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思维科学探索 >

第32章

思维科学探索-第32章

小说: 思维科学探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妨先从斯佩里的新发现谈起。
年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授奖
大会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生理学家罗杰
得了生理学、医学奖。授奖机构对斯佩里的研究评价是“成
就辉煌”,说他对大脑的研究“十分成功地揭开了大脑两半
球的秘密,并且证明这两个半球是高度专门化的,而且许多
较高级的功能都集中在右半球”,“使得我们能够深入地了
解大脑的内部世界,他的大脑两半球功能专门化的发现为我
们了解大脑的更高级功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轮廊。”
从十九世纪初德国医生加尔提出的“颅相学”起,人们
第 214 页
本质上无意识的半球”,它的神经活动只有经过胼胝体
就企图揭示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但不是大脑功能等位理论
忽视了大脑功能的定位特点,就是大脑功能定位理论忽视了
大脑功能的整体性。特别是大脑优势的传统观念认为大脑左
半球是优势半球,负责言语的理解、计算和推理,是主要运
动的执行者,相比之下右半球是落后的,无言语和计算能
力,缺乏更高级的认识功能。这种观念坚持到本世纪六十年
代,甚至
理学家约瀚
(自我意识精神)直接联系,劣势半球始终是一
认为只有大脑优势半球的神经活动才同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所
说的世界

中大量冲动传递到优势半球后才能达到意识经验。
与此相反,斯佩里另辟蹊径,不用传统的人脑神经生理
研究方法,即切除或刺激某个部位来确定功能区的定位,而
以裂脑研究方法,即采用切断癫痫病人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
纤维束,观察两半球各自处理信息的过程,证明每一半球的
功能既独立又完整,这就是说,大脑两半球都具有高度专门
化的功能。斯佩里证实,左半球固然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
系和对细节的辑逻分析有关,具有语言(包括书写语言)
的、理念的、分析的、连续的和计算的能力。在控制神经系
统方面比较积极,但右半球也决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劣势半
球,它与知觉和空间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
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鉴别能力。显然,右半球的功能在
于艺术方面,是左半球的功能所不能代替的。但右半球的功
能过去一直处于压抑状态,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这一点很
值得引起我们美学和艺术工作者思索。此外,斯佩里在他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澳大利亚神经生
艾克尔斯,还在他的《自我及其脑》等著作中
第 215 页
能。

那末,斯佩里的新发现同艺术和美学有什么关系呢?
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美学是关于人的美学,艺术创造
和美学研究都离不开人,也都是为了人。但是长期以来,我
们在艺术创造的美学研究中都忽视了人的因素。斯佩里的
学成就,可以使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纠正这种倾向。
先谈艺术家与右脑功能的关系。
艺术家自觉地运用右脑功能,同时也是在开发右脑功
这是因为一种生物器官功能越是运用得多,其发达程度
必然随之提高,就象手越用越灵巧。右脑功能主要在直觉、
节奏、形象、想象、空间感、整体性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
艺术创造必备的能力。艺术家有意识地训练、运用和提高这
些能力,无疑将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艺术创造更
精神相互作用是“精神论的一元论,
的诺贝尔奖讲演论文《分离大脑半球的一些结果》中还宣称
他的裂脑研究工作,产生了一个间接的然而十分重要的副产
品,即他修改了现行的意识的本质及其与脑过程的基本关系
的概念,主张脑
。从而驳斥了
认为意识作为脑活动的一种突现的功能属性,是与功能的
脑,特别是右脑,无法解脱地联系在一起的
行为主义的假说,反对了还原论的唯物论思潮,第一次用科
学语言解释了右脑活动过程中精神事件如何对躯体事件实行
因果性控制。斯佩里的这个脑一一精神相互作用论虽然在物
质和意识的根本问题上没有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但有
辩证的因素,有助于深入揭示脑与神的关系,对丰富辩证
唯物主义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第 216 页
从事文学或艺术
臻完美。人们常说艺术创造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直
觉、节奏、形象、想象、空间感整体性之类右脑功能综合成
的创造性思维。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不用右脑的具体、生动、鲜
明的形象思维。而用左脑的抽象思维进行逻辑分析,其作
必然味同嚼蜡。但是,在这方面又不能走向极端,以为左脑
功能对艺术创造有害而无一利。斯佩里指出,左右脑功能
是互补协同的。翻开科学史, 可以看到许多科学家的创造发
明,往往得益于动植物、自然风景等客观事物形象的启迪,
特别是从音乐中获得丰富的想象力。那么,艺术家为什么不
能从科学家那里字习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使自己富有感情
色彩的艺术讲求实际,更具有社会效益呢?事实上,有些文学
家或艺术家早年是学自然科学的,后来改
音乐家、作家
工作,他们以自然科学家似的眼光和理智,来认识和解剖社
会,其作品往往显得十分细致和深刻。因此,不仅建筑家、
工艺美术家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画家
也都应该懂一点自然科学知识。
要避
词样,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不可缺少
的,特别是应该把生活实践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因为,生
活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形成和决定艺术
家的世界观的,而世界观是艺术家思想意识中最主要和最起
作用的部分。必须看到,包含着世界观的思想意识是有内在的
生理机制和科学根据的。既然右脑功能伴有个人意识和社会
意识,既然左脑的逻辑分析会影响右脑的形象思维,说明包
含有世界观的思想意识对艺术创造是必然发生作用的
免这种作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创
造的指导因素,只有努力深入社会主义生活实践,才能创作
第 217 页

出无愧于时代的,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来。
再谈美学家与右脑功能的开发和运用。斯佩里的
对美学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美学家固然要对美作哲
学的理论分析,作艺术社会学的客观研究,同样也不能忽视作
审美心理学的微观探索。审美心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目前还不
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必须以现代生理学心理学为科学
根据。现代生理心理学中和人类的创造力最有关系的是脑科
学,而且目前在脑科学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无疑是斯佩里。
因此,美学家要探索审美心理和艺术创造思维规律的秘密,
必须掌握一点脑科学的知识,充分认识斯佩里所揭示的右脑
功能,在美学和脑科学接壤的边缘采撷新的美学硕果。
其二,美学家又不能独享这种新的美学硕果。因为美学
家和哲学家一样不能满足于解释世界,还应该主动地改造世
界。美学家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是要和艺术家在一起,为艺术
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美学家在艺术创造领域中大
有用武之地,可以深入而具体地研究艺术创造的生理心理机
制、思维规律及其人格特征,以便艺术家自觉地认识和掌握
科学规律,使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达到和谐的统一,从而能
够更理想地更有效地从事艺术创造。
其三,美学家要努力促使艺术家积极地运用形象思维,
让艺术家充分认识右脑功能的重要性和开发、运用右脑功能
的必要性。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创造学提供的创造技法,创造
技法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创造发明活动中具体技巧方法的
总结,其中有不少内容如统摄法、类比法、联想法、模仿法
等,都和空间、形象、想象、节奏的感受或体验有关,和右脑

第 218 页
让右功
功能分不开,对艺术创造大有实用价值。
其四,美学家还应该和文学、艺术的评论家携起手来,
在文学、艺术评论中发挥作用。文学、艺术评论
家要评论作品,首先要感受或体验作品,成为读者、鉴赏
家。读者、鉴赏家面对艺术作品同样也要进行形象思维,必
须具备空间、形象、想象、节奏的感受或体验能力,也就是
说,要发挥右脑的功能。只有在感受或体验的基础上才能进
行评论,必须先是读者、鉴赏家,然后才是评论家。这样的
评论家才能探刻地理解、阐明艺术家的思维特点和心理、人
格特征,才能准确地、科学地对作品作出分析和评价。
后谈儿童艺术人才与右脑功能的关系。
儿童艺术人才的培养,同右脑功能的开发和运用关系特
别密切,也特别重要。这是因为艺术家虽然可以努力开发和
运用右脑功能,但毕竟是成人了,理解力和分析力比儿童
强,但直观力、想象力、记忆力、模仿性比儿童差,反应也
不象儿童那样灵敏,而且受分析思维的影响,重视事实的度
量和概念,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童心和天趣。儿童处于生长发
育阶段,可塑性强,如果在儿童的早期艺术教育中有意识地
开发和运用右脑功能,必将使儿童及早地具有直觉、节奏、
形象、想象,空间感、整体性等方面的能力,为日后进入艺
术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说来,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
艺术家从小就善于观察,能够较好地吸收外界事物,形成自
己的表象。例如文学家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会在百草园里观
察自然美的孩子,现代舞蹈之母邓肯十多岁就能从大自然中
第 219 页
过来再进行临摹。结果是令人吃惊
获得舞蹈动作的启不少画家为了准确地认识和描绘客观
事物,不少音乐家为了具有曲调感、节奏感和行成听觉表
象,从小就刻苦地练习,如达芬奇画蛋,莫扎特练琴。现在
看来,文学家、舞蹈家、画家、音乐家等之所以能取得一定
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孩提时代通过观
察、练习等手段开发和运用了右脑功能,具备了初步的艺术
创造力。
那末如何开发和运用儿童右脑功培养儿童艺术人才
据爱德
呢?除了上述观察、练习手段,还应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
年美国《科学文摘》报道,中学美术教师贝蒂
华在一堂美术课上,发给每个学生一幅毕加索画的人物肖象
复制品,让同学们临摹,不久她就发现许多同学简直无从下
笔,她莫名其妙地闪出一个怪念头,让那些学生把肖象颠倒
学生临摹倒过来的肖
象竟比她所期望的要好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临摹
被倒置的肖象时所采取的不寻常的定位方法,学生们不再限
于理解“这是一个人”或“这是一个女人”这类命题(这是
左脑所主导的范围),而仅仅是感觉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线条和空间,正因为如此,她不自觉地将学生的思维功能从
左脑引导到右脑。爱德华后来做了实验证实了这个道理。她又
通过大量训练,鼓励学生们学会用右脑的方式来思考,并且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许多绘画水平非常幼稚的青少年,在地
的训练下,几星期后奇迹般地画出了熟练的作品。现在,科
学家们已经得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