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文艺心理学 >

第6章

文艺心理学-第6章

小说: 文艺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物,举凡大批评家,没有几个不以挑剔性批评、攻击性批评为能事。 
 (2)想象力。优秀的批评家同优秀的艺术家一样,依靠其超人一筹的想象力征服别人。不过想象力的方向和体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并不一致,艺术家的想象力是形象想象力、意象想象力、情感想象力。批评家的想象力是范畴想象力、概念想象力、建筑理论框架的想象力。批评家要把握或要表现自我都离不开这种能力,无论是艺术世界还是内在世界,其内部是多维度的、丰富多姿而又杂乱不堪。批评家若要对此作理智而清晰的描述,作细密周到而令人信服的解析,或者把艺术创造的信息以理论形态来扩散和传播就得借助概念,借助范畴,借助于理论框架。 
 (3)强化和简化。面对庞杂纷繁的艺术现象,批评家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选择、留取或淘汰、阐释或缄口不言,批评总要指到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话题来发挥。有自知之明的批评家知道他们并不能总是在任何题目上作出成绩的,也不是每一个题目都有批评效应和批评价值的,但他们必须在某一些问题上显示出自己的才能来,有所不言而有所言,他们相信自己涉足的批评题目要比他们忽略的题目更有意义,促使批评家这么行动的是强化和简化的心理能力。这是两种相反的能力,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当批评的意识之光照耀到它该照耀的地方时,同时也就略过了某些领域处于黑暗之中。 
 (4)知觉敏锐。批评家是理性精神极强的人,然而,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在感知上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似乎他们的全部优长都显现在理性思考方面。事情恰恰相反,批评家的知觉较为敏锐,他们以很细微的辨别力来把握对象。长期的职业性习惯养成了他们的直观敏锐性。所谓从一粒米看大千世界,从一滴水以观沧海。这是既有批评意向的强化,也绝对有知觉上的细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