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思维科学探索 >

第31章

思维科学探索-第31章

小说: 思维科学探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
思维象一切物质的运动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
类思维以它的客观性,前进性和规律性构成了一个辩证的运
动过程。它是一个自然厉史过程。
思维是自然历史过程,首先在于它的客观性。思维从表
面看,是主观的,各个人有各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各
种各样的概念进行思维,思维的结果也可以各不相同。思维
从表面看,是自由的,可以浮想联翩,想悠悠往事,思茫茫
未来。不过,实际上,思维归根结底是客观的,它的表面上
的自由是客观存在和思维的客观规律支配的。
首先,思维的产生是客观的。从无生命物质产生具有刺
激感应性的原始生命,从刺激感应性产生感觉,从感觉产生知
觉,从知觉产生表象,从动物思维产生人类思维,这是自然
界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生物反应能力和神经器官不断进化的
过程。可见,人类思维的孕育过程是客观的过程。从动物思维
, 也是客观的。古猿在下地直立、使用
和创造工具的过程中,大脑得到了发展,群体之间的联系得
。《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页。
第 207 页
原始性反映了
到加强,促进了社会化的发展。一旦学会了制造工具,古
就变成了人,猿类思维也就完成了向人类思维的伟大转变。
人类思维的产生,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总
之,是物质发展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客观的,而不是神秘
的,可以予以科学的说明,用不着超自然的假设。
第二,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上各个民族、
各种人种,在其古老的厉史中,思维的发展经历了相似的道
路,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阶段。天涯海角的人们尽管没有思想
的交流,却出现了大量相似的思维成果,使思维的发展呈现
相似的历史画面。
。工具的制造,是思维的物化和凝结,
从工具的制造看,无论是欧洲、亚洲还是非洲,最早的
石器工具无一例外地是粗制滥造的砾石工具,没有一定的形
状,没有一定的用
工具上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各地旧石器的这种
各地的古人类都经厉了一个极原始、极低级的思维阶段。
到了智人阶段,各地的古人遗址出现了细石器,出现了复
合工具。这是因为人类思维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有了较高
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劳动工具发展的相似性,反映了思维
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和客观性。
从艺术的产生历史看, 世界各地的原始艺术主要不是交
流的产物,而是独立产生的。它们全部在智人阶段产生。各
地原始艺术的遗存,雕刻、建筑、绘画等,无一不是智人时
代产生的,艺术行为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达不到这个思维
水平,就决不会产生艺术活动。艺术只有在思维中能区分自
人阶段
己与自己的精神活动时才能产生。艺术的产生表明,到了智
人类几乎都达到了这样的思维水平,“能够真实地
~ ~
第 208 页
明,人
。想象某种东西”
第三,思维史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曾产生
过共同的观念,说明观念的产生也是客观的。欧洲曾发现埋
葬的尼人身旁,有许多石器。这是灵魂观念业已产生的证明。
古代人曾认为人死了灵魂会到另一世界,石器就是给它
在那个世界使用的。中国的山顶洞人也有埋葬现象,被埋葬
的死者身上撒有红色粉末,埋葬他们的人认为红色能使灵魂
恢复活力。现在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无一例外地具有灵魂
观念,他们用灵魂观念解释梦境、死亡、不幸、疾病。灵魂
观念及其他许多观念的普遍性有力证明,思维的进程是客观
的。
以上表明,思维并不是人喜欢怎样思维就怎样思维,一
定历史阶段的人怎么思维,思维什么,用什么观念思维,都
是客观的。他们只能在历史允许的幅度内思维,决不能绝对
自由地思维。
人类思维是个自然历史过程,还表现在思维的前进性
上。人类思维并不是一经产生就完美无缺,绝对不变了,恰
恰相反,它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是不断进化,不断
发展的。
首先,人类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工具史的研究表
级阶段的工具都是体力工具,石器、木器、骨
器、粗石器、细石器,无不都是手的延长与扩大,它们解放
了人的体力。后来,人类进一步发明了感觉工具,望远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页。
第 209 页
现象,说明开始思考起人类自身的来龙去脉
显微镜、放大镜等等,都是感觉的延长与扩大,它们使人的感
觉更加灵敏。到了现代,人类又发明了思维工具,电子计算
机是大脑的延长与扩大,它使人更加聪明,劳动工具是思维
的成果,是思维的对象化,工具的这种进化是思维能力不断
进步的投影。它有力地表明,人类思维能力在人类历史上曾
发生过多么巨大的进步。
其次,思维的对象也不断发展着。人类史表明思维对象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早
期人类思考的主要是觅食、避敌。后来开始思考起保存火
种、用火熟食,进一步又思考起人工取火,思维在它的历史
进程中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从现代原始民族思维与文明民
族的思维看,原始民族思维相当贫乏。据人类学家对菲律宾
年发现的萨塔代部落的考察,他们思维的东西很少,词
汇十分贫乏,已发现的词汇仅一百来个。语言的贫乏反映着思
维的贫乏。“他们所能记住的事最远不超过年”,“常
常可以看到他们沉默地坐在一起”。原始思维可以看作古代
人类思维的活化石,可见思维是不断由贫乏向丰富发展的。
人类不断开拓着新的思维对象。
思维对象不仅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变化。它不断由客
体向主体发展,由物质向精神发展。从人类史看,南方古
猿的遗址只有石器与人类遗骸到了尼人阶段,出现了埋葬
到了智人阶
段,出现了雕塑出来的怀孕女性的形象,反映着人类开始思
考着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从原始艺术发生史看,智人阶段
开始出现了精神产品,出现了原始的音乐、舞蹈、雕刻、绘
画、装饰。
第 210 页

种动词表示
数词他们用
人类思维诞生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思维象一
条长曲折的智慧之河。在它的源头,还是涓涓细流,而在
它的下游,变成了波浪滔滔的大河。
人类思维是个自然历史过程,还表现在思维发展的规律
上。思维发展也是按规律进行的。那么人类思维的发展有些
什么规律呢?
从语言看,原始民族的语言缺乏
首先,人类思维是不断由具体向概括发展的。
原始思维缺乏概括性,
。在克拉马特族语言中,有
概括性的词,表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的词却很多,例如在澳
大利亚的阿兰达语中,表示各种蜥蜴的词,不下九个,却没
有笼统的表示蜥蜴的词;有七个表示各种鹦鹉的,却没有笼
统的表示鹦鹉的词
捕捉, 种动词表示分开, 种动词表示洗澡,但缺乏表示
一般意义的捕捉、分开、洗澡的动词。
其次,人类思维是由形象向抽象方向发展的。
古代人的思维是形象的,主要依靠表象进行思维,抽象
能力比较低,抽象概念相当少。许多原始民族的形容词,数
词十分贫乏。塔斯马尼亚人没有热、冷、软、硬等形容词,
只能用“象火一样”,“象水一样,“象兽皮一样, “
象石头一样”来表示。菲吉尔群岛的原始民族还缺乏抽象的
代表一百只椰子, 代表一百只木


。〔苏〕托卡托夫主编:《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册
第 211 页

舟,但没有抽象出这个数字。加拿大西部的卡利埃族的
语言中,三件东西、三个地方、三种办法、使用的是不同的
词,没有纯粹代表三的数词。形容词是对事物性质的抽象,

数词是对事物数量的抽象,它们的产生,都需要在思维中加
抽象,把事物的性质与数量同事物本身分开。原始思维的
抽象能力差,这就是形容词、数词贫乏的原因。
现代的人类思维有高度的概括和抽象能力,现代的人类
思维主要以具有概括和抽象为特征的概念作为思维的元素,
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并不是人类一诞生就具备的,而是
逐渐产生和发展的。今天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思维,是思维厉
史发展的结果。
当然,说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概括, 从形象到
抽象,这是就一般趋势而言。在思维发展的某个阶段,既有
具体到概括,又有概括到具体,既有形象到抽象,又有抽象
到形象的思维过程。思维发展的每个阶段,具体和概括、形
象和抽象,都有了新的内容。
人类思维是一个自然厉史过程,这是由思维对物质的依
赖性所决定的。
首先,思维是大脑的机能,大脑是思维的发源地。而人
脑有着相似的结构,有着相似的神经网络,有着相似的分工
机制,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过程。人脑结构、机制、物质、过
程的相似性,决定了思维的相似性,正是人们思维的内在同
一性,才使人们可以交流思想。
大脑的进化是一个自然厉史过程,脑量不断增加,结构
第 212 页
世界,
不断完善,具有抽象功能的额叶不断发达。大脑的进化过程
也必然使思维呈现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次,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思维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通过实践活动而认
实践推动着思维的发展。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
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
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人改造自然界、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的,思维也就必然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正是由于思维对实
践活动的依赖性,才使世界各地的人类在相似的发展水平上
产生相似的神话。例如,在陶器诞生后,新西兰的毛利人创
造了大神用红上造人的神话,汉族有女娲用土造人的神话,
埃及有哈奴姆在陶房造人的神话,基督教有耶和华造人的
神话。这种造人说的相似性正是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似性的
投影。在哲学史上,古希腊产生过四元素说,中国产生过五
行说,这种理论形态的相似性,也完全可以从生产发展水平
的相似性找到说明。
综上所述,思维并不神秘,思维也不凝固,它是一个辩
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我
们可以从物质的发展中找到科学的阐明。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 213 页
斯佩里获
全兴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
用的、革命的力量”①。的确,自然科学的伟大力量,不仅
现代脑科学的最新成就对艺术和美学的深
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往往引起哲学社会科学和
文学艺术的革命
刻影响,也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一点。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
妨先从斯佩里的新发现谈起。
年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授奖
大会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生理学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