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制家人的消费,把俭省下来的食物拿去给猕猴吃。然而一个普通的家庭哪
有财力物力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呢?有一天,狙公发觉家里的存
粮难以维持到新粮入库的时候,因此意识到限制猕猴食量的必要性。
猕猴这种动物不像猪、羊、鸡、犬,吃不饱时仅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
外出自由觅食。对于猕猴,如果不提供良好的待遇,想让它们安分守己是办
不到的。它们会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经常给人闹一些恶作剧。既然没有条件
让猕猴吃饱,又不能让它们肆意捣乱,狙公只好想主意去安抚它们。狙公家
所在的村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栎(li)树。每年夏天,栎树枝杈上长出的
密密麻麻的长圆形树叶,早已把树冠装点得像一顶华盖。这棵树下成了人们
休息、纳凉的好地方。一到秋天,栎树上结满了一种猕猴爱吃的球形坚果橡
子。在口粮不足的情况下,用橡子去给猕猴解馋充饥是个好办法。于是狙公
对猕猴说:“今后你们每天饭后,另外再吃一些橡子。你们每天早上吃三粒,
晚上吃四粒,这样够不够?”猕猴只弄懂了狙公前面说的一个“三”。一个
个立起身子,对着狙公叫喊发怒。它们嫌狙公给的橡子太少。狙公见猕猴不
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我给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
天早上给四粒,晚上给三粒,这样总够了吧?”猕猴把狙公前面说的一个“四”
当成全天多得了橡子,所以马上安静下来,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露出高兴
的神态。
一群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愚蠢的猕猴,恰似
那些没有头脑、只会盲目计较的人的一面镜子。不过,在另一方面,我们也
应该认识到,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看问题必须摒除实同形异的假象的诱
惑。此外,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亲“三”,
暮近“四”的见异思迁之人。
小吏烹鱼
某一天,有人把一条鲜活的大鱼送到郑国子产的府上,以表达对这位卿
相的恭敬。豪门大户平时并不缺一顿饭菜,所以子产便叫一个小吏把鱼放到
池塘里养起来。
相府池塘里的鱼虽然很多,但并不是一个小吏所能轻易享用的。这次小
吏见鱼就在手里,便悄悄拿回去煮着吃了。
事后,小吏报告子产说:“我已经把那条鱼放到池塘里去了。您猜怎么
着,那鱼刚一入水,呆头呆脑,稳不住身子。我当它是活不过来了。可是没
过多久,鱼就缓过气来,甩了甩尾巴,一头钻进深水中去了。”子产高兴地
说:“好、好!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如鱼得水’。它找到合适的去处了。”
小吏见谎话没有被识破,从子产那里出来时很得意。他自言自语地说:
“都说子产很聪明,我看有点言过其实。鱼已经被我煮着吃了,他还以为正
在池塘里欢着,嘴上不住地说什么‘找到合适的去处了’。难道这合适的去
处竟然是我的肚肠吗?哈、哈!真有意思。”
子产能在郑国被人称为一个贤相,必然具备一定的才华。他被小吏所蒙
骗的事实说明,一个有才学的人虽然难以被不合情理的话所蒙蔽,但不等于
说他不会被合乎情理的话所欺骗。
不死之药
有一个人拿着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来到楚国,要将这不死的药敬献给
楚王。
宫廷的守门官捧着药进宫去,碰上宫中的卫士。卫士问:“你拿的是什
么好东西?”
守门官说:“是不死的药。”
卫土说:“是可以吃的吗?”
守门官说:“当然是可以吃的呀。”
于是卫士从守门官手里夺过药就把它吃下去了。
楚王知道后,非常生气,立即派人去将卫士抓来,要将卫士斩首。可是
卫士不慌不忙地对楚王说:“大王先息怒,请听我说。我曾问过守门官这药
能不能吃,他说可以吃,我才吃的。我是一个位居守门官之下的卑微小臣,
我在征得守门官同意以后才吃那药的,因此我是无罪的。如果说那药是献给
大王的,别人吃了就算是犯罪,那么这罪责应该由守门官来承担。再又说回
来,如果那人献给大王您的真是不死之药,您就不该杀我,因为如果您把我
杀了,那药岂不是死药吗?这么看来,那人把送给您的死药说成是不死之药
而大王还准备重赏他,就说明他分明是在欺骗您。大王您如果杀了我一个无
罪的小臣,等于是向世人宣布您被人欺骗的丑闻,大王您这样贤明的君主怎
么也会被人欺骗呢?您倒不如饶恕我,把我放了,这么一来,世人将会称颂
您的英明和大度。”
楚王听了卫士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把卫士放了。
其实这个卫士得以活下来,并不是什么“不死之药”的魔力,而是全凭
着卫士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用了一个逻辑的二难推理与楚王辩论,戳穿了“不
死之药”的谎言。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只要有科学的头脑,一个“小人物”
也可以不畏君主的强暴,在坚持真理的斗争中做出贡献。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
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
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
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
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
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
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
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
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
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
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
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
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
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
侏儒梦灶
卫灵公在位时,不大亲理朝政。这给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
机。他们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灵公的宠信。在封建官
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是一个获胜者。他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而
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权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对此,很多
人深感痛恨。
有一次,一个侏儒求见灵公。进殿后,他兴冲冲朝灵公走去。到了灵公
面前,他神秘地说了一句:“我昨天做的一个梦已经应验了!”灵公好奇地问:
“是怎样的一个梦?”侏儒说:“我梦见了一口灶。它预示我能见君王。现
在我不是见到君王您了吗?这说明我的梦已经应验。”灵公一听很生气。他
忿忿地说:“人们都把国君比做太阳,你却把梦见灶与求见我联系在一起,
真是岂有此理!”侏儒说道:“请君王息怒。我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知
道太阳的光芒普照天下,地上没有哪一件东西能遮挡其光辉;君王的功德荫
庇全国,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取而代之。然而灶却不一样。如果有一个人坐在
灶前烧火,就能把灶口完全遮住,他身后的人哪里还能看到灶膛里的光亮
呢?现在君王身边不是经常只有一个人在那里‘烧火’吗?既然如此,我见
您之前没有梦见太阳而是梦见了灶,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篇故事,抓住了封建君王好大喜功、梦想与日同辉的自私心理,把一
个不理朝政的昏君比做灶,其寓意是以此来藐视、刺激他,促使其摆脱个别
坏人的控制,振兴朝纲。同时,寓言还告诫人们,我们对于弥子瑕那种通过
给君王歌功颂德来博取名利的野心家,决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节
棘刺刻猴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
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
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
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
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
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
“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
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
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
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
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
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
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
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
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
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
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
“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
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
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
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
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