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168章

577-医学入门-第168章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久如胶及牙宣肿痛。 
痰嗽橘甘瓜连兮,团参橘姜医气促。 
x古橘甘散x 橘皮去白四两,甘草炙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治痰嗽,极有效验。 
x瓜连丸x 栝蒌仁、杏仁、黄连各等分为末,竹沥、韭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紫苏煎汤送下, 
治伤酒,痰嗽喘急。 
x半瓜丸x 半夏、栝蒌仁各五两,贝母、桔梗各二两,枳壳一两半,知母一两,为末,生姜汁浸,蒸饼糊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治痰嗽。 
x团参饮子x 人参、半夏、紫菀、阿胶、百合、款冬花、杏仁、天门冬,经霜桑叶各五分,五味子、细辛、 
甘草各二分半,食后姜煎温服。治七情饥饱损伤脾肺,咳嗽脓血,渐成痨瘵。如因气加木香,咳唾血有热加生 
地,有寒加钟乳粉,疲极而咳加黄 ,损而唾血加没药、藕节,呕逆腹满不食加白术,倍生姜,小便多加益智 
仁,大便溏去杏仁,加钟乳粉,面浮气逆加沉香、陈皮。加减同煎服。 
x古橘姜丸x 陈皮、生姜同捣焙干各二两,为末,用神曲末二两打糊为丸,加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食后临卧米饮送下。治久患气嗽圣药。凡火嗽忌用人参、半夏、陈皮等燥药,气嗽忌用粟壳、豆蔻等涩药。 
霍乱回生,加味半硫祛冷痰; 
x回生散x 陈皮、藿香各五钱,水煎温服。治霍乱吐泻,但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回生。 
x加味半硫丸x 硫黄一两,入猪脏内缚定,以米泔、童便、水酒各一碗,煮干一半,取出洗净晒干,入半夏、 
人参、白茯各一两,石膏一分,为末,姜汁浸,蒸饼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米汤下。治忧思过度, 
脾肺气闭,结聚痰饮,留滞肠胃,吐利交作,四肢厥冷,头目眩晕,或复发热。 
x九君子汤x 陈皮、半夏、麦门冬、白茯、白术各一钱,人参、小麦、甘草各五分,乌梅一个,姜煎温服。 
治霍乱已愈,烦热多渴,有痰,小便不利。 
吐利交作,正料红丸消食蓄。 
x红丸子x 莪术,三棱各二两,醋煮青皮、陈皮各五两,干姜、胡椒各二两,阿魏一分,为末,陈米粉糊 
丸梧子大,矾红为衣,每百丸,生姜、甘草煎汤下。治脾胃虚冷,饮食失节,聚留肠胃,或因饮食不调,冲冒 
寒湿,吐利并作,心腹绞痛。 
筋转难当,木萸加以炒盐; 
x木萸散x 吴萸五钱,木瓜一钱,食盐五钱,同炒焦,先用瓦瓶 水百沸,却入前药煎服。治霍乱吐泻,或 
因饮冷,或胃寒失机,或大怒,或乘舟车,伤动胃气,令人上吐下泻不止,头旋眼花,手足转筋,四肢逆冷者最 
效。一方用枯矾为末,每一钱,百沸汤点服,亦好。 
渴不能药,椒豆必须冷服。 
x古椒豆散x 胡椒、绿豆各四十九粒,研烂,水煎服。如渴甚,新汲水调服。治霍乱吐泻而不能服药者,效。 
劫九般心痛, 
x九痛丸x 附子三两,巴豆、人参、干姜、吴萸各一两,野狼毒二钱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空心温 
酒下。治九种心痛及中恶胀痛,口不能言,连年积冷,流在心胸,肿痛上气,落马坠车等疾。 
x通灵散x 蒲黄、五灵脂各一两,木通、赤芍各五钱,每四钱,水煎临熟入盐少许,通口服。治九种心痛。 
x散痛丸x 陈茶一两,乳香五钱,为末,腊月兔血丸芡实大。每一丸,淡醋汤下。治心气痛不可忍。 
x灵槟散x 五灵脂、槟榔等分为末。每 
三钱,菖蒲煎汤下,隔夜先将猪肉盐酱煮熟,令患人细嚼,吐出勿吞,却将前药空心服之。治心脾虫痛。此方用 
肉味引虫头向上,用药杀虫也。 
烧一种脾疼。 
x烧脾散x 干姜、草果、浓朴、砂仁、神曲、麦芽、陈皮、良姜、甘草各等分为末。每三钱,淡盐汤点服。 
治饮食生冷,停留中焦,心脾冷痛。 
心腹 痛,玄椒散后香良; 
x古二胡散x 玄胡索、胡椒各等分为末;每二钱,酒调服。 
x二妙香良散x 香附、良姜各等分,各炒为末,每二钱,入盐少许,米饮调服,若同炒则不效。二方俱治心 
腹痛。 
心脾刺痛,乌沉汤加神曲。 
x四味乌沉汤x 乌药、香附、砂仁,沉香等分,姜煎服。治心脾刺痛。 
x乌药沉香汤x 乌药一两,沉香五钱,人参三分甘草四分,为末,每五分,入盐少许,姜煎服。或加香附、 
砂仁、陈皮、半夏,或加枳壳、神曲、麦芽、莪术、青皮、木香,随宜加入。治一切气,除一切冷,调中补五 
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治呕泻,疗 癖疼痛,风水毒肿,冷风麻痹及中恶心腹痛,蛊毒鬼气,宿食不消, 
天行瘴疫,膀肾冷气攻冲背膂,俯仰不利及妇人血气攻心,胃腹撮痛。 
寒痛草蔻抽刀,热则连附莎芎; 
x草蔻丸x 草豆蔻一钱四分,泽泻(小便数者减之)、麦芽各一钱半,半夏一钱,吴萸、益智仁、陈皮、僵蚕、 
人参、黄 各八分,桃仁七枚,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当归、青皮、神曲、僵黄、柴胡各四分,为末,蒸饼 
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白汤下,食远斟酌多少用之。治客寒犯胃作痛,得热即止,热痛亦可暂服。 
x小草丸x 小草、桂心、川椒、干姜、细辛各三两,附子二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米饮下,忌荤 
腻生冷,治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 
x抽刀散x 白姜五两,用巴霜一钱同炒赤,去巴;菖蒲五两,半生半炒;良姜五两,用斑蝥二十五枚同炒黑, 
去蝥;糯米六两一分炒黄,为末,每二钱,空心温酒下。昔一人醉卧星夜,天明脾疼攻刺,百药罔效,后服之 
顿愈,乃知风露入脾,故用二姜、菖蒲散邪、巴豆、斑蝥借气伐根,继以养脾之剂调之,更不复作。 
x连附六一汤x 黄连六钱,附子一钱,姜枣煎热服。治胃脘痛甚,诸药不效者,热因热用也。 
x莎芎散x 香附、川芎各一两,黄连、山栀各五钱,木香、干生姜各三钱,槟榔、酒黄芩、芒硝各二钱, 
为末。每二钱,用姜汁同滚白汤调,痛时呷下。治曾服香燥热药,以致病根深固者,宜用。 
实痛煮黄 苍,虚则归术二六。 
x煮黄丸x 雄黄一两,巴豆五钱,白面二两,研匀,水丸梧子大。取十二丸,用浆水煮熟,漉入冷浆水内沉 
冷,每一时冷浆水下一丸,一日尽十二丸,如得利不可再服,宜古 苍以去余邪,治大实心痛。 
x古 苍汤x 本五钱,苍术一两,水煎服。服煮黄丸后,宜此断根。治大实心痛,及心头迭痛者亦好。 
x古归术散x 当归八两,白术一两,为末。每二钱,沸汤点服。治心脾疼痛。 
x二六丸x 白术五钱,白芍、砂仁、半夏,当归各三钱,桃仁、黄连、神曲、陈皮各二钱,吴萸一钱半,人 
参、甘草各一钱,为末,蒸饼为丸服。治气血俱虚,挟食积痰火心痛。 
痰火栀姜海石,白螺必 成灰; 
x栀姜饮x 山栀仁十五枚炒焦,水一盏,煎至六分,入生姜自然汁三匙令辣,再煎少沸热饮,可入川芎一钱 
尤妙。治胃热作痛。如用此及劫痛药不止者,须用玄明粉一钱服之,立效。 
x栀萸丸x 山栀仁炒焦三两,吴萸、香附各五钱,为末,蒸饼丸如花椒大。每二十丸,生地黄酒洗,同生姜煎 
汤服。治气实心痛。 
x萸连栀石丸x 吴萸、黄连、山栀、滑石各钱,荔枝核烧存性三钱,为末,姜汁糊丸服。治湿热心痛,引小 
腹欲作疝者。 
x海石散x 海石二钱,香附一钱,为末,川芎、山栀煎汤,入姜汁令辣,调服。治脾痛、疝痛。实者可 牡 
蛎粉二钱,酒调服。 
x白螺壳丸x 白螺蛳壳火 、南星、滑石、苍术、山栀、香附各一两,枳壳、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五 
钱,春加川芎,夏加黄连,秋冬加吴萸,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五十丸,姜汤下。治痰积胃脘 
作痛。 
血积失笑干漆,玄胡须醋炒熟。 
x失笑散x 蒲黄、五灵脂各等分为末。每二钱,先以醋调成膏,入水一盏煎,空心热服。治心气痛及小肠气 
痛不可忍。 
x单干漆丸x 炒烟尽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五七丸,热酒或醋调下。治九种心痛,恶心吐水,腹胁积聚滞 
气,妇人瘀血作痛尤效。 
x玄胡索丸x 玄胡索一两半,桂心、红花、滑石、红曲各五钱,桃仁三十枚,为末,蒸饼为丸服。治死血作 
痛神效。 
腹痛痰滞,姜调芎术散当先; 
川芎、苍术、香附、白芷各等分为末,磨木香、姜汁点热汤调服。治痰积作痛,脉滑,小便不利。 
腹痛血寒,酒煮当归丸最速。 
当归一两,黑附子、良姜各七钱,茴香五钱,四味用酒一碗煮干,再焙,入甘草、苦楝、丁香各五钱,玄 
胡索四钱,炒黄盐、全蝎各三钱,柴胡二钱,木香、升麻各一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空 
心淡醋汤下。忌油、面、酒、腻、生冷。治小腹寒痛及妇人 疝,下注香港脚,腰以下如有冰雪,以火焙衣盖, 
犹寒冷之极,小便不止,与白带长流不禁,目睛KT KT 无所见,身重如山,腿膝枯细,大便难,虚乏极甚。 
吁!是病起于伤寒,却病无如寡欲。 
盛暑酷热,流火烁金,正宜生脉为主, 
x生脉散x 人参、五味子各一钱,麦门冬二钱,水煎服,生津止渴,加黄 、黄柏,令人气力涌出。古云∶夏 
月必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服参与五味子不得者,白术、乌梅代之。 
x清肺生脉饮x 黄 二钱,当归、生地黄、人参、麦门冬各五分,五味子十粒,水煎服。治暑入肺咳嗽,脾 
胃虚弱,气喘气促。 
反治大顺(散)难禁。 
先将甘草四两,用蜜炒熟,次入干姜炒褐,却入杏仁炒不作声为度,取起,后入肉桂各钱三分,为末。每二 
钱水煎服,烦躁冷水调服。治冒暑伏热,引饮伤脾,霍乱吐泻。 
诱行(丸)百药自卫, 
百药煎、麦门冬、乌梅、葛根、人参、甘草蜜丸,含化一丸。免吃冷水膨腹,兼止吐泻作渴。 
无忧万病相侵。 
x谢传万病无忧散x 草果、黄连、滑石、泽泻各一两二钱,枳壳、木通、浓朴、陈皮、赤茯苓、车前子、 
猪苓、砂仁各八钱,香薷、扁豆各二两,白术、小茴各五钱六分,木香、甘草各二钱半,为末。每二钱,滚水 
调服,素虚者温酒或茶清下。忌米饮,孕妇禁服。如不善服末者,煎三沸服,或摊冷服,不尔则吐,专治夏月 
霍乱吐泻,烦渴尿赤,似疟非疟,似痢非痢,不服水土等证,常服可防疟痢。 
正(气虚)疟四兽七枣,痰火露姜宜早服; 
x四兽饮x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草果、乌梅、生姜、枣子各等分,甘草减半,共享盐少许淹 
食顷,以皮纸包裹,将水浸湿,慢火煨一时,令香熟,焙干,每五钱水煎,未发前并进数服。治七情聚痰发疟, 
及五脏气虚,疟久不已。 
x古枣附汤x 附子半枚,盐水浸泡七次,枣子七枚,生姜七片,水煎,当发日旦温服,仍吃枣子三五枚。治 
五脏气虚发疟,不问寒热先后及独作、叠作、间作并治。 
x古果附汤x 草果、附子各二钱半,姜、枣 
煎温服。治脾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大便溏泻,小便反多。 
x露姜饮x 用生姜四两,和皮捣汁一碗,夜露至晓,空心冷服。大治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凡中风、中气、 
中暑、中毒、干霍乱,一应卒暴之证,与童便合用,立可解散。盖姜能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