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化中的艳欲主义:爱欲正见-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名词。就此而言,左道也可以说是女人之道,但这并不是说,左道是女人的修行之道,而是指男人借助于女人进行修行,离开了女人也就没有了左道,因此,在左道修行中,女人是受到崇拜的对象。再者,〃左〃还有〃爱欲〃之意,在印度古代文化中,女人总是和爱欲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密教左道的修行实践总是离不开女人和性爱,密教为此而大受非难:理论上是沉溺不返,实践上是享乐荒淫,与它比较起来,似乎任何淫秽的东西都会显得纯洁了。实际上,使密教声名狼藉的淫乱放荡不可能仅是一种蜕化堕落的标志。因为密教曾经是印度文化发展中一个最强有力的因素;密教的女行学说和实践,在印度古代并不是淫秽的象征,而是被认真对待的严肃问题,决不可能是堕落无聊。在印度远古的吠陀文化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信仰和实践,吠陀文献便描绘了许多与性爱仪式相关的文化习俗,然而它们主要是高度父权制文化中的产物。因此,吠陀文化不可能也没有给妇女留下任何崇高的地位,与此相反,密教则非常注重女性。尽管密教像吠陀文化一样充满了咒术和仪式,但很明显,它与吠陀文化的传统并非一脉相承,甚至是反对吠陀传统的。印度的原始密教非常古老,按一些权威学者的猜测,比起吠陀文化来,原始密教显得更为古老。显然,密教的起源并不是吠陀文化,而是原始密教,以及与之相联的母系社会的一些古老习俗和巫术仪式。
再者,从高度发展的印度文明角度来说,密教的性崇拜以及其性爱仪式也具有复杂的文化象征意义,与我们一般观念中的性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性崇拜和性仪式的意义并不在于性道德或性习俗方面的极端性或破坏性,其中似乎隐含着更为复杂难解的象征意义,我们从著名的姬娜玛斯德女神的绘画上对此略加分析。
第19节:旁门左道(5)
下面这幅画刻画的是姬娜玛斯德女神形象,姬娜玛斯德是印度密教中一个重要的女神,代表着意志和幻觉的超验力量。她的名字〃姬娜玛斯德〃(Chinnamasta)的意思是〃砍下来的头〃,表示的是主要死亡的意识,因此,她常常与迦利女神和死神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迦利女神的化身,她手持匕首和她用匕首割下来的自己的头,喝着从脖子里喷出的她自己的鲜血。同时,姬娜玛斯德女神也是欲望的化身。她坐在体现着欲望的爱神夫妻卡姆和拉蒂上面;她赤裸的身体象征着原始的创造力;男女的结合象征着对立原则的统一。她的胸部装饰着莲花,莲花和花环既暗示着性爱又象征着智慧和力量,她像湿婆一样长着三只眼睛,她额头上的珠宝也使她与蛇(性力的象征)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欲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是死亡和智慧,这两方面构成了既矛盾又统一的女神形象。她无始无终,尽管她本身是不变的,但她以摩耶变幻出一切。在最高的统一境界中,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既没有纯洁也没有不忠,既是有形又是无形,在密教中,她也被称作摩诃黛维,其意为〃伟大的女神〃。
《姬娜玛斯德女神》,拉吉斯坦绘画,公元18世纪晚期,贝拿勒斯。
4,女性原则
密教是由古印度的原始密教发展而来,而原始密教本身则是极其古老的。事实上,有很多理由可以相信,大量的印度河流域艺术和象形文字与密教的主题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密教的踪迹可以在印度河遗址中找到,那么它在印度的历史就不会少于五千年。同时,印度至今还存在一些极端落后的部落,从他们的习俗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我们在密教中所遇见的东西。换言之,现在还有人仍然过着五千年前的古老生活,所以原始形式的密教不只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甚至是当前的。
密教在印度最初出现时,它只是以某种方式有意吸纳了本来已在民间盛行的信仰和仪式,这常常使人产生错觉,以为原始的信仰和仪式好像是印度教和佛教本身所固有的,密教中的一切也好像都是由印度教和佛教发展而来。但实际上,原始密教本身极其古老,这正如达斯古普塔在《作为孟加拉文学背景的神秘宗教崇拜》中所说的那样:〃密教当初既不是佛教也不是印度教。它似乎是一种宗教的暗流,本来独立于任何深奥的形而上学玄想之外,从渺远难知的时代一直流传于印度宗教史中。〃
密教在印度文化中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不仅印度教、佛教,甚至是原本主张极端苦行的耆那教中也都兴起了类似于密教左道的修行方式,并在公元7至10世纪发展成为印度文化的时尚:高尚与下贱不分,宗教与生活一体。密教一方面显得极其原始,甚至带有蒙昧的色彩,这主要是因为它在修行仪式和修行方式上吸纳了原始密教的一些信仰和习俗;另一方面,密教和性力教派的典籍绝大部分都是出自印度的上层种姓,反映的主要是高等种姓的世界观,是高度发展的宗教文化产物,在印度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性力教派的经典中,除了存在着往世书万神殿中的男女神座之外,我们还发现这类典籍又精心构筑了一套极其完备的宗教哲学理论,显然这并非原始密教所固有的,密教是文明与原始、玄奥与简朴、高雅与世俗相互结合之后的奇特产物。
《大涅槃坦陀罗》是最著名、最通俗的坦陀罗经典之一,它认为,人皆诞生于女人的子宫,因此,我们应该将最终、最高的创造原则归功于〃母性〃。这种认识极其简单,但其中又隐含深刻的义理。人从那里〃出〃,也只能从那里〃入〃,我们只能在对原始的回归中才能真正认识世界,但是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又无法再回到过去,这就像我们已无法再回到母体一样,因此,我们只能在对女人身体的〃出入〃之中去认识世界。世界体现的是女性原则,神话传说中的婆尔娃蒂、杜尔迦、勒克希米、罗陀、摩耶女神组成了创造性的女性原则,她们只是女性原则不同的名字。坦陀罗派将每一个女人都看成是宇宙之母的化身,每一个女人都应受到相应的尊重,所有的女人都是一个女人,与女人的性爱行为是崇高而伟大的修行。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原本是禁欲主义的佛教也逐渐染上了艳欲主义色彩,连佛陀的母亲在阿旃陀壁画中也演变成了摩耶女神,我们很难想象,佛陀的母亲居然半裸着身体,高耸着乳房,一副妩媚妖娆的神情。不过,在佛教密宗看来,这一切并无损于摩耶女神的崇拜和伟大,反而使她作为女性原则的体现而变得更为生动具体:她既富于魔幻般的色彩,又不失女性的庄严和稳重,将佛教慈悲与安详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20节:旁门左道(6)
女性原则是印度文化的精髓所在,密教和性力教派从一个侧面生动地体现出印度文化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坦陀罗是印度吠檀多和数论神秘哲学以及印度古代唯身论哲学发展的顶峰。一方面它极其原始朴素,甚至带有蒙昧的色彩,另一方面它又高度哲学化,富于深刻的义理;一方面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其复杂的义理即使现代学者也难以理解,既像是随处可见的杂草,又像是令人心旷神怡的鲜花,它的仪式、真言、瑜伽等形式永远属于古老而永恒的印度文化。
摩耶女神,佛陀的母亲,阿旃陀第二窟中的壁画,约公元5世纪。
5,身谛:宇宙的一切都存在于人体之中
印度古代农业巫术所根据的一个原则是,大自然或说是女性大地的生产力可以由模仿或类比于人类的生育功能而得到诱发或提高。反过来人类的繁殖力又被类比于自然的繁殖力。所以,这些原始信仰,与灵魂、神、解脱、天堂、祈祷、祭祀等宗教观念毫无关联,它没有任何发达宗教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人类的身体与自然的同化。比如,妓女祈雨仪式就带有原始巫术的性质,这种仪式常常要求妓女赤身裸体,以此来诱惑天神下雨。
不仅原始密教,而且印度古代文化如数论、顺世论、奥义书、往世书等都普遍认为,宇宙的一切都存在于人体之中,人体是宇宙的缩影。其显明的推论有二条:第一,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体的奥秘,也就有可能了解自然的奥秘;第二,宇宙的诞生并不比人类生小孩更神秘。密教实际上就是根据这两条推论来构造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的。
因此,密教的修行和成就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外在的方面,属于自然外界的力量,与宇宙有关;另一是内在方面,属于人的本性和潜能,与人体有关。但两者又不是孤立分离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身体中潜藏的力量以获得外在的成就,或者控制外界的自然力量以发挥自己身体的内在力量。根据密经,既然宇宙和人体是按照同一原则制造的,并由同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发挥你身体固有的力量,你就可以使宇宙力量于你有利,由你控制。密教认为没有什么工具比人体更为奇异。没有人能够制造出比身体更了不起的工具。所以,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其他工具的帮助实现你的愿望,只要你能够发挥和表现出一切蛰伏在这个非凡的工具你的身体──里面的力量。在密教看来,潜藏于自然和人体中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的确是惊人的,不仅宇宙的一切都内在于人的身体之中,而且宇宙的演化与人体的生物性发展过程也是相互平行的,密教的修行仪式和修持法都强调对身体的认识和控制,这就是密教为什么一直那么深切关怀身体问题的缘故。
根据《诃陀瑜伽》,人的身体内部不仅隐藏着宇宙和真理的奥秘,而且也是我们认识宇宙和真理的最好的媒介,通过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从而认识真理。密宗认为,太阳、月亮、星星、山、河流等自然界的一切在我们的身体中都有其照应,我们身体的各个脉络和神经系统中蕴涵着宇宙的精神和无穷的能量。但这种精神和能量本身是潜伏不动的,只能通过适合于自我的瑜伽知识和瑜伽实践将它们充分调动起来,并将身体的物质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
我们知道,宗教常常强调人的心灵和精神,而对人的肉体尤其是肉体的享受总是竭力排斥的,但密教教义的基础和根本义理却是唯身论(也译作身论或身谛,即关于身体的真论或真谛),可以说是〃我者无它,身体而已〃;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神圣的东西的话,那便是身体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密教使印度的宗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1节:旁门左道(7)
6,享乐主义:顺世论
在佛陀生活的时代,印度也盛行顺世论。什么是顺世论呢?我们从它的名称上说起,按照印度古代《利论》等书的看法,普罗大众多认为财富和欲望的满足便是人生的目的,他们常常否认未来世界任何事物的存在,而这也正是顺世论的根本主张,因为它迎合了大众的趣味和心理,因此得名为顺世论,取其〃随顺世间〃这样的意义。顺世论认为,现实的、感官的快乐是人生的真谛所在。它主张完全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意志,是生活的自然之道,所以也被称为任心学派,意思是随心所好,为所欲为。从哲学观上讲,顺世论认为人是由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