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穷忙:给穷忙族的第一张大字报-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账反映了一种谨慎,而捐出5000万美元的善款,则反映了他的大气。
善于使用金钱的人一定不会浪费、糟蹋金钱,哪怕是一笔再小不过的开支,也会谨慎处理。不过,一旦遇到能够获得巨大收效的战略决策时,绝不会珍惜金钱,即使投下数目再大的钱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谨慎与大气结合在一起,才造就了一代汽车大王。会用钱的人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是否能把金钱像用墨一样,把惜墨如金与用墨如泼相结合。
而在人生的管理上,同样需要这样的结合。
只懂得在一件又一件细节中节约时间的“穷忙族”,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时间应该节约,但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这类人可以称得上是个珍惜时间的人,但却不能算是个管理时间的成功者,因此只能平均主义地使用时间,因而也无法摆脱“穷忙”的命运。
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平时决不会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一分一秒,但对于自己的战略目标,却不怕花上一年,十年,甚至一生的的时间。
对有些人嗤之以鼻,是因为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能比既不知道自己是谁,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悲惨的。
莫安索恩
第4章 痴疑:忙碌的真正原因
工作是看得见的爱。如果你怀着抱怨的心情工作而并非充满爱,那么你最好离开你的工作,然后坐在庙门口接受那些快乐地工作着的人的施舍。
卡利舍吉布兰
穷忙是大脑在偷懒
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一匹马和一头驴子是好朋友。
平日,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没想到,这匹马幸运地被唐僧选中,陪长老到遥远的西天去取经。它和驴子洒泪而别。
14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来到磨坊看望自己的老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颠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道:“那么遥远的路,我简直连想都不敢想呀!”
老马摇了摇头说:“其实,我们在这些年里走过的距离是基本一样的。当我向西天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唐僧和我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刻想着目标前进,所以我们到达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取回了普度众生的真经。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围着磨盘打转,所以只能在这个磨房里终老一生。”
驴子忙碌吗?辛苦吗?
很忙碌,很辛苦。
马忙碌和辛苦吗?
也很忙碌和辛苦。
但是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驴子一样的忙碌,其实正是偷懒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办公室里,“穷忙族”所关注的是“to do list”(待办事项),他用的是加法,尽可能把所有事情塞入有限的时间里,但却经常因为太忙,疲于奔命,懒得思考,最后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这不是偷懒又是什么呢?
汤姆是勤奋的办公室行政人员,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只能挣到2000元。这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去找老板要求加工钱。
老板说:“我看你是个勤快的人,不是懒骨头,你想加多少?”
汤姆回答说:“我想一个月加500元不为多吧?”
老板不满地说:“哎呀,你这么点大的能力,也要2500元一个月?”
汤姆回答说:“我知道,就我的年龄来说,我的本事是不大。但把实话跟您说了吧,自从我到这里来工作,就忙得没工夫长本事了。”
越忙越没工夫“长本事”,越没工夫长就越忙。发现了这个恶性循环,汤姆可以说迈出了第一步。
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恰恰是摆脱穷忙的重点,也就是先思考你想成为什么,然后提出优先顺序,善用减法,做关键的事情。其实就是用对的方法,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成功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指出,现代人需要“第四代时间管理”,它不只谈事,还谈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你会成为你所想象的你。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切实的方法,就是去做重要的事,直到获得成功的经验。
“知道不做什么,比知道要做什么,更重要。”每年年初始,尽可能列出今年优先要做的重要事情,清单列出来后,自己再删除最后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不浪费一点时间在上面,这样才能专注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处理好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们说:“忙碌,有时只是大脑偷懒的一种形式,那是因为你懒得思考,懒得分辨自己的目标。”
整天不停地工作给人的印象是勤奋,可是如果盲目地工作,最后发现花了很多时间去完成一件本来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便是最大的没效率。这无论从因还是果上讲,都和偷懒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不要偷懒,而要学会在采取行动之前,花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并且在行进的过程中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再按需要去调节或更改接下来的步骤,这样的忙碌才是清醒的,其努力也能够事半功倍。
莫让忙碌变“茫碌”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段寓言。
惠子说:“神箭手后羿拿着钩拉弓弦的皮套和戴着袖套,拿着弓引弓时,就是最怕死的越国人也会争着来给他举箭靶。而当一个孩子拉弓射箭时,就是最爱他的母亲,也会躲进屋并关上窗户。”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如果可以肯定射中目标,那么就是怕死的人也不用担心会射到自己;而如果不可以肯定射中,那么慈母也会逃避,担心被乱飞的箭射中。
射击时一定要对准一个靶子,才能说是有效果的,也才能衡量自己的成绩。同样的道理,人生的一切工作若没有目标,必然会任由环境推动或者是拉动着自己随波逐流地生活,而不是自己决定和影响命运的发展。
很多“穷忙族”在生活中忙忙碌碌,没有一分钟停歇。但是他们就像拿着弓箭的孩子一样,发出的箭根本没有一个目标。忙一段时间以后,你再问他达到了什么目标,他们却茫然地搔搔脑袋,根本回答不出来。这样的忙碌,其实是“茫”碌和“盲”碌:茫无目的地忙,盲目地忙,忙来忙去仍然是茫然和盲目。
“穷忙”的病根不是时间不够,而是箭无法射中真正的目标,结果只能乱箭齐发。而摆脱“穷忙”的人生规划有一个对症方法,也正是减少射向目标之外的箭,把箭都射向目标。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就像以靶子来调整箭的指向一样,以目标来进行人生规划,是摆脱“穷忙”的题中之义。
放眼社会,只有3%多一点的顶尖人物有明确的目标,其余的人不是目标不清楚,就是毫无目标可言。在后者当中,也有许多渴望成功的人,期望自己的事业不走一点弯路,因此谨小慎微地走每一步路,他们行进的速度就会非常的慢;也有的人每走一步两步,就怀疑自己的目标是否能够到达,于是半途中就做了可耻的逃兵。
美国诗人TS艾略特这样描写这种生活:
我们是一些空心人
我们是一些填塞起来的人
靠在一起
脑袋中装着一包草
当我们在一起窃窃私语
我们那干巴巴的声音
如同风穿过干草
寂静 毫无意义
或是
在我们那干燥的地窖里
老鼠在碎玻璃上爬行的足音
……
人生没有目标,就注定成为“空心人”,注定不会有所成就。这个道理也许在小学里就听说过,可是很多“穷忙族”为什么不愿为自己设定目标呢?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是恐惧。他们害怕一旦把一个明确的目标树立起来,万一达不到的话会有沉重的失败感与沮丧,甚至会被人笑话。
第二是没有设定目标的意愿。曾经有一首歌叫“跟着感觉走”,道出了很多“穷忙”一族的心声。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设定目标,只要每天过得好好的就可以了。
第三个原因是误将行为当成就。这类人并非不明白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却从来想不清楚什么是目标。他们每天忙来忙去,把自己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就很有成就感。其实行为,哪怕是最有效率的行动,也不能等同于目标,更不能等同于达成目标。
根据耶鲁大学研究,只有3%的学生为自己订下目标,而其他的学生则没有。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初订下目标的3%的学生,其成就远超过其余97%的学生的总和。
在各行各业里,真正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一的顶尖人物,而恰恰是这些顶尖人物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甚至把它们随身携带着,时不时地拿出来复习一下,用来检查和激励自己。
正确的目标可以提供行动的方向和指南,使我们始终有着明确的奋斗方向,同时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没有目标和方向的“穷忙”虽然忙碌,却实在没有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没有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因而往往会感到人生无价值,甚至心生厌倦。这样的忙碌,我们只能称之为“茫碌”茫然的忙碌。
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一个大大的圆圈,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段弯路吗?
今天你迷失了没有?
亨利福特去一家加油站给车子加油。加油站的三位小伙子非常热情地把他迎进休息室。其中一位小伙子忙着给他敬烟,沏茶,嘘寒问暖,另一位小伙子手脚麻利地给他擦车洗车,还有一位则忙着为他测量车轮的气压。一番忙碌过后,他们让他把车开走了。
但是刚开出不远,他又把车开回来了。
猜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车子还没有加油。
加油站的三个小伙子,忙忙碌碌,把其他事情做得非常卖力,井井有条,可是却偏偏忘了最主要的目的加油。
在不断遇到干扰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迷失自己最初的目标,转而把注意力投向那些与目标无关的细节。而这种目标的迷失,恰恰是“穷忙族”最容易犯的大忌。
有一位法学院的教授上课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一个树洞,居然从树洞的另一边跑出了一只免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跳上另一棵大树,却在树枝上没站稳,掉了下来,压晕了正仰头看的猎狗,兔子终于逃脱。
故事说完,许多学生提出他们的疑问:
兔子为什么会爬树呢?
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压晕三条猎狗呢?
教授说:“这些问题都不错,显示了故事的不合理。可是更重要的事情,你们却没问土拨鼠到哪里去了?”
没有盯住自己的目标,甚至根本就没有目标,必然会使我们在生活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混乱不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每一天摆脱“穷忙”与人生的规划,都要求我们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不停地告诉自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