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545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545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说,从前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这些萤光幕,如果有这个,我相信释迦牟尼佛就会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电视萤幕上虽现种种现象,萤幕有没有污染?没有,我们电视、电脑的萤光幕显示一切的影像,萤光幕从来没有被污染,显示它清净。用这个来比喻什么?比喻如来藏,如来藏性是一面镜子。这个现象,实在讲,用镜子来比喻容易懂,用我们现在的萤光幕更容易懂。它能够现生死业,现六道轮回,现三途恶道,三途恶道的相就是秽相。
  我们今天现在这个社会,这个社会里面伦理道德没有了,年轻人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友爱兄弟,完全是自私自利。说实在话,畜生里面还有知道孝顺父母的,古书里头常说,我们真正能看到,乌鸦有反哺之恩。老乌鸦太老,飞不动了,成天也在窝里头,像小鸟一样。它所养的小乌鸦,它的儿女觅食回来喂它,说明乌鸦会照顾父母,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乌鸦。羊有跪乳之恩,你看小羊,小羊吃奶的时候跪在地上,谁教它的?天性!我们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感动。畜生父子有亲,有一种亲爱,你细心去观察,你看畜生道里面的父母,你看畜生道里面的兄弟。所以五伦叫天伦,天伦是什么?自然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这个五伦为什么失掉?没有人教。中国这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是中国教学的特色。从哪里教起?从婴孩教起,小孩一出生,眼睛一张开,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看大人一举一动,言语谈吐,那个印象就落在他心里面去,阿赖耶识里去。天天在看,天天在听,天天在模仿,所以到六、七岁,古人讲了两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那个德行已经变成自然而然。这个德行是什么?就是今天同学们学的《弟子规》,所以《弟子规》在过去是家庭教育,父母教,尊长教,哥哥、姊姊教。这是家里面的家规,规矩,人人都要遵守,这一家里头男女老少统统遵守。所以婴儿他从小就学会了,他就能保持到一生都不会改变,已经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
  所以,中国人有亲爱精诚,中国人爱好和平。中国人的思想,我们在古籍里面常常看到,很少看到讲国家,都讲天下,确实把族群、国家的观念融入天下。所以「凡是人,皆须爱」,凡是人,没有说他是我这个族群的人,是我这个国家的人,没有这个,天下,所以心量很大,跟大乘佛法相应。仁民爱物,仁民是爱人,从爱人展开来爱物,爱动物、爱植物,爱大自然环境,这是中国教育,传统教育。
  从镜子里面,清凉大师在此地为我们提示,他用这个来比喻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能变,这个诸位要晓得,真如、本性,真心能现,藏识能变,就是从妄想分别执著,世尊在大乘教里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生什么?生十法界依正庄严。心现是一真法界,是清净的,十法界是秽相,一真法界是净土,是清净的相。我们在大乘教里面看到华严是净土,极乐是净土,那么说明是净土,这里面如来藏已经转变成大圆镜智。转变什么?阿赖耶转变成大圆镜智。大圆镜智也就是如来藏性,它随阿赖耶,阿赖耶是染污的,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随妄想分别执著现生死业果;特别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影像,是一真净土的扭曲现的这种相。「非直不损真性平等」,从比喻上我们能够体会,我们的真如本性,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有没有损坏?没有,一丝毫都没有损坏,为什么?性德是永恒的,性德是没有生灭的,没有变易的,它是永恒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永恒的。
  我们听蔡礼旭居士的报告,他在中国大陆讲《弟子规》,讲完之后跟听众来分享心得。有个七岁的小朋友上台去说,那真的是他的心得报告,他说我学习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应该要孝顺父母。诸位要知道,这一句就是他真正的心得,他明白了,做人应该要孝顺父母。可是后面说的一句话就把人吓呆,说「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常常想谋害父母」。你看,真的是一百八十度的反面,从常常想谋害父母,听了这堂课之后他觉悟了,知道应该孝顺父母。应该孝顺父母是真心平等,是性德;念念想谋害父母,那是罪业,那是违背性德。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人性本善,没有人教;有人教的时候,把他的本善就恢复,把他的迷惑也唤醒了,他知道善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有人教!《三字经》上说得好,「苟不教,性乃迁」,真性就变质。六、七岁的小孩难得很直率、很坦白说出他受教的心得,受教之后他的观念、行为改变,恢复到正常。
  「亦乃由此,知如来藏自性恒净」,从镜子比喻上,镜子永远是干净的,我们如来藏性永远干净,纵然堕在阿鼻地狱,自性并没有染污。那我们常常讲染污,是什么染污?八识染污,真性没有污染。如来藏这个名词,藏是含藏的意思,如来就藏在里面,所以大乘教里面常常讲如来藏,不讲阿赖耶。如来藏藏在哪里?藏在阿赖耶里面,阿赖耶是依如来藏而变现出来的,如来藏是真性,阿赖耶是染污,染净是一不是二,就像这面镜子一样。镜子的体是如来藏,自性,自性恒净;阿赖耶呢?阿赖耶是里面的现相,镜子里头现的影像,有善有恶,有净有秽,无论是善恶、净秽,统统都不染。
  这个道理我们从每天照镜子有没有能够领悟到?能领悟到,你看镜子是不是善知识?镜子是不是佛菩萨?是!你因它而觉悟,你因它而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每天照镜子,有没有能作如是观?有没有能够记起这首偈?「譬如净明镜,随其所对质,现像各不同,业性亦如是」。这首偈应该要把它记熟,每天当你照镜子的时候,把这首偈念一遍。或者我们看电视、电脑的萤光幕,面对著萤光幕里面的色相,也要想到这首偈所说。或者是《金刚经》上的偈子更简单,更容易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你看电视,你是在修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就是禅宗,你在那里修禅,看电视也是修禅。面对著色相而不著色相,从萤光幕上就看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能够见到一真,原来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真法界。我们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就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三途;如果离妄想分别执著,真的它是一真法界,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染是什么?染是你个人;不染呢?不染是法性,法性、法身决定不染。
  我们从这个地方再想想,世尊教导我们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谁的心想?自己的心想,你可不能怪别人。为什么?那个人也是我们自己心想变现出来的,境界也是心想变现出来的;再跟你说,诸佛如来也是心想变现出来的,我们心想是感,佛菩萨他就有应。佛菩萨是自性觉正净,自性觉正净有形相吗?没有!随著我们的心想他现相。所以,能大师才说「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空有是一不是二,这叫妙,妙法!大乘法称为妙法,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要修行,从哪里修起?从自己起心动念处修起。我们要帮助,现在常讲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从哪里做起?从自己起心动念做起,这个道理很深。但是现在科学家做的试验我们看到了,江本胜博士的试验我们大家都看到,从这个试验里面我们深深的领悟到,整个宇宙依正庄严随著自己的心念生变化,自己的意念就是识,唯识所变。我们的念纯净纯善,整个宇宙、一切众生都变成纯净纯善,一真法界净土现前,不可思议。那我要问,我变纯净纯善,他没有变纯净纯善,你也没有变纯净纯善。没错,我们同生在这个地方,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法界,这是真的。这个各个不同的法界重叠在一起,虽然这是不清净,这是染污的,但是与能现的如来藏自性毫无交涉,能现的还是清净,所现的还是清净。那个不净呢?不净是识变的。
  识变不要说是芸芸众生,不谈那些,谈自己,我们自己念念那个法界都不一样,这个道理《华严经》前面也说得很多。我们用电影的影片来做比喻,每个念头就是一张影片,张张不一样,显示在银幕上,银幕是什么?法性。所以性相是一不是二,性不碍相,相也不会染污性。就像我们看电视的萤光幕一样,这里面的色相再多,怎么样变化,丝毫都没有染污萤幕;萤幕是心性,色相是心想。由这个我们就了解,为什么不想善?
  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好,「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苦」。十法界没有一个法界不苦,十法界里面,菩萨法界、佛法界,无明没破,他有苦;六道里面,苦就更多,三苦、八苦。菩萨这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个世间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不同维次空间,也就是讲十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一个念头是一个法界,一个生灭就是一个法界,像我们看电影的底片一样,每张底片就是一个法界,那是一个念头。那个念头才生就灭了,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你才晓得「一切世间」的意思,无量法界。
  科学家所发现的宇宙之间不同维次空间怎么来的?妄想生的。科学家说得很好,从理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量的,是无限的。而实际上,现在科学家他们的探测,已经知道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确实有十一种存在,理上讲是无量无边,这个跟大乘经教里讲得很接近。我们知道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就用什么样的想法。你要是过菩萨的生活,法身菩萨,纯善无恶,「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令毫分不善夹杂」,你就离一切苦,受一切乐。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没有别的,就是那个境界里面所有一切众生,个个都懂得断恶修善,而且都达到纯善无恶,没有毫分不善夹杂。我们念佛的同学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懂这个道理。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是没错,这是总的原则,总的纲领。你现在年纪轻轻,你还有能力为社会服务,你还有能力护持正法,你现在也不为社会服务,放弃了,也不护持正法了,回到家关起门起来念佛,你能往生吗?你想想能不能?佛在经上怎么说的?《无量寿经》好好去读。《弥陀经》,这是我们一般净宗同学的日课,你每天一定要念的,《弥陀经》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句话你懂不懂?佛在经教里面常常念著「善男子,善女人」,你有没有具足这个善的条件?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讲得很多,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里面,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面两句落实在《弟子规》,后面两句落实在《十善业道》。试问问你,《弟子规》跟《十善业道》你做到没有?你要没有做到,你不是善男子,你也不是善女人;换句话说,净宗是大乘,大乘你没有分。孝亲尊师是修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