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6-幼幼新书 >

第82章

156-幼幼新书-第82章

小说: 156-幼幼新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间作热,以疳又不是疳,面青黄色,眼微黄。此腹中有积,用皂角子二七粒,灰内煨过,用水一盏,煎至 
半盏。下有积作泻,鱼 汤下;气积,炒茴香汤下。根据前件下药,周岁十四丸,三岁十八丸,七岁二十四丸, 
看大小加减。仍须是四更初下此药,天明通下积来,积尽可根据形证候下药补之。临吃此药恐先吐下,HT 小涎 
来不妨。 
《茅先生方》小儿x回阳散x 
苍术(一两,米泔汁浸一宿) 甘草(炙) 白术(炮) 陈橘皮(去白,各半两) 木香 大附子(炮子,去皮 
秤。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用盐汤空心点服。回阳散可夹伤寒药与服,看形候下之。 
《茅先生方》小儿伤寒夹惊x麦汤散x 
知母 人参 茯苓 杏仁(去白) 肉桂 石膏 滑石 甜葶苈 甘草(炙) 地骨皮(各等分) 麻黄(去节, 
加一两多) 
上为末。每服一钱,看大小,用麦煎汤调下,根据形候调理。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诸惊及痫,手足搐搦,眼腥瞪。x七宝牛黄丸x 
朱砂 粉霜 轻粉(各一钱) 牛黄(半钱) 脑麝(各一字) 
上为末,糯米糊丸如○大。每服二三岁半丸,四五岁一丸,煎金银薄荷汤磨下。月内小儿一丸分四服,百 
日内者一丸分三服。量儿大小、壮怯及病轻重加减。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潮热x金莲散x 兼治伤寒夹惊。 
连翘 山栀子(去壳) 甘草(炙) 防风 蝉壳(洗去土令净。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以水一药注或半银盏,煎十数沸服。 
张涣x金泥膏方x 治伤寒邪热乘心,兼发惊病。 
菖蒲(一寸九节者用) 远志(去心) 钩藤(各一两) 人参(去芦头) 草龙胆 甘草(炙。各半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 
水银(一分) 牛黄(别研) 麝香(研。各一钱) 金箔(二十片,将水银研如泥) 
上件与诸药一处拌匀,用蜜半斤,酥四两,用银锅或石锅中,先入水二升,除出金泥、酥、蜜外,先入诸 
药,慢火熬至一升,新绵滤去滓,方再不酥、蜜,金泥搅匀,用柳枝不住手搅,熬成膏,用瓷合盛。每一豆 
大,薄荷汤化下。 
张涣x防风天麻膏方x 祛风镇惊及伤寒夹惊。 
防风 天麻 人参(去芦头。各一分) 甘草(炙) 白僵蚕 干全蝎 白附子(各半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细研,水飞,一两) 牛黄(研,一分) 麝香(研,一钱) 
上件都研匀,炼蜜和如皂皂大。每服一粒,用薄荷汤化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夹惊、夹风伤寒,侠食微转。x千金丸方x 
朱砂(末,一钱重) 腻粉(一分) 麝香(半钱) 全蝎 白丁香(各七个,末) 
上件和匀,白饭为丸如萝卜子大。薄荷汤下,一岁三丸。 
《玉诀》治小儿伤寒惊搐。x梨浆饼子x 治风下涎。 
轻粉(半两) 铁粉 荆芥穗 辰砂 腊茶(各一钱) 郁李仁(七个,出油) 粉霜(半钱) 牵牛子(二十七 
个,微炒) 脑麝(各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饼子,加减。用梨汁薄荷汤化下。 
《玉诀》x坯煎散x 治夹惊伤寒及解惊发汗。 
全蝎 川乌(炮,去皮尖) 甘草(炙) 朱砂 大黄(炮) 羌活 川芎 麻黄(去节) 天麻(酒浸) 白僵 
蚕(去丝。以上分两元本阙) 脑麝(各少许) 
上末之。每一钱、半钱,入坯子五粒,葱白半寸,煎三四沸。通口服,并二、三服,出汗。 
《三十六种》治夹惊伤寒。x白附子散x 
白附子 朱砂(各三分) 全蝎(一分半) 黑附子(炮,去皮脐) 雄黄 羌活(各半两) 石膏(七钱半) 麻 
黄(一两,去节) 脑麝(随意入,别研)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一字,薄荷腊茶调下。有热再服。 
《凤髓经》x坯煎散x 治小儿夹惊伤寒,浑身壮热,睡中惊掷,咳嗽烦躁,下泄多。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尖) 大黄(蒸熟,三钱) 雄黄 白附子 甘草(炮) 川芎 天麻 僵蚕(去足。 
各一钱) 麝香(少许) 麻黄(去节,四钱)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大者一钱半,水半盏,入坯子三粒,葱白半寸,同煎数沸,温温服。如出汗并 
三服。 
《保生论》x麦汤散x 治小儿变蒸,伏热,伤寒,咳嗽喷嚏,体热面赤。 
麻黄(去节) 滑石 甘草 杏仁(去皮尖) 大黄 北葶苈子 地骨皮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一钱或一字,小麦薄荷汤下。 
《刘氏家传》x红绵散x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躁闷热渴,夜啼不睡。常服温平镇心、不凉。过一百日后,六、 
七日间进一服不妨。 
全蝎 人参 白茯苓 天麻(各一钱) 麻黄(半两,去节) 大辰砂(一钱) 
上件为细末,将辰砂研细,一同和匀。每服一小钱,水少许,薄荷一叶,同煎十沸,温温服。 
《吉氏家传》治惊,胃气虚弱,吐后手足搐搦、眼下及唇青者,不进饮食,是夹惊伤寒。x没石子膏x 
没石子(三个,生用) 人参 诃子(炮) 白术(各二钱) 丁香(五七个) 甘草(炙,半两) 香附子(三 
十七个,去皮) 
上末匀,煮猪肉,煞研丸如梧桐子大。不进饮食,白术汤下。 
《吉氏家传》治夹惊伤寒。x铁刷散x 
麻黄(去根节,一两) 甘草(炙,半两) 细辛(半两) 石膏 葶苈 青皮(各一分) 杏仁(十二个) 
上末。如小儿伤寒三二日壮热,不曾调理,外风把定关窍,伤寒面黄白色,壮热微渴,此是伤寒候。三、 
五日内,心藏热,面赤唇红,多躁壮热,热极生涎,即为惊也。元初伤风为伤寒,此候为夹惊伤寒也。如此 
患先下异功散二服,紫苏木瓜汤煎后,以此药半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四分,温服,头面微有汗解。伤 
寒不退,如壮热,煎胜金散。如壮热后多睡,更烦躁口干,手足冷,此是外风把定关窍,用绵煎散一服发汗。 
汗出关窍通,只用异功散二服和气,更服此药解伤寒。(异功散方见胃气不和门。) 
《吉氏家传》x胜金散x 治小儿伤寒,热惊风,麻痘疮疹,潮热。 
天南星(一两) 白附子(半两) 雄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葱白三寸,同煎三分,作三度与,作三服。 
《吉氏家传》治伤寒退热。x绵煎散x 
麻黄(去节,一两) 天麻 紫苏 天南星(油煎赤色) 僵蚕(各半两) 
上件末。小儿伤寒惊风,HT 子壮热面赤,沉困头疼,不进饮食。用水一盏,药半钱,绵一片,薄荷汤下, 
睡时更煎铁刷散一服。夹惊伤寒无惊,只是伤寒,二日进二服取效。 
《吉氏家传》解伤寒,通利夹惊,发汗。紫散子。但是伤寒身热急服。如是积,却服经验方、银夜丸。x紫散子 
方x 
天麻(生,一两) 川芎(半两) 铁粉(三分,上色者) 砂(一钱) 
上末,入脑、麝各少许,同研。每服一字、半钱,金银薄荷汤下。并服二服,汗自出。 
《朱氏家传》x天竺黄散x 治小儿伤寒,退惊涎。 
白僵蚕 郁金 蝉蜕 甘草(炙) 天竺黄 山栀子(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金银薄荷煎汤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x乳香膏x 治小儿夹惊伤寒,壮热涎鸣,风热壅盛。镇心化涎,退热定搐搦乳香膏。 
朱砂 铅白霜 天竺黄 葛粉 人参 茯苓(各半两) 天麻 甘草(各三钱,炙) 白附子(一分) 乳香(二 
钱) 牛黄 脑麝(各半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薄荷汤化下二丸。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夹惊伤寒,浑身壮热,涎盛发搐搦。 
蝎(七个) 荆芥 麻黄(去节) 白矾 白附子(各二钱) 苏木(少许)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五分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夹惊伤寒。x无惜散x 
浮萍(紫背者一钱) 犀角屑(半钱) 钩藤钩(三七个) 
上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连进三服,出汗为度,后常服亦佳。 


卷第十五
属性:(伤寒变动)凡二十门 

卷第十五
伤寒自汗第一
属性:《巢氏病源》小儿伤寒汗出候∶伤寒者,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使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积生热, 
故头痛、体疼、壮热也。而汗出者,阳虚受邪,邪搏于气,故发热。阴气又虚,邪又乘于阴,阴阳俱虚,不能 
制其津液,所以伤寒而汗出也。 
《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自汗者,何也?卫不和自汗。病患脏 
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卫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属桂枝也。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 
强,故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又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也。以卫气不共荣 
气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伤风自汗,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中风, 
属桂枝汤。又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 
苓甘草汤。虽然仲景云伤寒自汗用桂枝,然桂枝汤难用,须是仔细消息之。假令伤风自汗,若脉浮而弱,设 
当行桂枝,服汤后,无桂枝脉息证候而烦者,即不可再服也。若伤寒自汗出而小便数者,尤不可与桂枝也。仲 
景云∶太阳病,自汗,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若小便难者,可桂枝汤内加附子服之。若小便数者,慎不可与桂 
枝附子汤,宜服芍药甘草汤。若误行桂枝附子攻表,便咽干烦躁,厥逆呕吐,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与调胃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缘芍药 
甘草汤,主脉浮、自汗、小便数者。寸口脉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小便数,仍汗出,为 
津液少,不可误用桂枝,宜服芍药甘草补虚退风热。通治误服桂枝汤后,病证仍存者也。阳明病,自汗不恶寒。 
反恶热, 然汗自出者,属阳明也。若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复利其 
小便故也。故仲景云∶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谵 
语者,属调胃承气汤。虽然阳明汗多急下,若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尔不可攻之。须自大便导之,宜 
用蜜煎导法。阳明病,汗出而脉迟、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宜服桂枝汤。阳明法多汗,若脉浮无汗而喘者,发 
汗则愈,宜麻黄汤也。亡阳自汗,太阳病,发汗多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当温其经,宜桂枝加附子汤。伤寒尺 
寸脉俱紧而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其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厥逆而恶寒者, 
四逆汤主之;汗多不止者,可用温粉扑之;若汗多不止,必恶风,烦躁,不得卧者,先服防风白术牡蛎汤,次 
服小建中汤。(所合用方尽见本门。) 
《活人书》x仲景桂枝汤x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子二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须臾 热稀粥 
一盏,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以有汗者佳。具加减法∶若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 
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