时。 
x又方x 治儿饮乳不快。喉舌似紧。不相从顺。以沙牛角烧灰存性。研细末涂乳上。放儿口中。捻汁。令吮咽 
下。 
x又方x 治胸腹痞满。短气促急。不能饮乳。取鸡子壳烧灰。酒服半钱。 
x又方x 治心胸热痞。饮乳不快。以生葛根杵烂。绞汁饮灌之。如无。以干葛煮灌之。亦得。 
治小儿不能乳 以雀矢四枚末之。着乳上。令吮之。儿大增服。 
治小儿初生不饮乳。及不小便。 以乳汁二合。葱白一寸四破。于银器内煎取一合。药注灌之。立效。 

卷十六
大小便论
属性:小儿大便有秘涩者。有不通者。皆由腑脏有热。乘于肠胃。胃热则津液少。少则粪燥结实而硬。大便难下。 
则为秘涩。甚者则不能便。乃为不通也。小便有滴沥者。有不通者。由小肠与膀胱有热。二经俱主水。水入小 
肠。传于膀胱。循水道出而小便也。热气乘之。则水耗少而行涩。故滴沥而下也。甚者水道干而不通也。若热 
入大小肠。则皆壅滞。不得宣利。故大小便俱不通也。 
x金花散x 
治大便秘涩便难。 
皂角仁(一钱炒) 槟榔(一个生) 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沙糖熟水调下。 
x柏子仁膏x 
治如前。 
柏子仁(拣净) 松子仁 胡桃仁(各等分) 
上研和膏。每弹子大。热汤化下。未快再服。 
x人参荆芥汤x 
以人参荆芥各自为末。每用人参末半钱。荆芥末一钱和匀。水一盏。煎至七分。放冷量大小时时与服。 
x木香粗散x 
治大便不通。木香诃子煨取皮等分。为粗末。每半钱或一钱。水煎去滓。放温时服。 
x又方x 治如前。以猪苓一两为末。水少许。煮鸡矢白汤调下一钱。瘥。 
x又方x 治如前。以酵不拘多少。先搦干曝为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余丸。量大小。米饮 
下。 
x木通散x 
治小便涩滞滴沥。不得通快。 
木通 滑石 甘草(炙) 焰硝(研各半两) 三叶草(一分) 
上为末细匀。每服一字或半钱。沸汤点服。乳食前。 
x滑石散x 
治如前。 
滑石 瞿麦 葵子(炒) 芸薹子 甘草(炙) 山栀子仁 郁金 海金砂(炒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灯心葱汤调下。乳食前。 
x如圣散x 
治如前。海金砂炒。滑石等分。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煎灯心汤调下。乳前食。 
x八正散x 
治如前。又治心经邪热。又治热淋。 
瞿麦 木通 山栀子仁 地扁竹 车前子 甘草 滑石(各三钱) 大黄(一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七分。入薄荷二叶。同煎二分。去滓温服。无时。 
治小儿小便不通。三日欲死。葵根一握锉。壁鱼七枚。别研。以水一大盏。煎葵根取汁六分。入壁鱼末。再 
煎三五沸。去滓。放温服。 
治小儿小便赤涩不通 蒲黄滑石各等分。研匀细。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沙糖水亦得。亦治淋痛。乳食 
前。 
治小儿卒不得小便 盐安脐中灸之。 
治小儿小便赤涩不通 
滑石(二两) 木通(一两) 葵子(一合) 
上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x冬葵子散x 
治小儿卒小便不通。小腹急闷。冬葵子一两。木通半两。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 
不拘时候。 
x捻头散x 
治小便不通。延胡索去皮。川苦楝去核。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捻头汤调下。如无捻头。即于汤中 
滴油三两点。食前服。一方车前草小麦各一升。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煮粥服。日二。量儿大小加减。 
x葶苈散x 
治如前。葶苈半两炒。青皮去穣炒黄。半两。为细末。每服半分或一分。空心姜汤调下。乳食前。 
x僵蚕散x 
治如前。白僵蚕炒去丝嘴。当归去芦洗净。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煎车前子汤调下。亦治血淋。若 
沙淋者。煎羊蹄草汤调下。无时。 
x又方x 治如前。以绵黄 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无时。 
x又方x 治如前。以乌梅肉为末。每服一钱。水调服。神效。 
x又方x 以地扁竹煎汤。放温服。如熟水饮之。效。 
x白术膏x 
治小便涩滞不通。胸腹痞满。 
白术(半两) 白茯苓(一分) 泽泻(半两) 人参(去芦一分) 滑石(一分) 
上为末。炼蜜和膏。每皂子大。米饮化下。亦治脾胃不和。不美 
乳食。 
x朱砂散x 
治小便赤涩不通。心神烦躁。 
朱砂(一两研) 滑石(半两研) 犀角屑(半两) 黄芩(一分) 车前子(一分炒) 甘草(一分炙) 
上为散拌匀。每服半钱。煎竹叶汤调下。乳食前。 
x葵石散x 
治小便不通闷乱。 
葵根(一握锉) 滑石(一两) 木通(一两) 牵牛子(半两炒) 
上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大盏。入灯心葱白各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放温。食前服。 
x鸡肠草散x 
治小肠膀胱有热。小便难涩。服冷药过多。却致小便不能禁止。 
鸡肠草(一两) 牡蛎粉(三分) 龙骨(火 半两) 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桑螵蛸(米泔水煮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枣一个。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亦治遗尿。乳食前。 
x郁李仁丸x 
治大小便秘涩不通。 
郁李仁(二两汤浸去皮) 大黄(一两) 槟榔(三两) 青皮(去穣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姜汤下。无时。 
x芎黄散x 
治如前。 
芎 (一两)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郁李仁(三分温汤浸去皮微炒黄) 
上为散。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乳食前。 
x朱粉丹x 
治如前。心神烦。腹胁闷。卧中多惊。 
朱砂(半两研细水飞) 腻粉(一钱) 续随子(半两) 
上为末。研拌匀。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七粒。食后温水送下。 
x木通锉散x 
治大小便不通。 
木通 瞿麦 滑石 山栀子仁(各三钱) 茯苓(去黑皮) 甘草(各四钱) 续随子(三钱) 车前子 
(一分) 
上 咀。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更量大小加减。乳食前。 
x红绵散x 
治如前。 
朱砂(研水飞) 郁金 轻粉(各一分) 马牙硝(半两) 
上入麝香少许,研匀细。每服半钱。薄荷蜜水调下。无时。 
x又方x 治如前。以滑石为末。每服半钱。清油调如稀糊。再入好酒一茶脚许。搅匀服之。如一时久。未通再 
服。 
x又方x 治如前。以不 皂角去皮核。生为末。用二钱。取独头蒜一颗。沙盆内同皂角末磨擦蒜尽。以酽米 
醋少许和之。捻作饼子。如香花子。贴脐中。立通。 
x又方x 治如前。以露蜂房烧灰研细。酒调一钱或半钱。日二。 
x郁李仁膏x 
治襁褓小儿。大小便不通。 
郁李仁(一两浸去皮) 滑石(半两研) 大黄(去粗皮取实者一两锉碎酒浸半日捏干炒焦为末) 
上先将郁李研为膏。和二味丸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量大小与。小者乳汁下。大者薄荷汤下。要疏风热痰 
实服。但微溏极稳。 

卷十六
五淋论(附遗尿)
属性:淋病有五。一曰热淋(血淋)。二曰寒淋(膏淋)。三曰气淋。四曰劳淋。五曰石淋。五淋之中。小儿有所 
患者。惟寒热气之三证外。劳石二证。虚极所致。小儿未亲色欲,故无患者。内石淋恐儿本怯肾弱者有之。亦 
千人中无一矣。今并具五淋之证于下。 
热淋者。因热乘小肠膀胱二经。皆主水。水入小肠。传于膀胱。行于水道。出于阴中。而为小便也。故阴为 
水液之路。膀胱为津液之府。热则水道燥爆。水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