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68-保婴撮要 >

第23章

168-保婴撮要-第23章

小说: 168-保婴撮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小儿吐酸发热,用保和丸渐愈,又用四君、山楂、神曲而安。后因饮食过多,呕吐复作, 
另用下积丸,更加作泻腹胀,手足发搐。余以为肝木侮脾,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钩藤钩而 
搐止,又用六君子汤,饮食渐进而痊。 
一小儿夏间呕吐腹痛,大便不通,服大黄药而愈。又伤食患吐发热,服泻黄散等药,呕吐腹 
痛,按之即止,面色青黄,手足并冷,此脾胃复伤而虚寒也,用异功散加木香愈之。后又伤 
食,腹胀作痛,或用消食丸,吐泻并作,小腹重坠,午后益甚,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 
君子加木香而愈。 
一小儿呕吐,发热腹痛,面赤手热,口干饮汤,按其腹不痛,此脾胃气虚也,用异功散加木 
香、干姜一剂而愈。后伤食,吐而咽酸,腹中作痛,按之益甚,此饮食内停也,用保和丸二 
服而痊。 
x葛花解醒汤x 治乳母酒醉后,乳儿遗热为患。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五钱) 干生姜 白术 泽泻 神曲(炒黄。各二钱) 白茯苓 陈皮 人 
参猪苓 木香(五分) 青皮(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 
愚按∶前汤先哲不得已而用之,盖醉酒耗气,又复辛散,重损真阴,折人长命,可不慎哉! 
x助胃膏x 治脾胃虚寒吐泻等症。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五钱) 砂仁(四十个) 木香(三钱) 白豆蔻(十四个) 干山 
药(一两) 肉豆蔻(四个,煨)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十丸,米汤化下。 
x香薷散x(方见热吐) 
x竹茹汤x 
x五苓散x(二方并见五淋) 
x玉露散x 
x补中益气汤x 
x大安丸x 
x保和丸x(四方见虚羸) 
x六君子汤x 
x四君子汤x(二方见天钓) 
x泻黄散x 
x人参安胃散x(二方见脾脏) 
x理中丸x(方见冷泻) 
x人参养胃汤x(方见疟症) 

卷七
寒吐哕逆
属性:钱仲阳曰∶寒吐者,由乳母当风取凉,或风寒客于乳房,其症面目胀,额汗出,脉沉迟微, 
寒气停于胃,故胃不纳而吐出也。哕逆者,由胃气虚甚,过服克伐,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以致气不宣通而作也。风寒在胃者,用理中丸,次服酿乳法。若呕吐清涎夹乳,小便清利 
,用大安丸。若因乳母食浓味,用东垣清胃散。若乳母饮醇酒,用葛花解醒汤;饮烧酒,服 
冷米醋三五杯。乳母食生冷而致者,用五味异功散。乳母停食者,母服大安丸,子服异功散 
。乳母劳役者,子母俱服补中益气汤。乳母怒动肝火者,用加味逍遥散。乳母郁怒伤脾者, 
用归脾汤 
,仍参热吐霍乱治之。 
治验 
一小儿因停食腹痛,服疏导之药而愈。后复停食,又用前药,寒热不食,腹胀后重,大便频 
而少,此脾气复伤而下陷也,先用异功散加升麻数剂,后重渐愈,再用当归痊愈。后因乳母 
恚怒,致见寒热发搐作呕,用六君、柴胡、山栀,以治其母,兼灌其儿并愈。 
一小儿因乳母感冒风寒发热,儿患呕吐,身发赤晕,用东垣人参安胃散而愈;又切牙发搐, 
呕吐酸腐,待其吐止自安。 
一小儿时吐乳食,诊其母有郁怒之症,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治之而愈。 
一小儿七岁,身羸兼吐,少食发热面黄,余谓脾脏受伤,用六君、煨姜二剂,而饮食进,去 
姜,又数剂而愈。 
一小儿吐乳,大便臭秽,目睛缓视,因乳母交感后饮乳所致,用六君、木香、藿香,治之而 
安。 
一小儿吐乳不食,手足搐搦,痰涎上涌,手足指冷,额黑唇青,此肾水胜心火也,用五味异 
功散加木香、炮姜,顿愈;去姜,又数服而愈。 
一小儿不时干呕,不乳腹膨,此脾胃虚而将成疳也,用四味肥儿丸以治疳,四君子汤以健中 
而痊。后伤食,吐泻完谷,行气困惫,四肢微搐,余曰且勿药,次日吐止,但搐而泻青黄, 
此脾土虚而肝木胜也,用六君、钩藤钩而痊。 
x酿乳法x 治婴儿有胎热症,令乳母服之,不可遽用冷药,恐损脾胃。若加呕吐,必成大患。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去黑皮) 赤茯苓 天花粉(各一两半) 生地黄(二两) 山茵陈(去梗) 甘草(各 
一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食后捏去旧乳服。 
x茯苓半夏汤x 治呕秽,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惊悸。 
半夏(五钱) 白茯苓(二两) 
上每服三钱,姜水煎服。 
x二陈汤x 治痰饮,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食冷物,胃气不和。 
半夏 橘红(各五钱) 白茯苓(三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上每服二三钱,乌梅一个,姜枣水煎服。 
x四味肥儿丸x 治呕吐不食,腹胀成疳,或作泻不止,或食积脾疳,目生云翳,口舌生疮,牙 
龈腐烂,发热瘦怯,遍身生疮。又治小便澄白,腹大青筋,一切疳症。 
黄连 芜荑 神曲 麦芽(炒。各等分) 
上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x东垣人参安胃散x 治服峻剂,脾胃虚损,或成慢惊,泄泻呕吐,肠胃有热,以致前症。(方见 
脾脏) 
x东垣清胃散x(方见内钓) 
x理中丸x(方见咳嗽) 
x葛花解醒汤x(方见热吐) 
x大安丸x(即保和丸加白术) 
x保和丸x 
x补中益气汤x(三方见虚羸) 
x加味逍遥散x 
x加味归脾丸x 
x清胃散x 
x六君子汤x 
x异功散x 
x四君子汤x(六方见内钓) 
x八珍汤x(方见寒热) 
x人参养胃汤x(方见疟症) 

卷七
霍乱吐下
属性:钱仲阳云∶吐泻壮热不食,或乳不消,是伤乳也。宜白饼子下之,后用益黄散和胃。若吐泻 
身温不乳,大便青白,此上实下虚也,用益黄散加减治之。大凡吐泻身温,乍凉乍热,气粗 
,大便黄白,吐乳不消,此伤风热也,先服大青膏发散,后服益黄散和胃。若吐泻身热多睡 
,能乳吐痰,大便黄水,胃虚也,先用白术散生津止渴,后用大青膏、钩藤饮发散风邪。若 
夏至后,吐泻身热,或吐乳泻黄,此伤热乳也,用玉露散之类。凡泻乳腹痛,按之而哭者, 
食积痛也,用白饼子下之;按之不哭者,脾胃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补之;手足指冷者,脾 
气虚寒也,用异功散加木香;伤风吐泻者,风木克土脾也,亦用前药。若饮热乳而泻黄者, 
湿热壅滞也,用四苓散;如不愈,或反甚者,元气复伤也,用白术散。泻而腹中重坠者,脾 
气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若服克滞之药,而腹中窄狭者,脾气虚痞也,用六君子汤。若面 
黄泻青,脾虚而肝乘之也,用六君、柴胡、升麻、木香。若多噫泻黄,心脾气虚也,用六君、炮姜、 
升麻。生下半月、旬日内吐者,止宜调治其母,恐婴儿脏腑脆弱,不胜药饵故也。 
治验 
一小儿盛暑吐泻,米谷不化。或用黄连香薷饮之类,腹胀作痛,手足指冷,此脾气虚而伏阴 
在内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治之而愈。先君尝云∶凡暑令吐泻,手足指热,作渴饮冷者, 
属阳症,宜清凉之剂;手足指冷,作渴饮热者,属阴症,宜温补之剂。故凡病属阴症,误用 
寒凉之药,死后手足青黯,甚则遍身皆然,于此可验。 
一小儿吐泻乳食,色白不化,露睛气喘,此脾肺不足,形病俱虚也,先用异功散加柴胡、桔 
梗顿愈,再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小儿吐泻惊悸,困倦腹胀,此心火虚而脾土怯也,用六君、茯神、酸枣仁而愈,又用秘旨 
保脾汤乃瘥。 
一小儿吐泻,惊搐项强,乃脾伤而肝侮,形气虚而病气实也,用异功散加钩藤钩补脾平肝而 
愈。 
一小儿吐泻,呵欠顿闷,不语畏明,属脾肺不能生肝肾也,用异功散补脾肺,地黄丸补肝肾 
遂痊。 
一小儿吐泻,腹胀不乳,此脾胃伤也,先用香砂助胃膏而饮食进;后用六君子汤,而脾胃健 
。 
一小儿寒热作呕,饮食不入,按其腹则哭,此饮食停滞也,先用大安丸遂安。但唇目抽动, 
大便稀黄,此病邪去而脾气虚弱也,用六君子汤以补脾土,钩藤钩以平肝木悉愈。 
一小儿白睛多,唇色白,停食吐泻,困睡惊悸,久治不愈。余曰∶惊悸为心血虚怯;困睡为 
脾气虚弱;皆禀脾肾不足所致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丸加鹿茸而愈。 
一小儿未周岁,气短喘急,乳食少进,时或吐乳,乃脾伤而食积也,先用六君、山楂、枳实 
渐愈;后吐泻作渴,用胃苓膏以治吐泻,白术散以生胃气而安。 
一小儿四岁,每饮食失节,或外惊所忤,即吐泻发搐。服镇惊化痰等药后,患益甚,饮食不 
入,药食到口即呕,余用白术一味和土炒黄,用米泔水浓煎,不时灌半匙,尚呕;次日微呕 
;又一日不呕,渐加至半杯,月余而愈。 
一小儿停食吐泻,身热作渴,泻下红白,或青黄色,服香连丸而愈。甚兼手足指冷,余谓始 
为实终为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肉果而愈。 
一小儿伤食吐泻,大便溏泄,或青绿色,睡而露睛,手足指冷,额黑唇青,此中气虚弱,寒 
水侮土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木香、附子,一剂而愈。后患吐泻不已,先用胃苓 
散,后用异功散而安。 
一小儿寒热呕吐,或泻青色,余谓脾虚肝木所乘也,用六君、柴胡、升麻治之而愈。后因惊 
寒热,寅卯时益甚,小便频数,久而不愈,此肝火血虚,先以小柴胡汤加白术、茯苓、当归 
二剂,顿止,又用地黄丸而愈。 
x车前子散x 治暑月霍乱,吐泻烦闷,引饮不止,小便不利。 
白茯苓 猪苓 香薷 车前子(炒)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灯心汤调下。 
x不换金正气散x 治脾胃不和,寒热往来,脏腑虚热,霍乱吐泻。 
浓朴(姜制) 藿香 陈皮 半夏 苍术(米泔浸) 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服。 
x二顺散x 治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涩,便血肚疼。 
猪苓 泽泻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桂 干姜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不拘时,水调下,或水煎服。 
x又酿乳法x 治胃虚吐泻,睡中吐舌,摇头呕乳,额上汗流,惊 面黄,令儿饥饮。 
人参 木香 藿香 沉香 陈皮 神曲 麦芽(各等分) 丁香(减半) 
上每服四钱,姜十片,紫苏十叶,枣三枚,水煎,每服半盏,令乳母食后,捏去旧乳方服, 
卧少时,却与儿乳。 
x胃苓汤x 又名胃苓散,为末蜜丸名胃苓膏。治肠胃受湿,呕吐泄泻。 
白术 茯苓 泽泻 浓朴 猪苓 陈皮 甘草(炒。各等分) 桂(少许)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灯芯、陈皮煎汤调下。若停食吐泻,小便短少,腹胀作痛,用此 
以分利之。更用六君子汤以调补脾胃。 
x益黄散x(方见脾脏) 
x理中汤x(方见咳嗽) 
x助胃膏x(方见热吐,一名香砂助胃) 
x白饼子x(方见发搐) 
x白术散x(方见积痛) 
x钩藤散x(方见慢惊) 
x玉露散x(方见热泻) 
x五苓散x(方见五淋) 
x香薷饮x(方见呕吐) 
x定命饮子x 
x异功散x 
x六君子汤x 
x四君子汤x(三方并见内钓) 
x大青膏x(方见肝脏) 
x补中益气汤x 
x大安丸x(二方见虚羸,即保和丸加白术) 
x香连丸x(方见诸痢) 
x小柴胡汤x(方见痉症) 
x四苓散x(方见五淋,五苓散去桂) 

卷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