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72-张卿子伤寒论 >

第26章

472-张卿子伤寒论-第26章

小说: 472-张卿子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阴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之。 
王宇泰云。在太阳。则脉浮无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当亦无汗。而不言者。谓阴 
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黄而用桂枝者。以阴病不当更发其阳也。须识无汗亦有用 
桂枝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 
汤。以温其脏。 
张兼善云。经言辈字。谓药性同类。惟轻重优劣不同耳。四逆汤。甘辛相合。乃大 
热之剂。苟轻用之。恐有过度之失。所以仲景不为定拟也。莫若以理中循循而用之。至 
为稳当。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太阴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太阴入腑。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 
十余行者。脾家实。腐秽去也。下利烦燥者死。此以脾气和。逐邪下泄。故虽暴烦下利 
日十余行。而利必自止。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表。 
加芍药以和里。 

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桂枝加芍药汤方第八十三
属性: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 

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桂枝加大黄汤方第八十四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 
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娄氏云。用四逆辈。固所当然。复用桂枝大黄。夫大黄大寒。何为用于阴经。又兼 
桂枝。寒热相杂。何也。曰。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为寒在中焦。以四逆等汤温其脏。此本经当用之药也。其太阳病。反下之。表邪 
未解。乘虚传于太阴。因而腹满时痛。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为宜。 
赵嗣真云。太阴腹满证有三有次第传经之邪。有直入本经之邪。有下后内陷之邪。 
不可不辨。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 
动故也。 
腹满痛者。太阴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 
药攻满痛者。宜少与之。以胃气尚弱。易为动利也。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属性: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 
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 
也。 
欲吐不吐心烦者。表邪传里也。若腹满痛则属太阴。此但欲寐。则知属少阴。五六 
日邪传少阴之时。自利不渴者。寒在中焦。属太阴。此自利而渴。为寒在下焦。属少阴。 
肾虚水燥。渴欲引水自救。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也。经曰。下利欲饮水者。 
以有热故也。此下利虽渴。然以小便色白。明非里热。不可不察。 
王三阳云。此寒中阴经而传入阴脏者。虽引水自救。浮阳在上也。若有大渴。方可 
论阳邪传阴热证。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阴阳俱紧。为少阴伤寒。法当无汗。反汗出者。阳虚不固也。故云亡阳。以无阳 
阴独。是属少阴。内经曰。邪客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少阴寒甚。是当咽痛 
而复吐利。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咳而下利。里寒而亡津液也。反以火劫。强责少阴汗者。津液内竭。加火气烦之。 
故谵语小便难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此少阴 
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故不可发汗。 
王三阳云。此无发热证。故不可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脉微为亡阳。表虚不可发汗。脉弱涩为亡阳。里虚复不可下。 
王三阳云。脉弱涩。涩者、阴也。涩为血少。乃亡阴也。故不可下。阳字误。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 
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脉紧者。寒甚也。至七八日传经尽。欲解之时。自下利。脉暴微者。寒气得 
泄也。若阴寒胜止。阳虚而泄者。则手足厥而脉紧不去。今手足反温。脉紧反去。知阳 
气复。寒气去。故为欲解。下利烦躁者逆。此正胜邪微。虽烦。下利必自止。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下利。恶寒蜷卧。寒极而阴胜也。利自止。手足温者。里和。阳气得复。 
故为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恶寒而蜷。阴寒甚也。时时自烦。欲去衣被。为阳气得复。故云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阳脉当浮。而阳脉微者。表邪缓也。阴脉当沉。而阴脉浮者。里气和也。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调和。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阳生于子。子为一阳。丑为二阳。寅为三阳。少阴解于此者。阴得阳则解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经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吐利。手足不厥冷者。则阳气不衰。虽 
反发热。不死。脉不至者。吐利暴虚也。灸少阴七壮。以通其脉。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膀胱、太阳也。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复传太阳。太阳 
为诸阳主气。热在太阳。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血。少气为热所乘。则血散下行。 
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 
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但厥无汗。热行于里也。而强发汗。虚其经络。热乘经虚。迫血妄行。从虚而出。或 
从口鼻。或从目出。诸厥者。皆属于下。但厥为下厥。血亡于上。为上竭。伤气损血。 
邪甚正虚。故为难治。 
王宇泰云。但厥无汗。热入里而外寒甚也。当温之。而强发其汗。则卫寒甚而汗不 
能出。必内伤其荣血而妄行也。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针经曰。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此内外寒极。纯阴无阳。故云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吐利者。寒甚于里。四逆者。寒甚于表。躁烦则阳气欲绝。是知死矣。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四逆恶寒而身蜷。则寒甚。脉不至。则真气绝。烦、热也。躁、乱也。若愤躁之躁。从烦 
至躁。为热来有渐。则犹可。不烦而躁。是气欲脱而争也。譬犹灯将灭而暴明。其能久 
乎。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肾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少阴病。六七日不愈而息高者。生气断绝也。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 
不得卧寐者死。 
阴气方盛。至五六日传经尽。阳气得复则愈。反更自利。烦躁。不得卧寐。则正气 
弱。阳不能复。病胜脏。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剂 
发汗以散之。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第八十五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味甘热) 细辛(二两味辛热)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日三服。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 
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二三日。邪未深也。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散之。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第八十六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服。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赵嗣真云。仲景发汗汤剂。各分轻重不同。至少阴发汗二汤。其第一证。以少阴本无 
热。今发热。故云反也。盖发热为邪在表而当汗。又兼脉沉。属阴而当温。故 
以附子温经。麻黄散寒。而热须汗解。故加细辛。是汗剂之重者。第二证。既无里寒之 
可温。又无里热之可下。求其所以用麻黄附子之义。则是脉亦沉。方可名曰少阴病。身 
亦发热。方行发汗药。又得之二三日。病尚浅。比之前证亦稍轻。故不重言脉证。而但 
曰微发汗。所以去细辛加甘草。是汗剂之轻者。 
又云。四逆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二汤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脉经曰。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则得之于寒。二三日以上。寒极变热之时。 
热烦于内心中烦。不得卧也。与黄连阿胶汤。扶阴散热。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黄连阿胶汤方第八十七
属性:黄连(四两味苦寒) 黄芩(一两味苦寒) 芍药(二两味酸平) 鸡子黄(二枚 
味甘温) 阿胶(三两味甘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者。搅 
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以 
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客热。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 
阳气弱。阴气胜也。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灸之。助阳消阴。与附子汤。温经 
散寒。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附子汤方第八十八
属性:附子(二枚去皮味辛热) 茯苓(三两味甘平) 人参(二两味甘温) 白术(四两 
味甘温) 芍药(三两味酸平)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