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加减共服35剂,头痛失眠,烦躁诸症悉除,而脉象仍无明显好转,拟予活血逐瘀,软坚通络之剂,缓法图治。方药如下:全当归30克川芎30克酒白芍30克苏木12克牛膝9克红花12克丹皮30克钩藤3Q克海藻30克昆布30克香附30克麝香0.6克上共研细未,炼蜜为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2丸,空腹用葱头、生姜煎汤嚼服。6月14日,病情脉象无甚变化,原方去钩藤再增疏肝通窍之品,如柴胡30克,枳壳、细辛各12克,当归加至60克,苏木加至18克,麝香加倍,蜜丸服法如前。7月19日,左脉始出,但仍沉细而涩,右脉接近平脉,夜眠又感欠安,乃于前方去柴、枳、辛、附,加行血安神之品,如丹参30克。桃仁15克,枣仁、柏子仁各30克,远志、菖蒲各15克,蜜丸服法如前。8丹23日,经期比前提早,约40天左右一潮,夜眠较安,前方去远志、菖蒲,加青木香30克以调气,蜜丸服法如前。开始半日工作。10月4日,左脉已出,仍较沉细,右脉如平,右臂血压140/90~100毫米汞柱。左臂血压仍不易测到,经来微有酸痛,前方去柏子仁、苏木,加生蒲黄、五灵脂各15克。蜜丸服法如前。11月8日:左脉已出,右脉如平,夜眠已安,右臂血压130/90~100毫米汞柱,左臂血压仍不易测到。前方去枣仁再服。以后按前方加减,曾使用过于生地、旱莲草、女贞子等。至1961年2月26日,诸症悉除,左臂血压已能测到为90/80毫米汞柱。5月2日复诊,左脉仍沉细,右脉如平,舌有薄苔,血压左臂90/70毫米汞柱,右臂95/70毫米汞柱。前方生地改熟地,加阿胶30克,砂仁15克,减麝香至0.6克。蜜丸连续再服。8月20日,右臂血压114/78、左臂100/70毫米汞柱,月经30天左右一行,症状全消,停药观察,整日上班工作。随访至1962年7月17日,患者毫无所苦,继续整日上班工作。
(朱颜:无脉病一例报告,《中医杂志》1:11,1963)
【评按】无脉症又称大动脉炎,为西医病名。是主动脉及其分枝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故又称为缩窄性大动脉炎。由于受累的动脉不同,又分为上肢无脉症、下肢无脉症、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等类型。根据其症状表现,大致属于中医“眩晕”、“脉痹”,或“厥证”范围。其病多因先天不足,脾肾两虚,或后天失调,气血两亏所致。气虚则血行不畅,阴血亏则脉道不充,运行缓慢,日久则脉道瘀滞,甚则闭塞不通,以致脉涩如丝,甚或无脉。本案属于上肢型。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加之虚风上扰,故见头痛、失眠;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手冷无力,甚而不能活动。治疗首用平肝熄风、逐瘀通络之剂。先服汤剂以求速效,待症状改善后,续以丸药长服,取其力缓持久。治疗两年余效果良好。停药随访一年,一切情况尚好,为治疗此类疑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例证。
(五十三)盗汗
例一祝xx,男,58岁。十多年来,每夜盗汗,身体强壮,面赤唇绛,脉数,相火易动,阳常举。当归9克熟地30克生地15克黄柏9克黄芩9克黄连1.5克元参9克7剂。二诊:前方服一剂盗汗即上,有咳嗽痰多,前方加黄芪9克,元参9克,7剂。三诊:阅读流泪,面仍红,因过度疲劳:有盗汗一次。当归9克熟地30克生地15克白芍9克黄芩9克黄芪9克黄连1.5克牡蛎15克望江南9克黄柏9克七剂后汗止停诊。
(姜春华医案,《中医杂志》4:56,1959)
例二张××,女,51岁,初诊日期:1963年3月6日。胃中苦冷,时唾清涎,头晕心悸,口干,虚烦难眠,阖目则汗出,小溲热赤不畅,大便昨起未通。舌绛无苔,脉虚弦小数。初拟苦辛甘合化治法,取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诊治三次,加减法液汤,均未获效。3月12日,诸症如故。至此大便已5日未通,且因连续盗汗,精神更加疲惫。细辨其脉舌,脉虽小数,然重按无根;舌虽绛无苔,但滑润而不干,口虽燥,但只漱水而不欲咽。因悟此证乃系龙雷之火不安其位,虚火浮越,真火衰微。因其虚火妄动,故口干、舌绛,脉数;因其真火衰微,中土失澳,饮食水谷不化津液而成痰水为害,是以胃中苦冷,时吐清涎。盗汗不已者,脾虚营卫失调之故。头晕心悸,虚烦难眠者,一因脾失转输,精微不继:一因汗出过多,营阴不足,相火妄动。溲赤便秘者,津液内竭无以下输使然。种种见证,均由脾胃失职所致。此证此时,首重培土,尤须益火。无如病将一月,纳少汗多,不仅阳微,抑且液亏。若进辛温则伤阴,若与滋润复碍阳。拟但取和胃理脾之品,别加炮制,意在“以火益火”,又使诸药存其性而变其气,庶期温而不劫阴液,柔而不遏中阳。白术(上炒)、淮山药(炒令黄)、扁豆(炒黑)、山楂炭各9克半夏、姜炭各6克左金丸6克(送服)3月13比口吐清涎茴除,他症随减。唯大便未通。再步前法,去温涩之药,加温润之品。前方去山楂炭、姜炭,加麦门冬(炒令黄)12克、熟地炭9克。3月14日:汗敛,便通,口干,心悸并除,再按前意处方,服2剂而安。
(俞长荣:益火生土法则的认识与实践,《中医杂志》11:25,1964)
例三田××,男,35岁,初诊日期:1964年3月10日。春温卧床已半月,病情已转入痊愈阶段,神识已清,呛咳已减,胃纳已现增进,惟早晚体温相差甚巨,成峻峭的体温曲线,每夜仍在39℃左右,睡中大汗如浴,衣被全湿,醒后头目昏眩,困倦不支,经注射解热敛汗剂,均无效,脉数大无力,舌色红而干燥,口渴思饮。方药:当归身9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炒川连6克炒黄芩6克炒黄柏6克炙黄芪15克天花粉9克麦门冬9克麻黄根6克五味子3克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服5剂,热退汗止,继用导功散加炙芪、山药、石斛、谷芽、糯稻根等,调理数日而安,
(裴慎: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愈盗汗的体会,《江西医药杂志》5⑥:852,1965)
【评按】盗汗为常见的汗证之一。《内经》名为“寝汗”。《金匮要略》曰:“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盗汗系指入睡则汗出,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证,尤以阴虚者多见,或可因肝热、阴火所致。
例一证属阴虚火旺,故见盗汗。面赤、唇绛,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后加生芪、元参以助益气养阴之功,药证相符,十多年之痼疾,三诊而愈。
例二除合目则汗出外,兼见虚烦难眠,头晕心悸,胃中苦冷等证,因治不得法,而病情迁延。后以益火生土之法,但取和胃理气之品,加意炮制,旨在“以火益火”,又使诸药存其性而变其气,庶期温而不劫阴液,柔而不遏中阳。
例三为春温后继发盗汗,盖温为阳邪,缠绵不愈最易伤阴,王肯堂有“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而为盗汗之说。故用当归六黄汤滋阴液、降邪火,佐以清润敛汗之品而获良效。
(五十四)无汗症蒋调,男,28岁,初诊日期:1977年7月12日。患者自幼就有汗闭症,暑天烦热难忍,伴有低热,精神疲乏,口干,肢麻甚则作痛,浚多而清。历年来服中西药未效。刻诊:肌肤干燥,脉弦细而数,满舌裂纹、苔剥,体温37.4℃辨证:肺气、肺阴不足,不能宣散皮毛,汗源亦少。治法:益气养阴,清燥润肺。方药:生石膏30克(先煎)玄参12克知母9克鸡苏散30克(包煎)太子参15克生地12克葛根9克山药9克桑白皮12克阿胶9克(烊冲)7月22日
(复诊):服前药7剂后,皮肤潮湿,有出汗感,其他诸症尽减,脉弦细不数,效不更方,洽从原法,再服7剂。服药14剂后,汗闭症痊愈,暑天炎热汗出溱溱,肌肤湿润,低烧也退。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金寿山医案,张玉萍等整理)
【评按】无汗症系指暑热之际饮热奔跑,阳气蒸发,当汗不汗之证。有全身无汗。半身无汗或局部无汗之别。多因肺气不足,不能宣散皮毛,汗不得出,或因心肺阴亏,汗源匮乏,无汗可发。若因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腠理闭塞,汗不得出,则属邪客为害,又当别论。本案自幼即有汗闭,病发时烦热难忍,伴有低烧,证属肺气虚不能宣散皮毛,因其肺阴不足,汗源匮乏。故为汗闭。方从清燥救肺汤化出,清燥热、补气阴以治其本,佐葛根、薄荷解肌疏表以治其标,标本兼顾,奏效颇速。
(五十五)夜游症
例一姜××,男,42岁。病经四载,1974年因每夜外游,家人务必锁门,经治后夜游已不发作,近倾夜寐惊叫吵闹。辨证:肝火挟痰,蒙闭清窍。治法:豁痰、平肝、通窍。方药:霍香9克龙胆草2克陈胆星9克远志6克僵蚕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竹茹9克茯苓12克代储石30克桔梗5克生紫菀5克干菖蒲5克另服白金丸90克每晚3克礞石滚痰丸45克每晨1.5克上药加减连服三个月,夜游已三年未再发,一度稍觉头晕,续服温胆汤加杞菊、真珠母、壮蛎、白芍。桑椹子等调治而释。
(《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例二xxx,男,27岁,1967年秋初诊。
(其母代诉)十几年来,患者不断在夜晚入睡之后,突然起床,不论冬夏都穿好衣服鞋袜,不言不语,也不开灯,便下床活动。有时扫地,有时擦擦桌椅,别人叫他,他也不答,约10~20分钟,他又脱衣而睡,次日问他,他说未曾起床,日子久了,习以为常,曾诊为梦游症。住在二楼,他一人独居一室,半夜起床后,常常先生火炉,然后开门,拿上桶担,下楼挑水,回来又把门关好,将水倒入缸里,又把铁壶灌满,放在火上,有时随即复睡,有时把水烧开(?),灌热水瓶,从未发现他吃喝过,干起活来轻手轻脚,从不碰撞。所以别人很难发觉,有时问他,仍一无所知。患者自诉,除感经常头晕,有时心烦外,别无不适。但察其神色似有萎靡,表情略呈淡漠,寡语少言,目光无神,从无癫痫发作及癔病史,历经治疗效果不著。舌边、舌尖红而少苔,脉细弦而稍数。辨证:肝阴不足,肾气上逆,火扰心神,伤阴生痰,以致魂不随神而动。治法:养血安神,清热法痰。方药:以酸枣仁汤加减。炒枣仁30克柏子仁15克合欢皮12克夜交藤12克川芎10克知母12克茯神12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朱砂末1.5克(分二次冲)水煎服,5剂。药后复诊,症脉似无改变,原方再进5剂,嘱其家人细为观察。服药10剂后,自述头晕,心烦大减,其母说,夜仍起床活动,但不外出,仍以原方稍变用量,续给5剂。服药后,据称已不每夜起床活动,但过二至三夜仍犯一次。不过时间似短,活动亦少。嘱将上方连服半月。再来复诊。又诊称:经细观察,近一周来,再未犯病,精神较前亦佳,有时还主动找人说话。遂嘱可间日服药:剂,继服10余剂,以巩固疗效。翌年夏季,其母告知患者已十月有余,未再复犯。《杨作楳,《临症录》》
【评按】本症系因经常夜间外出行走、操作,随后仍能入睡,毫不自觉而得名。黄一峰氏认为本症大多属于“癫痫”范畴。由于思虑太过,肝木不得疏泄,肝气被郁,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阻蔽神明而致。或认为系因肝阴不足,肾气上逆,火扰神明,伤阴生痰,以致魂不随神而动。夜间属阴,心神当以守舍而入睡,其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