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61-注解伤寒论 >

第6章

461-注解伤寒论-第6章

小说: 461-注解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为寒。诸乘寒者,则阴阳俱虚,而为寒邪乘之也。寒乘气虚,抑伏阳气不得宣发,遂成厥也。郁冒,为昏冒 
不知人也。不仁,为强直而无觉也。为尸厥焉。以胃无谷气,致脾涩不通于上下,故使 
口急,不能言。战者,寒在表也;栗者,寒在里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头者五脏六腑共有十一也。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腑,阳也。阳脉见者,为乘腑也。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 

卷二
伤寒例第三
属性:(赵本论前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赵本作“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春夏为阳,春温夏热者,(医统本有“以”字)阳之动,始于温,盛 
于暑故也。秋冬为阴,秋凉而冬寒者,以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故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冬三月纯阴用事,阳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气严凝,当是之时,善摄生者,出处固密,去寒就温,则不 
伤于寒。其涉寒冷,触冒霜雪为病者,谓之伤寒也。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阴寒为病,最为肃杀毒厉之气。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内经》曰∶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温暑之 
病,本伤于寒而得之,故太(熊校记∶大医汪本大改太,非)医均谓之伤寒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赵本有“者”字)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 
春时应暖,而复(赵本作“反”)大寒;夏时应大(赵本无“大”字)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 
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四时气候不正为病,谓之时行之气。时气所行为病,非暴厉之气,感受必同,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至春发者是也。 
疫者,暴厉之气是也。占前斗建,审其时候之寒温,察其邪气之轻重而治之,故下文曰∶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 
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冬寒、春温、夏热、秋凉,为四时之正气也。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 
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 
为病也。(赵本医统本“九月十月,……即为病也”作注,非。) 
此为四时正气,中而即病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赵本作“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 
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此为时行之气,前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 
从立春(医统本作“秋”)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 
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此为温病也。《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 
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 
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为疫气也。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发病寒热轻重不同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赵本无“也”字) 
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共二十四。《内经》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赵本作“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疑漏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按《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 
何故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阴(医统本作“阳”)之时,阳始生,天 
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 
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医统本有“而”字)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 
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内经》曰∶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 
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即是观之,脱漏明矣。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天地阴阳之气,鼓击 
而生,春夏秋冬,寒热温凉,各正一气也。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春暖为夏暑,从生而至长也;秋忿为冬怒,从肃而至杀也。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十月六爻皆阴,坤卦为用,阴极阳来,阳生于子。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于卦为复,言阳气 
得复也。四月六爻皆阳,乾卦为用,阳极阴来,阴生于午。夏至之后,一阳气下, 
一阴气上,于卦为 ,言阴则(医统本作“得”)遇阳也。《内经》曰∶ 
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曰合。阳退于酉,阴退于卯,是阴阳相背,故曰离。《内经》曰∶ 
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 
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天地阴阳之气,既交错而不正,人所以变病。《内经》曰∶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内经》曰∶养生者必顺于时,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 
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从其根故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不能顺四时调养,触冒寒温者,必成暴病。医者当在意审详而治之。 
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春(赵本作“秋”)必病(医统本作“ ”)疟;秋伤于湿, 
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当春之时,风气大行。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以春适王,风虽入之,不能即发,至夏肝衰,然后 
始动。风淫末疾,则当发于四肢。夏以阳气外盛,风不能外发,故攻内而为飧泄。 
飧泄者,下利米谷不化,而色黄。当秋之时,湿气大行。秋伤于湿,湿则干于肺,肺以秋适王,湿虽入之, 
不能即发,至冬肺衰,然后湿始动也。雨淫腹疾,则当发为下利。冬以阳气内固,湿气不能下行,故上逆 
而为咳嗽。当夏之时,暑气大行,夏伤于暑,夏以阴为主内,暑虽入之,势未能动,及秋阴出,而阳 
为内主,然后暑动搏阴而为 疟。 者二日一发,疟者一日一发。当冬之时,寒气大行,冬伤于寒,冬以阳 
为主内,寒虽入之,势未能动,及春阳出而阴为内主,然后寒动搏阳而为温病。 
是感冒四时正气为病必然之道。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斯方治。 
《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根据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 
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 
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赵本有“故”字)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 
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东方地气温,南方地气热,西方地气凉,北方地气寒。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是土地温凉、高下不同 
也。东方安居食鱼,西方陵居华食,南方湿处而嗜酸,北方野处而食乳。是餐居之异也。东方治宜砭石,西 
方治宜毒药,南方治宜微针,北方治宜灸 。是四方医治不同也。医之治病,当审其土地所宜。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病热也。《针经》曰∶多热者易 
已,多寒者难已,是热虽甚不死。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表里俱病者,谓之两感。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发。风府穴名也,项 
中央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以上连风府。其经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故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赵本作“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 
干、不得卧。 
阳明血气俱多,尺寸俱长者,邪并阳明,而血气淖(熊校记∶ 
而血气HT 溢也,汪本HT 改淖,按HT 为潮正字,汪本原误)溢也。太阳受邪不已,传于阳明,是当二三日发。其 
脉侠鼻者,阳明脉起于鼻交 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 ,(医统本作“ ”)还出系目 
系。身热者,阳明主身之肌肉。《针经》曰∶阳明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目疼鼻干者,经中客邪也;不得卧 
者,胃气逆不得从其道也。《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之邪不已,传于 
少阳,是当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者,经壅而不利也。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阳极则阴受之,邪传三阳既遍,次乃传于阴经。在阳为在表,在阴为在里。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 
则见阴脉。阳邪传阴,邪气内陷,故太阴受病而脉尺寸俱沉细也。自三阳传于太阴,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 
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热也。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少阴肾水也,性趣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六日则传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