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共同开发和建设联合项目以及合作体制问题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矛盾。
而且,苏联还往往利用其他成员国在经济上对苏有较大的依赖性,迫使它们
在政治上也向苏作出某些妥协或让步,这使各成员国更为不满。因而这时期
的经互会实际上已出现松散倾向。1990年1月,在第45次经互会会议上各
成员国虽就彻底改造经互会取得了共识,并决定重新制订经互会章程,但为
时已晚。
华约组织的历程 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5月正式成立后,原8个成
员国中的阿尔巴尼亚也于1961年8月起停止参加它的任何活动,并于1968
年9月宣布退出。中国曾派观察员参加其政治协商会议,但从1962年起未再
参加。从1976年起,蒙古、越南、老挝派出观察员参加会议。
华约组织的主要机构最初只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和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
前者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协商和决定缔约国的国防、政治、外交、经济等
重大问题,由缔约国党的总书记、政府首脑、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组成。按
… Page 158…
规定它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并轮流在各国首都举行。实际上,会议并未
定期召开,并多数在莫斯科举行。后者是军事指挥机关,设在莫斯科,其总
司令始终由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担任。1969年3月增设国防部长委员会,
作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负责协调各国的军事行动,研究共同的军事政策,
以及联合武装部队的训练、演习和编制、装备等问题,由苏联国防部长担任
主席。1976年10月又设外交部长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各国的外交政策。
华约组织的主要活动,是通过上述各种机构在缔约国中推行“军事一体
化”。其中包括武装力量一体化、武器装备一体化、军工生产一体化和军事
建设规划一体化等。
为推行武装力量一体化,华约组织特别建立了两支部队。一是联合武装
部队,由各国拨出一部分军队联合组成。其中,波兰2个师,匈牙利4个师,
捷克斯洛伐克8个师,民主德国6个师,保加利亚3—4个师,苏联若干师。
这支部队在发生战争时受联合司令部指挥,平时则分别仍受本国国防部领
导。二是一体化部队。这是在70年代再从各国拨出一部分军队组成的,无论
战时或平时它都受联合司令部指挥,该部队的组成包括苏、保黑海联合舰队,
苏、波、民德波罗的海联合舰队,以及苏、捷、匈、民德一体化空军等。此
外,苏联还与各成员国先后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在各国派驻大量苏军。据
称,驻在民德、波、匈、捷4国的苏军共有30个陆军师和4个航空集团军。
其陆军师均为坦克和摩托化部队,计驻民主德国19个师共23万人,驻波兰
2个师4万人,驻匈牙利4个师6。5万人,驻捷克斯洛伐克5个师8万人。
驻民德、波兰、匈牙利的苏军是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留下的,驻捷克斯洛伐克
的苏军是1968年侵捷事件时进去的。苏联在保加利亚无驻军,但在保储存有
大量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华约武装力量经常在缔约国境内举行军事演习,
甚至干涉各成员国内政。1968年侵捷事件就是这类最突出的事例。
很明显,华约组织一系列机构的建立及其军事一体化的推行,不仅加强
了它在与北约对峙中的军事政治实力,有利于保证苏联和东欧国家在东西方
对抗中的安全和发展,而且也加强了苏联对它的控制,日益成为苏联对东欧
国家施加影响的重要工具。为此,苏联与其他成员国之间既存在着一种联系
日益紧密的特殊关系,同时也不断产生矛盾和分歧。例如苏联侵略捷克斯洛
伐克时,罗马尼亚立即公开声明,华约组织不能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
和以任何形式对某一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军事行动。1978年后,罗马尼亚军队
已不再参加联合军事演习。
1985年,为期30年的华约期满,又续约20年。但随着东西方关系日趋
缓和,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新领导后推行“新思维外交”,华约成员
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某些调整。华约组织一般不再直接干预各国内政,并允许
各国在外交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1988年底,苏联还决定削减驻各国
苏军。随着东欧各国政局的巨变,1991年3月31日,苏、波、匈、捷、保、
罗达成关于解散华约军事组织结构的协议。7月1日,华约组织政治协商委
员会会议签署议定书,宣布停止华约的效力。此后,苏军从原华约其他成员
国分批撤出。
… Page 159…
第三节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步形成
一、美苏关系的缓和与争夺
赫鲁晓夫的外交战略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以后,美苏双方关系开
始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和平取胜战略”。他说:“随着斯大林的
逝世,一个时代终止了”,他要苏联新领导机构正视他们面对的“自由世界”,
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
这时的苏联也开始逐渐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实行对外政策的调整。
同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并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
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在1956
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得到了确认,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赫鲁晓夫
断言,情况已经根本改变,“今天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拥有实实在在
的手段,不容许帝国主义者发动战争”,他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
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同时强调,“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苏联和美国
之间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将有重大的意义”。赫鲁晓夫曾经坦
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
起来,那末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
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总之,赫鲁晓夫追求的目标就是
和美国平起平坐,让美国承认苏联有与美国同等权利去主宰世界。
赫鲁晓夫提出这一对外战略的背景是,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对
比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使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连遭挫折,苏联正好加以利用。另一方面,苏联国民
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为增强,有可能从实力地位出发执行新的外交
政策。特别是环顾全球,当时唯苏联有资格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进行谈
判。1953年8月,苏联氢弹爆炸成功,结束了美国核垄断地位,这也使苏联
有可能就裁军、欧洲诸问题发动“和平攻势”。
但赫鲁晓夫乞求的“苏美合作”,与美平起平坐,又反映了赫鲁晓夫领
导集团尽管野心膨胀却自感力不从心的矛盾状况。这也反映了在苏美关系上
一开始强调东西方缓和,而随着苏联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
弱,苏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
对奥地利和约的签订 1953年朝鲜停战和1954年日内瓦关于印度支那
问题的决议,是东西方缓和的开始,而对奥地利和约的缔结则是一项重要的
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
国分区占领。由于冷战兴起,德国分裂,西方国家有意阻挠对奥和约的签订。
斯大林逝世后,1954年初,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柏林会议上,苏联提
出对奥和约的建议,并声明:支持迅速缔结对奥和约,条件是奥地利承担义
务,不参加军事集团,不把它的领土提供给外国作为军事基地。美英法三国
拒绝接受苏联关于对奥和约的建议。然而苏联关于对奥和约的声明,却引起
了奥地利国内的积极响应。
1955年4月中旬,奥地利与苏联就缔结和约举行会谈。在会谈中,奥地
利接受苏联倡议,保证奥地利国家中立化。苏联则表示无偿地签订对奥和约,
… Page 160…
并从奥地利撤回苏联军队,不必等到缔结对德和约,四国占领军队就可能撤
出奥地利。这就改变了斯大林时期坚持奥地利国家条约应在德国问题解决以
后签订的立场。苏联在奥地利问题上的主动外交行动,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欢
迎。
1955年5月15日,苏、美、英、法、奥五国外长在维也纳签订了《重
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同年7月27日生效。条约规定恢复奥地
利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或缔结任何同盟;
奥地利应组成民主政府,不得拥有、制造和试验原子武器及条约中指定的其
他武器,盟国对奥管制自条约生效之日起废止,驻奥盟军在条约生效后 90
天内,至迟在1955年12月31日撤退完毕。
1955年10月26日,奥地利国会通过关于中立的宪法条文,自愿宣布永
久中立,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也不允许别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解决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对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缓和起了积极的作
用。对奥地利而言,这是其现代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条约给它带来了持久的
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对它后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苏联当时期望,随着奥地利的中立,联邦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会继而
仿效,这样,欧洲的政治局势就会朝着苏联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当时,中立
倾向也确实在西方阵营中一度泛起,冰岛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曾希望
仿效奥地利。这必然威胁北大西洋联盟的存在。只是由于美国后来对这些国
家施加了重大压力,它们的中立才没有实现。
在西方看来,对奥地利条约的签订,是苏联新领导对西方改变政策的可
靠证明,是美国的实力政策开始生效的结果。杜勒斯曾把苏联必须签订奥地
利国家条约作为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先决条件,而今面对苏联的让步,
杜勒斯大呼“上当”,被迫与苏联就召开美、英、法、苏四大国首脑达成协
议。美国所能做到的是,抢先一步,于同年5月把联邦德国拉进北约组织,
在最高会议面前造成既成事实。
四国首脑会议 1955年7月18日,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开幕。这是
自战后以来的第一次四国最高会议。出席四国会议的首脑是: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富尔、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苏联
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会议的议程是:有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