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72-张卿子伤寒论 >

第14章

472-张卿子伤寒论-第14章

小说: 472-张卿子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经汗下。宜石膏竹叶汤。又云。太阳汗解后。不宜复行暖剂。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 
得按者。与桂枝甘草汤。以调不足之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桂枝甘草汤方第二十五
属性: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 
沈亮宸云。今人此证。则用黄 。可见黄 与桂枝。性用不甚相远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名曰奔豚。发则 
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与茯 
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降肾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第二十六
属性: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五枚擘味甘平) 桂枝 
(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 
用之。 
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气。煎用甘澜 
水者。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汗后腹满。与下后腹满不同。 
吐后腹胀。与下后腹满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 
知非里实。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第二十七
属性:浓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 生姜(半斤切味辛温) 半夏(半斤洗味辛平) 人 
参(一两味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浓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 
以益脾胃。半夏生姜之辛。以散滞气。 
王三阳云。曰吐曰下后。胀满为实者。表邪未除而误下之故也。此发汗后。邪气已 
散矣。故知非里实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 
振 
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吐下之后。阳气虚陷。虽心下逆满。皆阳虚不能主持中气也。故与白术甘草以补中 
枝。以益阳。茯苓以泄满。 
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为 
邪在表。当发汗。脉沉紧。为邪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 
外虚。则不能主持诸脉。身为振振摇也。与此汤以和经益阳。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第二十八
属性:茯苓(四两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苦甘温) 甘草(二 
两炙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参服。 
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 
草。行阳散气。 
沈亮宸云。满用术甘。非石山立斋。谁与言此。茯苓、松根气所结。故降逆气。虚 
者尤宜。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 
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汗出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二十九
属性: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卫。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 
安正气。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 
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茯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四逆汤方第三十
属性:茯苓(六两味甘平) 人参(一两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 
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沈亮宸云。正虚有邪。正欲胜邪而不能。故烦躁。温其正气。邪自除矣。又云。大青 
龙烦躁者。实也。茯苓四逆汤烦躁者。虚也。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 
表解。里未和。与调胃承气汤。和胃气。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 
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而渴。此膀胱蓄热津液不行也。与五苓散。以利水行津。 
发汗。已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若脉 
浮者。表未解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甚实也。微热、消渴者。热未成 
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五苓散方第三十一
属性:猪苓(十八铢味甘平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 
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为甘。甘甚而反淡。甘缓而淡渗。猪苓、白术、茯苓。三味 
之甘。润虚燥而利津液。咸味下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辛甘发散为阳。桂枝之 
辛甘。以和肌表。 
张兼善云。烦渴用白虎。宜也。其用五苓散。渗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证已解。 
邪传里而烦渴者。今脉尚浮。身有微热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 
术茯苓之甘淡。以润虚燥也。 
王宇泰云。此说亦未莹。太阳、经也。膀胱、腑也。膀胱者。溺之室也。五苓散者。 
利溺药也。膀胱者。津液之府。故东垣以渴为膀胱经本病。然则治渴者。当泻膀胱之热。 
泻膀胱之热者。利小便而已矣。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 
邪气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甘草汤方第三十二
属性: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 
两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 
散主之。 
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邪传里也。里 
热甚。则能消水。水入则不吐。里热少。则不能消水。停积不散。饮而吐水也。以其因 
水而吐。故名水逆。与五苓散。和表里。散停饮。 
娄氏云。既曰里热少。不能消水。与五苓。则前治烦躁消渴。益爽然矣。 
未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 
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多。亡阳。胸中阳气不足者。病患手叉自冒心。师见外证。知阳气不足也。又 
试令咳而不即咳者。耳聋也。知阳气虚明矣。耳聋者阳气虚。精气不得上通于耳故也。 
王三阳云。看此病。当常思少阳柴胡证。但强弱自不同耳。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饮水多。喘者。饮冷伤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伤肺也。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 
气。胃气大虚。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 
者。是也。热气伏于里者则喜睡。今热气浮于上。烦扰阳气。故不得眠。心恶热。热甚 
则必神昏。是以剧者。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 而愤闷。懊 者。俗谓鹘突是也。内 
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豉汤方第三十三
属性: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香豉(四合绵裹寒)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 
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 
成氏云。吐证亦自不同。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膈。则谓之实也。应以瓜蒂散吐 
之。瓜蒂散。吐胸中之实邪也。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 
子汤吐之。此吐胸中虚烦也。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少气者。热伤气也。加甘草以益气。呕者。热烦而气逆也。加生姜以散气。少气则 
气为热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补之可也。呕则气为热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可也。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甘草豉汤方第三十四
属性: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生姜豉汤方第三十五
属性: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 
塞。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邪气在里之时。若大下后。身热去。心胸空者。为欲解。若大下后。身 
热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 
热气已收敛于内。则外身热去。虚烦。为热客胸中。未结为实散漫为烦。是以身热不去。 
六七日。为欲解之时。以热为虚烦。故云未欲解也。与栀子豉汤以吐除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