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

第57章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第57章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这种形式的自然性却被冲淡得只剩下一个影子,所谓“不可止以力”, 
其积极要证明的是所谓“而可安以德”,“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德既然
控制住了这个表面上具有自然性的“气”,那么德就成了道德的本体。因此, 
著者认为,宋、尹一派的道德观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来的,保留了它的形
式,而在实质上却以道德本体偷替了形而上的自然本体。
问题的提法,便是问题的解决。“道”、“气”,既然是道德本体,于
是各种道德诫令可以源源不绝地从自身的规定中导引出来。其向外“上功用、
大俭约”可以通向墨家;其向内“治心”又可向通向儒家。
“见害不惧”——这是“见侮不辱”的深一层义(郭沫若曾指出此点)。
“宽恕而仁”——这是“宋荣之恕”、“宋荣之宽”或“善气迎人,亲
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的同义语。
“独乐其身”——这是“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张本。
在这里,我们对于宋、尹一派道德本体的规定如何导向儒、墨,不拟详
加申论,只须指出,像“君子不为苛察,。。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
己也”等语,颇接近儒家的名辩观,而“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
者,必以喜、怒、哀、乐。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心术
下)等语,已经完全是儒家的口吻了。
我们此处所要追寻的是此派如何以内心存养把握道德本体的问题: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导)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
矣。凡心之形,过知失生。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 
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
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 
(内业)“执一”正是说把握一个虚灵的本体。宋、尹派的内心存养或所谓
“治心在于中”,推其极可以治天下、君万物,这就和思、孟学派合辙了。
思、孟派的内心自我存养是要把握道德本体“诚”;而宋、尹的内心自我存

养是要把握道德本体“灵气”,名虽有异,而实质相同。在这里,宋、尹派
的道体观便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教。因此,他们便从自我存养的唯心主义导
向神秘的灵性论: 
“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内业) 
“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近)。”(心术下) 
“人能正静者,筋肕(韧)而骨强,能(而)戴者(诸)大圜,体乎大
方,镜者(诸)大清,视乎大明。正静不失,日新其德。照知天下,通于四
极!”(同上) 
由此看来,宋、尹派的灵性论是极端的唯我论,因而又导出宗教的神秘
性的结论: 
“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
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
气之极也。(心术下) 
“精气”变成了神,宋、尹派便是这一神的虔诚的信徒,他们清心寡欲, 
等待这一神的光临: 
“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絜,神乃留处。”(心术上) 
“世人之所职者精(情)也,去欲则宣(寡),宣(寡)则静矣。静则
精,精则独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者)也,故馆不辟除,则贵
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同上) 
这样看来,人类的肉体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其静洁之时等待
着“神”来进入,仅仅是为了使肉体成为神灵所住的“舍”。反之,神灵不
处的肉体,就全是“欲”的施展的境地。宋、尹派有神无欲的理论是僧侣主
义的说教。
孟子看中了寡欲的“气”不是毫无理由的,孟子之所以养他的“浩然之
气”,也不是毫无承藉的。当孟子嗅到这一治心之方术的唯心主义的气味时, 
便引以为同道,并且学舌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
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自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
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这一剽窃,在“配义与道”上露出了
马脚,郭沫若曾指出了这一点。
总之,我们认为,宋、尹派的道体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其自然天道的
术语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形式,到了荀子手里,这一形式才被批判地扶正过来。
不但如此,在宋、尹派,“道”仅是道德的本体,到了荀子手里,才把它变
质而为客观的实在;在宋、尹派,治心之术本质上是神秘主义的道德自我存
养,其所谓“明智”也是形式的,到了荀子手里,这一形式也被批判地扶正
过来;在宋、尹派,“虚壹而静”是灵性与肉欲对立的术语,到了荀子手里, 
批判了它的谬诬,在情欲论上得出了唯物主义的论断。至于荀子怎样从宋、
尹派的形式命题中获得启示而进行批判的撷取,将在荀子一章中详加探讨。

第十一章 思孟学派及其唯心主义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由孔门的曾子支派到思孟学派的发展
在本书论前期儒家的分化问题时,我们曾将子思、孟轲列为一派,并提
到他们的“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的五行思想。这一学派是在“战战兢
兢”、“日三省吾身”的曾子自己省察的唯心主义思想中寻得了它的承藉。
我们认为,这一线索,对于思、孟学派性的研究,颇关重要。但是,关于曾
子的思想及其活动,由于文献不足,前人多未充分注意,兹特详为考辨如下: 
大约孔门弟子有前后辈之分。前辈问学于孔子去鲁之先,计有子路、冉
有、宰我、子贡、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原宪、子羔、公西华等人; 
后辈从游于孔子返鲁之后,计有子游、子夏、子张、曾子、有若、樊迟、漆
雕开、澹台灭明等人。今按韩非子显学篇“儒分为八”之说,其可考者如子
张氏之儒、漆雕氏之儒,皆在后辈;荀子非十二子篇所斥子张氏之贱儒、子
夏氏之贱儒、子游氏之贱儒,也在后辈。
关于孔子与其前后辈弟子之间以及弟子相互之间的分歧,论语中有不少
的记载;而与曾子有关的资料,只有下列两处: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张)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论语所记孔子对及门弟子佳评颇多,而评及
曾子的,全书只一“鲁”字;第二,对于别立宗派的子张,曾子宣称“难与
并为仁”。这两条资料,虽寥寥数语,但对于探讨曾子思想来说,却是有启
示的材料。
曾子不仅与子张“难与并为仁”,他与子夏之间,也似有意见上的分歧。
礼记檀弓篇说: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 
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
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拟) 
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 
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
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此事亦见于王充论衡祸虚篇,汉时一般学人皆信为实有,似不应因论语
不载而断为虚构。又,西河之民拟子夏于孔子,曾子数为三罪之一,此中颇
有大可玩味处。
孔子死后,有若、子游亦似各有别立宗派的趋势,曾子亦与他们有意见
上的分歧,兹择孟子、礼记二书所载例证如下: 
“昔者,孔子没,。。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
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
尚已。’”(滕文公上)“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
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
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
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
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檀弓) 
此中可特别注意的是,曾子对于“以所事孔子者事有若”的计划,表示

不能同意。
同时,在子夏与子张之间,子游与子夏之间,子张与子游之间,亦均有
意见上的分歧(论语子张)。而曾子对于大露头角的同辈,如前所述,则尤
为自高位置,不肯下人。凡此种种,一方面可以证明孔子死后,孔门的内部
矛盾日益加剧,而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曾子确具有以孔学正传自命的雄心。
曾子对于争取孔子正传,不惟有清醒的自觉,且似有最大决心与最大信
心。所以他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曾子的作风,大概与子张的堂堂气象相反,而是一种“战战兢兢”严守
孔子遗规的慎重态度,言必称师,绝不自标宗旨。此点,且不必旁引礼记檀
弓祭义等篇,即在论语中也有明证: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子张)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
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同上) 
正因曾子以争取孔子正传自任,而不别标宗旨,所以除庄子将曾、史(史
鱼)并提而加以批评(骈拇、在宥两篇)以及荀子将曾子看作思、孟的先驱
(解蔽篇)外,古人谈先秦思想派别者,如韩非等,皆不曾数及曾子。然古
人虽不以曾子为自立宗派的儒家,而事实上, 孔子死后,曾子确曾在传述孔
学的名义下广收门徒,而形成一有力的儒家支派。其徒有文献可考者,计有
孟敬子、阳肤、子襄、沈犹行、公明仪、公明宣(高)、乐正子春、吴起等
人;尤可注意者,曾子既为鲁费君所重,其子曾申又见祟于鲁缪,弟子吴起
更名显楚、魏,此种政治上的优越地位,似更足提高曾子学说的重要性,并
坚定曾子继承孔子正传的自信心。所以他说: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 
虽千百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吾何慊乎哉!”(公孙丑下) 
曾子得孔子正传之说,似由孟子开其端。孟子自述“乃所原则学孔子”, 
但他知与孔子年事不相及,遂援曾子、子思以为中介;今存孟子七篇,引曾
子者九处,引子思者六处,都是赞许推崇之辞,可为明证。孟子外书曾记: 
“曼丘不择问于孟子曰:‘夫子焉学?’孟子曰:‘鲁有圣人曰孔子, 
曾子学于孔子,子思学于曾子。子思,孔子之孙,伯鱼之子也。子思之子曰
子上,轲尝学焉;是以得圣人之传也。’”(性善辨)“孟子游于莒,有曾
子讲堂焉。孟子登堂弹琴而歌,二三子和之。莒父老曰:‘久矣夫不闻此音
也,圣人之徒也。’”(同上) 
“乐正子春年九十矣,使其子克学于孟子,告之曰:‘昔者圣人之门, 
颜子以仁,曾子以孝,季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