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纯是道家的见解。而“其名正则天下
治”,“其名倚而天下乱”,与宋、尹“正名自治,奇名自废,名正法备,
则圣人无事”(奇即倚,废即乱意),完全是同一路数。从韩非子所引申子
的话看来,大体篇为申子所作是很可靠的:
“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饰之。
(“饰”,通行本作“惑”,依迂评本、赵本、凌本校改)不知见,人匿之。
其无欲见,人司(伺)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
可以规(窥)之。’”
“一曰:申子曰:‘慎尔言也,人且知汝(“知”当作“和”)。慎而
(汝)行也,人且随汝。尔有知见也,人且匿汝。尔无知见也,人且意汝。
汝有知也,人且藏汝。汝无知也,人且行汝。故曰:惟无为可以规之。’”
(外储说右上)既知用术,术便不能为君上所独擅,而臣下也能用之。“治
不逾官,虽知不言”,虽说守分,也是不欲“其知见”的。申子自己也曾以
此事试探过昭侯: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
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一日申子请
仕其从兄官。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
之谒。’申子辟舍请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策在末尾还加了一句:
“曰:‘君真其人也!’”在商业资本已相当壮大的时代,贸易之道自然要
反映于政治,君臣上下于讨价还价时,也就可能有了一种类似商人投机的揣
度。但是申子也言法,例如:
“尧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治,任数而不任说。黄
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类聚五十四、御览六三八
所引)
“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至轻重,所以一群臣也。”(类聚五十
四、文选颜延年讌华林诗李注及邹阳狱中上书吴王注、御览六二八所引)
这是纯粹的法家之言,后人称他为法家者以此。惜原书散佚,无从确知
申子怎样处理法与术的关系罢了。
四、慎到,赵人,曾为齐稷下先生,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
意,著十二论(史记孟荀列传)。又汉书艺文志法家类有慎子四十二篇,注
云:“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大约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吧,天下篇
把他和彭蒙、田骈等放在关尹、老聃之前,作为道家看:
“公而不当(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马叙伦庄子义证云:“决”
疑借为“■”。“■”,穿也,穿有空义。“决然无主”,谓心虚无所主),
趋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
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道),曰:天能覆
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平)之。知万
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是故慎
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冷汰(隆替)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
薄(迫)知而后(复)邻(磷)伤之者也。謑髁(懈惰)无任,而笑天下之
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
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巍)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
若飘风之还(旋),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回)。全而无非,动静无过,
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
是以终身无誉(与)。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圣贤。夫块不失道。
豪桀(杰)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
怪焉。。。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乎皆尝有闻者也。”(庄子
天下)
这分明是在描写着一个道家的慎到。所谓“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隆
替于物,以为道理”,所谓“无用圣贤”,正是宋、尹所谓“静因之道”、
“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史记说他“学黄、老道德之术”,是有根据的。
然而荀子却把他作为一个法家去批判:
“尚法而无法,下修(不循)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
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是慎
到、田骈也。”(荀子非十二子)
“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 由法谓之, 道尽数矣。”(解蔽)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天论)
由这些话看来,荀子所不满的,主要还是慎子的道家的态度,证明了慎
子确是天下篇所描写的那样的道家的慎子。
慎子书早佚,现在的“通行本,分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
严可均(四录堂本)、钱熙祚(守山阁本)、缪荃孙(四部丛刊本)从群书
治要辑出知忠、君臣二篇,并旧有者为七篇。书虽非伪,而断简残编,亦非
秦、汉旧观。”(罗根泽慎懋赏本慎子辨伪,燕京学报第六期)
慎子是由道到法的过渡人物,他的思想具有道法两方面,但其法家思想
却是由道家的天道观导出的,故他不仅言“法”,也兼言“势”。所以说:
“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
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慎子因循)
这显然是从道家的天道观出发而推及于人事。天下篇所谓“齐万物以为
首(道)。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
不能辩(平)之”,恰好是“天道,因则大,化则细”的注脚。天地的“覆”、
“载”,只能各以其一德而及物,故说“化则细”。“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
(平)之”,故须“因”,“因则大”,故“能包之”而“无遗”,一任物
之自然。
应用于人事,就是一任人之自为,不欲“化而使之为我”。所以说:“选
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齐万物以为首(道)”。因此,其
所谓“齐”,就不是机械的齐,而是“斩而齐”(荀子荣辱篇,“斩”读如
“儳”,“儳”,互不齐也)之“齐”,也即是“差差然而齐”(同上正名)
之“齐”,故曰“维齐非齐”(同上王制)。物万不齐,不能强之使齐,所
以主张“因”,而反对“化”。
“因”,就要承认客观的现实。所以必须“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冷
汰于物,以为道理”。他的“法”“势”理论,大抵是由此出发的。
“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明君动事分功必由慧,
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威德)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同上)
“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君人)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
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君臣)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行。君之功莫大使民不争。今立法而行私,是私与
法争,其乱甚于无法。”(类聚五十四、御览六三八所引)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以力役
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类聚五十四所引)
“礼从俗,政从上,使从君。”(类聚三十八、御览五二三所引)
在以上数则中,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第一,所谓“定赏分财必由法”,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事断于法,。。法之所加,各如其分”,“据
法倚数以观得失;。。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云云,
可见慎子怎样的重法,并怎样把法和财产关系联系在一起,荀子说他“尚法”,
确有根据。第二,慎子一方面“尚法”,另一方面也言“礼”。可是,“法
不遗爱”,便可以“刑上大夫”;“礼从俗”,便等于“礼下庶人”。从他
说的“礼从俗,政从上,使从君”讲来,他的理论是矛盾的。一方面看到贵
族的没落,显族的抬头,肯定君臣上下的秩序,承认“君长”“以道变法”
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抹杀在下者“莫不自为”的“人之情”,反对“化而
使之从我”。这大概就是荀子所指称的“不循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
取从于俗”,也就是荀子所指斥的“尚法而无法”、“不可以经国定分”。
第三,所谓“凡立公所以弃私”,“立法而行私,。。其乱甚于无法”,这
正是“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的精神。而所谓“弃
知去己”,即是法家的大公无私论。其主旨在于克服旧贵族的偏爱成见——
私情私智;引而推之,得出了“笑天下之尚贤”的结论。在这里他又主张“无
贤不可以无君”,而一君之智也不足尽赡天下:
“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荀子解蔽注所引)
“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则不赡矣。若使
君之智最贤,以一君而尽赡下则劳,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于不赡之
道也。”(慎子民杂)
慎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他所谓“诸侯力政(征),人欲独行以相兼”(文
选东方朔答客难注所引)的时代,富力“相兼”,正是当时社会变革的特征。
于是他就认为“人莫不自为也”,而主张“定赏分财必由法”,即以法定“分”,
而承认私有财产权。这一点,李悝在法经上给以条文的保障,而慎子则在思
想上给以理论的根据:
“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
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
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吕氏春秋慎势)
意林引尹文子有类似上面的文字,是作为彭蒙的话记述的。后来荀卿论
礼的起源也说是起于定分息争;可见这是一种反映时代的思想,不是彭蒙、
慎到一派所独有的。
明慎懋赏伪作慎子内外篇,并为作传, 谓“慎子专言法”,其实不确,
慎子除言法外,也讲到礼及势。其主张势治的文字,韩非子曾引了他的一段
话如下: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蚁同矣,则
失其所乘也。故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
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
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
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
则止。由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者也。”(韩非子难势)
这一议论,出于“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笑天下之尚贤”的慎子,
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注意古代公权制度的现实,自然会注意到“势位”、“威
势”以及“权”、“柄”,因而不重视贤智或反对尚贤用智(所谓“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