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

第3章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第3章

小说: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蓐疮 以黄连为细末。先用生麻油涂盏子内。将黄连末遍掺油上。倒合在铫三脚子上。下用艾叶火熏令极 
干。刮聚。再入生油腻粉各少许。和膏敷之。 
x又方x 以泽兰心细嚼敷之。 
x又方x 以葵根烧灰敷之。 
治小儿初生三日。头面生疮缘起。身体壮热。多啼。 
升麻 柴胡(去苗) 石膏(各一分) 甘草 当归(去须各半两) 
上为 咀。每服一钱。水半盏。煎至二分。去滓。时时与。量儿大小加之。 
治小儿初生。蓐中生热疮。以鸡子五枚敲破。去白。只取黄。又以乱发如鸡子黄许。二味相和。铫子中煎熬 
。取汁涂之。更用苦参末敷之。甚奇。刘禹锡云。顷在武陵生子。蓐内便有热疮。发于臂腿。蔓延半身。初用他 
药无益。状候至重。昼夜啼号不乳。因阅本草有云。乱发合鸡子黄煎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下痢。注云。去痰热百 
病。又鸡子。本草云。疗热疮。因用之。立效如神。煎法。鸡子黄乱发初入铫煎时甚干。少顷发焦。遂有液出。 
旋取置一瓷碗中。以液尽为度。 
x口噤x 
儿自初生。至七日内外。忽口噤。不能乳。腹急多啼。下青黑粪。或口生疮如米。名曰口噤。此证牙关急而 
口噤。与撮口相似。然撮口证面色青。啼声不出。口吐白沫。此口噤证。面色赤而多啼。口不吐白沫。所以异也 
。此缘儿在母腹中时。为风热伤胎所致。故圣济经曰。风热伤胎。生而口噤也。千金云。赤者为心噤。白者为肺噤。 
x立圣散x 
治初生儿口噤不开。不收乳。 
干蜘蛛(一个 去足 口取新竹沥入蚬壳中浸一宿 炙焦为末) 干蝎梢(七个为末) 腻粉(一钱) 
上同研匀细末。每服一字。乳汁调,滴儿口中,时时用。 
x又方x 以鹿角粉大豆末等分研细。乳和。涂乳上。令儿吮服。 
x又方x 以生甘草一分细锉。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放温。分数次。灌儿口中。令吐出痰涎秽物。后取猪 
乳汁点儿口中。瘥。亦治撮口。 
x又方x 以真牛黄少许研细。淡竹沥调一字灌之。次以猪乳滴口中。 
x又方x 以赤足蜈蚣去足。炙黄为末。以猪乳调半钱。分三四次温灌之。一方用雀瓮不开口者五枚。烧灰研 
细末。饮调服一字。 
x又方x 以白僵蚕二枚为末。蜜和。敷儿口内。如无。以原蚕蛾二枚。炙黄代之。亦治撮口。 
x又方x 以雀矢白。水和丸麻子大。乳服二丸。鸡矢白亦佳。 
x又方x 鸡矢白枣大。绵裹。水五合。煮二沸。分服。 
治小儿口噤体热 以青竹茹三两。醋一升。煎取三分之一。温分数服。 
治小儿口噤。牙关不开。以天南星一个煨熟。急用纸封角。莫令透气。却以纸裹。近上尖处。翦一窍子鸡头 
大。令热气出。于鼻孔中熏之。牙关立开。亦治撮口。 
x 啼x 
儿自初生以来。身色青白。无血色。好啼哭。昼夜不止。身体仰而 。夜则甚。腹满不乳。大便青白。昼夜 
啼。诸药不效者。此名 啼。乃儿未生以前。在胎胞中时为风冷伤所致。故圣济经曰。风冷伤胎。生而 啼。千 
金有云。小儿有胎寒。则腹痛 啼。时时吐 。或腹中如鸡子黄。按之如水声便没。没而复出。不急治。多变为痫。 
x养脏汤x 
治小儿胎寒 啼。 
当归(去芦一两) 沉香 丁香 白术 桂心 川芎(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二片。煎半盏。去滓。滴儿口中。 
治小儿忽患腹痛。夭矫汗出者。亦胎寒也。以梨叶煮浓汁七合。分三四次服。出千金。 
x又方x 以当归为末。每用一小豆许。乳汁调下。日二夜一。病儿大。添之。 
x又方x 以柏子仁为末。每服一钱半。温水调下。 
x矾石丸x 
治小儿胎寒 啼。发痫。以马齿矾。火 半日为末。枣肉和 
丸黍米大。每服一丸。乳汁送下。量儿大小增损。以瘥为度。有痰亦去。神良。兼治腹胀不嗜食。大便青黄色。 
x血癖x(又名胎积) 
儿未生之前。在母腹中。藉母经血以滋养焉。至生下时。须拭去口中恶血。及用药下尽儿腹中秽血之粪。 
方才饲乳。若于生时。揩拭儿口中恶血不净。吞咽入腹。或腹中旧有秽粪。不曾下之。或下之不尽。因而成癖。 
故名曰血癖。又名曰胎积。至生下百日内外。儿生头疮。眼目赤涩。小便如血。口中气急。身体紫色。腹胀躁烦。多啼 
不乳。 
x胎积丸x 
治小儿血癖。 
白丁香(二十一个) 轻粉(半钱) 滑石(半钱) 乳香(半钱) 巴豆(三十个针串灯上烧焦微存性) 
上为末。糊丸黍米大。每一二丸。看虚实大小与服。煎柳心七个。汤放温送下。连一二服。粪下恶物是效。 
亦令乳母服和气药调养饲儿。若儿服药后吐不止。大便不通。面黑气喘者死。 
x胎赤眼x 
儿自生下。至开眼以后。眼两 及睑眶赤烂。名曰胎赤眼。此因儿生时稍难。留滞时久。或不慎照顾。致恶 
血入于儿眼。又或生下时。揩拭儿眼边恶血不尽。亦令入儿眼。渍 以生是病。不急治之。则至长不瘥。 
x二金散x 
治小儿胎赤眼。 
黄连(去须一钱) 黄柏(一钱) 
上先为粗末。用奶汁同浸一宿。焙干收之。每用少许。以新绵裹 
荆芥汤浸之。放温。时时频洗。 
x胎惊x 
儿在母腹。未生之前。因有所惊。胎内感之。至生下百日以来。儿心神不宁。睡卧不醒。壮热躁烦。啼哭无 
时。上视发搐。面青腰直。撮口缩腮。粪青黄水者。此名胎惊。方论著于惊疾门之中。 
x胎怯x 
儿自生下以来。面无精光。肌肉脆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黑睛少。羸 多哭。此胎怯 
也。宜天麻浴汤治之。 
x胎肥x 
儿生下肌肉浓。遍身血色红润。至盈月以后。渐渐肌瘦。目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生涎。此胎 
肥也。更看父母肥瘦。肥不可生瘦。瘦不可生肥。治亦天麻浴汤。 
x胎热x 
儿生下有血气。时叫哭。身壮热。如淡茶色。目赤。大便黄赤。粪稠。急食乳。此胎热也。治亦宜天麻浴 
汤。 
x天麻浴汤x 
治小儿胎怯胎肥胎热等诸疾。 
天麻(二钱) 蝎尾(去毒为末) 朱砂末 白矾末(各半钱) 麝香(一字) 乌蛇肉(酒浸去皮焙干为末) 
青黛末(各三钱) 
上为末匀。每服三钱。水三碗。桃枝叶五七条。煎十数沸。带热浴之。勿得浴背。汤须适温热用。 
治小儿胎热。或乳母饮食粗恶辛苦。乳汁不起。儿色如淡茶黄色。瘦瘠不为肌肤。四肢痿 缭戾。服之充 
悦健壮。 
芍药(二两半) 柴胡(去苗二两半) 鳌甲 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 人参(去芦) 大黄(各一两) 
甘草 干姜(各半两如热即用枳实) 
上为末。炼蜜和丸大豆大。百日至一岁儿服一丸。乳服。日二。量儿大小增减。 

卷一胎中病论
诸不治病
属性:x胎内十二证x 
一、双瞽。二、只眇。三、骈拇。四、六指。五、体残。六、肢废。七、独肾。八、喑哑。九、缺 
唇。十、社老。十一、挛拳。十二、侏儒。 
x胎外十二证x 
一、睛凸。二、近睹。三、鼻 。四、耳反。五、结喉。六、项瘿。七、舌短。八、节弹。九、龟胸。十、 
驼背。十一、膝并。十二、交胫。 
x六指x 
儿生下六指者。外科以利刀截一指。外贴生油膏。往往有不见痕迹者。 
x缺唇x 
儿生下缺唇。亦能弥缝。然不能掩其痕。十二病中。惟是二种仅有手段。昔人之不能。而后人得之。千载 
之后。必有治今人不治之病者。 

卷二
五气论
属性:儿自胎孕以至生成。皆禀五行而分五脏。故自五气以生五态。而各不同。圣济经言。五行孕秀有异宜。 
五态委保有殊气。冲和均赋。体性潜异者。盖母气胎育。有盛衰之虚实。故其子生也。有刚柔之勇怯。又经云。 
心气虚而语晚。肝气微而行迟。脾气弱而肉瘠。肾气怯而解颅。如此之类。悉皆是矣。然五脏之气。禀受殊异。 
其于怯弱者。圣人亦有方药以补养之矣。 
x心x 
心气盛者。则伶俐。早言笑。形神清而多发。心气怯者。则性痴而迟语。发久不生。生则不黑。心主血。发 
为血之余。怯则久不生也。心系舌之本。怯则语迟也。 
治小儿生下无发。以鲫鱼烧灰末。和酱敷之。即生。 
x巨胜丹x 
治小儿发久不生。 
当归(去芦一两) 生干地黄(去苗土一两) 芍药(一两以上并为末) 巨胜(一合别研) 胡粉(半两别研) 
上同研匀细。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黑豆汤下。兼化涂头上。量大小用。 
x又方x 以楸叶中心子杵烂。绞汁涂之。 
x又方x 以羊屎烧灰。淋汁。同豉汁洗之。三日一次。不过十次。即生。 
x又方x 治血热。发薄不生。以桃柳煎汤。入猪胆汁和。沐头。发自生。 
x菖蒲丸x 
治小儿心气不足。从小至数岁不能言。 
石菖蒲(二钱) 人参(去芦焙半两) 丹参(去芦一钱) 天门冬(去心焙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 
赤石脂(三钱) 
上同为细末。炼蜜丸绿豆大。温水下五七丸。至十余丸。量大小增损。日三。久服取效为度。无时。 
x又方x 治同前。 
菖蒲(一两一寸九节者良)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一两) 桂心(一两) 黄 (半两) 
人参(去芦半两) 黄连(去须半两) 酸枣仁(汤浸去皮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二粒。煎生姜汤化下。无时。 
灸法 灸心俞三壮。灸两足踝三壮。 
x又方x 治五六岁不语。此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不能发转故也。一云。风冷伤于少阴。以赤小豆为末。酒 
和涂舌上。神效。以社坛余胙酒。与少许饮。 
x肝x 
肝气盛者。则跷健而早行立。肝气怯者。则长不能行而脚细,名曰鹤膝。肝主筋。怯则筋弱。故长不能行 
也。又或眉久不生。眉属肝。肝气不荣。故眉久不生也。何以知眉属肝。且五脏皆有毛。其发属心。心为火。 
火性炎上。故发生上枪也。须属肾。肾为水。水性润下。故须生下顺也。是以女人皆无外肾。故无须也。毛属 
肺。肺在五脏之上而主外。故毛生皮肤之外也。眼睫属脾。眼轮亦属脾。脾在右偏。故睫斜生眼轮之上也。眉属 
肝。肝在左偏。故眉斜生眼睫之上也。左为上。右为下。所以眉在上而睫在下也。 
x麝茸丹x 
治小儿从小至数岁不能行。大验。 
麝香(研) 茄茸(酥涂炙黄) 生干地黄(去苗土焙) 虎胫骨(酥涂炙黄) 当归(去芦洗焙) 黄 
(锉各半两) 
上为细末。用羊髓二两。煮烂。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磨沉香汤送下。乳前。日三服。 
x羚羊角丸x 
治同前。 
羚羊角(用尖细节密者锉取末) 虎胫骨(敲破涂酥炙黄) 生干地黄(去苗土焙) 酸枣仁(去皮炒过秤)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桂(去粗皮不得见火) 防风(去芦切焙) 当归(去芦切焙) 黄 (切焙各一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剂。每用一 子大。食前温水化下。日三。儿大者加之。 
x又方x 以五加皮为末。饮服之。 
灸法 小儿自小至五岁。不能行者。灸两足踝各三壮。 
又灸法 小儿鹤膝脚细。不能行者。灸膝眼三壮。 
治小儿生下无眉毛。欲得生者。以七月中采乌麻花。不拘多少。阴干为末。以生乌麻油浸。每夜敷之。 
x赤芝散x 
治小儿眉毛眼睫。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