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俞敏洪创业人生 >

第11章

俞敏洪创业人生-第11章

小说: 俞敏洪创业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敏洪:这其实不是打击,因为这是你自己懒散造成的结果,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我知道其实你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打击。我看你的脑袋是足够聪明,也足够去规避各种各样的打击。如果这次没做成功的话,希望你真正承受一次打击,并且把这个事情真正地做下去。

    俞敏洪点评

    16号刘剑峰,你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人士,这是你的优点,恰恰也是你的缺点。为什么呢?因为你有这样的职业历程和技术专长,你容易陷入原有的思维框架中去,不太容易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MBA创业,最后都不太容易成功的原因。大老板几乎都没有读过MBA,像我们这样的人敢想敢干,不受任何束缚。我们要的是创新,要的是团结,要的是员工跟我们一起拼搏,要的是把自己给卖了也要把企业做成功的这种感觉。但是你在这方面可能会比较矜持,你的思维是沿着职业心态和思路去走的,单一思维。做生意不是一个专业,不是一个网站,也不是一个点子,它是领导力、判断力、决断力、执行力,加上一个人的气度的结合。

    由于你的生活经历比较顺利,就像你说的,你很聪明,我认为,你是这四个人中间智商最高的。我觉得你最缺的是坚韧性和抗打击能力,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决定了你未来能做多大的事情。只要你敢做生意,只要你敢下海,只要你敢自己干,你就得有这样的经历,这是没得商量的。就像你不会游泳跳到海里去,你一定会喝水,说不定就被淹死。所以我觉得你要锻炼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我有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是什么呢?刚从校园出来什么也不会,就像一堆面粉。史玉柱做第一个公司,我刚开始做新东方就是一堆面粉,碰到障碍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这堆面粉该兑多少水,所以用手一拍这个面粉就散架了,我们都有过散架的经历。你遇到的艰难、打击、失败、挫折,都是往面粉中间掺水,掺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揉,最后慢慢就变成了面团,再拍就散不了了。继续往后揉的话它就变成了拉面,你可以拉,可以揉,可以变形,但是它就是不断,你要有这样的感觉以后,事情就做成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5场 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

    门传喜:“《赢在中国》欢迎我们农民朋友到这儿来,我们农民朋友也能‘赢在中国’。”

    侯彦卫:“创业意味着创新与创造,只要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许洋:“走创业的路,就是这个样。就是我们这样,满怀激情,真真切切做事,踏踏实实做事。”

    文亨利:“亲爱的白领网民,你的线上积分,线下积分可以合并在三个cn,并享受到积分通的美妙服务。”

    你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创业没有年龄限制的象征,创业没有学历限制的象征,创业没有农村和城市区别的象征。

    选手简介

    门传喜,57岁,来自安徽,高中学历。出生于安徽农村的门传喜,曾经种过果树,办过养鸡场。1988年开始养蜂场。从1995年至今在全国八个省市做过养蜂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养殖蜜蜂的新经验。门传喜的创业梦想是打造笼蜂养殖的完整产业链。

    选手项目陈述

    我带来的创业项目是一套新的养蜂方法,为此我还专门著有《门氏养蜂方法》。它把以前的“农户加公司”的养蜂模式变成了“农户加公司再加农户”,这样就能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蜜蜂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它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工具,所以蜜蜂产业是一个任何人都找不出毛病的产业。我的企业的口号是“服务服务加服务”,因为只有让农民多挣钱我们才能多挣钱。

    现场回放

    俞敏洪:我先站起来向你鞠个躬,你来参加《赢在中国》非常让我感动,你年龄比我们都大,但很多年都坚忍不拔地、非常努力地在做事,而且做的这件事是对别人很有好处的一件事。

    你养蜜蜂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采蜜,是为了采蜂。你把蜜蜂卖到大棚里面去给蔬菜授粉。这样你就有了两个方式赚钱:一是你把蜜蜂卖到大棚去,二是你把养蜜蜂的技术教给别人,别人把蜜蜂养成熟以后再给你去卖。这件事实际上你8年前就开始做了,那么从你开始做这件事到现在,你的总收入有多少?

    门传喜:加起来100多万。

    俞敏洪:这么多年加起来才100多万,你有没有想过用其他的商业模式,比如你把蜜蜂送给大棚,然后从大棚的蔬菜收入里分成。

    门传喜:这个方式不太好谈。

    俞敏洪:比如说,我有一个大棚,跟这个房子差不多大,里面全部种了菜,需要你的蜜蜂来授粉,你把蜜蜂放进来,你大概要收多少钱?

    门传喜:收200块钱,最多可以授4亩地。

    (熊晓鸽:花200块钱,买了4箱蜜蜂,那还得去卖4箱蜂的蜂蜜吧,否则只有自己吃掉了。)

    门传喜:不行,蜜蜂是没有蜜的。

    (熊晓鸽:不给蜂蜜啊?)

    俞敏洪:他的那种蜜蜂是不产蜜的蜜蜂。

    门传喜:对,是一次性的蜜蜂。

    俞敏洪:产蜜也很好办,再养一个狗熊就行了。

    门传喜:其实在美国和加拿大几十年前就用这种方式了,但是我们落后太多了,没有把蜜蜂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

    俞敏洪:我在美国最近也看过一个动画片,也是讲蜜蜂的重要性的,说蜜蜂们都造反了,它们不再传授花粉了,结果所有的植物都死掉了。最后,蜜蜂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这个地球是很重要的,于是又组织起来传授花粉。所以你做的是个功德无量的事情。

    门传喜:我多说一句,希望大家都保护大自然吧。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消亡,人类只能活10年。

    俞敏洪:这是肯定的。但是我再问您一个题外话,蜜蜂进了大棚传完花粉以后,蜜蜂就光荣牺牲了吧?

    门传喜:是的,它的寿命就1个月那么长。

    俞敏洪:我觉得蜜蜂很伟大,它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让我们拥有那么美好的世界。那你到《赢在中国》来参加比赛,是你看了节目以后自己想来的,还是被别人鼓动着来的?

    门传喜:不是别人鼓动的。是这样的,我有一次正好晚上十点多打开电视看到了《赢在中国》,那天是窦大海36强进12强。我就跟我儿子说,我也想参加这个节目,但是他笑了,他说那都是高学历的人参加的,他并不相信我。但是我说话他也不敢太反对,后来他就说你去试试也行,就去那儿玩一下吧。我是这样来参加比赛的。

    俞敏洪点评

    我要对您表示敬意,你能来到《赢在中国》就已经是一个胜利了,所以能不能进12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你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创业没有年龄限制的象征,创业没有学历限制的象征,创业没有农村和城市区别的象征。还有19号选手,也是来自农村。其实我也很喜欢农村人创业,因为我在农村待了18年,也应该算是农民创业了。你有着农民的实在,踏实,勤奋,中国农民的美德在你身上都体现出来了。但你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没有经受过任何商业训练,也没有思考商业模式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可以赚大钱的机会都被你浪费掉了。因此,我觉得你从现在开始,就该找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来帮你经营这个项目,建立起好的商业模式,说不定8年以后你就会变成一个亿万富翁。但如果你还是现在这样8年挣100多万的速度,那总有一天,你的技术、思想都会随着你的老去而一起消失的。所以,我希望你能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谢谢!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5场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

    选手简介

    许洋,29岁,来自广东,高中学历。曾经在政府机关工作,后来担任过业务经理,创办过家居饰品公司。2007年在广东佛山创办了一家便利店连锁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许洋的创业梦想是建立中国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

    选手项目陈述

    我带来的项目是:香佳丽24小时连锁便利店。我为什么要从事便利店这个行业呢?第一个原因,从便利店模式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来看,在中国目前这种日益增长的经济态势下,它的前景十分广阔,它将成为一种与大型商场和超市互补的必不可少的模式,估计市场营业额每年将达亿万。第二个原因,对比广东第四大城市东莞和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就会发现,这两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差不多,但东莞已有3000家连锁便利店,而佛山还没有一家,所以,市场的需求决定着我们的最佳进入时机。第三个原因,我们经营的香佳丽家纺产品在佛山已经有5年了,我们想借此进一步将香佳丽的品牌推广出去。我们的核心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学习的、创新而且有共同价值观的团队。我们总结出了便利店的发展战略:关键在选址,成功*规模,发展*创新。在未来的3至5年里,我们将定位在社区市场,力争通过连锁加盟开店500家以上,在未来10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辐射,达到千城万店的目标,谢谢!

    现场回放

    俞敏洪:到现在为止,你总共为香佳丽连锁投资了多少钱?

    许洋:总共投资了320万。

    俞敏洪:是你以前做家居赚的钱吗?

    许洋:不全是。其中有一半是贷款的,我把房、车全部都抵押了。

    俞敏洪:你把自己的房和车都抵押了?

    许洋:对,因为一开始需要投资200万。

    俞敏洪:实际上,现在家居店还是能帮你挣钱的?

    许洋:还可以赚钱。

    俞敏洪:那你说,要用便利店换掉家居店?

    许洋: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想换掉家居店是因为我需要整合我的资源。

    俞敏洪:其实你要换掉家居店倒不是因为不赚钱,我觉得是因为你更加喜欢做便利店了。

    许洋:可以这么讲。

    俞敏洪:但是在我看来都是卖东西啊,都是需要面对顾客,所以在本质和服务方式上其实是一样的。

    许洋:不是的。做家居产品我们是生产和销售一起的,而我觉得我的优势在于销售,所以说我选择了便利店。

    俞敏洪:不是因为资金问题,或者是跟合伙人出问题了?

    许洋:没有。我的合伙人就在现场,我们不会出问题。

    俞敏洪:你有一些学习经历,包括在清华EMBA短期班学习过,能看出你是在主动地追求知识,但是你没有写你的学位。

    许洋:我本来就没有学位,我就是中专毕业。我们家以前比较穷,两兄弟中只能有一个上大学,而我就是其中很遗憾的那一个。我1990年考中专时候的分数甚至比人家考高中的分还高,所以其实我很羡慕也很敬佩那些知识丰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