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61-注解伤寒论 >

第3章

461-注解伤寒论-第3章

小说: 461-注解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身色赤,腋下温, 
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气后竭。《针经》云∶(医统本作“曰”)人有两死而无两生,此之谓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 
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 。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下之,是攻其正气, 
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气独在也。 
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 
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KT 也。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 ,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 
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趺阳脉浮为KT ,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表气微虚,里气不 
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医统本作“阳”)不为阴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血乃妄行, 
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若虽发热,恶寒而 
痛,偏着一处,饮食如常者,即非伤寒,是邪气郁结于经络之间,血气壅遏不通,欲蓄聚而成痈脓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医统本有“邪”字)传经 
尽,当汗出而解之时。若当汗不汗,反发热者,为里虚津液不多,不能作汗,既不汗,邪无 
从出,是以瘥迟。发热为邪气浮于皮肤,必作身痒也,经曰∶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故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 
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 
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 
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 
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 
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 
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厥相逐,(赵本作“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 
五液注下,下焦不阖,(赵本注∶“一作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赵本作“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太阳也。下焦者, 
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疼、胫酸者,雾露之气中于太阳之经也;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胫 
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表气微虚,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 
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 
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由是三焦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混乱,则内外之气,俱 
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 。《内经》曰∶隔热不 
便,上为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 
也,坤助胃气,消磨(医统本作“磨消”)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 
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 
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荣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阳气先通而热气得行也。 
《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也。热气与胃(医统本作“卫”)气相 
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痈脓,此见其热气得行。若阴 
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气前通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 
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鼻者,肺之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 
出之,声 咽塞。寒者,外邪也;厥者,内邪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 
所拥,使血凝自下,如豚肝也。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 
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 
圊也。下焦气脱而不合,故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已(赵本作 
“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已(赵本作“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 
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者,阳气渐复,正气方温也。虽尔 
然而阴未尽散,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苔,知阴犹在也。方阴阳未分之 
时,不可妄治,以偏阴阳之气。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 
温者,为阴气已绝,阳气得复,是为欲解。若过七日不解,到八日以上,反发大热者,为阴极变热,邪气胜正, 
故云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发于下焦, 
下焦主内也。设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复内痛者,下焦寒气胜,是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熊校记∶紧去人安,汪本赵本人作入。按注云∶紧去则 
人安,以文意求之成本自作人,不作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 
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则人安,为欲解。 
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者,为吐利后,脾胃大虚。《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气强,则能输散水饮之气;若脾胃气虚, 
则水饮内停也。所谓晚发者,后来之疾也。若至六七日而欲食者,则脾胃已和,寒邪已散,故云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患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三部脉皆至,为正 
气胜,邪气微,阳气复,寒气散,必欲解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赵本无“为”字)欲解也。 
《脉经》曰∶病患两目 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邪胜也,其 
病为进;目黄大烦,而脉和者,为正气已和,故云欲解。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浮数之脉,风邪 
并于卫,卫胜则荣虚也。卫为阳,风搏于卫,所以为热。荣为阴,荣气虚,所以为寒。风并于卫者,发热、 
恶寒之证具矣。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荣,而荣气实。邪气胜实,拥于荣卫,则荣卫行速,故脉数疾。 
一息六至曰数,平人脉一息四至,卫气行六寸,今一息六至,则卫气行九寸,计过平人之半,是脉数疾,知卫 
气失其常度也。浮滑数疾之脉,发热汗出而当解,若不解者,精气脱也,必不可治。经曰∶脉阴阳俱盛,大 
汗出不解者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心之肺谓 
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以形见其损伤故也。 

卷一
平脉法第二
属性: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 
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 
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 
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荣行脉中,卫 
行脉外,荣卫与脉相随,上下应四时,不失其常度。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肾,北方水,王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王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王于秋,而脉浮。肝,东 
方木,王于春,而脉弦,此为经常,铢分之不差也。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赵本作“百”。熊校记∶水下二刻,赵本二作百。按注,成本自作二, 
不误。赵本或别有意也)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 
漏水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度周于身。则一刻之中,人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 
一尺,水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也。脉经之行,终而复始,若循环之无端也。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脉经(医统本作“经脉”)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寸 
口为脉之经始,故以诊视虚实焉。经曰∶虚实死生之要,皆见于寸口之中。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赵本医统本皆作“ ”)支饮急弦;动则为 
痛,数则热烦。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外者,谓之支饮, 
故脉急弦。动则阴阳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