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证治汇补-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滚痰丸。气郁。用四七汤
x【附卑 】x
有胸中痞塞。不欲饮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见人。即惊避无地。似失志状。此为卑 之病。由
心血不足者。人参养荣汤。脾胃不和者。六君子汤。加益智、远志治之。
x【附失志】x
有所求不遂。或过纵自悔。嘘嗟夜语。若有所失。宜温胆汤。加人参、柏子仁为丸。辰砂为衣。日进三次。
x惊悸怔忡选方x
朱砂安神丸 治心乱烦热。胸中气乱。兀兀欲吐。膈上伏热。
黄连(一两半) 朱砂(一两) 生地 归身(各一两) 炙甘草(五钱)
末之。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咽下。
镇心丸 治心血不足。怔忡多梦。如堕崖谷。
枣仁(二钱半) 车前子 白茯苓 麦冬 五味 茯神
肉桂(各一两五钱) 熟地 龙齿 天冬 远志 山药(各一两五钱) 人参 朱砂(为衣各一两半)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米汤下。
定志丸
远志(一两) 菖蒲(二两) 茯神 茯苓(各三两) 人参(一两) 龙齿(一两)
蜜丸。辰砂为衣。米汤下三钱。
琥珀养心丹 治心跳善惊。
琥珀(二钱半) 龙齿( 另研一两) 远志 石菖蒲 茯神 人参
枣仁(各五钱) 生地 归身(各七钱) 黄连(三钱) 柏子仁(五钱) 朱砂(三钱另研)
牛黄(一钱另研)
末之。猪心血为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灯心汤下五钱。
归脾汤(方见中风) 四七汤(方见气症) 天王补心丹(方见中风)
温胆汤(千金)
半夏 枳实 竹茹 橘皮 甘草 白茯苓
每服一钱至四钱。加姜枣煎服。心虚。加人参、酸枣仁。心内烦热。加黄连、麦门冬。口燥舌干。去半
夏加麦门冬、五味子、天花粉。表热未消。加柴胡。内虚大便自利。去枳实、加白术。内热心烦。加栀子。
卷之五胸膈门
健忘
属性:x大意x
健忘由精神短少。神志不交。亦有天禀不足者。亦有属痰者。(汇补)
x内因x
忧思过度。损伤心胞。以致神舍不宁。遇事多忘。又思伤脾。神不归脾。亦令转盼遗忘。若求望高远。所愿不
遂。悉属心神耗散。
x外候x
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
x健忘因心肾不交x
心不下交于肾。浊火乱其神明。肾不上交于心。精气伏而不用。火居上则搏而为痰。水居下则因而生躁。
故补肾而使之时上。养心而使之时下。则神气清明。志意合治矣。(必读)
x治法x
当养心血。调脾土。佐以宁神定志之品。
x用药x
大抵思虑过度。病在心脾者。归脾汤。挟痰。加竹沥、姜汁。精神短少者。人参养荣汤。痰迷心窍者。导痰汤送
寿星丸。心肾不交。神志不宁者。朱雀丸。禀赋不足。神志虚扰者。大圣枕中方。
x【附惊恐】x
惊因触于外事。内动其心。心动则神摇。恐因内歉其志。志歉则精却。故经云。惊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虑
无所定。故气乱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不还。气不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治之之法。惊则安
其神。恐则定其志。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及乎水火既
济。全在阴精上奉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定其志。(汇补)
x健忘选方x
归脾汤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人参 茯苓 黄 枣仁 白术 当归 远志 木香 炙甘草 龙眼肉 宁志膏 人参 枣仁(各一两) 辰砂(五
钱) 乳香(二钱半)
蜜丸。弹子大。薄荷汤下一丸。
人参养荣汤 治精神衰倦短少。(方见中风)
导痰汤(方见似中风)
寿星丸 治痰迷心窍健忘。
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炭五斤坑内烧红扫净酒浇南星下坑急盖密一宿焙) 琥珀(四两另研) 朱砂(一两水飞
一半为衣)
猪心血三个。姜汁打糊为丸。每服三钱。人参汤下。
朱雀丸 治心肾不交。
沉香(一两) 茯苓(四两)
蜜丸豆大。每服三十丸。参汤下。
柏子养心丹
柏子仁(去壳炒二两) 枸杞(三两) 麦冬 茯神(各一两) 熟地 甘草(五钱)
玄参(二两) 当归(五钱) 石菖蒲(五钱)
蜜丸。临卧服。
x大圣枕中方x
龟甲 龙骨 远志 菖蒲(各等分)
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令人大聪大明。
定志丸 治恍惚多忘。
还志 人参(各一两) 菖蒲(二两) 茯神(三两)
蜜丸。辰砂为衣。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
天王补心丹(方见中风)
二丹丸 治健忘。开心志。
丹参 天冬 熟地(各半两) 茯神 甘草 麦冬(各一两) 远志 菖蒲 朱砂(为衣各五钱) 蜜丸。
卷之六腹胁门
心痛
属性:x大意x
心为君主。义不受邪。其厥心痛者。因内外犯心之胞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非真心痛也。谓之厥者。诸
痛皆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然厥痛亦甚少。今人所患。大半是胃脘作痛耳。(汇补)
x内因x
其络与府之受邪。皆因怵惕思虑。伤神耗血。是以受如持虚。而方论复分曰痰。曰食。曰热。曰气。曰血。曰悸。
曰虫。曰疰。曰饮者。亦常见之候。均宜力辨。(汇补)
x痰痛x
肺郁痰火。忧恚则发。(入门)心膈大痛。攻走胸背。发厥呕吐。(丹溪)嘈杂不宁。如饥如饱。怏怏欲吐。吐则稍
宽。此皆痰火为患也。(指掌)
x食痛x
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心胸高起。按之愈痛。腹胀嗳气。不能饮食。(机要)痛时如有物阻碍。累累不得下。(指掌)
大便或闭。久而注闷。(机要)
x热痛x
纵酒嗜辛。蓄热在胃。偶遇寒气。热郁而发。大便不通。面带阳色。痛必作止不常。甚则躁渴吐酸。额上有汗。
(指掌) 手足温暧。或身虽热而手足寒。谓之热厥。(汇补)
x寒痛x
如身受寒气。口伤冷物。因而心痛。面冷唇白。口吐清水。手足厥逆。遍身冷汗。便溺清利。口和不渴。气微力
弱。痛必绵绵不已。(机要)欲近暖处。得热则缓。此因寒作痛也。(指掌)
x气痛x
因恼怒而发。痛时隐隐闷结。胸臆相引。得嗳觉宽。为忧郁所致。(指掌)甚则痛连胁肋。呕逆恶心。吐不得出。
坐卧不安。奔走狂叫。均宜枳壳、木香。以开其气。(汇补)
x血痛x
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时痛时止。或饮汤水。下咽即呃。(心法)痛时从上而下。
自闻唧唧有声。搔抓无措。眠卧不稳。心下如刮。上连胸臆。乃积血不消。为火所载。非虫症也。(指掌)又有妇
人经行未尽。偶触恚怒。气郁不行。血亦留积。上攻心痛而成薄厥者。轻则开导。重则攻下。(汇补)
x悸痛x
内因七情。心气耗散。心血不荣。轻则怔忡惊悸。似痛非痛。(入门)肢体懒怠。或欲揉按。(指掌)重则两目赤黄。
手足青冷。亦真心痛之亚欤。(入门)
x虫痛x
湿热生虫。上攻于心。痛发难当。痛定能食。饥则呕沫。(入门)痛极如咬。时吐清水。或青黄绿水涎沫。面清白
而少光彩。(指掌) 或乍青乍赤。(脉经)或兼见白斑。又有蛔虫作痛。因胃气虚寒。入膈攻心而吐蛔者。宜安蛔
为主。用香油葱汁呷之。或花椒、乌梅入药同煎。
x疰痛x
卒感恶忤尸疰。素虚之人。挟肾经阴气上攻。神昏卒倒。痛则引背。伛偻素实之人。挟肾经阴火上冲。心痛
彻背。(入门)昏愦妄言。(汇补)
x饮痛x
水停心下。心火畏水。不能自安。惕惕然引痛。或如针刺。恶心烦闷。时吐黄水。按之有声。(汇补)
x死症x
有心痛者。卒然大痛。如有刀割。汗出不休。舌强难言。手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医统)
x心痛分辨x
心痛在岐骨陷处。胸痛则横满胸间。胃脘痛在心之下。(准绳)
x脉法x
心痛者。脉必急。痛甚者。脉必伏。又热则数。痰则滑。瘀则涩。虚则濡。外寒则紧。内寒则迟。沉细
者生。弦长者死。
大凡痛甚者。脉必伏。且有厥冷昏闷自汗寒热之症。切不可疑为虚寒。即投温补。宜究病因而施治。方
为无失。
x治法x
久病无寒。新病无热。初病宜温宜散。久痛宜补宜和。(机要)
x治分寒热x
外因寒气郁遏元阳。初宜温散。久则寒郁成热。治宜清解。内因郁气者。始终是热。只宜苦寒泻火。辛热行
气为向导也。(入门)
x治分虚实x
心痛满闷拒按便闭者。宜利。痛随利减。所谓通则不痛也,如病后羸弱。食少体虚。因劳忍饥而发。手按痛
缓者。治宜温补。然喜按属虚。拒按属实。乃论其常耳。往往有阴寒凝结。亦令胀闷难按。必当温散。无任寒凉。(汇
补)
x急救法x
凡心腹痛。仓卒无药。急以盐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温和饮之。探吐。若痛攻走腰背。欲呕诸药不效者。二
陈加苍术、川芎、山栀探吐之。或用明矾三钱为末。以生熟水调服。探吐痰涎。亦愈。(汇补)
x用药x
主以二陈汤。痰加枳实、南星。食加山楂、麦芽。热加黄连、山栀。寒加干姜、浓朴。气加乌药、木香、香附。瘀
加韭汁、桃仁、延胡索。虫加槟榔、楝根。疰加沉香、木香。虚加干姜、炒盐。饮加猪苓、灯心。便闭久结。加玄明粉。
古方治九种心痛。痰用导痰汤。食用保和丸。热用清中汤。寒用温胃汤。气用调气汤。血用手拈散。悸用
妙香散。虫用万应丸。疰用苏合香丸。属虚者。加味归脾汤。认证投之。无不捷效。
x【附胃脘痛】x
内因 胃之上口曰贲门。与心相连。故胃脘当心而痛。亦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是以清
阳不升。浊阴不降。妨碍道路而为痛耳。(正传)
x外候x
或满或胀。或呕或吐。或噎气。或吞酸。或不能食。或大便难。或泻痢不止。或面浮面黄。本病与客邪
必参杂而见也。(必读)
x治法x
大率气食居多。不可骤用补剂。盖补之则气不通而痛愈甚。(医鉴)若曾服攻击之品。愈后复发。屡
发屡攻。渐至脉来浮大空虚者。又当培补。盖脾得补而气自运。痛自缓。此虚实之分也。(汇补)
用药 用药与心痛相仿。但有食积满痛者。用大柴胡汤攻下之。余参心痛用药。如克伐过多而痛者。宜
六君子汤加木香。(汇补)
x【附胸痛】x
胸中引胁下空痛者。肝虚也。引小腹病痛者。肾虚也。引背膊臂廉皆痛者。心火盛也。引胁肋髀外皆痛者。
胆木实也。有痰结者。有停饮者。有血瘀者。有气滞者。此皆实症也。惟作劳之人。胸痛引背。食少倦怠。遇劳
频发。此为脾肺俱虚。宜培补元气。若夫怯弱咳嗽。引痛胸中云门中府者。须防肺痈之患。(汇补)
x心痛选方x
二陈汤 统治心痛诸症。(方见痰症)
导痰汤 治痰痛心痛。
即二陈汤加枳实、胆星。
海蛤丸(丹溪) 治痰饮心痛。
海蛤烧为末。研极细。过数日。火毒散。用之。栝蒌仁带瓤同研。以蛤粉入栝蒌内。干湿得所为丸。每服五十丸。
保和丸 治食积心痛。(方见伤食)
清中汤(统旨) 治火症心痛。
黄连 山栀(各一钱) 陈皮 茯苓(各一钱半) 半夏(一钱) 甘草(七分)
草豆蔻(五分) 生姜(一片)
水煎。
术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