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论期货实战 >

第2章

论期货实战-第2章

小说: 论期货实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理是一种群体心理,产生于个体心理但又有不同。最主要的群体大众心理有两种。 
第一种群体心理可以用一句名言概括:“大众永远只能在行情开始的时候赚钱,直到行情结束的时候,一次正常的回调把所有的利润都洗掉。” 市场常常会疯狂,但习惯以后,大众会相信这是一件正常的事实。我们可以以最近的天胶为例,来解析这种心理是怎样产生并如何为主力应用。从2002年10月份至今,天胶大约经过了四个拉升阶段。第一阶段是从9300点拉到10300点的前期高点,这可以看作是合理反弹,但不会触发盲目看多的群情。第二阶段从10300点拉升到11500点,这一阶段的作用是建立做多心理的过程。第三阶段从11500点到13000点,这个阶段持仓开始大量增加,做多遇到了真正的压力,但多头顺利化解了空头压力,使市场不得不相信只有做多才能赚钱,从而引发了疯狂的牛市行情。第四阶段就是始于2月13日的狂涨,三个交易日内上扬了1200点,而且行情远未结束(如果监管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化解风险)。以后的结局现在还未发生,但可以预计,如果不会出现更强有力的空头对手,那么目前的多头就会在疯狂拉升的过程中逐步布空,换仓成功后,市场会转势成为空头市场。而大众会在主多换仓的时候继续持多并加持,一方面,因为过去证明做多才会赚钱,另一方面,是因为第二种群体心理。直到价格开始下跌并再也不能恢复到前期高点时,市场出现恐慌,多单纷纷卖出,价格迅速下跌,以前的多头散户贡献了所有获利。 
第二种群体心理就是大众认为先前要用15000点的价格才能买到,现在用14000点买到是合算的,哪怕它实际上只值10000点。回想起来,最近做空的人何尝不是受价格比以前高了许多的影响。              
论期货实战(7)操纵的前提条件 
先不论市场操纵事件最后是否都能成功,但从以往案例来看,市场操纵事件的产生,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 
从90年中国成立期货市场开始,操纵事件一直没有停止过,出大事的有3。27国债事件、红小豆事件等,没出大事的有绿豆事件、玉米事件等,那是多年以前的故事,但这种故事并不会就此消失,当前暴炒天胶也许又意味着新的一轮操纵事件拉开了序幕。象3。27国债事件这样的恶性*仓事件,很大原因是因为保证金制度、限仓制度等市场构架不完善产生的,用来分析当前市场的操纵前提不一定合适,但可以用绿豆玉米等作为例子来分析目前市场操纵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说,过度投机的品种产量相对期货合约交易量来说是比较少,这也就是所谓的小品种易操纵。象绿豆我国年产量大约是80万吨,但和1996年的绿豆合约的交易量比起来实在少的可怜,当年绿豆的成交量是39138万吨,尽管最终交割量36万吨,几乎是年产量的一半,但交割率仍只是0。09%。当年,绿豆价格迅速从2000元/吨上涨到了4000元/吨,97年更达到了5000元/吨,而95年的最低价是1000元/吨。这就是“钱比货多”的结果,“钱比货多”就会产生所谓的空盘量(指没有现货可供交割的空头投机头寸)过大的现象,空盘量大是*仓的首要条件。今年的天胶*仓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原因。 
但并非只有小品种容易被操纵,大品种也会这个样子。拿玉米来说,我国年产量大约是12000万吨,应该算是很大了,大豆年产量也就在1600万吨。但1994年开始到1995年,玉米从950元/吨炒到了2100元/吨。这种炒作的背景是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破裂;中方取消了自美国进口大量玉米的计划。这实际上就是政策变动引发了期货市场流通短期失真,导致商品供不应求。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今天,实施转基因政策使主流品种转基因大豆不能进行交割,导致大豆合约失去了实物交割的平衡机制,*仓也就难免了。 
除上述的资金、政策面外,基本趋势是另一重要原因,无非是主力在短期内放大了这种趋势。                  
论期货实战(8)操纵的手法 
纵观多年来的操纵案件,主力操纵手法可以分类为三方面,现在的市场仍然会产生过度投机现象,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对散户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进行操纵一般会有一些诱因。大的来说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自然灾害引起的的供求紧张,小的来说有交易所的交割库库容过小,交易所对某品种的持仓限额或者交割限量。我记得在去年年底,曾有人提醒过我天胶库容过小,且可供交割量过少,但可惜的是我当时并没很在意。 
其次,交易所在操纵案件中会被主力利用成为推波助澜的工具,甚至有些时候本身就是主力成员,因为交易所不能简单看作是一个非盈利机构,其中的黑幕是很重的。在过去发生的事件中,最典型的手法是利用交割标准的弹性放松或严格交割标准,如红小豆严禁陈、新豆搀杂交割,绿豆的黑粒事件;除此之外,交易所也可能会利用它的监管职能对某些品种进行中盘强平、交易销零的做法。 
最关键的还是“庄家”的运作手法。一般采用的有大户联手、分仓、对敲、锁单、洗盘等,这是最为平常的。更深一步的有抢占交割库,使真正的空头货物无法入库;利用一些品种小的特点,在现货市场上大量买进在期货上大量做多,利用期现联动走强牟利;或者扩大基差引诱大量套保盘,然后利用资金优势合而围之,使之被拉暴。有两个案例,我的印象很深刻,这两件事情都发生在天胶上。一个是最近发生的,主力利用海南市场和上海市场进行跨市套利,或者说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对冲工具,实在是很高明。另一件是发生在2000年底r101*仓事件中,主力利用滚动操作使浮盈兑现,同时在高位在新席位上新开多仓维持行情,同期开新空锁单。最后行情急转,大量空单获利,但新开多单暴仓后的损失却转嫁到经纪公司,根据有关政策,该部分的损失可以动用风险准备金冲销。                
论期货实战(9)交割中的敏感问题 
在实战中,交割有关问题对期货行情的影响是很大的,总体上看,交割中的交割库容、商品品质把关、大交割量及库存仓单对期货的影响为最大。 
交割库容是指交易所设置的交割库的最大容量,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有时候库容不足。库容不足就会使现货交不进仓库,使得现货对期价的平衡作用不能得以发挥。象今年海南橡胶市场和上海天胶市场都有库容不足的问题,当然随着期价高企总持仓放大后,都相应做了调整,库容放大了2…3倍。库容放大后,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期价的上涨,但并不能决定期价走向,两地的橡胶期价随后仍上涨了一大段。 
商品品质把关是比较难说的一个问题,特别对农产品来说,交割商品是否合格,有主观上的因素。在过去发生过事情中,把关过严和过松对行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一件是在绿豆上,因为天气原因,绿豆大面积产生黑粒问题,被拒绝入库,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多*空”事件。但过松也是不行的,曾有大量农产品中掺杂沙子石子等被制成仓单,使得多方不愿意接货,导致期价大幅下跌。 
从经验上看,大交割之后会导致期价大幅下跌,因为大交割产生的大量仓单给期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2002年的大豆大交割并没有使后续合约期价下挫,反而使期价大幅上涨。这里面的原因是仓单被巧妙利用成为多方利器,多头接货后并不急于出手,使得市场供求平衡短期被打破,引起期现互动上涨,最终在两头都赚到了钱,形象点说类似“囤积居奇”。 
另外,库存仓单也会影响期价,这里说的是正常情况下的仓单变化,不是说大交割导致的短期仓单骤升。特别对伦敦交易所中的铜,仓单成为研判行情的重要因素,仓单难于被有效消化往往作为重要的利空因素来看待,反之则成为利多因素。从供求关系上看这是对的,但对伦铜仓单和期价进行长期的相关性分析后这两者并没有存在必然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