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260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60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笨的人怎么能举一反三?在中国没有人肯教他,太笨了。遇到释迦牟尼佛肯教他,慈悲到极处。而且在释迦牟尼佛会下,以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佛就教他念这两个字,念了几年之后,他扫地豁然大悟。
  佛跟学生们说他的因缘,佛知道他过去世。他过去生中也是三藏法师,讲经说法,为什么这一生变得这么笨?他吝法。教别人,自己总要留一手,怕别人将来超过他。佛在经上常讲,吝法得愚痴报,吝财得贫穷报,这因果报应!过去生中吝法,教人只教一半,后面总是留一手,不肯全盘教给别人。布施也是如此,财布施心量不大,我有一万块钱,我来做好事,我拿五千就好了,另外五千不肯拿。甚至於,我有一万,我拿一千,还有什么?我拿一百。他有没有得财富?得,得的很困难,很不容易,得的很少;如果是圆满的布施,所得的功德是不可思议。我有一万,看到人需要,我全布施掉了,可能过几天,我会得到十万,我会得到百万。决不是为我要得到我才来布施,不是的。有得有施,你所得的跟你施的相应,施报相应,因为你有求,我布施多少,得来的会多一点,好像加利息一样会加一些。
  如果你布施一无所求,那个不得了,那个跟法性相应,跟法性相应你所得到的是不可思议的。谁能这样做?法身菩萨,只有他明了、他通达、他懂得,他肯这样做。所以,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称性;称性就是我有多少施多少,我一无所求,跟法性相应。他所得到的是称心如意,也就是需要多少,多少就来了,不操一点心,与法性相应。什么时候做到?见性就做到,见性是真的做到,没有见性可以做到相似。像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见性,但是我们大乘经读多了、读熟了,这些义理、境界都是通达而没有怀疑了。我们今天也修这三种布施,修布施的时候一无所求,得到相似的性德,相似的性德就是佛门里面常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求是什么?求不是为自己,是为度众生,度众生需要。需要道场,道场现前了,这次书展需要结缘,很多法物结缘,这个念头才起,十方的法宝统统来了。
  我们需要道场,这个道场太小了,佛为什么不送大一点道场给我们?佛所送的是恰到好处。为什么?道场大小不是佛的事情,不是菩萨的事情,是众生福德。这个地区众生有多大的福报,不能超过,超过受不了;也不能不及,不及佛菩萨对不起众生。如果他没有这么大的福报,这个福报来的时候,人会发狂,有害无利,所以佛菩萨帮助众生是恰到好处。我们学习的人无论是讲经,无论是听经,心安理得,佛法如是,世法也如是,世间法也是感应。在佛法讲感应,在世间法讲因果,因果就是感应,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
  如果我们这个世间人,前两个月我们把「雍正上谕」讲了一遍,也都录相了,八个小时。我讲这篇东西我感触很深,讲共业。众生心都善、行都善,心行都善,就出现一个好的领袖。我们常讲,贤明的领袖他有福,我们都沾他的光了,其实是双方的。我们要没有福报,不能感应他来,我们有福报他感应来了,光明是互相的。这个地区众生的善业加持他,他的智慧、光明加持众生,这才是正理。如果众生心行都不善,三恶道,饿鬼、地狱众生,里头的人心都不善,感应出来的,他们的领导人是什么?鬼王、罗刹、夜叉,你看「地狱变相图」里面,业感!完全是自己感应的。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处任何环境不怨天不尤人,好好修自己。修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学问,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但改造自己的命运,也改造社会的命运。
  这是我们在「雍正上谕」里面提到的宋文帝跟何尚之。何尚之说得好,一百家有一个善人,这是个比例,一百家里头有一个善人,一千家就有十个善人,一万家就有一百个善人,十万家就有一千个善人。如果我们香港,现在这边大概有六百多万人,六百多万人里头,要有一万个善人,要照他那个说法,大概是六十万善人,香港怎么会不好!善人能够自自然然感化不善人,使这个地区的人统统都变成善了。这个地方人有福报,方方面面统统都是大福德人,到这个地方来示现,佛法里面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所以我们求,佛法的求,有求必应,到哪里去求?从自己心性当中求,不是从外面求,外面求不到,自己心。自己心是什么?能感,外面就有应。所以,佛法叫内学,佛经叫内典,是从自己心性里面求。我要善,我要好,我要清净,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善心,成就自己的德行,你的家庭圆满,你的事业圆满,你居住的社会环境样样都圆满,普化!
  这些道理是真理,我们要细细思惟,要多去想想,想通了,我们佛法讲你觉悟了,觉悟肯定回头。从今而后,不但是恶的行为没有,恶的念头都没有。一个人回头,能够带动许许多多的人回头,做个好样子。我们今天在全世界,这个世界动乱不安,灾难频繁,所以我们今天劝什么?劝宗教徒。因为你们都信神,神圣的教诲都是教导我们断恶修善,都是教导我们仁慈博爱,都是教导我们舍己为人。我们真能够依照神圣教诲去做,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慢慢影响到别人,扩大到社会,这个社会上灾难可以化解,劫运可以推迟。都在我们自己诚心、真心去做,才能有效果。我们自己的灵性天天往上提升,智慧天天增长,烦恼习气天天减少,这是化,变化,真的变化。所以用教化,不用教学,用普化,不用普教,意思在这个地方。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八三卷)  2004/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83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九段光照十亿界,偈颂第一首看起:
  【广大苦行皆修习。日夜精勤无厌怠。已度难度师子吼。普化众生是其行。】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首先为我们介绍这下面十首偈颂,十首偈颂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第一首,这一首就是一段,这段讲的是「行海已圆而能普化」,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往下就是「次八别显化类不同」,这就是从第二首到第九首,一共有八首偈,八首偈是讲度化众生类别不一样。譬如在第二首,你看到的是痴爱众生,痴爱重的,佛是怎样帮助他们;第三首是欲著,执著欲望重的;第四首是执著我重的,就是我执非常重的;第五首,这是恶趣众生,恶道众生,往下我们都会看到。所以,总共把它分为,众生类别太多了,这是总的归纳,把它分作八类。最后一首总结,就是第十首「总结悲智周遍」,佛的大慈大悲、圆满智慧周遍法界,普度一切众生。这是十首偈的大意,现在我们看第一首。
  第一首四句,第一句『广大苦行皆修习』。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初中初句」,这个初中的初就是第一首,初句就是第一句。「无余修,广谓遍受,大谓极苦」,佛在这里给我们示现的,清凉大师注得好。无余修,没有别的,修什么?没有别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就是你受得了苦。「广大」,广是遍受,什么都要受;大是极苦、大苦,不是小苦,是大苦,不是短时间的苦,是长时间的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第一个相,从兜率天下降,你说苦不苦?兜率天的环境多殊胜,欲界第四天。我们中国人崇拜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才第二层天,比他更殊胜的是夜摩天,比夜摩更殊胜的是兜率天。舍弃兜率天的享受,到人间来降生,你说这是不是苦?好比我们世间人,住在皇宫里面享受人间富贵,现在要到最苦的地区。没吃的、没穿的、没住的,要到这个地方去,跟这些人同甘苦共患难,去教化他们;舍弃皇宫的享受,要去过这个日子。
  新加坡有位许哲居士,以前是个老修女。她一百零一岁的时候找到我,发心皈依三宝,我给她传授三皈五戒,她今年一百零六岁。一生修苦行,为贫苦病人服务,跟最苦的人在一起,她自己要过他们同样的生活,不过同样的生活,那些人不能接受。要知道这些贫苦人,我们常说他有自卑感,你的生活优裕,比他过得好,他远离你,他不敢接近你。许哲了解,许哲跟他们的生活完全一样,他们愿意接受,这样帮助他。菩萨在兜率天宫圆满的享受,就像在皇宫一样,我们人间就像在乞丐一样,舍弃皇宫的享受到人间来,这是降兜率。到这个世间来,不能化身,其实他是可以变化,化身不能教人。世间人一看:你是神,你不是人,你能够变化,我们不能。要示现跟我们人一样吃苦,要来投胎,要来坐胎,示现的是入胎、出胎。胎狱之苦,他要来表演,要来示现。
  出世之后,跟我们一般人生活完全相同,只是他生在富贵人家,生为王太子,示现。王子每天过的宫廷富贵荣华的生活,人民的疾苦他不知道。偶尔所谓心血来潮,想出去玩玩,带著他的侍卫到城外去玩玩,城外看到平民了。看到什么?看到生老病死,看到生病的人,看到老人,看到人死去了。这些现象看到之后,他就问他的侍卫,人都要这样?都要这样,都要经过生老病死。我将来也要这样?表演愁苦不堪。人太苦了,怎么样才能够避免生老病死?就有人说:那就修道,有些人修道,得道之人可以能够免除。由这么就引起了慕道的心。
  十九岁,舍弃了家庭,舍弃了王位,舍弃了荣华富贵,去修道,寻师访友,求学、修道。他所表演的,三十岁成就,十九岁出去寻师访友,十二年,三十岁是十二年,十二年的奋发、努力、苦学。学习过程当中,修苦行,一天一麻一麦,这在世尊传记里头有记载,传记是从经典里面会集的。《大藏经》里头有《释迦谱》、《释迦方志》,这两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唐朝时候人编辑的,我们读了非常受感动。他真的是吃人不愿意吃的食物,穿人不愿意穿的衣服,过人不愿意过的生活,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事业。我们世间人说,这种人是大人物,佛法说这种人是佛菩萨。
  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这些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仰慕释迦牟尼佛,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晚近才背离,不照释迦牟尼佛这个形象去学习,为什么?怕苦,衣食住行要讲究,不但讲究足,而且讲究奢侈,这怎么得了!佛的求学,为我们示现的十二年,求学过程当中真苦。学成之后,那就是普化众生,教化众生。教化众生为众生做榜样,从鹿野苑教五个学生,这五比丘,实行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不改变。学生也跟佛一样,每天托钵。托钵,给什么吃什么,托完之后找个地方集合,大家在一起;吃的时候在一起吃,不是说每个人托的,每个人一面走一面吃,那个很难看,那不好看。所以佛的戒律、威仪,化到菜饭之后回来一起吃。有人化得多,有人还没有化到,没有化到的,化多的人就分给他,托钵有规矩、有礼节。
  吃完之后,是要上课,就是讲经说法,解答学生们的疑问,答问,许许多多经典都是一问一答集结出来。不讲经的时候,有打坐的,养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