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第10章

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第10章

小说: 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脉皆伏,虽曰霍乱,实脏厥也。经云∶大气入脏,腹痛下注,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速宜救阳为急,迟则肾阳绝 
矣。以四逆汤、姜、附各三钱,炙甘草、吴茱萸各一钱,木瓜四钱,煎成冷服,日夜连进三剂,四肢始和,危象皆退, 
口渴反喜沸汤,寒象始露。即于方中佐以生津存液之品,两服而安。 
霖按∶肢冷脉伏,大渴喜冷冻饮料,此霍乱属乎热者,但喜冷冻饮料而饮已即吐,服热药后反喜沸汤,此真寒假热证也。故 
宜四逆汤,然而小溲必清白,吐出泻出,必无秽浊气味,方是真寒的候,否则真假莫辨,杀人事矣。 
倪姓患霍乱吐泻,审知始不作渴,四肢不逆,脉不沉细。一医用大顺散两帖,渐至于此,因见四逆,复加附子,脉 
证更剧。童曰∶此病一误再误,命将殆矣。若果属寒,投热病已,今反四逆,脉转沉细欲伏,乃酿成热深厥深,与热 
邪传入厥阴者何异?即以竹叶石膏汤,人参易西洋参,加黄连、滑石,两剂而安。同时有陆姓患此,医用回阳之剂,日 
夜兼进,厥逆烦躁日增,病患欲得冷水,禁绝不与,甚至病者自起拾地上痰涎以解渴,迁延旬日而死。噫!即使 
真属阴寒,阳回躁渴如是,热药之性,郁而无主,以凉药和之,病亦立起,不学无术,曷胜浩叹? 
霖按∶此非真热霍乱,然其证甚轻,医者药误,致酿热深厥深。竹叶石膏汤,人参易西洋参极是。即使寒证回阳后 
躁渴,亦当参以凉润和之。此千古不刊之论也。 

卷下治暑主方
六和汤
属性: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 
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痢,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中亦可服。 
缩砂仁(研) 半夏(汤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一两) 赤茯苓 
(去皮) 藿香叶(去土) 白扁豆(姜汁略炒) 木瓜(各二两) 香薷 浓朴(姜汁制,各四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盅温服。此清火调中和解之剂,治暑要药也。 

卷下治暑主方
香薷饮
属性: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皆治之。一方加黄连四两,用姜汁同炒令老黄色,名黄连香薷饮 
。如有搐搦,加羌活煎服。 
香薷(去土,一斤) 白扁豆(微炒,半斤) 浓朴(去皮,姜汁炙熟,半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盅,入酒少许,煎七分,沉冷不拘时服,热则作泻,香薷须陈者佳。 

卷下治暑主方
十味香薷饮
属性: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去芦) 陈皮(去白) 白术(土炒) 黄 (去芦) 白扁豆(炒,去壳) 甘草(炙) 
干木瓜 白茯苓(去皮) 夏朴(去皮,姜汁炒黑色,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调下。 
以上辛散驱暑之剂,盖香薷气浓能散暑,木瓜善胜暑,浓朴宽中,故为要药。 

卷下治暑主方
五苓散
属性: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少,如心神恍惚加辰砂,又名辰砂五苓散。 
白术(二钱) 白茯苓(去皮,二钱) 猪苓(去粗,一钱五分) 肉桂(一钱) 泽泻(去毛,一钱五分) 
上 咀,作一帖,水一盅半,煎八分温服,或作散用亦可。 

卷下治暑主方
桂苓甘露饮
属性: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 
白茯苓(去皮) 白术(土炒) 猪苓(去皮) 滑石(研,各二两) 寒水石(研) 甘草(炙) 泽泻(各一 
两) 肉桂(去皮,五钱) 
上为末,拌匀,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下,入蜜少许更妙。 

卷下治暑主方
益元散
属性: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此药性凉,除胃脘积热,又淡渗湿,故利大便而散湿热也。又名天水散、六一 
散,加朱砂良。 
滑石(白腻者,去黄垢,水飞,六两) 甘草(去皮,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服。 
以上清利消暑之剂,但孕妇禁用。 

卷下治暑主方
藿香正气散
属性:治人感四时不正之气,头痛憎寒作热,上喘嗽咳。反胃呕吐,恶心泻泄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气。 
大腹皮(黑豆水洗七次)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广陈皮(去白,三两) 半夏(汤泡洗七次,二两) 白芷 
(一 
两) 白术(土炒) 浓朴(姜制,炒) 桔梗 甘草(炙) 紫苏(各二两) 藿香(三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盅,姜三片,红枣一枚,煎一盅温服。 

卷下治暑主方
二香散
属性:治暑湿相搏,霍乱转筋,烦渴闷乱。 
藿香(二两) 半夏(姜制) 广陈皮 桔梗 白术(土炒) 浓朴(姜汁炒) 白茯苓 紫苏 白芷 
(各一两) 甘草(二两五钱) 黄连(去须,二两) 香薷(一斤) 扁豆(炒,八两) 大腹皮(黑豆水 
捶洗七次,一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盅,生姜三片,葱白二根,煎一盅,食后温服。 

卷下治暑主方
九味羌活汤
属性:治发热恶寒无汗,或自汗头痛项强,或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并宜服之。此药不犯 
三阳禁忌,为四时发散之通剂也。温证如神,暑亦可解。 
羌活 防风 苍术(各一钱五分) 甘草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细辛(各一钱,细辛用五分亦或可)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一片,煎至一盅温服。 

卷下治暑主方
人参败毒散
属性:治伤寒头痛,壮热恶寒,及风痰咳嗽,鼻塞声重。如心经蕴热,口舌干燥者,加黄芩,温暑 
通用,皆臻神妙。 
柴胡(去苗) 甘草(炙) 桔梗 人参(去芦) 羌活(去苗) 川芎 白茯苓(去皮) 枳壳(去穣, 
麸炒) 前胡(去苗,洗) 独活(去芦,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盅,姜三片,薄荷少许,同煎七分,去滓温服。 
以上正气驱邪之剂,但暑不可汗,微发解之,败毒散尤为调和之宗也。 

卷下治暑主方
香朴饮
属性:治伏热吐泻,虚烦霍乱。 
人参(去芦,八分) 茯苓(一钱) 甘草(炙,三分) 紫苏叶(七分) 木瓜(七分) 泽泻(五分或七分) 
香薷(一钱) 白扁豆(炒,七分) 法半夏(汤泡七次,五分) 广陈皮(七分) 浓朴(七分) 乌梅肉(七分) 
上 咀,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盅,食前热服。 
一发一敛,一驱一补,巧力并中长技也,当与六和汤并善。 

卷下治暑主方
枇杷叶散
属性: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 
枇杷叶(去毛,炙,二两) 香薷(七钱五分) 白茅根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 干木瓜(各一两) 
广陈皮(去白) 浓朴(去皮,姜汁炒) 丁香(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盅,姜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调下。 
以上辛散之剂。 

卷下治暑主方
缩脾饮
属性:消暑气,除烦渴,止吐泻霍乱。 
缩砂仁(研,四两) 干葛(二两) 白扁豆(炒香,去皮,二两) 乌梅肉 草果(炒,去壳) 甘草(炙,各 
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大碗,煎七分,以水沉冷服。 
消导解利之剂。 

卷下治暑主方
黄连解毒汤
属性:治实火燥乱,烦渴蓄热内甚等证,此所谓实火宜泻。 
黄连(去毛)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上咀片,水煎服。 

卷下治暑主方
人参白虎汤
属性:治伏暑发渴,呕吐身热,脉虚自汗。 
人参(一钱五分)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 甘草(炙,一钱) 
上 咀,入粳米一合,水二盅,煎一盅,不拘时热服。如伏暑作,寒热未解,宜和五苓散 
同煎服。伏热后或冷水沐浴或吃冷物,冷气在脾下不散,令日晡作寒惨壮热,浑身洒淅,宜加桂煎服便解。 

卷下治暑主方
白虎加苍术汤
属性:治中暑无汗,脉虚弱,腹满身重,口燥面垢,谵语发黄。 
石膏(二钱) 知母(去粗) 苍术(米泔水浸晒) 羌活(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作一剂,水二盅,糯米一撮,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下治暑主方
竹叶石膏汤
属性:治伏暑内外发热,烦躁大渴。 
石膏(研,一两六钱) 法半夏(二钱五分) 人参(二钱) 甘草(炙,二钱) 麦门冬(去心,五钱五分) 
淡豆豉(二钱) 糯米(一合)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盅,入青竹叶、生姜各五片,煎服。 

卷下治暑主方
三黄石膏汤
属性:治阳毒发斑,身黄如涂朱,眼珠如火,狂叫欲走,六脉洪大,燥渴欲死,鼻干面赤齿黄。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一钱) 石膏(一两五钱) 山栀(三十个) 香豉(二合) 
上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捶法入细茶一撮,煎之热服。 

卷下治暑主方
桂苓甘露饮合败毒散
属性:消暑更捷。 
以上诸方,皆大寒味,镇坠消毒之剂,驱暑之将军也。中用人参者,摄气保中,防骤损耳,此等药,必重病 
而后用,轻则惟前十方内酌用为妙。 

卷下治暑主方
百合汤
属性:病已愈而触犯者,用之最效。 
柴胡(去芦,一钱) 人参(去芦,五分)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知母(去粗,八分) 百合 
(一钱二分) 陈皮(去白,一钱) 生地黄(七分) 
渴加天花粉。胸中烦热加山栀。有微头疼加羌活、川芎。呕吐入姜汁炒半夏。胸中饱闷加枳壳、桔梗。食复 
者加枳实、黄连。甚重大便实者加大黄。胸中虚烦加竹茹、竹叶。瘥后干呕,错语失神,呻吟睡不安者,加黄连、 
犀角。咳喘者加杏仁。心中惊惕为血少,加当归、茯神、远志。虚汗加黄 。脾虚加白术。腹如雷鸣加煨生姜。劳 
复时热不除,加葶苈、乌梅、生姜汁。 
上 咀,水二盅,姜三片,捶法醋煮鳖甲,煎之温服。 

卷下丸散方类
加味胃苓丸
属性:苍术(五两) 陈皮(三两) 浓朴(二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术(四两) 云茯苓(二两) 肉桂(二 
两) 猪苓(二两) 泽泻(去粗,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黄连(去毛,姜炒,二两) 白芍(炒,二两) 
上为末,蜜丸,清米汤下,每服五六十丸。 

卷下丸散方类
黄龙丸
属性:治伏暑发热,烦渴呕吐恶心。 
黄连(去毛,极净者,二斤) 
上以好醋五升,煮干为末,面糊丸梧子大,热汤下,每服三十丸。 

卷下丸散方类
消暑丸
属性: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和。 
半夏(一斤) 生甘草 云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热汤下。此药味平,备一斑耳。 

卷下丸散方类
玉露散
属性:治暑渴。 
寒水石 滑石(去黄垢土) 石膏(火 ) 栝蒌根(各二两)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新水调下。 

卷下丸散方类
却暑散
属性:治冒暑伏热,头目眩晕,呕吐泄痢,烦渴背寒面垢。 
赤茯苓 生甘草(各四两)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