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张卿子伤寒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针经曰。脉软者病将下。弱为阴脉。当责邪在里。得病二三日。脉弱。是日数虽浅
而邪气已入里也。无太阳证。为表证已罢。无柴胡证。为无半表半里之证。烦躁心下硬
者。邪气内甚也。胃实热甚。则不能食。胃虚热甚。至四五日。虽能食。亦当与小承气
汤微和之。至六日。则热甚。与大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多者。为津液内
竭。大便必硬。则可下之。小便少者。则胃中水谷不别。必初硬后溏。虽不能食。为胃
实。以小便少。则未定成硬。亦不可攻。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
下之。宜大承气汤。
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伤寒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
邪热内甚。上熏于目也。无表里证。大便难者。里实也。身大热者。表热也。身微热
者。里热也。针经曰。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则证近危恶
也。须急与大承气汤下之。
阳明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邪热入腑。外发热。汗多者。热迫津液将竭。急与大承气汤。以下其腑热。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邪热传入腑。而成腹满痛者。传之迅也。是须急下之。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邪气实也。经曰。大满大实。自可除下之。大承气汤下其满实。若腹满
时减。非内实也。则不可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是
减不足言也。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
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土。少阳木。二经合病。气不相和。则必下利。少阳脉不胜。阳明不负。是不
相克。为顺也。若少阳脉胜。阳明脉负者。是鬼贼相克。为正气失也。脉经曰。脉滑者。
为病食也。又曰。滑数。则胃气实。下利者。脉当微。厥冷。脉滑数。知胃有宿食。与大
承气汤。以下除之。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
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七八日。邪入腑之时。病患无表里证。但发热虽脉浮数。亦可与大承气汤下之。浮
为热客于气。数为热客于血。下之邪热去。而浮数之脉俱当解。若下后数脉去。而脉但浮。
则是荣血间热。并于卫气间也。当为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之证。
此下之后。浮脉去而数不解。则是卫气间热。合于荣血间也。热气合并迫血下行。胃虚
胁热。消谷善饥。血至下焦。若大便利者。下血乃愈。若六七日不大便。则血不得行。
蓄积于下。为瘀血。与抵当汤。以下去之。
张兼善云。攻下之法。须外无表证。里有下证。然后可攻。上言无表里证。况脉更
浮数。何故言可下之。曰。此非风寒之所病。是由内伤而致然也。若外不恶寒。里无谵语。
但七八日发热。消烁津液。乃阳盛阴虚之时。苟不攻之。其热不已而变生焉。故不待沉
实而攻之。
许叔微云。凡伤寒当下之证。皆从太阳阳明在经之邪而入于腑。故下之。今不言阳
明病。而止云病患无表里证。此非自表之里而病也。但为可下。故编入阳明篇中。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胁热而便脓血也。
下后脉数不解而不大便者。是热不得泄。蓄血于下。为瘀血也。若下后脉数不解。而
下利不止者。为热得下泄。迫血下行。必便脓血。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
中求之。
金匮要略曰。黄家所起。从湿得之。汗出热去。则不能发黄。发汗已。身目为黄者。
风气去。湿气在也。脾恶湿。湿气内着。脾色外夺者。身目为黄。若瘀血在里发黄者。则
可下。此以寒湿在里。故不可下。当从寒湿法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当热甚之时。身黄如橘子色。是热毒发泄于外。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
则能出。小便不利。小腹满者。热气甚于外。而津液不得下行也。与茵陈汤。利小
便。退黄逐热。
王海藏云。熏黄。湿病也。一身尽痛。橘子黄。黄病也。一身不痛。
唐不岩云。熏黄阴黄也。橘子黄阳黄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伤寒身黄。胃有瘀热。当须下去之。此以发热为热未实。与栀子柏皮汤解散之。
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栀子柏皮汤方第八十一
属性:栀子(十五个味苦寒) 甘草(一两味甘平)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黄也。伤寒为寒湿在表。发黄为瘀热在里。与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除热散湿。
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第八十二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味甘温) 赤小豆(一升味甘平) 连翘(二两连翘根也苦寒)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甘温) 大枣(十二枚味甘温) 生梓白皮(一升苦寒) 生姜
(二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半日则尽。
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甘温。佐以甘平。以汗为故。正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
者。亦取其水味薄。则不助湿气。
娄氏云。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身黄。小便利而身不疼者。海藏所谓
干黄是也。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治身黄小便利而一身尽痛者。活人所谓中湿是也。
卷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属性:少阳之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
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少阳受邪。故口苦。咽干。目眩。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之脉。起于目 。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风壅则为热。少阳
中
风。气壅而热。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以吐除烦。吐则伤气。
气虚者悸。以下除满。下则亡血。血虚者惊。
或云。少阳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为中风。口苦。咽干。目眩。为伤寒。
王宇泰云。误吐气虚者悸。误下血虚者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
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
客少阳。为半在表半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亡津液。胃中干燥。少阳之邪因传入胃。
必发谵语。当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胃和则愈。不下。则胃为少阳木邪干之。故烦而悸。
王宇泰云。凡头痛俱为在表。惟此头痛为少阳者何也。以脉弦细。可汗不可汗。当
以此为法。
王海藏云。少阳半表里。用小柴胡。名三禁汤。然亦须辨表里症孰多。假令头痛往
来寒热。脉浮。但有其一。即为表也。口失滋味而渴。胁下满。手足温。腹中不和。
大小便或秘而不通。或泄而不调。但有其一。即为里也。如无上下表里症。余皆虚
热也。是病在其中矣。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
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转入少阳。是表邪入于里。胁下硬满。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若已经吐下。脉沉紧者。邪气入腑。为里实。尚未可吐下。而脉沉紧。为传里虽深。未全
入腑。外犹未解也。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
发谵语。若柴胡证不罢者。则不为逆。柴胡证罢者。坏病也。详其因何治之逆以法救之。
王宇泰云。救坏病。助荣卫。生津液。桂枝汤求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关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大。上关上。知三阳合病。胆
热则睡。少阴病。但欲眠睡。目合则无汗。以阴不得有汗。但欲眠睡。目合则汗。知三
阳合病。胆有热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表为阳。里为阴。邪在表。则外有热。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外无大热。内有躁
烦者。表邪传里也。故曰阳去入阴。
又云。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也。盖
内热曰烦。谓心中郁烦也。外热曰躁。谓气外热躁也。内热为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
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
阳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紧。今脉小者。邪气微
而
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寅卯辰少阳木王之时。
卷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属性: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
而食不下。下不得升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阴寒在内而为腹痛者。则为常痛。此阳
邪干里。虽痛而亦不常痛。但时时腹自痛也。若下之。则阴邪留于胸下。为
结硬。经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王三阳云。此风寒中于太阴经。非阳邪传里也。若阳邪传里。正当下之。何结硬之
有。况痞字与硬字亦自分别。邪之初起。必先入经而后入腑脏。此邪中太阴经。其病犹
在上膈。非中脏腑之阴证也。当用辛甘之药温散之。则邪散去而自和矣。今误下之。则
邪气乘虚入胸膈间作硬耳。
黄仲理云。宜理中汤。阴经少有用桂枝者。如此证。若肺浮。即用桂枝汤微汗之。
若恶寒甚不已者。非理中四逆不可。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脾也。主营四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者。风淫末疾也。表邪少则微。里向
和则涩而长。长者、阳也。阴病见阳脉则生。以阴得阳则解。故云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脾为阴土。王于丑亥子。向阳。故云解时。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阴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