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地质旅行 >

第25章

地质旅行-第25章

小说: 地质旅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的中心部位靠近。至狮子林,则见斑状花岗岩,已达岩体的中心。这类粗粒和斑状结构,说明岩浆冷却缓慢,结晶颗粒就变得粗大了。自狮子林至芙蓉岭,又见到粗粒花岗岩变为细粒花岗岩,靠近岩体的边缘了。所以,从黄山宾馆到芙蓉岭,比较完整地见到了黄山岩体的面貌。
  自芙蓉岭再向北行,出露花岗闪长岩,即称为太平岩体,由于含有较多的黑色矿物,极易风化,地貌上变为浑圆平坦的小丘,风化土也较厚。相比之下,黄山岩体的黑色矿物较少,岩性坚硬,抵抗风化侵蚀力较强,以致形成群峰林立、万石争奇的风光了。
  如果要观察黄山的地貌景观,上述路线也可同时进行,在黄山花岗体所在处,峰林地貌十分壮观。不过,需要说明的,通常所说的峰林是指石灰岩地区的岩溶地貌而言,而这里的峰林成因则由于岩性坚硬外,深大而垂直的节理也特别发育,沿裂隙作强烈的切割侵蚀,于是就形成一座座尖锐的山峰,构成石林如海的奇观了。
  在这些峰林地貌中,尤以海拔1600~1800米的峰峦(如玉屏楼、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飞来石、排云亭、光明顶、狮子峰、翠微峰等)最为壮丽,多属悬崖峭壁,深沟峡谷。在这些“峰林”两侧,则有1000~1200米高度的朱砂峰、紫云峰等,形成南北对称的低一级群峰及其峡谷。再低一级,为600 ~700 米的低丘了。这三级不同的高度,代表了三级剥蚀面。又由于在最高级的剥蚀面上曾经发现白垩纪的沉积物,由此可见,自白垩纪晚期以来,黄山地区曾发生过三次间歇性的上升。进入第四纪以来的二三百万年间,山体上升仍未停歇。
  如果你对生物有兴趣的话,黄山的名花奇株、珍禽异兽也十分丰富。就植物而言,高等植物有1600多种,其中有70种是珍稀品种,被列为保护对象。由于黄山气候分带与海拔高度有关,故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甚是清楚。例如1100米以下是常绿阔叶林带,属亚热带环境;1100~1600米是落叶阔叶林和山地矮林带,属温暖湿润的温带环境。
  动物方面,鸟类170 多种,兽类48种,爬行类38种,鱼类24种,两栖类20种,其中14种已在保护名单之列。
  在地质旅行的路途中,还可顺便注意这些生物分布,可谓意外收获也。
   
  附四  中国各地质时期主要内生矿产简表
  侵入期 距今年数(亿) 主要分布地区 岩石类型 有关矿产
  新生代
  喜马拉雅期 0。2 ~0。5  西藏、台湾等 超基性岩、石英闪长岩、花岗石Cr、Au、Cu、Pb、Zn
  中生代
  燕山期 晚期 0。7 ~1。0  东部地区、滇西、西藏、喀喇昆仑山 花岗岩、闪长岩、二长岩等 Sn、W 、Mo、Pb、Zn、Cu、Hg、Sb、Au、萤石、明矾、叶蜡石、重晶石、水晶
  中期 1。37 东部地区、滇西、西藏 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基性和超基性岩 W 、Sn、Bi、Mo、Fe、Cu、Pb、Zn、Be、Cr、Ni、Ti、Pt、石棉、叶蜡石、明矾石
  燕山期末分 东北北部、内蒙北部、秦岭 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基性岩 Mo、Cu、Pb、Zn、Au、萤石、水晶、钛钒磁铁矿
  印支期 2。00 南岭、海南岛、川西、滇西、秦岭、南祁连山 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 Fe、Cu、Ni、稀有金属、云母
  晚古生代
  海西期 晚期 2。30 东北、内蒙、天山、昆仑山、川滇、台湾 花岗岩、基性和超基性岩 Fe、W 、Sn、Mo、Pb、Zn、Be、Cr、Ni、钒钛磁铁矿、金云母、水晶、石棉
  中期 2。40 大兴安岭、内蒙北部、天山及川滇边区 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基性和超基性岩 Fe、Cu、Pb、Zn、Cr、Ni、Co、钒钛磁铁矿、云母、水晶、菱镁矿
  早期 2。8  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川滇边区、祁连山、昆仑山、内蒙 基性和超基性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Cr、Cu、Ni
  续表
  侵入期 距今年数(亿) 主要分布地区 岩石类型 有关矿产
  早古生代
  加里东期
  晚期 4。05 南岭、内蒙北部、天山 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与金矿关系密切
  早期 4。40 北祁连山、北山、贺兰山 基性和超基性岩、变质火山岩 Cr、Pt、Cu、Ni、Fe
  元古代
  后期 6 ~17 秦岭、鄂西 花岗岩、闪长岩
  前期 17~27 辽东、华北、华南 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超基性和基性岩 Cu、Pb、Zn、Au、Cr、Ni、Fe、滑石、石棉、菱镁矿
  太古代
  >27 东北、华北 花岗岩、基性和超基性岩 云母、稀有金属、Au、Cu、Ni、Cr、Fe、B
    
  后记
  夏树芳
  《地质旅行》初版迄今整整10年了。湖南教育出版社为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科教兴国”伟大方略,总结20世纪中国科普创作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和繁荣我国科普创作之目的,编辑出版《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将拙作列入修订重版之列,对我个人来说,当然是很高兴的事。这也是广大读者对我多年来从事科普创作的肯定和鼓励。
  《地质旅行》一书,最初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许多学术团体恢复活动,逐步走上正常的运作轨道,除了促进科学研究,开展论文交流以外,还注意到向广大群众普及本学科知识的任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与科学出版社合作计划各出一套基础知识丛书,我先后接受了《古生物与能源》、《地质旅行》两本书的编写任务并按期完成。其目的是向具有中等地理知识的广大青年普及动态的地质知识,特别给身在农村或喜欢到山水名胜地区旅行观光的知识青年在接触大自然过程中学习一些基础地理和地质知识,认识自然、掌握自然,开拓科学眼界,有机遇时,还可为经济建设做点工作。同时,也可以给初步涉猎地质专业的学生们增加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野外观察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本书出版后的这10年来,各地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备受各界关注。城市群众纷纷离开喧闹的环境,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日益增多,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与日俱增。在游览观光途中,已不满足于导游人员的故事讲解,而希望了解各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及其赋存的科学意义。于是,那些地方的地质概貌及其特点也就成为旅游者关心的热点,他们希望学习到一些科学文化知识,颇带古人倡导的“游学”的味道。我认识两位生长在上海和杭州的中学毕业生,他们曾到过不少地方,受到《地质旅行》的启发,在游览过程中,写了不少有关地质方面的心得体会,或记录材料,还经常来信与我探讨他们观察到的问题。有时,还采集到不少化石、岩石或矿物标本要求鉴定,成为业余的收藏爱好者,还曾将藏品在当地举办的小型展览会上亮相,获得好评。
  有些在旅游学校任教的地理老师,也把《地质旅行》作为他们备课时的教学参考书,给未来担负导游任务的青年学生讲授地质、地理知识,使他们在向游客讲述旅游胜地的山容水貌时能充实科学内容,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
  许多游客也反映,在欣赏景点的风光之时,他们感到希奇古怪的胡编故事不及带有科学见解的地质知识有意义。
  由此看来,《地质旅行》已经不是局限于地质专业的科普读物,其作用或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超过了10年前的想像了。
  趁本书再版的机会,回顾一下本人科普创作的经历,总结一下科普创作的思想与经验教训,也许是有益的。
  早在中学时代,我很爱好文学,曾在家乡的地方报纸上发表过多篇散文与诗歌,似乎有一种模糊的创作习惯。进入大学地质系以后,与文学告别了。但在学得地质专业知识以后,萌发了科普创作的念头,1953年,试写了一篇《地下水与打井》,寄给《科学大众》,不久,竟在抗旱专号上发表了。兴奋之余,想不到这篇短文竟能在当时久旱气候时尚有实用价值,可帮助生产。因此心想今后不妨继续写下去。
  1955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做郭令智院士(当时是教授)的助手,参加汾河地质调查,在野外考察期间,郭老师鼓励我写些地质旅行文章,并风趣他说:“做一名现代徐霞客如何?”当时,并没有想做徐霞客的雄心壮志,但他这一提醒却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两个月的野外工作结束,把必要的考察记录整理好以后,随手写了一篇《汾河地质调查记》,寄给《旅行家》,不久,发表了。此后的两年间,又写了《闽赣道上看地质》、《陇东黄土高原查勘记》等文章,相继在《旅行家》上发表。
  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矿产资源勘探的消息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引起广大群众的关心和兴趣,我的地质科普文章反响也自然很大。经常由《旅行家》编辑部转来群众来信,询问他们家乡的一些地质或矿产资源问题。其中一些还由编辑部在专栏内选刊出来,密切了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这几年间,我深深地体会到群众很需要科学知识,科普创作应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评定学术水平的标准是靠专业论文,而不是写科普文章。所以自己的主要精力当然扑在教学与研究上,科普文章只能偶尔为之。
  “文化大革命”将近尾声之时,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科学画报》改名《科学普及》,编辑来南京大学组稿,需要地学方面新近发展起来的课题的科普文章。当时,我的老师王德滋院士(当时任教务长、副教授)接待他们,介绍我为该杂志撰稿。
  我先后写了板块构造、古气候方面的科普文章,都刊出了。不久,“文革”结束,编辑部经常转来群众来信,要求解答常见的地质现象问题。从此,感受到了“文革”
  以后广大群众渴望获得科技知识的迫切心情并感到科普创作的大好形势正在形成,我应当担负一些责任。
  1976年末,上海科技出版社编辑邓荣辉同志向我建议,是否写一本介绍化石的书。当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办的《化石》杂志已经问世两年,并得到毛主席的赞扬,群众对化石知识也颇感兴趣。她的提议,引起我的触动,于是答应下来。虽然科普文章我己写过多篇,可是科普著作,尚未尝试过。好在邓荣辉富有编辑经验,双方共同合作下,花了一年时间,终于完成《化石漫谈》一书,1978年正式出版,初版7 万多册,半年就卖完了,以后又作第二次印刷。
  当《化石漫谈》出版后不久,我陆续收到来自工人、农民、学生、基层干部的来信,他们都谈到阅读后的收获,或提出他们见到过的若干地质现象及其疑问,有些还附上素描图、照片,甚至寄来标本,要求鉴定。读者的热烈反响,提高了我科普创作的兴趣,更增强了我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信心,从中明白了钻研专业与群众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道理。
  此时,香港《文汇报》上也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