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

第3章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第3章

小说: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嘁淮危蝗粲隽跆欤裳映さ�20天以上不浇水。惊蛰之后天气回暖,浇水应逐渐增多,由7天左右一次增加到5天左右一次;谷雨后可增加到3天左右一次,浇水量逐渐增大。浇水时,9时以前要开启风口,通风排湿,10点左右关闭风口,提高温度达30℃35℃,以高温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加速地表残留水分蒸发,15时左右再次开口通风,排除湿气,降低室内湿度,以防止诱发霜霉病。
  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磷钾肥。追肥要根据黄瓜的生育情况、生长季节结合浇水进行。
  一、要着重追施有机肥,严禁单纯追施化肥。追施有机肥料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浇水在小沟内冲施腐熟饼肥,每沟0。5-1千克,或粪稀每沟5千克。饼肥要事先发酵,加水搅拌成稀汤,待沟内水浇到4/5时,随水流入沟内。第二种方法是在每条大沟(宽行)内撒施腐熟圈肥30-60千克(优质鸡粪30千克、或其他圈肥50-60千克),后掘翻、掺匀、浇水、覆严地膜。
  注意!在大沟内撒施有机肥料,必须在晴天上午开启风口进行,做到撒粪、翻掘、浇水、覆盖地膜同步操作,完成一沟,再进行第二沟。严禁沟内撒粪后,不能立即翻掘入土、浇水压肥、覆盖地膜,造成氨气挥发,毒害瓜秧;
  二、要结合生育周期进行追肥,生育前期一般不追肥,待根瓜坐稳后追施第一次肥料,采收第一批瓜后追施第二次肥,进入采瓜盛期后,应增加追肥次数和数量。结瓜后期可减少追肥或不追施肥料。
  三、要根据瓜秧生长状况决定追肥,瓜秧长势较强,生长点部位新发叶片较大,叶缘呈刺状、缺刻明显,叶色明亮,黄绿色,说明肥水较足。生长点新发叶片小、圆、缺刻不明显,生长速度慢是缺肥。瓜条生长速度快,化瓜少,瓜色明亮,瓜条顺直,说明肥料较足。瓜色发暗,瓜条弯曲,多出现细腰、尖嘴瓜现象,瓜条生长速度慢,化瓜多,是明显缺肥,应及时追肥,并适当增加追肥量。
  四、追肥要结合季节进行,冬至前10天左右,必须大沟追施足量有机肥料,因冬至后天气进入严寒季节,温度降低,特别是地温降低更为显著,根系活性受抑制,加之设施的通气量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缺乏,光合产量明显降低。此时追施足量有机肥料,既可发酵散热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又可补充室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春节前高价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为追求早春2-4月份产量,在立春时可再次在大沟内追施一次有机肥料。
  五、要经常揭膜松土,黄瓜根浅,喜湿怕涝,要求土壤透气性良好,土壤缺氧会引起根系老化、死亡,因而在管理当中应勤锄、勤耕,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通常每15-20天应揭开地膜松1次土,并深刨瓜沟,促进土壤气体交换,排除土壤中有害气体,增加土壤氧气含量,减缓根系老化和死根现象发生,延长根系寿命。揭膜应选晴天上午进行,揭开后立即松土、翻刨瓜沟,打碎整细土壤,并在下午两点钟之前覆严地膜,以利于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温室栽培黄瓜应该怎样进行瓜秧管理? 
  在节能日光温室中栽培黄瓜,为了减少支架的遮荫、提高光合效率,要实行吊秧管理。吊秧还可以方便落蔓、摘除老叶等技术操作。黄瓜定植以后,应及时摘除嫁接夹,瓜秧开始伸蔓时,在每行瓜秧上空的钢丝上系结吊瓜线绕吊瓜秧。吊瓜线每株黄瓜系缚一根,长5-6米,下端以大环扣系缚于瓜秧基部,上部多余部分先缠绕成线球,再以活结系于上部系吊瓜线用的钢丝上。瓜秧伸长后,使瓜秧成“S”形松松缠缚于吊瓜线上,注意要让同行内的瓜秧生长点,呈北高南低排成一条线,其高度不可超过温室空间的2/3。若生长点超过温室空间2/3时,应及时落秧,落秧要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止上午瓜秧脆嫩,操作时被损伤。落秧时,须先摘除基部老叶,再解开吊瓜线的活结,轻轻放落吊瓜线,让瓜秧缓慢下落,然后释放线球,放长吊瓜线,重新系结于钢丝上。落下的瓜秧要按直径30厘米左右成圆弧形,松松地放于畦垄上。以后,须适时、及时的反复进行,维持生长点合理高度和良好的群体结构,一直延长生长、结瓜至翌年8月份左右。
  黄瓜基部老叶寿命超过50天则失去光合效能,应及时摘除,以防止叶片过多,光照条件恶化,和减少因老化叶片消耗养分而造成化瓜。摘叶,要在晴天上午进行,要少量多次,每次每株摘除老叶或病残叶2-3片,使每株瓜秧有叶的节数维持在1315节。侧枝可在其雌花以上留下一叶摘心,让其结瓜。
  卷须、雄花摘除与否,经笔者试验,不摘除者其产量略高于摘除者,产量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不行摘除,以节约用工。如果要摘除必须在晴天上午进行,只摘除幼嫩卷须和未开放的幼嫩雄花。
 

黄瓜花打顶(顶头花)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预防花打顶现象发生? 
  黄瓜植株顶端(生长点)着生多枚雌花,茎节缩短、变细,叶片明显变小,植株矮化、停止生长,对这种现象瓜农称之谓“花打顶”、或“顶头花”。
  “花打顶”现象在节能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极为频繁。黄瓜植株一旦形成“花打顶”,因雌花数量过多,营养竞争激烈,大多数雌花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难以生长成成龄瓜,既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引起植株更加衰弱,同时还会引起大量化瓜,造成产量急剧下降,大幅度减产。如不能及时调整,恢复营养生长旺势,不但产量上不去,而且植株的生命周期也会大大缩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温室栽培黄瓜,多在9月底开始播种育苗,幼苗发育时期,处于短日照、低夜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之下。这样的外界环境极有利于黄瓜雌花芽的分化。进入冬季后,日照时间更短,夜温更低,雌花数量越来越多,几乎节节都有雌花,甚至每节多枚雌花,大量雌花的生长发育,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光合产物),营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会供应不足,植株逐渐衰弱,最后形成“花打顶”。
  2、管理措施不当加速了“花打顶”的形成,不少菜农不了解黄瓜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了追求高产,在晚秋或初冬期间,采用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促其多分化雌花,他们片面认为:分化雌花多就会结瓜多、产量高。结果适得其反,发生了“花打顶”,还不知是什么原因。黄瓜植株“花打顶”之后,生长必然衰弱,病害随之严重发生,防不胜防,只好拔秧。
  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多数瓜农认为是病害造成的,没有认识到自己管理上的不当,结果年复一年,依然如故,重复着低产高投入的恶性循环。
  3、传统的温室“干、冷”型管理技术,必然促成花打顶!直到目前,绝大多数菜农在温室黄瓜栽培的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干、冷”型管理技术,他们按照露地环境条件下的栽培理论进行管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8℃上下,25℃就开始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地温提不起来,夜间室内温度必然低,雌花必然多,生长势会越来越弱,其连锁反映,病害必然发生严重。为了控治病害发生,又更严格地控制室内湿度,极少浇水。黄瓜缺水,生长会更加衰弱,形成恶性循环。如此管理,岂有不“花打顶”之理。
预防花打顶的发生:
  首先应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注意苗龄不可过长,30—35天内移栽,严防育苗时间太长,造成秧苗老化。
  第二、必须改变“干、冷”型管理方法,提高室内温度,加强水肥管理,维持植株的健壮强旺的生长势。
  第三、黄瓜的生长发育主要在上半夜进行,为促进营养生长壮旺,须适当提高前半夜的室内温度,不论是苗期还是开花、结瓜期,前半夜的室内温度都应维持在1618℃之间,如果发现生长点雌花数量明显增多时,要把上半夜室内温度提高至1820℃,以便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壮旺。室内的夜间温度主要依靠土壤散热和室内保温来维持,因此,提温应该从提高白天温度入手,白天室内温度应提高至3234℃,并要在温室外面增设保温层,尽力改善温室的保温性能。
  第四、要提前采瓜、及时疏花疏瓜,减少植株负载量,促进营养生长健壮旺盛。疏花疏瓜,从根瓜座住时开始,就要注意及时疏除过多雌花、幼瓜,一直坚持到拔秧。疏花要结合营养生长状况灵活掌握,植株营养生长壮旺时,可适当多留雌花,每节留1雌花,或每3节留2个雌花;营养生长开始转弱时,立即减少留花数量,可每2—3节留1雌花。疏除的雌花,要在其刚刚显露时,用消过毒的竹签抹除,尽量避免雌花已经膨大或已经发育成幼瓜时再去疏除,那样做不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浪费,而且还会引起“花打顶”现象的发生。
  第五、要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结合浇水,冲施5—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和0。1%的尿素液,或500倍旱涝收液,促进发根,达到以根促秧,解除“花打顶”现象。并要适当增加根外追施叶面肥次数,特别是发现植株开始转弱时,要结合喷药,连续喷施6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加0。7%的红糖加0。4%的尿素液,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
  第六、已经发生花打顶,在加强以上管理措施的同时,结合喷药,及 



温室栽培黄瓜,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苦味瓜?怎样预防苦味瓜的发生? 
  黄瓜出现苦味是因黄瓜中的苦素含量偏多引起的。苦素是一种配糖体,又称葫芦素,在多种瓜类果实中存有,如:苦瓜含量最高,苦味最重,甜瓜未成熟时苦味素含量高,苦味重。黄瓜含量甚微,食之不觉,含量高时,苦味加重。
  苦味素主要受遗传基因制约,不同的瓜种,不同的品种之间差异很大。苦味素的生成还受环境条件、营养状况、栽培技术的影响,弱光、低温时,特别是地温低时(低于13℃),黄瓜的苦味素含量增高;植株衰弱、营养不良时苦味素增多,土壤干旱、氮肥施用量偏多或不足时苦味素增多。
  防止苦味瓜发生的方法:只要选择苦味素含量极微的品种,管理上注意合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料,及时、适时、适量灌水,提高夜温,就可以不发生或极少发生苦味瓜。 



温室栽培黄瓜,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畸形瓜(细腰瓜、尖头瓜、大肚瓜)?怎样预防畸形瓜发生? 
  畸形瓜的发生,是由于授粉受精不良,肥水供应失调和天气多变引起的。
  首先,黄瓜果实的发育是受种子发育影响的,授粉受精良好时种子发育均匀,果实均匀膨大,果形齐整;若授粉受精不良,种子发育参差不齐,则胚珠胎座组织发育不均匀,形成畸形瓜。纵切瓜剖面可以看出,凡是缺种或少种部位就是发育不良部位。
  此外水肥供应失调,环境条件多变,也是形成畸形瓜的主要原因,例如先端尖细的尖头瓜,就是幼瓜发育后期肥水供应不足,营养缺乏造成的,或因幼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