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126章

577-医学入门-第126章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 
石过度之人,真气既尽,石气独留,阳道兴强,不交精泄者,谓之强中。小便或油腻,或赤 
黄,或泔白,或渴而且利,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饮食滋味入腹,如汤浇雪,随小便而 
出,落于沟中,结如白脂,肌肤日瘦者,无治法。 
保肺滋肾脾自运。 
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 
,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然心、肾皆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 
苓白术散是也。三消通用单文蛤为末,水调服,回津止渴,单栝蒌根丸,消渴神药。大忌半 
夏燥剂。抑论水包天地,人身脏腑亦津液真水所包。然有形者,凡水也,兑也,坤也;无形 
者,天一所生之水气也,坎也,干也,能以无形之水,沃无形之火,是谓既济。杂病渴多虚 
热,实热者不少,凡渴后,忌针灸,令疮口出水而死。 
x燥结x 
燥结两字亦有辨, 
燥有风燥、热燥、火燥、气血虚燥(详燥门)。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不 
能食,脉弦微者,为阴结;亦有年高气血虚结者。 
燥润结通无后患; 
燥属少阴津液不足,辛以润之;结属太阴有燥粪,苦以泻之。凡结后,仍服润血 
生津之剂,免其再结再通,愈伤元气。 
湿郁胀满热有时, 
湿热怫郁,心腹胀满,有虫积者,槟榔丸。凡燥结有时者,为实;无时者,为虚 
。有药石毒者,大小便闭,气胀如鼓者,三和散合三黄汤;饮食毒者,香连丸;胃火者,白 
虎汤。 
津少脏寒七情惯; 
津少因发汗、利小便过多及产后失血等证,血液枯者,五仁丸、肾气丸、大补阴 
丸,或导滞通幽汤加槟榔、条芩、陈皮;气虚者,参仁丸、补中益气汤。挟七情者,古苁沉 
丸。脏寒则气涩,脏冷则血枯,有 癖冷气结滞者,古半硫丸、古姜附汤、五积散,冰冷与 
之。其病虽宜服阳药,若大便不通者,亦当暂与润剂,微通大便,不令闭结。七情气闭,后 
重窘迫者,三和散、六磨汤。如脉浮昼便难者,用陈皮、杏仁等分,蜜丸服;脉沉夜便难者 
,换桃仁;痰滞不通者,二陈汤加枳壳、槟榔。 
宿食秘喘审热寒, 
伤热物者,二黄丸;伤寒物者,丁香脾积丸。通用大黄备急丸。有脾胃伏火者, 
润肠丸。 
流行肺气无迟慢。 
肺与大肠,为表里故也,枳梗汤加紫苏,或苏子降气汤,或苏子、麻仁煮粥。又 
如脾约证,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难,此脾约丸之 
由制也。但脾属阴虚,火燔金耗,则肺失传化,尤宜滋阴养血。在西北壮实者,以脾约丸开 
结可也;东南气血虚者,润燥为主。通用冷热熨法、掩脐法、麻油导法。 

外集·卷四杂病分类
外感
属性:x胁痛x 
胁痛本是肝家病(痛引小腹,善怒),宜分左右审实虚 
;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肝阳血阴,右肺阴气阳。实者,肝气实也,痛则手足 
烦躁不安卧,小柴胡汤加芎、归、白芍、苍术、青皮、龙胆草,或单黄连丸;虚者,肝血虚 
也,痛则悠悠不止,耳目聩,善恐,如人 
将捕,四 
物汤加柴胡梢,或五积散去麻黄,加青木香、青皮。虚甚成损,胁下常一点痛不止者,名干 
胁痛,甚危,八物汤加木香、青皮、桂心。有火,去桂加山栀,或吴萸水炒黄连。 
左为怒火与死血, 
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或外感风邪,皆令肝火动甚,胁痛难忍,古萸连丸、当归 
龙荟丸。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牡蛎、枳壳。瘀血必归肝经,夜痛或午后发者是,小柴胡 
汤合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没。痛甚者,古枳芎散。便坚黑者,桃仁承气汤,或泻青丸。 
皮痛吐血者,热伤肝也,小柴胡汤加芎、归、生地。外用韭菜熨胁及琥珀膏贴。 
右食痰饮七情居; 
食积胁下如杠,梗起一条作痛,神保丸,枳实煎汤下。轻者,保和丸。痰饮流注 
肝经,喘咳引痛者,二陈汤加南星、苍术、川芎、柴胡、白芥子,或入青黛少许,姜汁二匙 
。痰甚者,控涎丹。如胸背胁痛,喘急妨闷者,栝蒌实丸。饮水停滞胁下,如捶痛者,浓煎 
葱白汤,调枳壳煮散。甚者,用伤寒水证治法。七情凝滞,如有物刺痛,气促呕吐者,分气 
紫苏饮、流气饮子、调中顺气丸。郁气挟食,连乳痛者,推气散、盐煎散。悲哀伤者,枳壳 
煮散、四味枳实散、一块气丸。素有郁者,越曲丸。 
两胁常兼左右证, 
湿热盛则两胁痛,当归龙荟丸,诸胁痛皆效,痛不可舒伸者,用此丸二钱半,加 
姜黄、桃仁各五钱,蜜丸或煎服。外感胁痛寒热者,小柴胡加枳梗(详伤寒)。 
久久成积还有余。 
胁痛二三年不已者,乃痰瘀结成积块。肝积肥气,肺积息贲,发作有时,虽皆肝 
木有余,不可峻攻,宜枳术丸加官桂、陈皮、桔梗、甘草,蜜丸服,或复元通圣散,附胁臊 
方。 
x梦遗x 
梦遗之病全属心, 
交感之精,虽常有一点,白膜裹藏于肾,而元精以为此精之本者,实在乎心。日 
有所思,夜梦而失之矣。治宜黄连清心饮,或十味温胆汤、妙香散、定志丸。 
相火一动走精金, 
人身之精,贵于金宝,初因君火不宁,久则相火擅权,精元一于走而不固,甚则 
夜失连连,日亦滑溜不已,宜先坎离丸。有火盛,精中多有红丝,令溺于桶,澄视之便见, 
后生子一岁,身生红丝瘤,不救,宜补阴丸、肾气丸。 
不信无梦而遗者,念头将动精先沉。 
气宜降,精宜升,欲心一动,精随念去,凝滞久则茎中痒痛,常如欲小便然,或 
从小便而出,或不从便出而自流者,谓之遗精,比之梦遗尤甚,宜萆 厘清饮,或八物汤 
、真珠粉丸。 
日久(有虚无寒)水亏火益燥(滋阴降火汤), 
脾胃湿热亦相侵; 
君火失权,而相火乘脾,湿与热合,脾土全是死阴少运,饮食易于侵犯,宜 
樗 
柏丸。脾虚弱者,三灰樗柏丸、猪肚丸。如原非心肾不交,果因饮酒浓味,乃湿热内郁,中 
气不清,所化之精亦皆浊气,归于肾中,而水不宁静,故遗而滑也,宜补阴药中加人参、升 
麻、北胡,以升胃中清气,更宜节饮食以固命根也。噫!精字从米、从青、生于谷之清气也 
,养生者味之。 
固有年高(阳)虚脱者, 
四十以后,劳伤气血,不能固守者,养荣汤加减,吞单樗皮丸,或小菟丝子丸。 
如早年欲过,阳脱者,究源心肾丸、青娥丸、黑锡丹、缩泉丸、金锁正元丹。气陷者,神芎 
汤。 
却无精满溢而淋; 
有曰∶年壮久不御女,精满而溢者,深为可笑。人之脏腑,惟气与血,神则主宰 
其 
中,而无形迹可见,精乃一时交感,三焦之火吸撮而成,岂先有蓄积于中耶?惟节色,气血 
渐盛,而精不清薄,理也。其不御女而漏者,或闻淫事,或见美色,或思想无穷,所愿不 
得,或曾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而精自出者,谓之白淫。盖肾藏天一,以悭为事 
,至意内治,则精全而固,去思外淫,居室太甚,宜乎渗漏而不振也,单黄柏丸最妙。 
服药滋阴戒酒色,清心先要断真淫。 
亦有清心静坐,养精神者,但好色种子犹在,不免有时发露,或被盲人指示房中 
补益之说,以为可以止精不漏,然对景忘情实际,不复恋乎隈亵之事矣。故曰∶学仙不断淫 
,蒸砂饭不成。养生者慎之!通用单五味子膏、金樱膏、水陆二仙丹、金锁思仙丹、芡实丸 
、秋石固真丸、固精丸、单韭子散、威喜丸、石莲散、金樱丸。 
x淋x 
五淋气血石膏劳, 
淋,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气淋涩滞,余沥不尽,沉香散 
,或益元散加茴香、木香、槟榔。血淋涩痛,遇热则发,白薇、赤芍等分为末,酒调服二钱 
,或犀角地黄汤、单车前饮,四物汤加知、柏选用。色鲜者,心与小肠虚热也,导赤散,去 
甘 
草,加黄芩;色如豆汁者,肾与膀胱火也,五淋散。又有一种小便见血而不痛者,为溺血, 
非淋也,四物汤加山栀、滑石、牛膝,或单苦 菜饮、单发灰散、单琥珀散。石淋溺有砂石 
,茎强痛甚,单牛膝膏、单鳖甲为末,酒调服。膏淋血凝如膏,用黑豆一百二十粒,甘草一 
寸,水煎,临熟入滑石末一钱,空心调服,或海金砂散。劳淋痛引气冲,遇功则发,痛坠及 
尻,透膈散;劳伤,四物汤加知、柏、滑石、琥珀;虚甚者,鹿角霜丸。热淋暴淋痛甚,八 
正散,或五苓散合败毒散,加味石膏汤;急痛者,六一散二钱,加木香、槟榔、小茴各一钱 
,为末服。冷淋必先寒栗,而后溲便涩数,窍中肿痛,生附散、二木散。淋皆属热,间有冷 
者。外因当风取凉,冒暑湿热郁滞,胞内痿痹,神不应用;内因七情,心肾气郁,小肠膀胱 
不利,或忿怒、房劳、忍溺、酒肉湿热下流膀肾,干于肝经,廷孔郁结,初则热淋、血淋, 
久则火烁为砂石淋,如汤罐煎久生 。 
渴不渴间差厘毫; 
热在上焦气分,渴而小便不利者,肺中伏热,水不能降,宜气薄淡渗之药,清金 
泻火,以滋水之上源,清肺饮子;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者,肾与膀胱无阴而阳气 
不化,水枯火升,宜气味俱阴之药,除热泻闭,以滋水之下源,滋肾丸、肾气丸。前消渴, 
以渴为主,而分气血,故血分亦有渴者;此以淋为主,而分气血,故血分有不渴者。但渴 
而多汗亡津,又未可以轻渗也。 
清热利便人人晓, 
治暑淋、热淋、血淋,山栀仁一味足矣。凡淋,发汗则死。 
开行滋破东垣高。 
治膏、砂石淋,郁金、琥珀开郁,青皮、木香行气,蒲黄、牛膝破血,黄柏、生 
地滋阴。东垣用药凡例,小腹痛用青皮疏肝,黄柏滋肾。盖小腹、小便,乃肝肾部位。 
小肠涩胀脾经浊, 
小腹胀满甚者,泻肾汤、火府丹。凡小肠有气则胀,有血则涩,有热则痛。又土 
燥水浊,宜四君子汤加滑石、泽泻、麦门冬、淡竹叶。痛者,六君子汤加知、柏、石苇、琥 
珀。 
肝家茎胁刺如刀; 
肝经气滞有热者,用甘草梢五钱,青皮、黄柏、泽泻各一钱,水煎服,或三味葶 
苈散。茎痛引胁者,参苓琥珀汤。肠痛引腰背者,磁石汤。虚者,清肝解郁汤、清肝益荣汤 
。 
肾亏恶证精败竭, 
肾虚淋沥,茎中涩痛者,加减八味丸以补阴。小便频而黄者,四物汤加参、术 
、麦门冬、五味子以滋肺肾;小便短而黄者,补中益气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山药以补脾肾 
。热结膀胱者,五淋散以清热。脾肺气燥者,芩、栀二味以清肺。若膀胱阴虚,阳无生者, 
滋肾丸;膀胱阳虚,阴无以化者,肾气丸。精败竭者,童男精未盛而御女,老人阴已痿而思 
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茎中痛涩为淋者,八味丸料加车前子、牛膝煎服。若精 
已竭而复耗之,则大小便中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倍附子救之。凡此当滋 
化源,不可误用知、柏淡渗等剂,既泻真阳,复损真阴。 
中虚总难利膀胱; 
中气既弱,不能运通水道,下输膀胱者,补中益气汤。凡汗多亡津,泻久胃干, 
诸疮失血,俱宜滋补,不可过利小便。 
痰饮(阻滞)转脬何足异,吐提一法免呼号。 
积痰在肺,以致膀胱不通,譬之水壶,上窍闭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