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72-张卿子伤寒论 >

第18章

472-张卿子伤寒论-第18章

小说: 472-张卿子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甘缓结。苦泄热。桃仁大黄之苦。以 
下结热。 
王宇泰云。按玩仍在字。则邪气为不传于里。非犹浅也。膀胱为太阳本经。曰热在 
下焦。曰少腹硬满。曰小便自利。皆膀胱之证。故总结曰。随经瘀热也。在里二字。要 
看得活。非三阴之里。乃随经膀胱之里也。 
成氏云。人之所有。气与血也。气为阳。气留而不行者。则易散。以阳病易治故也。 
血为阴。血蓄而不行者。则难散。以阴病难治故也。血蓄于下。非大毒驶剂则不能抵当。 
故治蓄血曰抵当汤。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 
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与茵陈汤。身黄脉沉结。少腹 
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热。为热结下焦。而为蓄血也。与抵当汤以下蓄血。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 
丸。 
伤寒有热。少腹满。是蓄血于下焦。若热蓄。津液不通。则小便不利。其热不蓄津 
液。而蓄血不行。小便自利者。乃为蓄血。当与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之。然此无身黄 
屎黑。又无喜忘发狂。是未至于甚。故不可余驶峻之药也。可与抵当丸。小可下之也。 
王宇泰云。按身黄屎黑。喜忘发狂。亦是推展之词。若根据上文。只是满而不硬耳。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抵当丸方第四十八
属性:水蛭(二十个味苦寒) 虻虫(二十五个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 
黄(三两) 
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时。当下血。若不下 
者。更服。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饮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则水不内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 
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水多而小便不利。则水蓄于内而不行。必苦里急也。 

卷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属性: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 
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 
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 
气入里。与阳相结者。为结胸。以阳受气于胸中故尔。与阴相结者。为脏结。以阴受之。 
则入五脏故尔。气宜通。而塞故痛。邪结阳分。则阴气不得上通。邪结阴分。则阳气不 
得下通。是二者。皆心下硬痛。寸脉浮关脉沉。知邪结在阳也。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知邪结在阴也。阴结而阳不结。虽心下结痛。饮食亦自如故。阴气乘肠虚而下。故时时 
自下利。阴得阳则解。脏结得热证多。则易治。舌上白苔滑者。邪气结。胸中亦寒。故 
云难治。 
王宇泰云。按本文云。如结胸状。则与结胸当有分别矣。注曰是二者。皆心下硬痛。欠 
稳当。如结胸状。饮食如故。只是按之不痛耳。既结于脏。而舌白苔。又为胸寒。外证 
上下俱病。故难治也。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 
里无热。经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以表里皆寒。故不可攻。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 
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表中阴邪入里。结于心下。为痞。 
张兼善云。或谓成注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既无热而恶寒。为阴证。安可有下 
之理。又岂止作痞而已哉。夫仲景所谓阴阳者。指表里而言也。病在表则当汗。而反下之。 
因作结胸。病在里。尚未入腑。而辄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与痞者。下之太早故也。 
又云。风邪入里则结胸。寒邪入里则为痞。然此皆太阳病之所致。非阴证之所为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 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项强。亦 
如柔 之状也。与大陷胸丸。下结泄满。 

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大陷胸丸方第四十九
属性:大黄(半斤味苦寒) 葶苈(半升熬味苦寒) 芒硝(半升味咸寒) 杏仁(半升 
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 
钱 
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 
如药法。 
大黄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热。葶苈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取 
其润利。皆以下泄满实物也。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 
心下虽结。是在表者犹多。未全结也。下之。重虚邪气复结。则难可制。故云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 
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 
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 
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则不恶 
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 
乘虚则陷。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气内陷。动数之脉所以变迟。而 
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结。脉不得而沉也。客气者。外邪乘胃中空虚入里。结 
于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气动膈也。金匮要略曰。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短气躁烦心中 
懊。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 
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 
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也。 

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大陷胸汤方第五十
属性:大黄(六两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咸寒) 甘遂(一钱苦寒)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 
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大黄谓之将军。以苦荡涤。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 硬。夫间有遂以通水也。 
甘遂若夫间之遂。其气可以直达透结。陷胸三物为允。 
王宇泰云。低者举之。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 
利药之中。此驶剂也。伤寒错恶。结胸为甚。非此不能通利。剂大而数少。须其迅速。 
分解邪结也。 
朱丹溪云。此证经曰胃中空虚。曰短气、躁烦。曰脉浮。此汤不可轻用。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 
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以心下痛。按之实硬。是以为结胸。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 
张兼善云。经言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此不云下后。则云伤寒六七日。结 
胸热实。此亦不因下早而结胸者何也。夫下早结胸。事之常。热实结胸。事之变。其热 
实传里为结胸。乃法之关防不尽者。故仲景述其证以注方于其下也。此可见古人用心。曲 
尽其妙。且如下章以水结胸胁。但头汗出者。以大陷胸汤主之。亦在常法之外。故条列 
其证以彰其理也。亦或其人本虚。或曾吐下而 
里气弱。外邪因入。故自为结胸者也。然所入之因不同。其证治则一理而已。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 
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 
柴胡汤下之。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 
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蓄而不行也。与大陷 
胸汤。以逐其水。 
活人云。水结胸。小半夏加茯苓汤。小柴胡去牡蛎汤。亦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 
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 
日晡潮热者。属胃。此日晡小有潮热。非但在胃。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是一腹之中。上下邪气俱甚也。与大陷胸汤。以下其邪。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 
结胸脉沉紧。或寸浮关沉。今脉浮滑。知热未深结。与小陷胸汤。以除胸膈上结热也。 
王宇泰云。上文云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是不待按而亦痛也。此云按之则痛。是手 
按之。然后作痛耳。上文云。至少腹是通一腹而言之。此云正在心下。则少腹不硬痛可 
知矣。热微于前。故云小结胸也。 

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小陷胸汤方第五十一
属性: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味苦寒)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 
王海藏云。大陷胸治热实。大陷胸丸兼喘。小陷胸治痞。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 
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 
而愈甚。故不能卧。而但欲起也。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 
本有寒分医见心下结而反下之。则太阳表邪。乘虚入里。利止则邪气留结。为结胸。 
利不止。至次日。复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热下攻肠胃。为挟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 
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 
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若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 
作结胸。为欲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