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人类,并非由地球生物进化而成 >

第17章

人类,并非由地球生物进化而成-第17章

小说: 人类,并非由地球生物进化而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条巨鲨分开鲨群,正贴着海面全速冲刺而来,其体型是其它鲨鱼一倍之巨,堪称“大白鲨”。
  高速前进的大白鲨,背鳍划开一条长长的白色水线,紧随水线的,是两面高耸的三角状旗帜。
  旗帜破浪而来,分明是两支漆黑的背鳍!
  从这庞大的背鳍可以得知,紧随大白鲨之后的鲨鱼,身形更为惊人。
  难道它们就是神慧人的世仇——巨齿黑鲨?
  
  凝聚了三亿年的夙怨,将在这血色的清晨展开对决!
  ——结局,即将揭晓!
  巨鲨来势汹汹,丁巳并未在意,她凝神在听,戊寅正在跟她说话。
  在这危急时刻,戊寅是否已找到脱生之道,因此匆忙在发表高见?
  
  “将精子和卵子受精,再重新植入雌性始猿的卵子中,你告诉其它的宇航员……”戊寅急速说着。
  丁巳心念电转,戊寅说的办法她清楚,那是一种“一父二母”的基因生殖,神慧人为避免某位女性的遗传缺憾而采用的变通之法。假如在这个世纪运用此法,可以避免种群过少的隐患,后代的智慧虽然受限,但可通过进化演变;数万年后,逐步显现优秀基因;最终,始猿就会变成类似于他们的高智能生命……
  丁巳虽然明白,但她不清楚为什么在这危急关头,戊寅会分心说起这些,鲨群自相残杀已经结束,重新将目标瞄准神慧人,她和戊寅的生命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丁巳张嘴想说什么,但已无法开口,她发觉自己腾空而起。
  ——戊寅双手托着爱侣的腰臀,运起全身劲力,向空中一抛,与此同时,他吼道:“我潜水引鲨,你在海面脱离!迅速!别回头!”
  戊寅非常清楚自己身受重创,更何况,即使是完好无缺,他在海面上的游泳能力,也远远不及丁巳。因此,他在间不容发之际,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丁巳在海面“滑翔”速度,较之于鲨鱼不遑多让,只要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她定能摆脱险境。
  对此,戊寅充满信心。
  
  这就是神慧人,即使在生死之间,依然是豪迈自信,从不退缩。
  ——只有他们,可以将地球视为宇宙中心。
  这是一种让后世人类无限崇拜又自惭形秽的超级生命。
  
  半空中的丁巳热泪盈腔,瞬息间她已明白戊寅的想法,这是他们进入大海以来,第一次脱离合体,然而,这一脱离可能就是永别。
  ——不!不可以!
  丁巳半空扭腰,翻身直下,扑向正欲潜沉的戊寅。
  急速游至的大白鲨已近在咫尺!
  
  血光再现,如瀑布倾泉!
  大白鲨突然遭受重创,两条顶着巨大三角鳍的不明物体,一左一右咬住大白鲨,随即将其撕裂,环绕的群鲨慑于威势,一时之间,全皆静止,纹丝不动。
  丁巳握住了戊寅手臂。
  
  戊寅伤势比预想的严重,这阻碍了他投身饲鲨的设想。更何况,按神慧人的构造机理,雄性在海洋的活动能力,比雌性要稍逊一筹。因此,丁巳及时破坏了他的计划。
  凌空入水之际,丁巳依稀看见一对纺锤形的躯体,在撕咬大白鲨。
  ——鲸!
  她涌现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概念,真的有如此英勇的鲸?
  神慧人所饲养的宠物里有小型的齿鲸,但体型娇小,性情温顺。
  
  戊寅睁圆双眼,他看见两条巨型的动物,流线型的身体黑白相间,黑则漆黑,白则雪白,鲜明悦目,背上耸起高达一米的背鳍。
  他忍着伤痛,吹起了口哨。
  丁巳有点惊讶地望着她的爱侣,令她更感惊诧的是:这两条鲸鱼都跃出海面,似在回应口哨声。
  鲨群在蠢蠢欲动,大白鲨横尸海面,血腥味刺激着它们的嗅觉神经。
  危机仍未消退,生死仍在旦夕。
  
  戊寅从未见过这类鲸,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决定给他们命名为“寅鲸”。
  ——“寅”是神慧人在原始时代所幻想的一类猛兽,是神秘与力量的象征。
  望见爱侣的神色轻松,丁巳也松了一口气。她也看见了大鲸鱼,特别是威武的三角鳍最为漂亮,就象一把翻转的钺戟。
  ——“戟”原是神慧人在原始时代的冷兵器,后来成为餐桌上的餐具,用之切割鱼肉。
  丁巳决定将它们命名为“逆戟鲸”。
  
  坐言起行,丁巳跃出海面高呼:“逆戟鲸,帮我们杀大白鲨!”
  戊寅一愣,看来他的“寅鲸”的命名惟有作废,他吹起了口哨。
  ——后世人类,将这种海洋首霸,命名为“虎鲸”,又叫“逆戟鲸”。“寅”在人类的字典里,就是“虎”的意思。因此,“寅鲸”也就是“虎鲸”。
  可惜戊寅暂时无法得知。
  
  一对逆戟鲸发出“哇哇”类似于口哨的叫声,似在回应戊寅,随即“语音”一变,响起一阵“咋嚏”声,犹如生锈的铰链拉抽的声音,鲨群如遭雷殛,部分胆小的已潜水逃遁。
  依然有部分大白鲨尚未死心,还想殊死一搏,一对逆戟鲸忽然分兵两路,腾空跃入鲨群当中,长达十米的躯体,纵横盘旋,不一刻,海面上遗留十几条死鲨,其余的大白鲨分头逃逸,大海骤然恢复平静。
  ——这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战斗。
  
  逆戟鲸凯旋而归,丁巳当先抱住那条背鳍更威武的,扭头向戊寅说:“这条雌的归我。”
  戊寅惟有苦笑,他知道丁巳搞错了,但这劫后余生的欣喜里,他不想再去争辩。
  另一条逆戟鲸游至戊寅身边,发出“倏倏”的声音,戊寅翻身坐上鲸背,倚靠在背鳍之上。
  丁巳所骑的雄性逆戟鲸,拥有更高挺张扬的三角鳍。她以一双长腿夹着背鳍,忽然又有“骑鲸”的感觉,不由得面上一红。当然,她并不知道自己所骑的是雄鲸,否则更将无地自容。
  
  初升的红日,光芒万丈。
  浩瀚无际的大海之上,一男一女骑在鲸背,在海面上纵横驰骋。
  袅绕的白云飘飞而过,画面越缩越小……
  突然,我们换了一个镜头。
  
  茫茫太空,黄矮星太阳偕同九大行星,旋转着驶向未来……
  太阳的第三颗行星,是一颗蔚蓝的星球——地球。
  ——地球是永恒不变的宇宙中心。
  显生宙的第四纪,故事还未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后记:
  
  受精卵移植到另一个母体的卵子,这种“一父二母”的培育方法,现代人类已初步掌握,但是否能突破并用于实际,必须等遗传伦理的进一步发展。
  神慧人限制了地球后代的胸腺发育,我们自此失去了“心上腺”。人类的胸腺由性激素促使退化,直至变成“有性无爱”的物种。
  神慧人在第九行星上通过何种方法“冲出银河,走向宇宙”?由于现代人的知识所限,无法直接解释。举例如一张白纸上距离极远的两个黑点,为使这两个黑点接触,可以将白纸折叠。神慧人借助了“空间折叠”的办法,实施星际巡航。
  再次重申:人类的第一性征遗传自神慧人,但本篇性爱姿势及方式,属于超高等智能生命,暂时并未有“借鉴”的价值,请各位读者慎重。
  神慧人是否存在?答案是“有可能”。
  
  二十三、乐极生悲的化骨实况
  
  
   神慧人的故事暂告一段落。究竟有没有神慧人?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解答。人类的进化史假如需要“小三”帮忙,那等于是“上帝造人”一般无趣。自然科学的不解之谜太多,科学家惯于删繁就简。本文的宗旨迥异,决意:删简就繁!即使千真万确有神慧人存在,也誓要视而不见,同时致力钻研——排除外力作用下的人类,是如何在生物界你追我赶、群雄并起的“进化竞赛”中奋勇夺标。
  
   众所周知,人类属于灵长目,但灵长目的“出身”并不好。首先参看哺乳动物“进化树”的形态,食虫目位于基层,它无可置疑是大多数哺乳类的祖先。最先出现的“分枝”是灵长目与啮齿目,谁先谁后并不重要,反正人类与鼠类肯定是兄弟。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看,灵长目这条横枝的萌芽位置,较诸于啮齿目还要低一些;因此,人类比鼠类的“品阶”还要稍差一点。
  
   由此可见,人类觉得与鼠类位列兄弟有点委屈,但鼠类可能会认为是我们高攀了它。幸好人类有一句自慰的名言:英雄莫问出处!你管我从哪里来,反正万物主宰的宝座已牢牢把握!
  
   这种自信值得嘉许,但事实上我们内心还是倍感辛酸。出身低于其它主干生物,或者鲸目、长鼻目等高度异化的分枝,确实无话可说,但假如已在鼠类之下,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为了尽早翻案,惟有殚精竭虑,日以继夜找寻生物构造的证据。几经辛苦之下,得出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在感觉器官与生殖器官这两个重要评判项上,灵长目原来应与“进化树”的根基——食虫目划归一类。
  
   灵长目与食虫目确实相似,均拥有一对大大圆圆的眼睛,而且所有种类的生殖器官都拥有相同的特征——阴茎骨。这截骨骼实属“异型”,它不与其它骨骼相连。由于这两类生物无一例外拥有上述特征,因此,动物界商议撤消“灵长目”这一分类,将其并入“食虫目”,特设一个“食果亚目”给予安置。
  
   孰可忍是不可忍!这种极端情形使人类分寸大乱,罔顾万物主宰的威仪,人类急匆匆地冲至天下众生面前,毫不思索地扯下裤子,露出阴茎向众生展示:你们看看,不信过来摸摸!我这里没有骨的,我并没有阴茎骨!
  
   天下众生仔细察看,一致认定:确实,人类是没有骨的。从此之后,人类终于得偿所愿,在“哺乳纲”的名下,单独列为一目,名字有点拗口,叫做“阴茎无骨目”。
  
   人类为什么没有阴茎骨?需知这是陆生动物的特征,难道当初的人类是在海洋交配?就象神慧人一样?如此说来,神慧人极有可能是人类的祖先。然而,神慧人的出现需要多种因素配合,我们暂时将“神慧人一父二母创造学说”视作候补,再从其它方面对人类生殖器官作一个全面分析。
  
   阴茎的作用显而易见,既然本文创造力非凡,眉毛是刺,胡须是角,嘴唇是吸盘,那么阴茎是否可以用来钓鱼?不能否认有此可能,但这并不构成“阴茎骨”被遗弃的理由——带骨的肉条恐怕更适合钓鱼。更何况,我们热衷的是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里,寻找一种最具说服力的解释。本文的首要目标是声讨“童话”,假如连自身都演变成“成人童话”,这绝对有违初衷。
  
   阴茎是外生殖器官,它对人类繁衍的意义非凡。假如不能有效地培育后代,所有“进化竞争”尽成空中楼阁。人类近亲大型猿猴的阴茎,较之于人类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在二百年前,即有学者前辈做过一个实验:将小猩猩的阴茎骨抽走,等到它长大的时候,发觉原本就“娇小”的阴茎更是变得几近于无;证明没有该骨,阴茎无法有效成长,直至影响生育。人体的结构学原理,也清晰地告诉我们:假如先前人类阴茎无骨,决无法演变成现代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