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三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县三村》第一部分 一、客家和围龙屋(2)
但是,客家的集体聚居方式很特殊。一个大家族之内的十几个甚至达200个以上小家庭的居室,以祖堂为中心,组合成一座结构形制相当严谨统一的超大型集体住宅。一座超大型住宅几乎相当于其他民系的一座血缘村落,所以百姓也叫它为“屋村”。小家庭居室在这所大宅里既没有完全的独立性,也很少私密性,更谈不上个性。它们显示出客家人对宗族共同体特别强的依附性。
这种类型的聚居住宅,虽然在潮州、漳州一带非客家汉民中也有,但无疑在客家中最流行、最典型、最大量集中,成了客家文化中最容易被直接感知的独特因素。它们在各地区也有差别:福建西南部的汀江流域,盛行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和五凤楼;在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和东江上游的一角,盛行有角楼的方形土围子;在广东东北部,梅江流域的梅县,则盛行“围龙屋”。除围龙屋为单层的之外,其他各种都是多层的楼房。此外,在客家地区,还普遍有堂屋和横屋组合的住宅,两堂或三堂,两横或四横,最大的有三堂八横,即俗称“九厅十八井”的集合型住宅。
这些超大型聚居住宅,相互间的差别虽然很大,但都遵守相仿的布局模式,核心部分都是“堂横式”的。五凤楼的底层平面甚至和围龙屋的平面十分近似,不过五凤楼是多层的,围龙屋是单层并有一圈马蹄形的“围屋”而已。
这种大家族小家庭的超大型聚居住宅,大约形成于明代末年。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众说纷纭,一时难有定论。不过客家的长期长途迁徙、当地的土客斗争以及此起彼伏的各种盗寇,迫使客家人产生很强的宗族凝聚力和个人对宗族共同体的依附,无疑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圆形土楼、方形土楼、五凤楼都有很强的防御性。
但是,梅江流域的围龙屋在初期并没有特殊的防御性,虽然在光绪《嘉应州志》上有关历代各种匪患的记载不绝于书,只有到清代中叶,一种改进的围龙屋才封闭起来。至20世纪初30~40年代造的“华侨屋”则有铳眼、炮楼出现,可能是华侨的发家造成了客家内部阶层分化的结果。
围龙屋的形成,除了宗族的内聚力和客家人对宗族共同体的依附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妇女的作用和地位的特殊性。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妇女作为劳作的主力和家政的主持人,地位比较高,所受的礼制禁锢比较少,所以才能出现没有小家庭私密性的集合式住宅。另一方面,劳作和持家的妇女,更需要群体的支持。清人黄钊在《石窟一征》中写道:“乡中农忙时,皆通力合作,插莳时收割皆妇功为之,惟聚族而居,故无畛域之见,有友助之美。无事则各爨,有事则合食,征召于临时,不必养之于平日。屯聚于平日,不致失之于临时。其饷则瓜薯芋豆也,其人则妯娌娣姒也,其器则篝车钱也。井田之制,寓兵于农,三代以后,不可复矣,不意于吾乡田妇见之。”他把充满了合作精神的“屯聚”比作三代的井田之制,而且归之于“田妇”的需要。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普遍的贫穷。从事于农耕的客家人,其宗族内部还没有发生有明显影响的贫富分化,在超大型聚居住宅里,每个小家庭不过占有三五间小小的房子。小家庭在早期围龙屋外圈按既定模式造房子的时候,也是三五间甚至一两间而已。在寺前排村,清代中叶第一个因经商而致富的十二世潘钦学,便离开住了九世的“老祖屋”而另建了一幢改进型的“上新屋”。在“老祖屋”里居住直到如今的,都是些务农的比较贫穷的人家,已经到了第二十世。
至于超大型集合式住宅的基本形制,则无疑受到潮州一带非客家汉民的“堂横式”大住宅的影响。潮州的汉民,也是从中原播迁而来的,也有大家族聚居的需要和习惯。他们的大型堂横式住宅,由小型的“四点金”、“三间过”、“五间过”到“三堂串”再加横屋,发展过程历历可见,很完整。潮州的经济和文化发达比较早,它位处韩江下游,而梅江和汀江是韩江的两大支流,所以梅江流域和汀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受潮州的影响很大。梅县的各作建筑工头都要到潮州学艺,有些工匠,如石匠、雕花匠、油漆匠等都从潮州聘来。所以,围龙屋的基本部分,即中央的堂横式部分,或许由潮州传播过来。梅县地方的特点是加了后面的围屋,成了围龙屋。但是,汀江上游的福建省永定、连城一带也流行堂横式住宅,并且可以见到围龙屋发展过程各阶段的典型实例。所以围龙屋的最初起源,更可能在汀江上游。
《梅县三村》第一部分 二、一根扁担挑来的村子
寺前排、高田、塘肚三村是典型的围龙屋聚落。
这三村的主姓潘氏宗族有一套近年付印的族谱,可惜很简略,只有谱系,以及从江西寻邬光绪年间的《项山黄金潭潘氏五修族谱》引来一篇例行的得姓缘起和一篇项山开基祖潘任的传记。梅县潘氏是从寻邬迁来的,谱系历历可寻。至于三村潘氏的早期历史就只好依靠传说,光绪以后,可以从几块碑记和少许私人资料了解一些情况。传说不是史料,但传说是一种民俗文化,反映着乡民的一些重要的意识,所以也有某种文化价值。
潘任的传记最早见于《寻邬县志》,是道光时江西长宁县贡生潘曾撰写的,全文是:
“潘忠节公讳任,字肩宏,项山潘氏开基祖也,原籍闽汀三洲。宋德初(1275年)募义勤王,二年(1276年)元军入广州,帝命文天祥开府南剑。天祥遂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余人,潘任与焉,佐文天祥经略江西,次汀州。端宗立,以潘任为行都招讨使,移屯漳州,复梅州,旋出江西会昌,屯大营冈。文天祥分兵次兴国,为元将李恒袭溃,走循州。潘任留守大营冈,得报望空号泣,率偏师入广欲与天祥合。端宗崩,帝立,改元祥兴(1278年),加潘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文天祥被执五坡岭,二年(1279年),宋亡。潘任图复宋祚,往安南寻赵氏裔不获,间关回赣,遇寇聚项山,歼灭之。闻元定鼎,绝食而死。明太祖追谥忠节。”
但是潘任不见于正史,文中屡次直称文天祥之名,不合义法,梅县三村保存的旧谱又说潘任“宋末状元及第”,显然是附会。看来潘任的事迹颇有可疑之点。
潘任的儿子十三郎定居项山,奉潘任为开基祖。项山属武夷山系,横亘于寻邬和梅州之间,在梅州西北,主峰项山甑,高1530米。
十三郎的孙子琴、瑟二人,于南宋末年循东江上游而下,迁到广东长乐,即今五华,琴为长乐潘氏开基祖。再传十二代,到处士公〔号素斋,生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卒于天顺二年(1458年)〕,随再醮母从兴宁迁居程乡,即梅县,为梅县潘氏开基祖。
传说处士公初居城北镇,后迁居南口镇东约六华里的大竹乡葵湖村。生四子,永聪、永明、永发和永潭。永发〔生于景泰元年(1450年),卒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死后,遗孀陈氏〔生于天顺三年(1459年),卒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八月〕用扁担挑着两个儿子积河和广河回娘家兴宁县圩下村去,循官路来到今高田村和塘肚村之间,天色将晚,前面是山口,森林密布,虎狼出没,只得在路边小店住下,待次日上午再走。同时住店的一位地理先生廖炳,听陈氏诉说后,说官路东侧三星山下的“山猪窝”风水好,劝她住下。山猪窝便在今寺前排村中部叫蕉园下的地方。陈氏在山猪窝搭了一个草棚,接来处士公的遗孀姚氏。永发卒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姚氏卒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则陈氏率二子在今寺前排定居当在1487—1503年之间。寺前排潘氏奉处士公为一世开基祖。
陈氏(被尊称为陈婆太)定居时,今寺前排一带已有村落,因为在三星山下,故名三星寨,有刘、钟、濮、温、黄、谢诸姓,以刘姓为大姓。今南口镇当时叫南口堡,所在高地叫墟冈。墟是集市所在地,冈是高地,南口当年在集市高地上。
此后永聪的后人也有迁来的,也有和永明、永潭的后人一起随清初闽粤客家人回迁江西的潮流而迁回寻邬的,不过永聪后人在三村始终很少。村人传说,这是因为照风水说法,处士公的坟地为“獭形”,“右边煞,左边堵,坟地上看不到水”,所以“发三亏大”,只有老三永发的子孙大大繁衍,成了三村的主要房派。
永发的儿子积河、广河长成后离开“山猪窝”,在它以东200米左右的地方造了一所坐南朝北的住宅,现在叫做“老祖屋”,仍在寺前排村。积河生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五月,广河生卒年失载,老祖屋的初建年代应在积河去世之前,如在陈氏去世之后,则为1552年8月至1553年5月之间。
积河的孙子五世伸公,号前溪,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于明晚期越过官路,在路西今塘肚村坐北朝南、风水上称“牛形肚腌穴”的地方造了一座住宅,叫“对门排”,从此积河公一房就主要住在塘肚村。伸公是万清公买来的嗣子,这大约是他迁居路西的原因。路东的寺前排和高田则是广河公的一房。后来广河公的后裔六世昆敬在塘肚造了一座住宅,据小盆地中央,所以人称田心堂,但是子息不旺,又搬回路东了。有人据风水术传说是因为塘肚的风水发大房不发二房,又有人说是因为田心堂背后对着西北方向一个小山口,冬季风硬,不利子孙。
在伸公造住宅之前,塘肚已有程、温、罗、李、郑等姓居住。
在寺前排、高田和塘肚,潘姓子孙迅速增加。积河公有7子,广河公有3子,他们的堂兄弟7人又共有7子,即第四世有17名男丁。第五世有30名男丁。积河之后,塘肚村七世的品一公有7子,允彝公有9子、36孙、108曾孙。传说允彝公的妻子治丧时,梅县县太爷去兴宁办事,路过这里,听说这情况便赠她谥号为“好命婆”。族谱里,以后有十子八子的不少。当时还有一个习俗,便是虽有了几个儿子,还要再买几个儿子为嗣子,大约是为了壮大家族力量。然而,早先居住三星寨和塘肚的诸姓却丁口越来越少,经济不景气。原来的大姓刘氏把土地陆续卖给了潘姓,至光绪末年只剩了几家人。刘氏最大的一幢围龙屋叫兰馨堂,屋主只有一女,招潘氏八世某人入赘,从此兰馨堂易姓。连刘姓的私塾“细学堂”也卖给了潘家。塘肚一边,温姓甚至把老祖屋让出了一半给潘姓,罗姓也只剩下一幢住宅。三村里潘姓占了绝对优势,几乎成了潘姓的单姓血缘村落,这或许就是“后客”排斥“前客”的现象。只有高田的谢姓,还有七八十人,而且子弟或读书有成,或经商致富,还相当发达。
村人们对这个情况也有自己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寺前排是“美女献花形”的风水形局,潘氏老祖屋正在“美女”的产门(阴户)位置上,所以子孙众多。另一种说法是,三星山从北面看去是个三角形,从山尖有八道山梁分散而下,像一面撒开的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