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奇-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林紫纹笑着说:“那就算他找过国营企业,之后又来找的咱们,可你想过么,就算是这个广种薄收的种子撒到咱们家的这块盐碱地来了,也用不着市长大人亲自上门来和咱们说吧,随便打个电话通知咱们一声,咱还不得主动屁颠屁颠的提着礼物上门去看他呀?”
“这是人家做市长的没架子。”王玉梅说。
林从武摇头否定了妻子的说法,郭德刚也说:“嫂子这话不太对,做领导的有时候就得端着点架子,不然不能服众,工作也不好开展。”
“我看他做这个姿态,八成是想让咱们送礼!”三胖子说完仿佛自已道破了天机一样一拍大腿,可惜没人理他这个茬。
郭德刚说:“咱先不管这市长是什么动机,人家专程上门来了。就说明有很大诚意,并且我觉得上市对我们将来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觉得这就够了。”
“万一他打什么歪主意怎么办?”杨霖反驳说:“上市的话公司可就不是咱们自己的了,到时候麻烦事多不说,万一市长提出什么政府参股或兄弟单位扶助什么的,咱们可没那功夫陪他玩!”
三胖子也附和:“是啊,万一遇到电视里演的那种情况,公司被人家控股收购了,咱们岂不是把公司丢了?”
那边林紫纹等几个人都乐了,六猴儿笑着说三胖子:“你别跟着瞎搅和了,只要咱们让流通股少一些,就算有人想恶意收购也没机会的。”
不知不觉丢了个人,三胖子哦了一声不言语了,李泽涛和王宇都笑起了这个还是有些不学无术的胖子,沉默了半天的林从武开口了,问林紫纹:“你猜到市长找咱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吧?说说?”
“这是找咱们帮忙来喽!”林紫纹笑嘻嘻地扬了扬眉毛:“市长大人有难题解决不了了,实在没别的办法,只好找咱们了!”
“不会吧?你真能扯,山城好歹也有几十万人呢,下面有人民群众做事,上面有党和国家领导,做市长的有难题早向上反映了,还用找咱们这么个私营企业帮忙?”杨霖不信。
不单杨霖不信,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林紫纹这番话过于夸大,太把自己当大瓣蒜了。可林紫纹拉下来娓娓道来的一番却扭转了他们的想法,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做市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做这一任的市长,徐笑庸的工作更不容易。
听说有这么多企业要同时一夜之间倒闭,给国家打过工的林从霸占、王玉梅和郭德刚的心情很复杂,一时间感慨万千。六猴儿迅速的给想像不出几万人失业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的三胖子算了一笔账,在山城的人口总数里,老年人、孩子、学生,这些是需要社会供养的,退休工人、残疾人等,这些也大多是不创造价值的,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教师、社区工作者等,这些是靠地方财政的税收来发工资的,上面这些人的总数量占了社会整体人数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剩下的人才是财富的创造者,而刚刚林紫纹说了,这些创造者们将要有一半左右的人面临失业了。
山城的一半人同时失去经济来源?三胖子听六猴说完后只吐出了四个字,太可怕了。在座的人包括刚给三胖算了道数学题的六猴儿都皱起了眉头,如果真像林紫纹说的那样,山城要有多半企业倒闭,那到时候给山城带来的震动可不亚于一场地震了。大家也马上明白了林紫纹为什么说市长是来求紫禁城的,面临着解决几万失业人口就业问题的巨大压力,剩下没倒闭的国企又都个个半死不活的,市长能不急么?
李泽涛手抚下巴,沉吟着说:“那也就是说,市长的想法是让紫禁城上市,然后筹到一大笔资金后用这笔钱扩大生产也好做别的也行,总之只要招工用人就行了,这样他就能通过这招来缓解将来的就业压力了?”
“嗯。”林紫纹点头:“如果我是山城的市长,我也会第一个想到用紫禁城这枚棋子抗一下洪,以咱们这两年的表现,相信徐市长也能看出来了,紫禁城帮他消化几千人的就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鹰派们沉默了,看来市长并不是为了捞政绩或谋好处才找紫禁城的,就算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做这件事的出发点也是好的,是为老百姓们找出路。
“这么说来,我觉得,我们应该支持他。”李泽涛有了同意接受市长的橄榄枝的意思。
杨霖还是不太情愿:“不就是解决几千人的就业么,咱们就算不上市,到明年这个时候也能再招收两三千个工人了。”
郭德刚欲言又止,倒是王玉梅的话也说出了他的想法:“霖霖,紫纹不是说了么,那可是好几万人尼,要是咱们上了市的话,用得到的钱再做些别的实事,也能多安排些失业的人工作是不是?”
“怎么安排那些人是人家市长的事,咱们想跟着操这个心也未必使得上劲吧?”杨霖说完又觉得自己有些小家子气了,又补充说:“这事我也没主意了,紫纹,你自己做主吧!”
“其实这是件好事。”林紫纹说完看看大家,大伙也都用点头来表示同意他的说法。
“不光对失业的那些人来说是好事,对政府来说也是,对我们来说更是。”林紫纹用手势止住想插嘴的杨霖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也担心被人趁机利用,不要紧,就算是利用我们也不吃亏,这件事是互利互惠的,并且我认为,这是紫禁城自成立以来最大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我们明天的发展将不可限量,所以,徐市长的这个忙,我们帮了。”
鹰派们没吭声,王宇忍不住替大伙问道:“那你觉得,三家企业里让哪个上市比较好?”
林紫纹笑着摆了摆手:“上市是肯定要上市的,不过不是这三家。”
暴发户的三条线早已用市场和技术戌紧紧的绞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林紫纹压箱底的宝贝,他可不想冒冒然的给未来的集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先上了市。
“不是这三家?”大伙都疑惑了,这三家是市长钦点的不说,在这三家之外,紫禁城最大的企业也不过是个几百人的建筑公司,用它上市?证券市场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林紫纹拿起桌上已经倒空了的红梅葡萄酒的酒瓶,指着最下面的一行小字念道:“中国吉林省山城葡萄有限公司。市长不是想搞上市企业么,那咱们就帮他们忙,给这个厂名中间加上两个字,就在有限公司前面加上,股份。”
说完林紫纹不理大家的愕然,又接着说道:“这个厂名和商标我看就特例一下,不要改了,天池商标还是有些品牌效应的,不过另一个家要上市的话,这名字可得跟着咱们走了,原来的山城人造毛皮厂名字虽然挺响亮,可今后的流行趋势是纯天然的,这名字必须改掉,我已经把这个厂的新名字想好了,简称紫禁城服装厂,全称就叫紫禁城高档制衣股份有限公司。”
【208】比较近
徐笑庸这几天非常忙,为了葡萄酒公司和人造毛皮厂股份制的事,他又是见省领导又是专程下基层和工人谈,上下疏通忙得脚打后脑勺。
想想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些市长和书记们的风光样子,徐笑庸觉得自己的这个山城市长做得挺窝囊。这不,人家都是坐在清水衙门里等着有求于政府的人上门,自己却跑上跑下的帮紫禁城干活,像个不领钱光干活的跑腿的。
那天紫禁城的头头脑脑们在聚宾楼酒家请徐笑庸吃饭的时候,徐笑庸还以为他们决定给公司上市了,欣然前往赴宴。可没想到人家却委婉的拒绝了这件事,徐笑庸还想动员动员,紫禁城却给他画了个道。
回去后经过一番盘算,徐市长决定赌一把,就按紫禁城的意思办。既然人家紫禁城对入股葡萄酒公司和人造毛皮厂成竹在胸,那干脆就把这两匹死马当成活马医一下试试,把它们交给紫禁城的能人吧。
于是徐市长成了紫禁城的说客和跟腿的,一点儿好处不得不说,还总把个人时间往里搭。不过徐笑庸不抱怨,既然紫禁城的能人一眼就看出自己想让紫禁城上市是为了解决山城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徐笑庸也想看看,这位目光犀利的能人是不是真的能像他说的那样,用这两家亏损企业给山城创造五千个就业岗位。
……
九月菊花遍地黄,校园里再次响起朗朗读书声,两手空空不背书包的林教主也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可惜迟到早退依然故我,丝毫没有莘莘学子的样子。
陈老师做了高一一班的班主任,可年级组长却不是他。除了从他手底下带起来考入J中高中的那些学生之外,出于他以前从末教过高中的原因,托关系走后门把孩子塞到他的班里的家长并不多,所以这一次陈老师的班上没有了当年初一四班的课桌挤到讲台前的辉煌景象,班上和其它班级差不多,也是六十多人。
第一天报道时,林紫纹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老班长赵刚、游戏迷李超、敦厚的贾晓左、做了一夏天喷漆工学徒的张勇,还有交了五千夫钱“赞助费”才进了J中的王光武。
张勇不失林紫纹所望的达到了J中的录取分数钱,林紫纹这边也没落空,紫禁城制药厂悄悄把地区冷库承包了下来,使张勇的爸妈又回去上了班。开学那天大家见到张勇时都觉得他有些变了,有人觉得他成熟了许多,有人发现他晒黑了,还有鼻子比较敏感的林教主在他身上闻到了没彻底洗去的油漆味。
已经对继续读书不报希望的张勇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又回来念书了,激动的同时也下了决心,要努力考上一类大学,将来毕业后一定要找份好工作,不像父母那样没有本事,四十岁了还面临失业危机,为了生计奔波。
王光武比较倒霉,因为有两门考试发挥失常,最后总成绩离J中的录取线差了两分,只考中了普通高中的十一中学,两分并不是很大的数字,王光武家本想走后门找找人想办法把这两分改回来,可没想到这两年开始教育局对中考分数管理极严,连差0。5分的学生都被卡住了,谁想走后门都不行。无奈之下,不想让儿子去普通高中上学的王光武家只好给王光武交了五千块钱的“赞助费”这才把王光武送进了J中。
“赞助费”这东西除了一纸收据之外,连个合同、发票之类的东西都没有,具体是什么钟许多人交过之后还是搞不明白。J中的六个班级四百名高一新生里有六十多人是交了“赞助费”才拿到入学资格的,这一下就是三十多万块钱,教育局打了六十多张白条子就把钱收去了,花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人监管,交钱的人不得而知。
反正交了钱有书念就行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也管不了这许多了,王爸爸把那张收据随手给了儿子,后来这张盖着教育局什么什么办的模糊印章的白条子成了王光武在班级里显摆的东西,又瘦又小的王光武经常从文具盒里拿出这张纸给新结识的朋友看,然后以过来人的口气孜孜劝戒说,考试时要认真啊,千万别学我,两分花了我爸爸五千块钱,一分就是两千五。
同样以两分之差与向住的学校失之交臂的还有一个人,这位就是又和林紫纹做了同桌的肖静。大伙都没想到她也会发挥失常没拿到一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学校里,继续和大家做三年同学。
曾经丢下了“咱们一高中再见”的豪言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