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106章

577-医学入门-第106章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陶氏理中汤x 即前方加肉桂、陈皮、茯苓,姜、枣煎,临服入炒陈壁土一匙,以助胃气,治法同上。如厥 
阴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腹痛便实,加大黄、蜜少许利之。腹濡满时减者去甘草,呕吐加半 
夏、姜汁;蜷卧沉重利不止,及利后身体痛加附子;自利腹痛加木香磨姜汁。 
x治中汤x 治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咽干腹满,痞闷时痛,脉沉细。及食积头痛,发热恶寒, 
身体不痛等证。即理中汤加青皮、陈皮等分,水煎服。 
x小建中汤x 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有汗;及少阴恶寒,手足蜷而温。凡伤寒初起及过 
经,当汗吐下,尺脉迟者,宜先服此。又治伤寒二三日,心悸而烦,及诸汗不止等证。 
白芍(五钱) 肉桂(三钱) 甘草(二钱) 饴糖(半盏) 
姜五片,枣四枚,水煎去渣,入饴糖烊化温服。如便溏或呕者去饴糖。经曰∶建中者,建脾也。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饴枣、甘草之甘以缓中;辛润散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桂枝、生姜之辛以行荣卫;酸收泄 
也,正气虚弱,收而行之,芍药之酸以收正气。悸者,气虚也;烦者,血虚也。以气血内虚,与小建中汤先建 
其里。 
x玄武汤x 见赋。三白汤、人参三白汤、辛黄三白汤,凡方中以三白为主者,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x四逆汤x 治直中阴证,初病无头疼,无身热,无渴,怕寒振栗蜷卧,沉重欲寐,脉来沉迟无力或无;及 
太阴腹痛,自利不渴,手足厥冷,指甲唇青,呕吐涎沫;或少阴下利清谷,或咳,或悸,里寒外热,脉微欲绝, 
发躁身反不恶寒,面赤腹痛、或干呕咽痛,或呕吐呃逆,或利止脉不出者,此为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 
也,急宜此汤散阴通阳。又伤寒表证误下,自利不止,或表证未除而下利不止,急宜此汤救里。凡三阴脉迟身 
痛并用,阴毒要药也。 
干姜(五钱) 附子(生二钱半) 甘草(一两) 
水煎温服。方意以甘草、姜、附相合,辛甘 
大热之剂,散阴复阳。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是也。如利止脉不出,加人 
参;无脉加猪胆汁;面赤加连须葱白;腹痛加芍药;阴毒心硬肢冷,加麝香、皂荚少许。 
x陶氏四逆汤x 即四逆汤加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肉桂、五味子,姜煎,临熟入麝三厘调服,中 
病手足温和即止。治法同上。如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呕吐不止加姜汁,泻不止加升麻、黄 ; 
咽痛加桔梗。 
x当归四逆汤x 治厥阴病气弱,手足厥逆,小腹疼痛,或呕哕,或囊缩,血虚则脉细欲绝,亦阴毒要药也。 
当归、芍药各二钱,肉桂一钱半,细辛、通草、甘草各一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温服。经曰∶脉者,血之 
府也。诸血皆属于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心,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缓,急食甘以缓之,通 
草、甘、枣之甘以缓阴血。如素有寒气加吴萸,倍生姜;寒甚加附子;脉不至加人参。 
x三味参萸汤x 治厥阴病,干呕吐涎,头痛甚极;及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阳明食谷欲呕,得汤 
反剧,属上焦寒等证尤妙。吴萸三钱,人参二钱,生姜四钱,枣二枚,水煎温服。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吴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暖脾。如阴逆厥冷,唇青面黑,舌卷卵缩,加附子、 
细辛。 
十全大补汤、十四味建中汤,一切峻补之剂,皆自理中、建中、四逆等汤而变化之也。 
x炙甘草汤x 治伤寒脉代结,心动悸。 
甘草(三钱) 人参(二钱二分) 生地 桂枝 麻仁 麦门冬(各二钱半) 阿胶(二钱) 
姜三片,枣二枚,酒七分,水一盏三分,煎,至三分服。方意以脉代结者,血气虚弱不能相续也;心动悸 
者,真气虚也。是用参、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桂、姜之辛以益正气。本草云∶补可去弱是也。麻仁、阿胶、 
生地、门冬之甘以润经益血,复脉通心。经曰∶津耗散则为枯。五脏痿,当荣卫涸,温剂所以润之也。单甘草 
汤、滋阴降火汤、补阴丸、生脉散、补中益气汤,一切滋补之剂,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外集·卷三
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属性:(东垣李先生内伤纂要)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外伤辨
属性:人身以胃气为主,凡言阳气、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名耳。脾胃一伤,中 
气不足,谷气不能上行以滋养心肺,乃下流而乘肝肾(痿厥气逆之渐也),肾受脾湿,闭塞其下,致肾间阴火 
上冲心肺。心肺者,天之气,是无形之气受病,故饮食劳役失节,为内伤不足之证。肝肾者,地之气,是有形 
之质受病,故风寒邪侵筋骨(风伤肝筋,寒伤肾骨),为外伤有余之证。 
经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 
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两说似反而实不反也。盖内外之伤,脏腑皆尝受之,但随其所 
从所发之处而为病耳。经曰∶东风入肝,西风入肺,南心北肾,西南则舍于脾。观此则天之邪气,固伤五脏矣。 
然虚邪中人,从皮肤而入络脉而经而输,伏冲之脉以至于肠胃。又曰∶东北风伤人,内舍于大肠,西北舍于 
小肠,东南舍于胃。则天之邪气,又岂不伤六腑乎?经曰∶饮食自 
倍,肠胃乃伤。则水谷寒热,固伤六腑矣。又曰∶形寒饮冷伤肺,饮食劳倦伤脾。亦未尝不伤五脏也。至于地 
湿,亦未必专害皮肉筋脉,而不能害脏腑。邪气水谷,亦未必专害脏腑,而不能害皮肉筋脉也。但以邪气无形, 
脏主藏精气,故以类相从而多伤脏。水谷有形,腑主传化物,故因其所由而多伤腑。湿气浸润,其性缓慢,故 
从下而上,从浅而深,而多伤于皮肉筋脉耳,孰谓湿气全无及于脏腑之理哉!观此则知伤寒、温暑、内伤、杂 
病,阴阳虚实之理一而已矣。仲景、东垣、丹溪、河间,又岂有优劣哉! 
有余者泻,不足者补,补泻一差,生死立判。其所以疑而似者,为百病皆起于恶寒、恶风、发热、头疼等 
证。杂病,亦有六经所见之证,外科亦然,所以世俗混而无别 其最易辨者,伤寒恶寒,猛火不除;内伤恶寒, 
元气下流,心肺无所禀受,皮肤间无阳以护,但见风寒便恶,非常常有之无间断也 稍就温暖即止。伤风恶风, 
不耐一切风寒∶内伤恶风,偏恶些小贼风。避居密室,则不恶矣 外伤恶热,无有休歇,日晡转剧,直待汗 
下方退;内伤发热,亦似伤寒及中 之证,但烦躁时止时作,或自袒裸亦便清凉。凡体弱食少过劳,及常斋 
胃薄之人,因劳役得疾,皆与阳明中 相似,误服白虎必死。但中 日晡热甚,或作谵语;内伤日晡病减, 
为阳明气旺故耳 外伤筋骨疼痛,不自支持便着床枕;内伤倦怠,有似伤寒及中湿之证,但四肢不收,无力嗜 
卧而已。间有脾为热乘,则骨消筋缓,亦非得病即显是证。 
内伤寒热,间作而不齐; 
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膈不通,其吸入之气欲入也,为膈上冲脉之火所拒,使阴气不得入, 
其胸中之气,为外风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开眼瞪,极则声发于内,气不能上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又或 
因哕、因呕、因吐而燥热发,必有所因,方有此证。其表虚恶风寒之证复见矣,表虚之弱为阴火所乘,燥发须 
臾而过∶其表虚无阳不任风寒复见矣,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其燥热则间而有之,此二者不齐,燥作寒已,寒 
作燥已,非如外伤之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 
外伤寒热,齐作而不间。内伤头痛,时止时作;外伤头痛。非发散直传入里方罢,然岂特初证似太阳可辨 
哉!内伤则元气不足,神思昏怠,语言倦懒,先重而后轻;外伤则邪气有余,神思猛壮,语言强健,先轻而后 
重。内伤则手心热而手背不热;外伤则手背热而手心不热。内伤邪在血脉中有余则不渴,间有渴者,心火克肺, 
乃伤之重者也 外伤邪气传里则大渴。内伤证显在口,虽食亦不知味,多唾涎沫,鼻息不调或有清涕;外伤证 
显在鼻,伤寒鼻塞,伤风流涕,虽不能食而亦知味。内伤气口脉大,外伤人迎浮紧。 
外感风寒,则人迎脉缓或紧,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三倍。内伤饮食,则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 
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劳役过甚,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 
之势,亦来薄肺,故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 
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唯右关脉数而独大于五脉,数中显 
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暑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唯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 
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 
若显内证多者,则是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若显外证多者,则是外感重而内伤轻,宜以发散为 
急,此医之大关键也。奈何业者,不学妄行,凡病莫分内外,专以发散为先,实实虚虚,可胜叹哉!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辨(新纂)
属性:内伤劳倦饮食之证,固与风寒暑湿之病 
不同矣,然劳倦伤与饮食伤,又岂无可辨者哉!以劳倦言之,经云∶阴虚生内热。又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熏胸中,故内热,此内伤之原也。然人身阴阳,有以表里言者,有以 
上下之分言者,有以升降呼吸之气言者。此所谓阴虚之阴,盖劳过则气化为火,水谷之味因而少入,是故阳愈 
盛,阴愈衰也 盖指身中之阴气,与水谷之味耳。夫劳倦饮食损伤气分,既有阴气阳气之分,则思虑色欲损伤 
血分,又岂无有阴血阳血之异乎?以此见,血阴气阳者,分阴分阳之义也;气血各自有阴阳者,阴阳互为其根 
之理也。大法阳气虚者,宜桂、附、兼参、附峻补;阴气虚者,参、术、甘草缓而益之;阴分血虚者,生地、 
玄参,龟版、知母、黄柏补之;阳分血虚者,茯苓、参、归、远志之类补之。论至于此,东垣、丹溪之功大矣哉 
或以下焦阴分为言,或以肾水真阴为言,皆非也。夫有所劳倦者,过动属火也;形气衰少者,壮火食气也;谷 
气不盛者,劳伤元气则少食而气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阳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浊阴不降也。夫胃受水谷,惟阳 
升阴降,而后变化出入以滋荣一身,今胃不善纳而气衰少,则清无升浊无降矣。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 
非谓绝不行不通也,但比之平人则谓之不行不通耳。上不行下不通则郁矣,郁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胃居上焦下脘 
两者之间,故胃气热,热则上炎,故熏胸中而为内热也。内伤始病热中,末传寒中,阴盛生寒中,多因调治差 
误,或妄下之所致。遇寒则四肢厥冷,心胃绞痛,冷汗自出,乃胃之脾胃虚也,宜辛热温药理中下二焦 劳则 
气耗气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