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羊行天下 >

第6章

羊行天下-第6章

小说: 羊行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爱,只要取之有道。这是中国诞生的第一批国产绒线,生产厂家不是一家专业的绒线厂,而是一家帆布厂。历史应该给它记上一笔。1936年初,一家专门生产绒线的裕民毛绒线厂诞生了,职工200余人,生产的绒线起名“地球牌”与“双洋牌”,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绒线的毛纺厂,是沈莱舟等为中国民族工业作出的重大贡献。随后几年又有几家绒线厂先后在上海诞生,如生产皇后牌、红美牌、绿美牌绒线的中国毛线厂;生产双猫牌、小囡牌绒线的上海绒线厂等,中国的民族绒线业就此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这是沈莱舟一生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恒源祥店厂合一,生意蒸蒸日上,沈莱舟踌躇满志,前程似乎是一片锦绣!   
  圆梦 3(1)   
  裕民厂红红火火,日食万钱,引起各方人士的眼红。眼看着工厂存亡危于一旦,沈莱舟百般无奈,拜杜月笙为师,加入恒社:借助钟馗,以求打鬼…… 
  上海帮会泛滥,非近现代事。比如洪帮,相传明末清初就已创立,原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在民间活动。而清帮则以保护大运河的米粮槽运而兴盛……但帮会一开始便路数不正,良莠不齐,后来大多被恶势力所利用,危害一方。上海帮会的极盛在开埠之后,租界当局和地方政府对帮会势力或明或暗加以扶植,帮会,尤其是青帮,在此时期走向鼎盛。 
  上一世纪20年代,上海青帮最有势力的是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位大亨。后来杜月笙异军突起,其影响与势力超过了他的前辈黄金荣、张啸林等诸人,在上海独树一帜。30年代初叶,杜月笙势力进入极盛时期,为了改变其打打杀杀、粗鲁恶俗的丑恶形象,他自己洗心革面,穿长衫、学文化,礼贤下士,当着外人从不说粗话,摆出一副斯文的形象。同时听从了他的学生与谋士陆京士、陈群等人的建议,于1932年11月成立恒社。据澳大利亚人赖恩。马丁在《上海青帮》一书中介绍说:“构成杜月笙不断增长的权势力量网络的各种线索汇聚在恒社之中……这个组织的重要人物是陆京士、万墨林和陈群。”“根据陆京士的建议,恒社是作为一个上流人物的组织成立的,其人员仅限于那些有社会地位的人,那就是政客、军政官员、实业家、金融家和自由职业者”。换言之,它是用来提高杜月笙在当地华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地位的工具。因此,其成员的大门不是对杜月笙的所有弟子敞开的,大多数帮会团伙被排除在外。 
  据统计,“在已有较详细资料的402人中,多数为商人和实业家,占54%;其次是政客和自由职业者(律师、记者、医生、教师等等),占13%;数量最少的是工会领导人,占6%;还有军官,占3%。”(见赖恩·马丁《上海青帮》) 
  1938年初,恒社又加入了一个新成员,他便是沈莱舟。 
  据沈莱舟先生的小儿子沈光权先生回忆:父亲当时并没有按照一般的规矩向杜月笙行跪拜之礼,因为当时抗战已经爆发,杜月笙奉蒋介石的旨意跑到香港去避难,并担负秘密工作。但沈莱舟先生还是备了厚礼,下了帖子,托杜月笙在上海的大管家万墨林打点一切,正式向杜月笙拜了师傅,加入了恒社。 
  沈莱舟为什么要加入恒社?这件事还应该回到裕民厂成立的时候说起。 
  裕民毛绒线厂成立,各种粗细、各种颜色的地球牌和双洋牌绒线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恒源祥与投资方的各大商号获利丰厚,真可谓日食万钱,各方皆大欢喜。然而隐患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裕民厂成立前后,沈莱舟为了商店和工厂的正常运行,为了便于采购生产绒线的原料毛条以及推荐工厂生产的产品,专门成立了一个源兴祥贸易号,办事处设在恒源祥的二楼。为了调集头寸,他甚至还寻求过汇丰银行席立功的后人,以及他的表弟、当时担任东莱银行襄理的翁受宜等人的帮助,劳心费神,心力憔悴,身体很不好。为此,他特意在法大马路恒源祥新号的三层楼顶平台上,加盖了一层,建了几间小屋,专供自己静养。同时还请了精武会的几位武林高手教自己习拳,以强壮身体。据沈莱舟先生的几位儿子回忆:父亲甚至还喜欢舞刀,粗通一些刀术,原先家中还藏有几把好刀,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了去……这段时间店里的事、贸易号的事还好办,平时就全权委托周红喻管理,一旦发生了什么较大的事情,无非是楼上楼下,周红喻跑上来一次就行了。但裕民厂就不同了,远在苏州河畔的马白路,沈莱舟不可能天天去,便由董事会派出了一个忠厚老实的李润生先生管理,他也是裕民厂出资人方的一个亲戚,而工厂的经营就由厂长寿贤襄全权负责。 
  寿贤襄,英国留学生。由于裕民厂的机器都是从英国进口的,寿贤襄精通技术,交给他管应该说是再好也不过的了。寿贤襄平时一副英国绅士派头,但其实野心十足。他不仅是国民党的党棍,还拜杜月笙为老头子,当时上海各厂的工会大都由杜月笙的弟子操纵的黄色工会所掌握,因而寿贤襄不论是在工厂的技术人员中,或是在工厂的工人中都很有势力,可以说是飞扬跋扈,一呼百应。   
  圆梦 3(2)   
  寿贤襄处处与李润生作梗,动辄以工人罢工相威胁,要求董事会增加他的工资,送他干股,甚至要求将李润生等一干人全部从厂里撤出去,他几次威胁李润生,说如果他前脚进厂斩前脚,后脚进厂斩后脚,由他一个人来掌控裕民厂的一切事务。这个无理要求遭到了董事会的拒绝,于是寿贤襄真的发动了工人举行了罢工…… 
  罢工没几天,董事会作了让步,为寿贤襄和工人们不同幅度地增加了工资,工厂正常开工,但隐患还在,怎么办呢? 
  几个大股东明知沈莱舟在家中静养,但还是跑到了他的家里来,要沈莱舟拿出个主意。刘文藻甚至还非常担忧地讲:再这样下去工厂就要被寿贤襄拿去了! 
  其实沈莱舟也明白厂里的情况,据沈莱舟先生最喜欢的小儿子、与他同居一室的沈光权先生回忆:几个大股东冯莲生、刘文藻等来过以后,父亲也是一筹莫展,饭也吃不下……但父亲不是一个轻易被困难压趴下的人,唉声长叹以后更多的是在寻求对策。 
  这时候又有一个对沈莱舟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人物出现了,他叫吴颖荪。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沈辑丞与沈光权都还清楚地记得吴颖荪这个人: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的,秃顶,平时西装革履,手拿司的克,很有风度。说他是政客,他又没有一官半职;说他是商人,他又没有什么工厂字号,但他路路皆通,样样兜得转、摆得平。他喜欢白相,爱好收藏,也常将一些字画拿来向父亲兜售。父亲是个厚道人,有时明知是假货,也总是爽快地买下来。他还是花街柳巷的常客,经常请沈莱舟一起去吃花酒,沈莱舟碍于面子,也去过几次,但沈莱舟人很老实,一直不忘自己是学徒出身,又颇为惧内,不敢有过分举动,自然钱也就由沈莱舟开销了……吴颖荪是杜月笙的门生,据说还是开山门的徒弟,在杜门中很有势力。他为人古道热肠,在杜门里非常兜得转。 
  这一日他到沈莱舟家中探视,见沈莱舟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问明原由便说:这事好办,你何不来个以毒攻毒,请杜先生出来摆平?让寿贤襄卷铺盖走路。 
  沈莱舟回答:你说的办法当然好,但杜先生远在香港,怎么去拜托杜先生呢? 
  吴颖荪回答:最好的办法是拜杜月笙为老头子。 
  这一下轮到沈莱舟犹豫不决了:拜杜月笙为老头子,加入青红帮,这是他万万不愿干的事。 
  吴颖荪想了一下,微微一笑又说:你可以加入恒社嘛,这是杜先生联络各方神仙的高等会所,参加者大多数是实业家,我们这些人要想进还进不去呢!说罢,又将恒社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了沈莱舟。 
  于是事情便定了下来,沈莱舟托吴颖荪牵线搭桥,通过万墨林,给杜月笙写红帖子,正式加入了恒社。 
  没过几天万墨林打来电话,请沈莱舟到杜公馆去一下。于是沈莱舟又备了份礼,由吴颖荪陪同到八仙桥附近华格臬路(今宁海路)上的杜公馆见到了万墨林。 
  万墨林非常客气,见面就讲:沈先生加入恒社,杜先生非常开心。他老人家吩咐下来了,你有什么要帮忙,尽管开口。 
  于是沈莱舟便将裕民厂与寿贤襄的事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万墨林。听完沈莱舟的诉苦,万墨林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说:这事好办,你到长寿路上去寻尤阿根,闸北一带地面上他说了算…… 
  过了几天,沈莱舟又由吴颖荪陪同到长寿路去寻尤阿根。真是“杜镛门下三千客”,三教九流,鸡鸣狗盗,无奇不有。这个尤阿根就是个怪人,古道热肠,办事效率非常高。他住在闸北一条弄道的过街楼上(上海旧式里弄房子向新式里弄房子过渡的一种特有建筑物,即在弄堂口上搭一个房间,连接弄堂两边的建筑物,俗称过街楼),下面一条木头楼梯,人踏上去吱嘎吱嘎直响…… 
  尤阿根其貌不扬,人很瘦弱,满脸烟容,不知道他是干什么营生的,但说话非常客气。他听完沈莱舟的话,眯着眼微微一笑,说:沈先生请放心,过两天我就让寿贤襄变成独脚蟹,叫他卷铺盖走人。倒是吴颖荪在一旁连连替寿贤襄说好话,说是万万不能动粗,多给些钱,打发他走路就是了…… 
  也不知尤阿根施了什么法术,没过两天寿贤襄便向董事会提出辞呈,说是要到英国去度假休息。沈莱舟听从吴颖荪的话,给了他一笔钱作“旅资”。工厂仍由李润生全权负责,厂长一职由从英国人开的蜜蜂厂里挖过来的技术员曹义康担任。沈莱舟托人向尤阿根打招呼,说是准备好好谢谢他。但尤阿根的回答倒出人意外:大家都是杜先生门下的人,不用谢了。如果沈先生真心谢我,就送我几听香烟好了。于是沈莱舟在儿子沈玉丞的陪同下再次登门,爬上吱嘎吱嘎响的木楼梯上得过街楼,送给了尤阿根10听英国名烟红锡包……   
  圆梦 3(3)   
  在沈莱舟先生的晚年,他曾多次对自己的子女讲过:在旧社会想要干点事、想要办实业是何等的艰难!光有志向不行,有了钱还是不行,还得有背景,政治背景,什么军阀官僚的亲戚朋友小姨子……否则就得找靠山。我加入恒社,就是为了寻一个靠山,借助钟馗,是为了打鬼。   
  圆梦 4(1)   
  日本人占领租界,小鬼子三顾茅庐想请沈莱舟出山。但沈莱舟宁可关门歇店也不当日本人的“统制会”会长,恒源祥惨淡经营,与职工共度难关,情急之中他甚至想到过做棺材生意。 
  杜美路(今东湖路),法租界一条僻静而优雅的马路,在它的南端靠近霞飞路(今淮海路)处是犹太巨商约瑟夫兄弟的大花园洋房,现挂上了大公馆的招牌,成了时尚人士的活动场所。在它的北端是杜月笙用金廷荪从卖航空彩票获得的巨额利润中孝敬给他的50万银洋建起的完全洋派的杜公馆(今东湖宾馆)。只不过这幢洋房杜月笙自己一天也没有享用过。 
  紧挨着杜公馆是一条宽阔的弄堂,并排开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