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四卷 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六月,己卯(初三),唐玄宗废除中都,又改名为蒲州。
蒲州刺史陆象先政尚宽简,吏民有罪,多晓谕遣之。州录事言于象先曰:“明公不施棰挞,何以示威!”象先曰:“人情不远,此属岂不解吾言邪!必欲棰挞以示威,当从汝始!”录事惭而退。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苟清其源,何忧不治!”
蒲州刺史陆象先为政崇尚宽厚简约,属下官吏百姓有罪,多当面用好言劝诫,然后让他们离开。蒲州录事对陆象先说:“明公不用刑杖,怎么能显示威风呢!”陆象先回答说:“人心都是相通的,难道这些人不理解我的话吗!如果你一定要我用刑杖来显示威风,那就应当从你开始!”录事十分惭愧,赶忙退出。陆象先曾对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政若能正本清源,何忧天下不治!”
'11'秋,七月,己酉,王大破康待宾,生擒之,杀叛胡万五千人。辛酉,集四夷酋长,腰斩康待宾于西市。
'11'秋季,七月,己酉(初四),王大败康待宾率领的叛军,生擒康待宾本人,击杀反叛的胡众一万五千人。辛酉(十六日),唐玄宗召集了四夷各部酋长,在西市将康待宾腰斩。
先是,叛胡潜与党项通谋,攻银城、连谷,据其仓庾,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之。追至骆驼堰,党项乃更与胡战,胡众溃,西走入铁建山。说安集党项,使复其居业。讨击使阿史那献以党项翻覆,请并诛之,说曰:“王者之师,当伐叛柔服,岂可杀已降邪!”因奏置鳞州,以镇抚党项余众。
在这以前,叛军暗中与党项族合谋,准备攻打银城、连谷,占据该地的粮仓,张说率领一万名步兵和骑兵自合河关出其不意地向叛军发起攻击,叛军大败。张说又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骆驼堰。这时党项人反而攻击叛军,叛军溃不成军,向西逃入了铁建山。张说安抚党项人,让他们像过去一样地生产和生活。讨击使阿史那献认为党项人反复无常,请求将他们一起杀死,张说说:“圣王的仁义之师,应当讨伐叛逆,安抚归服之众,怎么能杀死已归降的人呢!”并上奏玄宗设置鳞州,以镇抚党项族余众。
'12'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12'九月,乙巳朔(初一),出现日食。
'13'康待宾之反也,诏郭知运与王相知讨之;上言,朔方兵自有余力,请敕知运还本军。未报,知运已至,由是与不协。所招降者,知运复纵兵击之;虏以为卖己,由是复叛。上以不能遂定群胡,丙午,贬为梓州刺史。
'13'康待宾发动叛乱的时候,唐玄宗命令郭知运与王联合出兵征讨;王告诉玄宗,朔方军的兵力足够平叛之用,请玄宗命令郭知运撤回陇右。尚未等到回音,郭知运已率部抵达,因此两人关系出现裂痕。对那些已被王招降的胡人,郭知运也纵兵袭击;胡人认为王出卖了自己,因此纷纷重新叛唐。唐玄宗认为王未能平定胡人的叛乱,丙午(初二),将他贬为梓州刺史。
'14'丁未,梁文献公姚崇薨,遗令:“佛以清净慈悲为本,而愚者写经造像,翼以求福。昔周、齐分据天下,周则毁经像而修甲兵,齐则崇塔庙而弛刑政,一朝合战,齐灭周兴。近者诸武、诸韦,造寺度人,不可胜纪,无救族诛。汝曹勿效儿女子终身不寤,追荐冥福!道士见僧获利,效其所为,尤不可延之于家。当永为后法!”
'14'丁未(初三),梁文献公姚崇去世,临死留下这样的遗嘱:“佛教以清静慈悲为本,愚昧的人却希望通过抄写经文、建造佛像来求得来世之福。过去的北齐与北周两国对峙,北周毁弃佛经佛像而整治军队,北齐却开丢开刑罚与政令,大量建造佛寺,等到两国一交战,结果是北齐灭亡,北周勃兴。近代的武氏成员和韦氏诸人,所建之寺与所度之僧数不胜数,却并未免除其宗族被夷灭的后果。在我死后,你们不要像凡夫俗女那样愚昧无知。为我诵经超度以求死后之福!道士们见僧尼因此而获利,也效法僧尼,更不能将他们请进家门。这条家训,子孙后代必须永远遵守。
'15'癸亥,以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15'癸亥(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16'冬,二月,河西、陇右节度大使郭知运卒。知运与同县右卫副率王君,皆以骁勇善骑射著名西陲,为虏所惮。时下谓之王、郭。遂自知运麾下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判凉州都督。
'16'冬季,十月,河西、陇右节度大使郭知运去世。郭知运与担任右卫副率职务的同县老乡王君两人都因骁勇善战精于骑射而闻名于西部边陲,为西域胡虏所忌惮,被当时人称为王、郭。郭知运死后,王君便由知运的部下继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并兼领凉州都督。
'17'十一月,丙辰,国子祭酒元行冲上《群书四录》,凡书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
'17'十一月,丙辰(十三日),国子祭酒元行冲向玄宗进上《群书四录》,其中共收书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
'18'庚午,赦天下。
'18'庚午(二十七日),唐玄宗大赦天下。
'19'十二月,乙酉,上幸骊山温汤;壬辰,还宫。
'19'十二月,乙酉(十三日),唐玄宗来到骊山温泉;壬辰(二十日),又回到宫中。
'20'是岁,诸王为都督、刺史者,悉召还京师。
'20'在这一年,唐玄宗将外放为都督、刺史的李唐诸王全部召回京师。
'21'新作蒲津桥,熔铁为牛以系。
'21'官府新修建了蒲津桥,在两岸桥头熔铸了八头铁牛用来拴系索桥上的大绳。
'22'安州别驾刘子玄卒。子玄即知几也,避上嫌名,以字行。
'22'安州别驾刘子玄去世。刘子玄即刘知几,为避玄宗皇帝李隆基姓名的同音字而以字行于世。
著作郎吴兢撰《则天实录》,言宋激张说使证魏元忠事。说修史见之,知兢所为,谬曰:“刘五殊不相借!”兢起对曰:“此乃兢所为,史草具在,不可使明公枉怨死者。”同僚皆失色。其后说阴祈兢改数字,兢终不许,曰:“若徇公请,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后!”
著作郎吴兢撰修了《则天实录》,其中记载了宋激励张说为魏元忠作证的真实经过。张说在修史时见到了这段记载,心里知道是吴兢所写,嘴里却故意说道:“刘五(即刘知几)在修史时对我一点都不帮忙!”吴兢马上站起来回答说:“这一段是我吴兢写的,所有的草稿都还在,我不能让明公您错怪了已经死去的刘子玄。”在座的同僚听了这话全都大惊失色。后来张说私下里请求吴兢将这段记载略改几字,吴兢始终没有答应,他说:“我要是曲从您的要求,《则天实录》就不再是秉笔直书的信史,将何以取信于后人呢!”
'23'太史上言,《鳞德历》浸疏,日食屡不效。上命僧一行更造新历,率府兵曹梁令瓒造黄道游仪以测候七政。
'23'太史向唐玄宗进言,告知《鳞德历》越来越不准确,对日食的预测屡次有误。唐玄宗指派僧人一行重修新的历法,又让率府兵曹梁令瓒设计制造黄道游仪来观测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位置和运行状况。
'24'置朔方节度使,领单于都护府,夏、盐等六州,定远、丰安二军,三受降城。
'24'唐玄宗设置朔方节度使,统辖单于都护府和夏、盐等六州以及定远、丰安二军和三受降城。
十年(壬戌、722)
十年(壬戌、公元722年)
'1'春,正月,丁巳,上行幸东都,以刑部尚书王志为西京留守。
'1'春季,正月,丁巳(十五日),唐玄宗行幸东都洛阳,任命刑部尚书王志为西京留守。
'2'癸亥,命有司收公廨钱,以税钱充百官俸。
'2'癸亥(二十一日),唐玄宗下令有关部门征收公廨钱,用这笔税收支付文武百官俸禄。
'3'乙丑,收职田。亩率给仓粟二斗。
'3'乙丑(二十三日),唐玄宗下令收回文武百官的职分田,每亩每年大致给予粟米二斗。
'4'二月,戊寅,上至东都。
'4'二月,戊寅(初七),唐玄宗抵达东都。
'5'夏,四月,己亥,以张说兼知朔方军节度使。
'5'夏季,四月,己亥(二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张说兼任朔方军节度使。
'6'五月,伊、汝水溢,漂溺数千家。
'6'五月,伊水和汝水暴涨,溢出河岸,淹没居民数千家。
'7'闰月,壬申,张说如朔方巡边。
'7'闰五月,壬申(初二),张说前往朔方巡察边境。
'8'己丑,以余姚县主女慕容氏为燕郡公主,妻契丹王郁干。
'8'己丑(十九日)。唐玄宗封余姚县主之女慕容氏为燕郡公主,将她嫁给契丹王郁干。
'9'六月,丁巳,博州河决,命按察使萧嵩等治之。嵩,梁明帝之孙也。
'9'六月,丁巳(十八日),博州境内黄河决口,唐玄宗派按察使萧嵩等人前往救灾治河。萧嵩是南朝后梁明帝萧岿的孙子。
'10'己巳,制增太庙为九室,迁中宗主还太庙。
'10'己巳(三十日),唐玄宗发布制命,将太庙由七室增至九室,将中宗皇帝的神主迁回太庙。
'11'秋,八月,癸卯,武强令裴景仙,坐赃五千匹,事觉,亡命;上怒,命集众斩之。大理卿李朝隐奏景仙赃皆乞取,罪不至死;又,其曾祖寂有建义大功,载初中以非罪破家,惟景仙独存,今为承嫡,宜宥其死,投之荒远。其辞略曰:“十代宥贤,功实宜录;一门绝祀,情或可哀。”制令杖杀。朝隐又奏曰:“生杀之柄,人主得专;轻重有条,臣下当守。今若乞取得罪,便处斩刑;后有枉法当科,欲加何辟?所以为国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曲矜仙命。”又曰:“若寂勋都弃,仙罪特加,则叔向之贤,何足称者;若敖之鬼,不其馁而!”上乃许之。杖景仙一百,流岭南恶处。
'11'秋季,八月,癸卯(初四),武强县县令裴景仙贪赃五千匹,事发,弃官逃走;唐玄宗大怒,下令召集人众,将其斩首。大理寺卿李朝隐向玄宗上奏,认为裴景仙所有赃物均乞取而得,依律罪不至死;此外,裴景仙的曾祖裴寂反隋,有树立义旗的大功,武后载初年间裴氏无罪而家破人亡,至今只剩裴景仙一人,现在为了使裴氏延续香火,也应宽宥他所犯下的死罪,将他流放到边远之地,李朝隐奏疏的大意是:“贤者十世子孙所犯罪均应宽宥,因为贤者的功劳实在应当记取;因诛杀罪犯而使得一个家族断子绝孙,在情理上亦有可怜之处。”唐玄宗还是下令将裴景仙用杖打死。李朝隐又向玄宗奏道:“生杀大权应操在君主的手中,但用刑的轻重自有条规,臣下应当遵守。现在如果因乞取赃物得罪便处斩刑,那么日后如有贪赃枉法者需要论罪判刑,又当加重到哪一种刑罚呢?臣屡次谏阻,是顾惜国家的法度,希望律令条文得到遵守,并不敢因人施法,曲法以求饶怒景仙一命。”他还说:“倘若裴寂的功勋一概不论,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