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

第37章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第37章

小说: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僵蚕(去丝嘴炒二两) 山药(半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紫苏叶(一两) 藿香(去土一两) 百 
部(半两) 黄芩(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一两) 百合(半两) 五味子(去枝梗一 
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一丸。煎桔梗汤化下。食后临卧服。 
x贝母汤x 
治肺感风邪。咳嗽喘满。 
贝母(去心一两炙黄) 半夏(一两白矾汤洗七次焙干) 干姜(半两炮) 麻黄(去根节半两) 款冬花 
(去枝梗半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三片。杏仁二个。去皮尖。同煎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 
x菖蒲煎x 
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 
石菖蒲(一两一寸九节者良) 款冬花(去枝梗一两) 紫菀(去土净洗焙干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桂心(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剂。入石臼中。杵一二百下。丸皂子大。每服一粒。煎糯米饮化下。食后临卧服。 
x绛朱丹x 
治惊风涎痰。咳嗽喘满。 
天南星(二两炮) 半夏(二两汤洗七次去滑) 枯白矾(一两半) 滑石(二两火 通赤) 铅白霜(一 
分)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粒。姜汤送下。食后临卧服。 
x人参犀角散x 
治时气塞壅。咳嗽痰逆。喘满惊悸。风热。 
前胡(去芦八钱) 桔梗(五钱) 人参(去芦三钱) 甘草(三钱炙黄) 杏仁(浸去皮尖晒干为末五 
钱) 
上先将前四味为末。入杏仁末拌匀。粗罗筛过。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亦能调 
和五脏六腑。进美乳食。又治一切风热。服寻常凉药即泻减食者。尤宜与服。 
x油滚丸x 
治痰盛咳嗽。亦治乳嗽。 
五灵脂(末一钱) 雷丸(末一钱) 巴豆(三十个去皮膜取霜) 
上为细末。滴水丸芥子大。每服三五丸。油滚井水送下。临卧而服。 
x龙爪散x 
治涎喘咳嗽。以猪蹄甲四十九个。洗净控干。每个猪甲内入半夏白矾末各一字。入一罐子内封闭。不透烟 
火。 通赤放冷。为细末。入研细麝香一钱拌匀。每服半钱。糯米饮调下。空腹。 
x辰砂半夏丸x 
治寒痰咳嗽。 
栝蒌根(蜜炙) 天南星(汤洗) 半夏(汤洗七次) 干姜(炮各半两)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和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x玉珠丸x 
治诸涎嗽。半夏一两。汤洗十次。硝石一分。为细末。滴水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 
候。 
x百部丸x 
治肺寒咳嗽微喘。 
百部(焙干秤三分) 麻黄(去根节秤三分二味先为末)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微炒更煮三五沸焙干研细) 
上同匀细末。炼蜜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二三丸。日三服。钱乙加松子仁五个。糖和丸。含化大妙。 
x露蜂房丸x 
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满。呕逆不食。 
露蜂房(二钱炒) 蝉壳(去土二钱炒) 蛤蚧(一只重四钱酥涂炙干) 丁香 木香 人参(去芦) 地黄 麻 
黄(去节根) 
马兜铃子 五倍子(去虫各二钱) 五味子(去枝梗) 贝母(去心焙) 杏仁(童子小便浸二宿去皮尖炒) 
半夏曲(各二钱半) 款冬花(去枝梗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下。日三四服。食后。 
x缓息汤x 
治风伤肺气虚喘。咳嗽上气。 
桑白皮(一两半) 白茯苓(半两) 白僵蚕(半两去丝炒) 甘草(一分炙) 杏仁(半两去皮尖研 
后入) 人参(去芦一分) 桔梗(去芦半两) 白术(半两) 陈皮(半两去白)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杏仁二个。煎至六分。 
去滓。时时温服。 
x白术五味汤x 
治气逆上喘咳嗽。 
白术 五味子(去枝梗炒) 人参(去芦) 款冬花(去枝梗各半两) 细辛(去土叶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生姜三片。煎至四分。去滓放温。时时服。 
x桔梗汤x 
治咳嗽痰壅。呀呷。咽膈不痢。 
桔梗(去芦半两) 甘草(半两炙) 紫苏叶(半两去土微炙) 石膏(半两) 半夏(半两汤泡七次) 
皂荚(一分烧灰存性)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无时。 
x澹竹沥x 
治咳嗽短气。胸中吸吸。咯唾稠浓臭粘。以竹沥一合服之。日三四次。 
x木香半夏丸x 
治肺胃有寒咳嗽。 
木香 半夏(汤泡七次焙干) 肉豆蔻(面裹煨各一两) 藿香(去土) 丁香 白术(各半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x白蚬壳散x 
治卒然暴嗽不止。以白蚬壳不拘多少。杵研极细。每服半钱。米饮调下。无时。 
x五灵脂丸x 
治久嗽渐成羸弱。恐变疳痨。 
五灵脂(去沙石半两) 蟾头(一枚酥炙黄) 蝉壳(去土半两微炒) 款冬花(去枝梗半两) 青黛(一 
分研) 雄黄(一分研水飞) 
上同研匀细。糯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参汤下。食后。 
x人参半夏丸x 
治痰饮咳嗽。 
人参(去芦) 半夏(汤泡七次) 白术 川姜(炮) 南星(微炒各半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姜汤下。月内百 儿丸针头大。乳上吮服。不拘时 
候。 
x马兜铃丸x 
治肺壅咳嗽气喘。大便不利。 
马兜铃 紫苏子(炒) 人参(去芦各一两) 木香 款冬花(去枝梗各半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研后入 
一分) 
上前五味。先为末。入杏仁末拌匀研。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x百合汤x 
治肺经风寒。痰壅不利。 
百合 紫菀(洗焙) 白术 人参(去芦各一两) 白茯苓(去黑皮) 青皮(去穣) 甘草 麦门冬(去 
心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淡竹叶三片。薄荷二叶。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x爽神汤x 
消寒痰。除肺壅。清神爽意。 
白术 人参(去芦) 白茯苓(各一两) 桔梗(去芦) 栝蒌 甘草(各半两) 细辛(去苗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荆芥薄荷各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x苏香汤x 
治肺壅。消痰滞。 
紫苏叶(去土) 木香 人参(去芦各半两) 五味子(去枝梗) 甘草 陈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少许。荆芥汤调下。不拘时候。 
x蝉壳汤x 
治肺气壅滞不利。 
蝉壳(去土微炒) 人参(去芦) 五味子(去枝梗各一两) 陈皮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汤下。无时。 
x神曲汤x 
治痰涎壅滞。气不和顺。腹胁满闷。 
神曲(一两微炒) 木香(一两) 半夏(一两用姜半斤同杵烂炒令黄姜是生姜也) 芜荑(一两) 青皮 
(去穣半两炒) 甘草(半两炙) 白茯苓(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盐少许。沸汤调温服。无时。 
x白金丹x 
消肺壅痰实。治胸膈不利。 
桑白皮(一两锉) 前胡(去芦一两) 半夏(一两汤泡七次) 白术(一两) 人参(去芦半两) 陈皮 
(半两) 甘遂(一分微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黍米大。温水下五七丸。周 至一二岁儿三丸。以上者以意量加。不拘时候。 
x前胡半夏丸x 
治风热痰实。肺气壅滞。涎流口出。 
前胡(去芦一两) 半夏(一两汤泡七次焙干) 大黄(半两炮) 麦门冬(去心半两) 川朴硝(半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参汤下。不拘时候。 
x犀角丸x 
治风热面赤。胃气不和。大小便秘沥。(沥音涩)痰实涎盛。三焦壅滞及积热蕴毒。 
生犀末(一分) 人参(去芦半两) 黄连(去须一两) 枳实(去穣炒半两) 槟榔(半两) 大黄(二 
两酒浸一宿切作片子以巴豆一百粒去壳皮贴大黄上纸裹定饭上蒸三次去巴豆切研炒焦)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临卧熟水下。未动加丸数。服此疏利极稳之药。 
治小儿痰壅肚热诸病 以鸡子乱发熬良久。得汁与服之。良。 
x枳壳汤x 
治痰实肚热。心膈烦闷。气不调顺。不早治。恐生惊痫。 
枳壳(一两去穣麸炒) 干姜(半两炮) 甘草(半两) 前胡(去芦一两) 木香(一两) 半夏(一两 
汤洗七次)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三片。陈皮一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x温脾丸x 
治脾胃宿冷。口角涎流。(若涎渍颐颔。口角生疮。名曰滞颐。别立于后) 
丁香(一两) 木香(一两) 半夏(一两用生姜六两同杵烂炒令黄) 青皮(去穣半两炒) 白术(半 
两) 干姜(半两微炒) 
上为末。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下。不拘时候。 
x丁香汤x 
治如前。 
丁香(一两) 白术(半两) 肉豆蔻(麸裹煨半两) 半夏(半两白矾水浸一宿洗净炒黄) 干姜(半两 
炮) 甘草(半两) 人参(去芦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小儿口中涎出 以白羊屎纳口中。 
x麻黄汤x 
治小儿风中肺经。喘急肩息。气上不安。 
麻黄(去根节二两) 半夏 生姜(各二两制曲) 甘草(一两) 桂心(半两) 
五味子(去枝梗半升) 
上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服。无时。 
x马通粟粒丸x 
治小儿喘急肩息气逆。胁下作痛。寒热往来。不进乳食。渐成羸瘦。 
马通中粟粒(三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 紫菀(去芦) 细辛(去苗各半两) 石膏 秦艽(去芦) 
半夏(汤泡七次) 茯苓(去皮) 五味子(去枝梗各一分) 
上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日三服。加至十二丸。不拘时候。 

卷十五
黄胆论
属性:小儿有身体肌肤面目悉黄者。此黄病也。因将息过度。饮食伤饱。脾胃受热。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脾胃 
象土。其色黄。候肌肉。故为是病也。慎不可灸。灸则热转甚矣。若身体痛。背膊强。大小便涩。腹胀满。一身 
尽黄。及目睛爪甲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黄。此疸病也。若发渴小便涩。腹满脉沉细。为难治也。黄病 
者稍轻。疸病者极重。又有自生下。面身深黄者。此胎疸也。因母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也。经言诸疸皆热。 
色深黄者是也。若身微黄者。胃热也。若但面黄腹大。渴而食泥土者。脾疳也。此二项各在本病具之外。黄 
病疸病。叙方于后。 
x三黄散x 
治黄病。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芩(半两) 黄连(去须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食后时时服。 
x子芩散x 
治如前。 
黄芩 栝蒌根 茯神(去心内木各一两) 甘草(炙) 胡黄连(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x韭根汁x 
治如前。杵韭根。取汁。滴儿鼻中。大豆许。 
x丁香散x 
治黄病遍身如金色。六月六日收瓜蒂四十九个。丁香四十九个。入干锅子内。火烧烟尽。取出放冷。研细 
末。每用半字吹鼻中。及揩牙。 
x蔓青子汁x 
治如前。以蔓青子汁。水和服之。半钱或一钱。亦治疸病。 
x猪苓通草散x 
治黄病透明黄肿。木猪苓去黑皮。通草涂蜜炙干。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