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 >

第8章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8章

小说: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 (林植峰) 

乱爬的螃蟹 

白兔、乌龟、青蛙、螃蟹、蚂蚁等一群小动物,站在一起,准备出发游 

玩。他们的目的地是前面那座美丽的花园。大嗓门青蛙,高喊一声:“走!” 

大伙立即行动起来。青蛙边跳边喊“加油!”白兔笑嘻嘻地冲在前头,乌龟 
使劲爬动,蚂蚁拼命追赶…… 

“哟,你们全疯了么,往哪儿窜呀?”后面隐隐传来了叫声。 

大伙一惊,扭转身向后一瞧,只见螃蟹一边咋呼,一边横着往另一个方 

向爬。 

“螃蟹大哥,方向错啦!”青蛙大声喊道,“快向我们靠拢!” 
“去你的,”螃蟹瞪着眼骂道,“你们都瞎了眼了,只有向我靠拢才对。” 

无论大伙怎样呼唤,螃蟹只当没听见,还是横着朝它的那个方向急急爬 

去。大伙儿叹了口气,只好各赶各的路。 

螃蟹喷着白泡沫,独自嘟囔道:“我两眼始终正面盯着那座花园,绝对 

没错儿。它们不听我的,疏远我,冷落我,准是出于嫉妒。呶,这不是明摆 
着的吗,它们的手脚哪个有我多?……” 

可是,它的手脚越多,跑得越起劲,离开目的地也就越远了。 

 (林植峰) 

远山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 

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他俩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就是走 

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 

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 

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 

途的风景啊!” 

“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 

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 (凡夫) 

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 

用拇指和中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 
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 

到苹果的味了吗?” 

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 

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 

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 

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 

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 

阵笑声。 
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 

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 (凡夫) 

爬得很高的牵牛花 

一株柳树被虫蛀空了身体,大风将他拦腰折断。然而,它仍活着。第二 

年春天,它的残躯上发出了新芽。新芽饮着雨露,沐着阳光,长成了袅袅娜 

娜的柳丝。 

牵牛花从它的脚下钻出来,伸展柔软的身肢,紧紧地缠绕着它往上爬。 

柳树皱着眉头呵斥:“缠着我干什么?你这讨厌的小东西!” 
牵牛花掏出一个小喇叭,“哇喇哇喇”地吹了一气说:“尊敬的柳树老前 

辈,您多么健康,多么挺拔,多么令人肃然起敬啊!古今中外的名人,我最 

崇敬的就是您了!” 

柳树听了,心里跟用鹅毛拂的一样舒服。它轻轻摸了摸牵牛花的头,脸 

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牵牛花趁机往上爬了爬,掏出第二只小喇叭说:“伟大的柳树老英雄, 

您宁折不弯的崇高精神,实在太令人敬佩了!我要向您学习,向您致敬,永 

远做您的小学生!” 

柳树陶醉地闭上眼睛,紧紧地把牵牛花搂在怀里,像一位慈祥的老母亲 

一样轻轻摇晃着身子。 
牵牛花抓紧机会又往上爬,边爬边掏出第三个小喇叭:“至高无上的柳 

树老博士,您的知识多么渊博啊!瞧您这头学者似的长发,比爱因斯坦还有 

风度!瞧您这经受过风雨考验的铮铮铁骨,比萧伯纳还挺拔!古今中外的这 

家那家,我看都不如您老人家!” 

柳树感到自己飘起来了,像一朵白云,冉冉地越飞越高,越飞越高。 
牵牛花一边吹着喇叭,一边往上爬。不久,它比柳树还高出一头。 

它俯视着对旁边的一棵幼松说:“小伙子,你瞧我爬得多快,爬得多高!” 

幼松瞥了瞥它挂满喇叭的身子,报以轻蔑的一笑。 

 (凡夫) 

                                 善恶篇 

                                  第一节 

韩娥善歌 

从前,韩国有位歌唱家名叫韩娥,要到位于东方的齐国去,不想在半路 
上就断了钱粮,从而使基本生活都发生了困难。为了度过这一难关,她在经 

过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时,便用卖唱来换取食物。韩娥唱起歌来,情感是相 

当投入的,以至在她离开了这个地方以后,她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 

门的梁柱之间缭绕,竟至三日不绝于耳;凡是聆听过韩娥歌唱的人,都还沉 

浸在她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好像她并没有离开一样。 
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店小二狗眼看人,见她穷愁潦倒, 

便当众羞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 

漫开去,竟使得方圆一里之内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大家泪眼 

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 

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 
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劳苦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 

又引得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 

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为了感谢韩娥给他们带来的 

欢乐,大家送给韩娥许多财物和礼品,使她满载而归。 

韩娥的故事说明: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 
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 
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 

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 

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 

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 
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 

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 

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 

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 

着发酸变质啊。” 
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 

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 

会腐败,百姓遭殃。 

林回弃璧 

周朝有一个诸侯国灭亡了,亡国的难民中有个叫林回的人,他舍弃了价 

值千金的玉璧,却背负着婴儿逃难。 
难民中有人不理解林回的选择:“你是为了金钱吗?如果是为了金钱, 

一个婴孩能值几个钱?”又有人问:“你不害怕受牵累吗?一个吃奶的婴儿 

在战难时,给人添的麻烦简直说不完。国难当头,真不明白你抛弃宝玉,背 

上婴儿这个包袱是为什么?” 

林回背着孩子说:“那块宝玉是因为值钱才和我在一起。这孩子因为是 
我的亲生骨肉,和我的感情连在一起。” 

和金钱利欲结合在一起,遇到天灾人祸,患难之时便会互相抛弃;和骨 

肉情义友谊结合在一起,遇到患难便会相依为命。互相抛弃与互相依存,实 

在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啊! 

用金钱利欲结成的关系是暂时的,不能经受患难的考验;人与人之间的 
亲情友谊,患难与共才是长久和永恒的。 

江边姑娘 

在大江之滨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10来户人家。虽然村里的人经过一 
年到头辛勤的劳动,基本上能够养家糊口,但是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的生活 

朴素而节俭。每天晚上,男人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饭后不久就得 

歇息。女人们在男人休息之后还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缝补浆洗的事。勤劳俭 

朴的习惯就这样一代代往下传,村里各家各户的少女也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 

练就了一双灵巧、能干的手。她们不仅在白天帮助家里做一些烧水做饭、养 
鸡养畜的工作,到了晚上,还要搞手工编织、做针线活。 

因为经济上都不宽裕,点灯用烛成了一道难题。为了节省一点灯烛钱, 

村里的姑娘们商量决定,大家分摊着凑一些蜡烛,每晚集中起来在一户住房 

较宽的人家一起干活。 

有一个因家境贫寒而买不起蜡烛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里姑娘集体活 
动的那户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长,那些出了蜡烛的姑娘开始嫌弃这个少女。 

她们风言风语地想撵她出去。 

这个少女面对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们的无理做法愠而不发,并且 

很有礼貌地说道:“我因为买不起蜡烛,所以常到这里来借光。我不能力这 

个集体活动的场所出一份钱,可是我多少能为大家出一点力。每天晚上我来 
得最早,一来就打扫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等你们都到齐的 

时候,这间房子并不显得拥挤;我每次坐在你们的后面,借着墙面反射的烛 

光干活,并没有遮挡你们的光线。我对你们没有任何妨碍,你们为什么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