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马云的美丽新世界-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团队为什么能走得这么远?也许真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在马云身边的这群人都是一类人。也许真的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强大力量造就了他们共同的基因?
当初阿里巴巴创建时,马云断然决定把股份分给大家,此举让业界感到不可思议,连吴炯(阿里巴巴后来的CTO)都觉得难以想象。须知这18个人中有4个是马云的学生,当时他们都是刚毕业的“小孩”,其他人既无MBA的学历也无海外留学的背景。
然而,如果当初马云自己控股当老板,或者把阿里巴巴变成他和张英的家族企业(像江浙绝大多数企业一样),华星风波的表现绝不会是我们现在看见的这种形式,而在那个彻夜不眠的会议上,也绝不会有人敢向马云张英发难。如果那样,解决风波的办法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走人!
华星风波的产生和化解都是耐人寻味的。
事后马云做过如下的总结:“以前我们最为骄傲的是湖畔文化,但是现在我觉得最骄傲的是华星文化。华星文化正在孕育着阿里巴巴真正的新一代的文化。如果我们还是留恋湖畔创业,一种盲目的热情,阿里巴巴不可能得天下,不可能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公司。今天的华星大楼,正在滋生一个团队,价值观,一种企业文化。在华星正在涌现出许多比湖畔更精彩的团队和文化氛围。几乎每一个部门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团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大家正在形成一个Team Work,我们的运营正在出现好的效用。当然也有怀疑华星的,有人在说我们在湖畔的时候有多好,每天干到凌晨四五点都不累。但这样我们能干多久?Savio说过,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有Innovation的,不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互联网必须结束个人英雄时代,必须进入团队发展。阿里巴巴最令人骄傲的是涌现了华星文化。我们不能再倡导湖畔文化。一个企业与一个人一样不能老是看到过去,我们应在这儿创造今天的华星文化,为3年、5年以后阿里巴巴的大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将华星文化散播到全国各地,散播到世界各地。”
和媒体有蜜月期吗?(1)
从1995年创办中国黄页时起,马云就与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互联网本身也是媒体,是新兴的第四媒体。
从1995年到2007年,马云创业的12年间,谁也说不清媒体给了他多少帮助。可以说没有中外媒体的帮助,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成功是无法想象的。
从中央电视台的樊馨蔓为他拍《书生马云》的专题片,到《中国贸易报》的“走近马云”长篇报道;从央视的“对话”,到央视的“经济半小时”到“年度经济人物”……没有媒体的宣传,马云的名声何来?阿里巴巴的品牌何来?
《福布斯》把马云送上了封面,尽管有福布斯风波,但这一个封面能抵多少广告?
马云可能是中国网站掌门人中最善于交往媒体利用媒体的人。
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相当长的无钱做广告的时间里,马云正是利用中外媒体的访谈报道来为阿里巴巴公司做免费广告的。借媒体造势是马云的拿手好戏。
看过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网和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新闻发布会,你就知道阿里巴巴利用媒体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了。
然而媒体历来是把双刃剑。它有影响力也有杀伤力。媒体暴力也给阿里巴巴制造过一些麻烦。福布斯风波只是其中一件。
在阿里巴巴的严冬时期,一些媒体做过负面报道。他们质疑阿里巴巴的模式,批评马云“假大空”,批评最多的还是阿里巴巴不赚钱。
在与媒体较劲时,马云说过这样的话:“我也不怕媒体联手骂我,反正我皮也厚了,抗击打能力也强了。正如人家骂我,骂我怎么样,骂阿里巴巴是不赚钱的。我对他们说,你说吧,阿里巴巴就是不赚钱,你想要把我怎么样?我自己在做什么我自己知道。这类责难与冤枉对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但总的来说,媒体对于阿里巴巴的正面报道远远大于负面报道,媒体给予阿里巴巴的帮助远远大于它给阿里巴巴制造的麻烦。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与媒体冲突的时候少,与媒体合作的时候长。
虽然如此,阿里巴巴在利用媒体的同时还是要小心提防中国媒体的暴力。君不见,爱多、秦池、蓝田……多少显赫一时的企业倒在媒体的枪口下!
福布斯风波
2000年7月,老牌财经杂志《福布斯》把阿里巴巴评为世界最佳10个B2B网站之一,并把马云的照片登在了封面。马云成了50年来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福布斯》杂志亚洲王牌记者贾斯汀·杜布勒5月上旬专程到上海和杭州对阿里巴巴进行了3天跟踪采访,6月中旬又给马云发来多达180个问题的事实核对单,并电话采访了马云在接受采访时提及的几位远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当事人。
贾斯汀·杜布勒和马云、100多名阿里巴巴的员工、他们的孩子、配偶、恋人一起去到杭州郊外的一个湖畔度假村过周末。杜布勒说:“我们在一条路面不好的公路上开了两个小时。当我们抵达的时候,所有的人正在痛饮啤酒或者中国茶。这是阿里巴巴的第一次集体出游。马云说公司发展得太快了,从18个人到150个人,员工工作很辛苦,大家需要休整一下并且互相认识认识。”
“马云是个天生的推销员。他曾经跟员工说:‘不吃苦不足以成大事,明天比今天更残酷。’员工非常爱听。”
“我在度假村见马云次数不多——他一直忙于给员工鼓劲。但我在回杭州的颠簸的车上和他进行了长谈。”
两个月后,杜布勒在昆仑饭店采访马云:“《福布斯》已经把你们评为世界前10名,你是否觉得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阿里巴巴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马云回答:“《福布斯》报道我们是好事,但也给我们很大压力。本来我们可以悄悄发展,《福布斯》一登,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并没有把此事当成里程碑,也并不认为阿里巴巴的目标已经达到。阿里巴巴今天没有本钱骄傲,它今天才18个月,还是个孩子,只不过它比别人哭得响点,翻身多了点,有点古怪。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阿里巴巴下一个目标是让客户在网上赚到钱,并摸索出自己赚钱,持久赚钱的模式。”
和媒体有蜜月期吗?(2)
提起《福布斯》,马云仍有点激动:“最近阿里巴巴被《福布斯》评为封面,评为全球最好的B2B商业网站。但是,北京的一家很有影响的青年报,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刊登了一篇文章,含沙射影地说这个封面是我们买来的。”
文章出来之后,几家报纸还为此打起了笔仗。福布斯风波随之而起,传媒界和IT界一片沸沸扬扬。
马云向我披露了《福布斯》记者采访的经过:“我们在上海搞活动,《福布斯》的记者要来采访,我们同意了。这位记者跟了我们三天,问了我一大堆问题,后来又发来180多个问题要我答复。我与他谈话中提到的新加坡、澳大利亚的朋友,他都去调查了。一个月后,在香港街上看到杂志,才知道《福布斯》把阿里巴巴评为全球B2B最佳网站,把我弄上了封面。”
福布斯风波刚起之时,柔中带刚从小爱打架的马云真有点按捺不住:“现在,我们可能要打一架,并且这一架要打得狠狠的,但不是为我自己或阿里巴巴。如果中国人都是这样看的话,中国的企业到底还有没有希望?如果是为了马云,为了阿里巴巴,这个冤枉我早就吞下去了。但是,如果是为了中国新兴的IT产业,我是要去打一架的。阿里巴巴要替IT产业去打一架,打到底,除非他们给个正确的说法!”
怒火中烧的马云甚至说:“大家都说,谁都不敢挑战媒体。我就是要去挑战媒体,我就要去跟他讲,媒体就应该客观公正。”
半个月过后,马云的怒气已消,再谈起《福布斯》,只是有些懊恼和感伤:“上《福布斯》封面没有料到。上《福布斯》封面是商人梦寐以求的事,就像演员拿到奥斯卡奖。把这样一个荣誉给一个18个月的孩子不利于他的健康。我们比谁都紧张。另一方面,50年来没有一个中国企业家上过《福布斯》封面,无论是谁,只要是中国人上了,都应该感到骄傲。”
“有些中国人,看不起自己的企业,看不起自己的企业家。他们觉得好像我们上这个封面就有可能是假,其他的外国公司上这个封面就是真的。今天,我们正代表着一个新兴的产业,依靠中国人的智慧和艰辛努力,挑战世界,向世界的最高峰冲刺。在这个时候,有个中国人上了《福布斯》的封面,就被认为有可能作弊,这是一种悲哀。中国人把什么都看成假的,这个民族的心态有问题。”
马云和媒体的这个“架”为什么没打起来?一是媒体和IT界很快就会知道《福布斯》封面的运作原则和事情的真相。二是马云真的离不开媒体。
西湖论剑
马云不但善于借媒体造势,而且善于借活动造势。“西湖论剑”就是马云的一个绝妙创意。
马云小时习过几年武,是个金庸迷,自称风清扬。
当时阿里巴巴负责公关活动的是市场部副总裁Porter(中文名字是李博达),他是个地道的能说中文的美国人,来阿里巴巴前是北京奥美公关公司的总监。
2000年7月29日,Porter和马云在香港出差,一位记者发现马云喜欢金庸小说,就为马云和金庸安排了一个会面。那天,马云和Porter如约来到“庸记酒家”,马云见到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激动异常。那天整整谈了三个多小时。在这三小时里,金庸没说几句话,从头到尾都是马云侃。临别,金庸为马云手书:“神交已久,一见如故。”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
几个星期后,马云打电话给Porter:“我有个想法,现在中国互联网的CEO都在打架,我想邀请金庸和新浪、搜狐、网易、8848的掌门人一起搞个西湖论剑,你看怎么样?”Porter一听就急了,连忙说:“你疯了!这是不可能的!几个CEO之间关系都不太好,金庸又很难请到,你能不能给他们先打个电话,如果他们都同意,我可以协调。”
当时Porter生怕马云让他做这件事,也巴望着马云第二天就把这事忘了。
第二天,马云打电话邀请金庸,没想到金庸当即就答应了。马云再打电话给丁磊和王峻涛,两人都是金庸迷,一听金庸要来,立马答应。马云再打电话给张朝阳,张朝阳虽没读过武侠但也没拒绝。马云最后打电话找到了王志东,这位网络老大有点矜持。临到最后几天,王志东突然打电话给马云,说他有事不能来了。马云一听就急了:“哥们儿你这不是坑人吗?”于是立即杀到北京找到王志东谈了两小时,生拉硬拽把王志东搞定了。
和媒体有蜜月期吗?(3)
在Porter看来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马云独自一人用了两天时间就搞定了。事后,马云对Porter说:“做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