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地外文明探秘 >

第18章

地外文明探秘-第18章

小说: 地外文明探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我有时候在早餐之前竟然相信了六件不可能的事。”
           ——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
            《艾丽斯镜中奇遇记》


  在一年之中不同的季节,仰望晴朗夜晚的天空,凭借肉眼可
以看见三四颗行星。用一架小望远镜,你也许可以再多看见几颗,
但是,直到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后,人类才绘制出一张我们认为
完整的行星系统图。它一共包括9颗行星和一条小行星带。时至
今日,天文学家仍然在不断增加新发现的卫星和小行星的数目。
我们毋需惊奇,直至1995年,科学家仍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有
行星在环绕其他遥远的恒星转动。尽管冥王星是我们太阳系里离
我们最远的亲戚,那些恒星离我们却比冥王星还要远几千万倍。
虽说还没有找到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有关的突破性进展至少已
表明我们的太阳系肯定不会是独一无二的。

  寻找我们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大约始于50多年前(冥王星发
现后不久)。由于距离非常遥远,所以使用当时的设备几乎没有
可能发现清晰的证据。1983年,科学家找到一条有关太阳系外也
存在行星的线索。那是他们用“红外天文卫星”研究的一组恒星
发射的、出乎始料的电磁辐射。天文学家逐渐得出结论:这种不
规则性是被观测恒星周围的尘埃云引起的。由于这类尘埃云表征
着行星的形成,所以,即使是这一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发现也足以
激起好几个小组作进一步探测的兴趣。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用强有
力的哈勃望远镜不断发现新的尘埃云。哈勃望远镜自从安装以来,
已经发现了几颗邻近的恒星,并被用以观测这些恒星周围的尘埃
云。

  这些尘埃云最初被发现后不久,美国天文学家沃尔兹森
(Aleksander Wolszczan)在波多黎各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探
测到天空中一组不寻常的天体。这一发现又进一步燃起了人们寻
找行星的希望。当时,沃尔兹森正在研究脉冲星。脉冲星就像我
们在上一章里所介绍的那样,是超密的中子星——超新星遗留下
来的星体残骸。中子星自转的速度非常快。它自转时就像灯塔那
样向茫茫太空发射无线电波脉冲。沃尔兹森注意到他研究的星体
中有一个称做 PSR 1257+12的,在不规则地发射脉冲。经过进
一步研究,包括计算脉冲变化的程度,他得出结论:有2颗(或
许3颗)行星在环绕这颗中子星旋转,他确信这两颗星的质量大
约是地球的3倍。可能存在的第三颗星也许比较小,大小相当于
我们的月亮,在离这颗中子星较近的轨道上转动。

  虽然这本身是个重大发现,但对那些正在寻找地外生命的人
却鼓舞不大。围绕脉冲星 PSR 1257+12转动的行星只可能在这
颗超新星之后形成。理由很简单,超新星爆发会把附近的物质全
都还原为某种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汤”。因此,即使我们忽略脉
冲星发射的很强的电磁辐射和周围环境的不稳定性,沃尔兹森发
现的行星也太年青,无法形成生命。

  但是,这项发现为后来意义更加重大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在
探测围绕一颗常规的恒星转动的行星这方面,真正实质性突破的
发现是在1995年。当时正在瑞士日内瓦天文台工作的梅厄
(Michel Mayor)及其学生奎洛兹(Didier Queloz)公开宣布
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是研究一小群从宇宙学意义上来说距离我
们太阳系比较近的恒星所达到的顶峰。

  就像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一样,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之
发现纯属偶然。梅厄和奎洛兹当时并未积极寻找新的行星,他们
是在研究被称作“褐矮星”的奇特星体。

  褐矮星是衰亡的恒星。恒星由气体和尘埃云形成。它们聚集
在一起产生一个自我支持系统。恒星通过核聚变产生热量。但是,
核聚变过程要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持续地产生能量,星体的大小
和密度就必须达到某个下限。褐矮星可以被认为是介乎恒星和行
星之间的星体,或者看做不发光的恒星。虽说有时候很难区分某
些恒星、某些褐矮星和某些行星,但是根据经验,目前观察到的
所有褐矮星的大小至少是木星的30倍(尽管木星是我们太阳系里
最大的行星,它也只有太阳大小的1/l000 。另外,褐矮星全都
由气体组成(这像恒星),而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行星虽然大部
分是气体,却具有坚实的固态核心(实际上,木星也发射能量,
只不过与恒星相比微不足道,比任何观察到的褐矮星产生的也要
少得多)。

  为了发现褐矮星,梅厄和奎洛兹采用了在温哥华的不列颠哥
伦比亚大学工作的另一位天文学家沃尔克(Gordon Walker)发
明的技术。梅厄和奎洛兹有所发现时,沃尔克寻找环绕遥远恒星
转动的行星几乎已有12年之久。沃尔克专注于最靠近我们太阳系
的21颗恒星,发明了一种探测方法。这种方法被非正式地称作
“晃动”(Wobble)技术。

  如我们所知,我们根本不可能看见像太阳系外环绕着遥远恒
星转动的行星或者甚至比它们大得多的褐矮星这类天体,因为它
们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恒星之所以看得见,是因为它们发射巨
额的电磁辐射。像地球这样由岩石组成的固态行星只能反射附近
恒星发出的光。尽管气体行星和褐矮星也产生少量的能量(不是
通过聚变的方法),但是人们从地球上也只能通过它们反射自己
那颗恒星的光才能观测到它们。

  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我们太阳系的一些行星,但是还有些行
星的轨道距离太阳实在太远,不用望远镜是无法看到的。事实上,
天王星(在晴朗无月的夜晚,用肉眼勉强可以看见的一个针孔大
小的模糊光点)是赫歇尔(Wlliam Herschel)在1781年发现的。
天王星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距离太阳平均为17.9亿英里(29亿
千米)。以寻常眼光来看,这确实是非常遥远。可是,它只是离
我们最近的恒星的距离的 1/14 000。海王星距离我们比天王星
更加遥远,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直到1846年才在柏林一个天文台
用望远镜发现它。太阳系外的行星与我们太阳系外缘的那些行星
距离上的巨大差异并不是唯一要考虑的问题。任何一颗环绕遥远
恒星转动的行星,其微弱的反射光都会被它那颗恒星所发射的强
烈电磁辐射淹没。这只需想象一下,要在几千米以外的地方辨清
一个在探照灯旁边飞舞的萤火虫有多么困难就行了。

  因此,对于寻找环绕遥远恒星转动的行星的天文学家来说,
直截了当地进行光学观测无济于事。晃动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直接
光学观测截然不同。当天文学家说他们发现了环绕其他恒星转动
的行星时,他们的意思是观测到了由于这些行星的存在而对其附
近的恒星产生的引力作用,一种引起该恒星在其预定路径附近微
微晃动的效应。他们是如何测定的呢?
  科学家利用一种称为“红移”的效应来测量星系的距离。这
一概念源自一位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
的研究成果。多普勒在1842年预言:如果声源朝向一位听者前来
或远离听者而去,声音的音调(或者说频率)就会比声源静止时
高些或低些。这一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是一辆救护车或警车
驶近我们或驶离我们时,其笛声的音调变化(驶近我们时,音调
变高声音变尖;远去时则正好相反,音调变低;声音变粗)。多
普勒效应也适用于光波;因此,发光体的颜色以与此相似的某种
方式变化——如果一颗遥远恒星正在远离我们而去,那么其光波
波长就会变长(频率变低)。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宇宙在膨胀,因此,宇宙中的每一个
点看上去都在与另一个点互相远离。由于这个缘故,根据多普勒
效应,远离我们而去的星系发出的光抵达地球时,它们的波长比
这些星系静止不动时要长。这种偏移称为“红移”,因为该星系
的光抵达地球时都朝着光谱的红端(或波长较长的一端)移动。
如果星系朝向我们运动的话,则会相应地发生“蓝移”(朝着波
长较短的一端移动)。

  那么,这与环绕这些恒星转动的行星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案
就在于从一些恒星那儿观测到的频率偏移的详细情况。梅厄和奎
洛兹注意到有几颗恒星的光的频率偏移均匀地起伏变化。换言之,
有几颗恒星的红移和蓝移有微小的波动,这就意味着有什么东西
造成了这颗恒星的“晃动”。

  比较恰当的比拟是奥运会上掷链球的运动员。链球运动员手
拉住与球相接的绳子,控制链球的运动轨迹。尽管链球的重量比
这位运动员轻得多,链球还是会有拉力作用于他(尽管很微小),
并致使投手“晃动”。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可以用精密仪器设
备测出这个作用力。

  环绕一颗恒星转动的行星对恒星的拉力远比上述例子中所描
述的链球对投手的影响小得多。即使是环绕一颗恒星转动的褐矮
星的质量也比恒星的平均质量小得多,所以这种作用力(特别是
行星的作用力)是极其微小的。使用灵敏度很高的设备刚好勉强
能观测出来。尽管这种效应很微弱,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仍可
由此获得大量有关恒星及其行星的信息。最有意义的是,这项技
术的发明人沃尔克发现恒星的频率变化(晃动的程度)与行星的
轨道周期直接有关。运用这种方法,天文学家不久就描绘出在我
们太阳系外找到的第一颗行星的图景,以及它相对于该恒星的确
切位置。

  图 11  红移和蓝移如何表明存在着太阳系外的行星。

  梅尼和奎洛兹发现的第一颗有行星系统迹象的恒星名为飞马
座51,位于飞马座中。它与我们的太阳系十分相似(我们的太阳
是一颗G2型星)。飞马座51则被分类为G3型星,也就是说,它很
稳定,年龄与我们太阳差不多,表面温度也差不多。①但是,除
此之外,它与我们的太阳就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了。

  到1995年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唯一的行星系统就是我们自己
的太阳系。在我们的太阳系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位居第三,是
离太阳相对较近的4颗小小的石质行星之一。在离太阳较远的地
方,还有一组很大的气体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整个太阳系
还有一条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和大量环绕着石质行星
和气体行星转动的卫星。这就是1995年之前,我们仅有的行星系
统的模式,所以我们只能推测那是一种相当平常的模式。但是,
最多产的行星发现者之一马西(Geoff Marcy)最近在谈到太阳
系外的某个行星上可能居住着外星人时却说:“也许他们认为我
们不可思议!”'1'

  对那些认为我们太阳系是标准模式的人们来说,在对这颗新
发现的行星的质量和位置进行计算时,第一次感到了震惊。据研
究,环绕飞马座51转动的行星质量大约为木星的一半,但是它离
自己那颗恒星仅0.05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等于太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