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岁岁年年之谪仙怨+番外 作者:梨灼(晋江2014-05-29完结) >

第25章

岁岁年年之谪仙怨+番外 作者:梨灼(晋江2014-05-29完结)-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凰夫妇以为她是疲乏了一日想要睡了,也知道明天对她来说再重要不过,于是不敢再消耗她的精力,长话短说。凤鸟只挑关键的讲,结果却讲了一件让雪凰彻夜不眠的话,他说:“和你一起同下凡间的,还有元昊太子。”
  顿时像被一道惊雷打中,雪凰浑身颤了颤,激动地问:“什么?师傅和我同去?”
  凤鸟只当她是因为太出乎意料而惊讶,并未怀疑什么,低声沉吟道:“没错。天君说了,借你此番涅槃,正好让元昊太子也一同下界去历一场劫。你和他同去,爹想,你可能也会好度一些。”
  好度一些?恐怕是难上加难才是正理。雪凰无力得想,又重新颓然了起来。
  爹娘不懂自己对元昊的心思,他自然不会懂得自己的顾虑。若是一场普通的劫也就罢了,倘若再是一场情劫……雪凰简直不敢想下去。只是这次下凡轮回,师傅也去,拂柳仙子也去,随便一想就知定会是场苦情的三角恋情。他们许是故事的主角,在凡间培养好感情,回到天界就是一对神仙眷侣,但自己呢,大约就是所有故事里的那个悲情配角,洒遍辛酸泪,最后正好背负着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自焚涅槃。还真是用不着司命他太费脑子,自然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缠绵感人,情节分明的故事。
  不知自己后事如何,只能无比庆幸可以喝下孟婆汤忘却记忆,至少,这在凡间的寥寥一生还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可是回归本位之后又该如何面对呢?如果还要去喝天界太子和地仙之女的喜酒……她大概是要和均彦上神一样,心醉,只愿长醉不愿醒的。
  雪凰在心底叹了口气,也只得无可奈何地答应:“是,雪凰知道了。”
  轮回必须是要在九曲黄泉界里才能进行,神界太子,丹穴上神,地仙之女共同降临黄泉界,自然是令这从来只有鬼魂来往的地方蓬荜生辉,瑞光闪闪。阎王知晓自己的地府要迎来这样三位重量级的神仙,早就命令手下小鬼今日清场,不许不干净的东西污了三位上神的眼,并自己亲自将他们迎了进来。
  阎王亲自陪同走过黄泉路,路的尽头是河水呈血黄色的忘川河,要渡过忘川河只能行过奈何桥,桥上站着的是孟婆,向每个度桥的灵魂递上孟婆汤。
  这回却是阎王亲自捧上孟婆汤,为他们饯行似的双手端起递过来。三人将孟婆汤一饮而尽,皆是爽快迅速,只是雪凰在饮时还望了望那块立在忘川河边,记载前世今生的三生石,只是距离实在太远,忘川河上的血腥之气又过于浓烈,叫她无法看清上头关于自己的文字。
  饮下孟婆汤,忘却一切前尘旧事,连神仙也不例外。雪凰再也不记得一个叫做元昊的人了,她的心里轻松而澄明,和身边那个目光同样干净的少年男子对视了一眼,相视而笑,心里感叹,虽然未曾见过这个人,然却看着面善,心里就像是旧相识。
  他们跟着阎王的指引一路来到投胎井前,井里不是水,而是从井下冲上来的下世光芒。三人纵身一跳,决绝爽利,没有一点犹豫,只看得到三个颜色的衣服影子,玄,白,青。
  仿佛可以听得到阎王九泉般低沉的声音在说:“司命这回写的故事倒也新奇些,只是太过炎凉,居然让这三位上神历了那么多的无奈和错过,也不怕三位将来记恨他。”
  投胎井是今生到下世的距离,长若无限,短若须臾。投胎的人在这段时间里忘却今生,不管今生富贵贫穷,王侯将相或是平民百姓,是人还是畜,统统成为过往云烟,世间已没有他们的前生,只有一个早已设定好,等待着他们的,注定坎坷艰辛的今生。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卷 解棋玲珑 月出皎洁 第十一卷(1)

    仲春三月,人间繁花似锦。大炎国地处九州之最东南方,气候温和,四季花开不败,何况这仲春之季,更是全国各处都开满了花,百花齐放,使得大炎国皇城犹如一个花城。
  今日大炎皇城的花开得格外灿烂,城门墙上贴着写着百姓休息一日,轻徭薄赋一年的皇榜,举国同庆,为的是庆祝开国以来第一个太子的诞生。
  大炎建国不过寥寥三年,开国皇帝正是如今的皇帝。当年浴血奋战,马革裹尸夺下来的天下,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如今的安定昌盛,皇帝自然是很珍惜自己亲手创建的国家。如今皇后又生下了大炎国的第一个皇子,皇帝当然喜不自禁,将他的嫡长子一出生就封做了太子,取名炎禛,又大赦天下,既是为了给小太子的出生添喜,又是为了给之前的杀戮赎罪。
  那一年炎禛太子已经三岁,熟识千字,读遍四书五经,又聪明伶俐,平等待下,皇宫上下所有人无不喜爱。全大炎国人知晓自己国家有这么一个小小年纪就饱读诗书,关爱下人的太子,都认为将来的国富民强指日可待,盼望着他能给大炎一个美好繁盛的未来。
  与此同时,炎禛三岁,大炎皇城里却出现了异像,百鸟齐聚皇城,鸿鹄,朱雀,春燕,喜鹊,各种吉祥鸟飞满了皇城,有盘旋在天空的鸿鹄,有栖息在树间的燕雀,还有跳跃在人家屋顶上的喜鹊。百姓们一开始也都还很欢迎,毕竟这都是象征吉祥的鸟儿,都觉得这是大炎政治清明的吉兆。可几天过后,再悦耳吉利的叫声,百姓们也耐不住耳边整日整夜不间断地叫。满城鸟鸣最终还是吵得百姓无法入睡,终日身心疲惫,难于集中精力于务农或务商。民间流言四起,有说是天降灾祸的,有说是妖孽作祟的,弄得皇城里整日人心惶惶。
  皇帝也为此事愁得很,身为一国之君,最担忧的就是人心不稳。他既要忍受宫里百鸟的嘈杂声,还要忍受百姓们的流言蜚语,还不能当做没有听到,反而要仔细听,想方设法去治理,真是叫皇帝愁白了头。还好他还有个炎禛太子,能让他看到就稍稍心情愉悦轻松,才没有因心力交瘁而壮年愁死。
  不久之后,百鸟的叫声却自动在一片怨声载道中消失了,百鸟也向四处飞离了皇城,无人知是什么原因,只能又归功于年仅三岁的炎禛太子。无人知晓,那一天大炎皇城边上的一座小城里有一名女婴呱呱坠地,额头上有一朵凤羽胎记。
  十六年之后,大炎开国皇帝因打壮年时留下的旧伤复发而驾崩,炎禛太子即位,改年号为祈祚。是年免除赋税徭役,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便更加爱戴当上了皇帝的炎禛。一时间大炎国民心归一,经济发达,吸引了邻国不少百姓前来归附,成为众多国家之间最富足昌盛的国家。
  新皇勤政爱国,勤俭亲民,唯一让百姓为之担忧的,就只是他的婚姻问题。炎禛已经十九岁,虽未及弱冠,可身为一国之君,这样的年纪后宫里还没有几个美人,才人,在皇帝里是一件罕事。百姓们都有些担忧这样一个好皇帝怎么迟迟没有充实后宫,人多口杂,不仅要猜测起他的人道问题或是取向问题。
  终于,炎禛禁不住百姓们对他的各种猜测,贴下告示,在全国进行选妃,不管出生如何,只要哪家有适龄女子,长相端正,无不良嗜好,未及婚嫁的,皆可参加选举。
  此皇榜一出,整个大炎国几乎都要沸腾了,谁家不想自己的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哪个女子不想一举跃身成为娘娘?更何况是那么一个年轻俊俏的皇帝。炎禛即位时举行祭祖大典,曾亲民地出现在众人面前,那时几乎全城女子都为之倾倒,恨不得抓起身边的东西往他车上扔,如果当初的潘安上街能被扔满一车水果,他大概可以被扔满所有同行的车辆,只不过因为那是皇家车马,无人敢扔才就此作罢,否则炎禛就该运着一车水果去祭祖了。
  全国符合条件的女子都涌入了皇城内,再加上同来的爹娘亲戚,家境富裕些的还有同来的奴婢奴才,家住远些的还有同来的车夫随从,把皇城挤得人山人海,行动困难。相比之下,住在皇城里的人就占便宜多了,家里有适龄女儿的就可以占尽先机,没有适龄女儿的就可以在家里看街上的人潮,享受茫茫苍生的感觉。
  这段时间守城的将领很苦,每次开城门的时候都要掌握好自己站的地方和开门的力度,避免自己被潮水般涌入的人群踩死,也不知只进不出那么久,皇城的人口流动究竟是多少,似乎永远没有底,不然这么多天,怎么就还进得去人呢。
  皇帝也已经意识到皇城里人满为患,大臣们上的奏折里很婉转地提了这一点,奏折里是这样写的“皇上年少俊朗,引得全国女子仰慕崇敬本无可厚非,只因大炎国中女子太过狂热,使得皇城人潮拥挤,百姓无法出门,农商已荒废多时,而其他城镇又因无人留守而同样荒废农商。臣恳请皇上体恤民情,速速截止外城人口继续涌入,及早开始选妃,也好让百姓各归其位,开始正常的务农经商,国家才得以运作发展。”
  好在炎禛是个开明的皇帝,否则换了其他的皇帝,听到臣子因为自己的外貌而上奏劝谏,恐怕定是要治罪的。炎禛果然体恤民情,收到臣子这样的奏折后立即就自我反省,截止了选后的日期,虽被在半路上来不及赶到的女子和她全家埋怨了几声,但还好皇城里的人口问题终于是不再成几何速度增加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卷(2)   

    在皇帝的上行下效之下,礼部办事也很有效率,在报名截止的第二天就开始了选妃大典。那是个晴空万里,清朗无云的日子,礼部说这天宜嫁娶,宜祭祀,宜出行……总之诸事皆宜。
  皇帝穿了正式的朝服,佩上象征天子身份的五彩玉,戴上有十二串珠玉结成的冕旒的皇冠,坐在离平地七层阶梯之高的龙椅上,端正威严,平静疏远。
  千秋殿外站了好几排由嬷嬷领着的女孩儿,环肥燕瘦,各具特色,皆统一穿了一样的秀女衣服,有不安搅手的,有高傲昂头的,有木讷的,也有神态自如的。
  皇帝远看了很久,发现并看不出什么,就想让她们走进来好看清,也是心疼这帮身娇体弱的女儿家若是被日头晒坏了,回去要说自己不懂得怜香……额,体恤民情。可看看这群人的庞大数量,他又立即灭了自己的这个念头。那是一个浩浩荡荡的看不到尾的由秀女组成的队伍,炎禛很担心自己的正殿千秋殿会装不下。于是打算先用个排除法删去几个人,以避免上朝用的千秋殿被自己的选妃而弄坏,那可实在不是明君所为。
  他伸手示意自己身旁侍立的督领侍太监福禄走到身边,然后让他附耳过来,轻声吩咐了一句。
  福禄领了命便替皇帝走出去向殿外的人讲题目去了,在他转身之后,皇帝在十二排冕旒后的表情无人能看得清。
  督领侍太监福禄拿着拂尘对众多秀女尖着嗓子喊道:“大家听着,皇上有问题要考你们,只有答得上来的才能进殿面圣。”
  一众秀女经过训练,早就知道此刻该怎样对待,接到旨意后都是整齐划一地一行礼,然后才一起回答道:“是。”
  “好,那就开始吧。”福禄将拂尘甩了一甩,转身对身后跟着的几个小太监吩咐说,“把东西呈上来吧。”
  小太监们答应了一声,领了命后立即麻利地拿东西去了。只留下不明所以,心有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