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01期-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自《飞天》2005年5月号)
早春三月(外一首)
■ 王鸣久
早春三月,嵯峨树影,
有晨日借一塘碧水浣洗大红灯笼,
——浣得纸鱼儿苏醒,
半座寒山透明。
早春三月,地气蒸腾,
有不知名的鸟东边一声西边一声。
它从田野里喊出牛来,
画满青铜眼睛。
早春三月,一身暖风,
有毛毛狗儿沿着柳丝儿攀登,
——想用无数秋千绳,
拉住一顶晴空。
早春三月,露水晶莹,
有什么东西在心头轻轻拱动?
——五尺男儿湿润,
想做一回母亲。
姿 态
吴带当风的那是谁?
和一朵残菊一起,快乐地憔悴。
收拾落鸟般纷纷扬扬的时间叶子,
煮自己的精神茶炊,
看月,在壶中鼎沸。
在欲望里宁静在物质里深邃,
在三尺尘土中守一滴水。
坚守一滴水,
就是坚持一种醒一种质地的纯粹。
他并非认为这很高贵,
只是觉得这样很美。
安者自安,累者自累,
喜则自喜,悲则自悲,
九尺海棠不浴自白,
百岁老鸦不染自黑,
遵守天意,你便无法停止思维。
(选自《诗潮》2005年5—6月号)
纸飞机
■ 李郁葱
1
折叠着这页纸,为他的要求
允诺他一个梦想的开始
像多年之前,爸爸给我带来的
消息:都在远方,那些
不认识的人,那些不知道的故事
但一切改变,稀疏于另一个星期
他的朗诵有着童年的韵味
谁关心那漫不经心的笑容——
飞机在飞,他在追
2
再一架。他有一如既往的固执
像纸片在空中飞
这声音慢慢会和我一样
我们能找到别的乐趣
找到和这不同的表达
——这稍纵即逝的滑翔
对于看不到的地方模糊的爱
他的声音里有一个地址
许多年后他依然到来
(选自《星星》2005年5月号)
母亲本纪(外四首)
■ 陈先发
秋天的景物,只有炊烟直达天堂
橘红暮光流过她的额角,注入身下的阴影。
她怀孕了,身子一天天塌陷于乳汁
她一下子看懂了群山:这麻雀、野兔直至松和
竹
都是永不疲倦的母亲。她幸福得想哭
爱情和死亡,都曾是令人粉身碎骨的课堂
现在都不是了。一切皆生锈和消失,只有母亲
不会。
她像炊烟一样散淡地微笑着,
坐在天堂的门槛上喃喃自语。
2004.9.
北风起
雪越大,谷仓就越黑。田畴消失
穷人终于得到了一丁点安宁,他举着煤油灯
攀上梯子,数着囤中的谷粒。
此刻他不会走下梯子:泥泞尚未形成
鞭子垂在锈中,头颅割下,也只能闲着
不能到地下长出果实。一切只待春风吹起
谷物运回远方,养活一些人
谷物中的颤栗,养活另一些人。
2004。11。
最后一课
那时的春天稠密,难以搅动,野油菜花
翻山越岭。蜜蜂嗡嗡的甜,挂在明亮的视觉里
一十三省孤独的小水电站,都在发电。而她
依然没来。你抱着村部黑色的摇把电话
嘴唇发紫,簌簌直抖。你现在的样子
比五十年代要瘦削多了。仍旧是蓝卡其布中
山装
梳分头,浓眉上落着粉笔灰
要在日落前为病中的女孩补上最后一课。
你夹着纸伞,穿过春末寂静的田埂,作为
一个逝去多年的人,你身子很轻,泥泞不会溅
上裤脚
2004.10.
戏论关羽
月光白得,像曹营的奸细。两队人马厮杀
有人脸上,写着“死”字,潦草,还缺最后一
笔。有人脸上
光溜溜地,却死过无数次。此战有欠风骨
因为关羽没来。他端坐镶黑边的帐篷,一册
《春秋》
正读最酣处。此公煞是有趣:有人磨他的偃月
刀
有人喂他的赤兔马,提刀像提墨,只写最后一
笔。
人在帐中,像种子在壳内回旋,湿淋淋地回
旋,无止尽地
回旋。谨防种子长出地面的刀法,已经练成,
却
无人知晓。他默默接受了祖国为他杜撰的往
事:
嫂子爱着他,在秋后垂泪。戏子唱着他,脸上
涂着油漆
2004.10.
青蝙蝠
那些年我们在胸口刺青龙,青蝙蝠,没日没夜
地
喝酒。到屠宰厂后门的江堤,看醉醺醺的落
日。
江水生了锈地浑浊,浩大,震动心灵
夕光一抹,像上了《锁麟囊》铿锵的油彩。
去死吧,流水;去死吧,世界整肃的秩序。
我们喝着,闹着,等下一个落日平静地降临。
它
平静地降临,在运矿石的铁驳船的后面,年复
一年
眼睁睁看着我们垮了。我们开始谈到了结局:
谁?第一个随它葬到江底;谁坚守到最后,孤
零零地
一个,在江堤上。屠宰厂的后门改做了前门
而我们赞颂流逝的词,再也不敢说出了。
只默默地斟饮,看薄暮的蝙蝠翻飞
等着它把我们彻底地抹去。一个也不剩
2004.10.
(选自诗集《前世),复旦大学出版社)
回忆之诗(外三首)
■ 刘 春
一首诗完成了,另一首诗正在开始
这是否意味着:一种事物的存在
代价是另一种事物的消逝?
比如现在,我写下“歧路村”
就发现它已离我太远
我不再熟悉昆虫的鸣唱和牛羊的沉默
童年攀爬过的树干
比时间更早枯萎。而它们身下
一棵小草正在抬头
多少年了,我无法写出一首
过去之诗、回忆之诗
就像面对母亲
所有的游子都不会露出膝下的疤痕
旧报纸
它是单薄的,重量不足30克;它是渺小的
个头被框定为“A3”;它是沉重的
身上负载着无数话题。现在它是孤单的在街
头
你可以用任何量词对它进行命名
比如“一张”。表示它曾拥有过的好日子,被一
双
或多双眼睛抚摩,被嘴巴传达。平整,有风度
而危机渐露端倪——在手与手之间传递
那份茫然,多像一个离开单位又毫无着落的人
它也许会成为“一团”,如果上文所说的
最后一只手瘦小、充满油污
它就会被折叠、挤压,成为球状
与竹筐里的碎玻璃牙膏壳啤酒瓶相依为命
反复上演的风情(世人称之为“新闻”)
而它的身材实在太不适合飞翔了,只能匆匆
坠落
或许它会遭遇贵人:被“红领巾”拾起。它的激
动
交杂着羞愧:涂满谎言的自己怎配得上
孩子干净的眼睛?但它马上变成了“一块”
然后无法阻拒地飞向垃圾桶
读者们,如果你读出了弦外之音,或者于心不
忍
那么在最后,我愿意提供一些关怀
让它像你握着鼠标的右手一样稳健、自信
即使每天按部就班,不刺激,但适得其所
或者被一个诚实而有爱心的中年人遇见,被
他展开
阅读(广告部分),带回家(抄写电话号码)
这个漫无目的地拨电话的男人,他上个月才
结婚
然而正如前文所暗示:今天他刚刚下岗……
草坪乡的油菜花
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说出它们的
团结,它们的爱与母性
这些衣衫单薄的女子,一袭的黄
在田间站立、迎风歌唱,互相招呼姐姐或者妹
妹
它们黄着、灿烂着,像被反复期待的爱情
它们说:炊烟;它们说:云;
它们说:潮湿的泥土。田埂上,一个外地人
干涸的眼睛开始湿润
这是三月,是郊区,是“远”,工业在三十里外
迟到、早退、旷工与病休在三十里外
这是慢、是自然,是从地面往上生长的天空
伸手可及,却无法一眼望穿
我出来踏青,想换出腹中的霉气
我在外地有了亲人,芳名小黄
纸上的月亮
纸在伸展
他的目光恍惚,头低而又低
像大人们面对的生活
他要干什么?一个两岁的孩子
需要白纸干什么?
何况他还找来了一支笔
这是南方的早晨,雾气弥漫
月亮在窗外
收拢它的翅膀
如果笔落向纸,即将形成的是玫瑰
还是电视里的时尚?
而他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
移来一朵云。他“呀呀”直叫
声音擦过玻璃,像春天
那么,他是要记下昨夜的梦境
还是在提醒——
他刚刚浇过内心的花园?
笔落下来,一个空荡的圆圈
简单笨拙,没有花饰,没有涂料
而房屋里月光流淌
(选自诗集《幸福像花儿开放》,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