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59-伤寒总病论 >

第11章

459-伤寒总病论-第11章

小说: 459-伤寒总病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根 麻黄(各一两) 石膏(二两) 黄芩 芍药 桂枝 甘草(各半两) 
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取小汗。(自汗者去麻黄。) 
斑豆始有白 ,忽搐入腹,渐作紫黑色,无脓,日夜叫烦乱者,x郁金散x。 
郁金一枚(甘草一分,水半碗,煮干,去甘草,片切,焙干为细末) 真脑子(炒,半钱) 
同研,每一钱匕,以生猪血五七滴,新汲水调下,不过二服。甚者毒瓦斯从手足心出,如痈状乃 
瘥,此是五死一生候也。 
此患小便涩,有血者中坏也。疮黑 无脓,十死不治;斑豆烦喘,小便不利,x鳖甲汤x。 
灯心(一把) 鳖甲(二两) 
水一升半,煎六合,去滓,温分作二服。 
斑豆定烦喘,x淡竹沥饮子x。 
淡竹沥 
暖饮之,烦喘自汗,疮不作黑厌,可治。 
定烦喘,x麻黄甘草汤x。 
麻黄 杏仁 桑白皮 甘草(各一分) 
咀,水一升,煎四合,放温分减服。若脉数有热,以竹沥代水一半煎之,嗽或喉痛加射干一 
分。 
斑豆疮出不快,x红花汤x。 
红花子(一合,槌碎) 
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减服之。 
斑豆服凉药太过,咳嗽,手足冷,脉迟,x甘草干姜汤x。 
干姜(半两) 甘草(一两) 
咀,水一升半,煎六合,分作二服。 
常行疮豆,x紫草汤x最良。患其服之太少不能中病,但多槌切好紫草。(以汤沃之,用物合 
定,候温去滓,分减服。每紫草半升,用汤一升为准也。) 
斑豆已出,不可止尔,发表更增斑烂,以表虚故也。 
豌豆疮欲出,x甘草汤x。 
甘草(四两) 
细锉,水二升,煎一升,去滓,分减温服。觉腹中微利即止。 
x油饮子x 饮清油一升即不生。 
豌豆斑疮不快,表里不解,烦喘,大便秘气攻腹满,x犀角升麻汤x。 
麻黄(一分半) 木香 犀角 升麻 芍药 甘草 杏仁 枳实 雄黄(各一分) 大黄(半两) 
麝香(一钱) 
咀,水二升,煎一升半,下大黄,再煎一升,去滓,下雄麝末沸匀,分作三服,以大便通为 
度。 
x疮已出定方x。 
芒硝 猪胆 
和研匀涂之,勿动痂落无瘢,仍卧黄土末上良。 
天行疮豆,预服此则不发,x三豆饮子x。 
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一两) 
净淘水八升,煮熟,逐日空心任性食豆饮汁七日,永不发。 
疮豆发斑,下利赤黄或脓血,遍身发热,x栀子薤豉汤x。 
好豉(半升) 薤白(二两) 肥栀子(十六枚) 
水二升半,煮栀子、薤白将烂,下豉再煮十数沸,去滓,分减服。解下恶物瘥。 

卷第五
天行温病论
属性:庞曰∶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前为温病者,《素问》、 
仲景所谓伤寒也。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曰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实时发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 
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 
乃发,则肌肉斑烂也。又四时自受乖气,而成腑脏阴阳温毒者,则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KT ,秋有 
白气 ,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治亦别有法。《难经》载五种伤寒,言温病之脉,行在诸经, 
不知何经之动,随经所在而取之。中风木,伤寒金,热病火,湿温水,温病土,治之者各取其所属。 
据《难经》温病,本是四种伤寒,感异气而变成温病也。土无正形,因火而名,故以温次热也。土 
寄在四维,故附金木水火而变病,所以王叔和云∶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热,变成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其热,变成温毒,温毒 
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成温疟,斯 
乃同病异名,同脉异经者也。故风温取足厥阴木、手少阴火,温毒专取手少阴火,温疟取手太阴金, 
湿温取足少阴水、手少阴火,故云随经所在而取之也。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 
一乡,次则偏着一家,悉由气运郁发,有胜有伏,迁正退位,或有先后。天地九室相形,故令升之 
不前,降之不下,则天地不交,万化不安,必偏有宫分,受斯害气,庄子所谓运动之泄者也。且人 
命有遭逢,时有否泰,故能偏着一家。天地有斯害气,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曰贤人知 
方矣。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辟温疫论
属性:疗疫气令人不相染,及辟温病伤寒x屠苏酒x。(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苏。《广雅》云∶屠苏, 
庵也。然屠苏平而庵圆,所以不相同,今人寒月厅事下作版阁是也。尊贵之家,阁中施羽帐锦帏, 
聚会以御寒,故 
正旦会饮辟温酒,而以屠苏为名也。) 
大黄 桂枝 桔梗 川椒(各十五铢) 白术(十铢) 乌头 菝 防风(各六铢) 
咀,缝囊盛,以十二月晦日早,悬沉井中至泥,正旦平晓,出药置酒中,屠苏之东,向户饮 
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任。一人饮一家无病,一家饮一里无恙。饮药酒三朝,还置井中。 
若能岁岁饮,可代代无病,当家内外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x辟温粉x 
芎 术 白芷 本 苓陵香(等分) 
为末,每一两半入英粉四两,和匀,常扑身上,无英粉蚌粉亦可。凡出汗大多,欲止汗,宜此 
法。 
入温家令不相染,x研雄黄并嚏法x。 
水研光明雄黄,以笔浓蘸涂鼻窍中,则疫气不能入,与病患同床亦不相染。五更初洗面后及临 
时点之。凡温疫之家,自生臭秽之气,人闻其气实时以纸筋探鼻 
中,嚏之为佳。不尔,邪气入上元宫,遂散百脉而成斯病也。以雄黄点之,则自不闻其气,并辟诸 
恶怪梦神良。 
常以鸡鸣时,存心念x四海神名x三七遍,辟百邪恶鬼,令人不病温。 
东海神阿明 南海神祝融 西海神巨乘 北海神禺强 
每入病患室,存心念三遍,口勿诵。 
古今名贤传,许季山所撰x千敷散x,辟温疫恶疾,不相染着。 
附子(一个,一分者) 细辛 干姜 麻子 柏实(各一分) 
细末,和入柏实、麻子令匀,酒服方寸匕。服药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年不病;三日三十 
年不病,受师法保应。三日服之,岁多疫则预服之。不饮酒,井花水服亦得。忌猪肉、生菜。 
辟温x杀鬼丸x,薰百鬼恶气。 
雄黄 雌黄(各二两) 羊角 虎头骨(各七两) 龙骨 鳖甲 陵鲤甲 皮(各三两) 樗鸡(十五枚,无, 
以芫青五枚代) 空青(一两,无,以石绿代) 川芎 真朱砂(各五两) 
东门上鸡头(一枚) 
细末,以腊二十两并丸,鸡头大,正旦门前烧一丸,男左女右,臂上带一丸,辟百恶;独吊丧 
问死,吞下一丸,小豆大;天阴大雾,烧一丸于门牖前,极佳。 
务成子x萤火丸x,主辟疾病恶气,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 
昔冠军将军武威太守刘子南从尹公受得此方,永平十二年于虏界交战败绩,士卒掠尽,子南被 
围,矢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堕地,虏以为神人,各解围而去。子南以方教子及诸兄弟为将 
者,皆未尝被伤,累世秘之。汉末青牛道士得之,以传安定皇甫隆,隆传魏武帝,乃有人得之,故 
一名冠军丸,一名武威丸。(曾试此法,一家五十余口俱染病,唯四人带者不染。) 
萤火 鬼箭(削取皮羽) 蒺藜(各一两) 雄黄 雌黄 矾石(各二两) 羊角 锻灶灰 
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一两半) 
为末,以鸡子黄、丹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子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若从军,系腰 
下勿离身,若在家,挂户之上,辟绝贼盗温疫,神良。 
刘根别传曰∶ 川太守到官,民大疫,掾吏死者过半,夫人、郎君悉病。府君从根求消除疫气 
之术,根曰∶寅岁泄气在亥,今年太岁在寅,于听事之亥地,穿地深三尺,广与深同,取沙三斛着 
中,以淳酒三升沃其上。府君从之,病者即愈,疫气遂绝。(于听事取太岁六合之地也。)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青筋牵证
属性:春三月青筋牵证,其源自少阴、少阳。从少阴而涉足少阳,少阳之气始发,少阴之气始衰,阴 
阳怫郁于腠理皮毛之间,因生表里之 。因从足少阳发动及少阴, 
则脏腑受疠而生其病。 
肝腑脏阴阳毒瓦斯病,颈背双筋牵急,先寒后热,其病相反。若腑虚为阴邪所伤者,则腰强急, 
脚缩不伸,腑中欲折,眼中生花,此法主之。(不可作煮散。) 
x柴胡地黄汤x 
柴胡(二两半) 生地黄(五合半) 香豉(五合) 生姜 石膏(各四两) 桂枝(半两) 
大青 白术 芒硝 栀子仁(各一两半) 
咀,水七升,煎三升,去滓,下芒硝,温饮一盏,日三四服,未瘥再作。 
肝腑脏阴阳温毒病,颈背牵急,先寒后热,其病相反。若脏实则为阳毒所损,眼黄,颈背强直, 
若欲转动,即称身回侧。(不可作煮散。) 
x石膏竹叶汤x 
淡竹叶(二升) 栀子仁 黄芩 升麻 芒硝(各一两半) 细辛 玄参(各半两) 石膏(四 
两) 车前草(一升,叶) 
咀,水六升,先下竹叶、车前草,煮四升,去滓,下诸药,煮二升,去滓, 
下芒硝化匀,温饮一盏。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赤脉KT证
属性:夏三月,行赤脉KT 病,其源自少阴、太阳。 
心腑脏阴阳温毒瓦斯,身热,皮肉痛起,其病相反。若脏实则为阳毒所侵,口干舌破而咽塞;若 
腑虚则为阴邪所伤,战掉不定而惊动。(不可作煮散。)x石膏地黄汤x 
石膏 生葛根(各四两) 麻黄(二两) 玄参(三两) 知母(半两) 栀子仁 大青 黄芩 
芒硝(各一两半) 湿地黄(半升) 
咀,水九升,取四升,去滓,下芒硝烊化匀,温饮一盏,日三四服。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黄肉随证
属性:四季月终,余十八日行黄肉随病。其源从太阴、阳明相格,节气相移,三焦寒湿不调,四时关 
格而起,则脏腑之 随时而受疠,阳气外泄,阴气内伏。 
脾腑脏温毒病,阴阳毒瓦斯,头重项直,皮肉强,其病相反。脏实则阳疫所伤,蕴而结核,起于 
颈下,布热毒于分肉之中,上散入发际,下贯颞 ,隐隐而热,不相断离,(不可作煮散。) 
x玄参寒水石汤x。 
羚羊角屑 大青(各一两) 升麻 射干 芒硝(各一两半) 玄参(四两) 寒水石(二两半) 
栀子仁(二两) 
咀,水七升,煎至三升,去滓,下芒硝烊化匀,温饮一盏,日三四服。 
扁鹊云∶灸肝脾二俞,主治四时随病。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白气证
属性:秋三月行白气 病,其源从太阳系于太阴。太阴受淫邪之气,则经络壅滞,毛皮坚竖,发泄邪 
气,则脏腑伤温,随状受疠。 
肺腑脏温病,阴阳毒瓦斯,其病相反。若腑虚则阴邪所伤,乍寒乍热,损肺伤气,暴嗽呕逆,(不 
可作煮散。)宜x石膏杏仁汤x。 
石膏(四两) 杏仁 前胡(各二两) 甘草(一两) 栀子仁 麻黄 紫菀 桂枝 大青 玄 
参葛根(各一两半) 
咀,水九升,煎四升,温饮一盏,日三四服。 
肺腑脏温病,阴阳毒瓦斯,其病相反。若脏实则为阳毒所损,体热生斑,气喘引饮,(不可作煮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